摘要:在線新經濟,帶著上海品牌乘風破浪。
一個出道僅兩年的冷飲品牌,銷量迅速超越99歲的哈根達斯;一些耳熟能詳的上海產品,突然變得耳目一新、直抵人心;部分低調的本地國貨,卻總被慧眼識珠,贏得屬於自己的舞臺……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發現,這些幸運的上海品牌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加持者——上海在線新經濟。
劍走線上,「紅海」崛起小字輩
7月22日大暑,天貓冰激凌消費激增50%,但不同以往,銷量前三不再被哈根達斯、和路雪等巨頭包攬,一個2018年5月剛創立的上海品牌鍾薛高赫然在列。
冰激凌市場雖有千億元規模,但早被中外品牌割據,小字輩要在「紅海」中層層鋪設渠道、殺出重圍,談何容易。
但鍾薛高劍走偏鋒,第一步先在天貓開店,「我們想創造新場景,將夏季街頭的消暑生意搬入家庭冰箱。」品牌聯合創始人周兵說。
在線新經濟的流量和技術支持,不到一年,鍾薛高天貓旗艦店粉絲即破百萬。成立當年「雙11」,鍾薛高鬥膽首發新品「厄瓜多粉鑽」雪糕,一片售價66元,2萬份15小時售罄。
天貓冰激凌行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線上消費人群注重品質、小眾、新品、炫耀等。當天貓將這些關鍵信息傳遞給鍾薛高后,鍾薛高開始創新不止——聯合娃哈哈推「未成年雪糕」,暗合上班族希望自己「仍是寶寶」心態;推58克「小小雪糕」,契合家庭「只吃七分飽但要吃好」之需。今年「618」期間,鍾薛高更戰勝哈根達斯,榮登天貓冰品銷量第一。
近年,像鍾薛高這樣先在線上走紅,隨後再慢慢考慮「落地」的上海新品牌逐漸多起來,「潮流社區+電商平臺」得物這一上海本土網際網路平臺,儼然成為上海國貨新品集聚地。如上海街頭潮牌CANOTWAIT,最近剛開了家線下快閃店,露出「實體」雛形,但在線上,該品牌已被年輕人開著鬧鐘搶購。該品牌最近一次在得物上的新品全球首發,所有單品3小時內賣光。
品牌方認為,在講故事和「種草」方面,線上的優勢很明顯。該潮牌近期很火的是一款印花T恤,購買專區雖早已顯示無貨,但平臺上關於它的評論卻如滾雪球般持續發酵。這件T恤上,印著情侶十指緊扣的特寫照片,攝於1967年,沒露臉的主人公其實是品牌創始人的父母。
目前,關於這款產品的曬圖和留言仍在增加中。恰是網際網路平臺所創造的「種草」「拔草」以及曬圖分享,形成「熱愛循環」,將新興單品和品牌都帶火了。
反向定製,老面孔也能「煥新」
相比小字輩,上海化妝品企業上美集團,其旗下韓束、一葉子等品牌年齡稍長,卻同樣能被在線新經濟「帶飛」。
疫情發生以來,上美從以線下為主轉戰線上,銷量不降反增。目前,韓束在天貓和京東的旗艦店分別有546萬和314萬粉絲,在拼多多上的總銷量超過10萬件。而主打面膜的一葉子品牌,幾乎在每個平臺都誕生了不同定位的爆款面膜。
銷量大漲,只因老面孔有新變化。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企業與拼多多深度合作,拼多多業務「店小二」與企業研發人員定期復盤平臺銷售情況,提出產品開發建議。比如,「店小二」會提議企業先做潔面、面膜等核心品類;又如,根據平臺50%以上美妝用戶年齡在25歲以下等數據,提議企業設計對路產品;再如,近期平臺高頻檢索詞為有美白和修復肌膚功效的煙醯胺、二裂酵母等,「店小二」建議企業將此成分納入反向定製。
所謂反向定製,即按消費者需求進行產品研發。今年,上美與拼多多合作反向定製款已近30款。反向定製的精度遠高於經驗決策,一葉子反向定製的番茄煙醯胺面膜,上市一月餘即躋身銷量前20。開發新品之餘,網際網路平臺更趁勢而上,與企業共同孵化出「束而」和「花而生」子品牌,不少具爆款潛質產品正保密研發中。
這些全新的品牌扶持策略,依託的是網際網路公司的大數據和分布式人工智慧算法,使產品研發更有方向,也減少了創新成本。拼多多新消費研究院副院長劉中琪介紹,除了針對品牌的反向定製,平臺還有針對不同目標群體的「定製雷達」,以進行精準篩選、有效匹配,實現更高轉化率。
帶貨網紅,最愛推薦上海品牌
賦能上海品牌的,還包括李佳琦、薇婭等帶貨網紅,以及活躍於網際網路社區和電商平臺的KOC(關鍵意見消費者)。他們中不少人有著上海情結,原因在於,上海品牌既樂於創新,品質又有保證。
幼時愛吃大白兔奶糖、喝過光明牛奶的新上海人李佳琦,其直播間內上海品牌的比例始終居高不下。其中,被他怒贊的玉澤面膜單場賣出156萬片。
他說,上海品牌特別好賣。5月4日晚,他與吳敏霞形成「霞琦靈光」組合,亮相青春上海淘寶直播專場,為梅林午餐肉、啟初母嬰用品帶貨。5月10日,他又與朱廣權形成「小朱配琦」組合,為新國貨帶貨,其中包括了水星家紡、蜂花、瑪麗黛佳等上海品牌。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5月10日,李佳琦直播間賣出了4.5億元上海產品。
除了眾所周知的玉澤,上海品牌Haa也一直被李佳琦賦能。李佳琦所在美one公司副總經理蔚英輝告訴記者,Haa是李佳琦選品團隊主動找到的品牌,雙方一聊就是3小時。
「他家的成分打動了我,他們將所有能力都放在成分上,以致於包裝顯得配不上。創始人告訴我,包裝哪怕貴一毛錢,他都要考慮三四天。另外,他家已把所有錢都拿來給佳琦做直播了,沒錢再去做任何廣告……」在直播間首次為粉絲「種草」Haa時,李佳琦如此濃墨重彩介紹Haa超過10分鐘。
Haa首次上播時觀眾對其一無所知,但賣到第十次時一場就有千萬元銷售額。「由此,產品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再到消費者,鏈路被大大縮短,成為品牌方迅速回籠資金、再將資金用於新品開發和老產品改造的一條捷徑,這就是直播間的賦能。」蔚英輝說。
一呼百應的不止李佳琦,還有KOC。他們的評價同樣成為帶火上海品牌的關鍵力量。近期從時尚圈和買手圈中「破圈」走入大眾視野、銷量逐月上升的上海女鞋飾物品牌Lost in echo,幾乎完全靠小紅書起勢。主理人於青說,品牌創立於2018年,起初沒有官網。但他們很快發現,網絡上對於品牌搜索的前幾位都來自於小紅書上的分享,許多KOC博主發現了該品牌,便自發曬出穿搭筆記,拍視頻講解搭配要訣,經此傳播,為品牌積累了一批粉絲。這也讓於青感受到, 只有不斷完善設計、開發品類,做好主營業務,才有機會獲得KOC的垂青。
眼下,一大批在小紅書成長起來的KOC,形成分享習慣,逐漸建立B2K2C(商家到關鍵意見消費者再到消費者)模式,構建起影響力閉環。 最近,越來越多KOC也開始直播帶貨,但「上海製造」是他們眼中的品質保障和首選對象。據透露,小紅書KOC的帶貨直播呈現出高復購率、高轉化率、高客單價及低退貨率等特點,復購率達48.7%,其中「上海製造」的復購率尤其高,超過60%。
本文來源:東方網 作者:李曄 欒吟之 責任編輯: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