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

2021-02-18 非正常檔案

在事件發生的3個月前,他開始在電話留言板留言訴苦,留言總數直至犯案當日超過3000條。

 

2008年5月27日,加藤智大在電話留言板留下自己可能6月中旬會被公司開除等留言。

 

其中一條留言中寫道:「我太醜了,垃圾都比我有用,還能回收。」

 

之後數日繼續留言訴說苦悶,怨嘆認識不到朋友,交不到女友,有過自殺的念頭。

 

6月5日,一件事情的發生讓他積壓在心中的苦悶全部爆發了出來。

 

這一天,加藤智大在公司發現自己的制服不見了,認為這是被公司開除的意思,因而憤慨咆哮,之後再也沒有去上班,並決定殺人洩憤。

 

說做就做,6月6日中午,前往福井縣福井市購買兇器,共6把4種不同的匕首刀械和一條特殊警棍,其後返回靜岡。

 

6月7日上午,加藤搭乘在來線和新幹線到秋葉原賣掉了一些電腦軟體,以賺取犯案用貨車的租金和高速公路過路費用。

 

並觀察秋葉原的地形與路況,做完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他返回靜岡,把過程寫上網上留言板。

 

同日,還向靜岡縣沼津市的一間租車公司以搬屋為由,租借一輛作案用的2公噸重的貨車。

 

日本時間6月8日星期日清晨5時,加藤智大開始在電話留言板上留下犯案預告,表明會於秋葉原犯案。

 

內容描述了他將以貨車衝撞及匕首殺人的犯案手法,並在出發前把其中一把匕首送給以前的同事。

 

根據留言,加藤智大於上午9時48分經過神奈川縣,10時53分經過澀谷區,11時45分到達秋葉原,並一直留言至下午12時10分。

 

可笑的是,他的殺人預告,一連串的電話留言,並沒有人重視,沒有人在意,一如他對自己的描述,在這世界他還不如一個垃圾。

 

下午12時30分,加藤智大駕駛貨車闖越紅燈,時速40公裡衝進行人專用區,導致5名行人慘遭撞倒或輾壓。

 

隨後,已經徹底失去理智的加藤智大下了車,雙手揮舞著藍波刀與匕首,一邊瘋狂地大叫,一邊用刀攻擊剛剛被撞倒的路人及周圍群眾。

 

這裡小羊特意給大家找來看一下藍波刀和匕首的區別。

3月24日,東京地方法院審判長村山浩昭對被控殺人等罪名的加藤智大進行宣判,認定加藤具備完全責任能力,「犯罪行為極其殘酷,感覺不到人性」,判處被告死刑。此前檢方也要求判處被告死刑。

 

被告辯護律師曾以被告喪失部分記憶為由主張被告「可能處於精神失常或精神障礙狀態」。

 

但村山審判長在宣讀判決理由時對這一主張作出駁回,稱「並無疑似精神障礙的情況,充分具備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

 

審判長認定,再加上被告在工作單位找不到工作服而爆發積怨,「希望通過做件大事來讓別人停止對自己的欺負」。

 

作案背景則認定為「失去家人、朋友、工作,產生了無處可去的強烈孤獨感。」

 

 

但被告加藤對死刑結果表示不服,再次提出上訴。

 

日本最高法院2月2日作出重審判決,被告因「罪行十分兇殘,給社會造成很大的惡劣影響」,駁回上訴,維持死刑判決。

相關焦點

  • 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案件經過)
    ,發生了震驚日本的無差別殺傷事件,總共造成7死10傷。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打破了日本「完美社會」的形象,給日本社會造成了極大的震動。什麼是無差別殺人?就是行兇者沒有明確的殺人目標,而是隨意挑選目標,宣洩憤恨。最近幾天中國江西的入室殺人案可能有此特徵。社會壓力增大,貧富差距加深,這樣的宣洩和衝突會越來越多,中國要警惕。
  • 回顧日本秋葉原事件,無差別犯罪真的無法預防嗎?
    那無差別殺人事件真的不能預防嗎?2008年6月8日,日本東京的「宅之天堂」秋葉原依然人聲鼎沸,花花綠綠的招牌展示著城市特有的美學情趣。中午11點40分,秋葉原的人流量逐漸增多,這天和平常一樣,是平靜而自然。但誰也不曾想到,魔鬼已經悄悄來臨。12點半,一輛貨車沿著中央通,無視交通信號燈衝向人行道,撞倒、碾軋了五名行人。
  • 揭秘日本著名奇案——秋葉原「無差別」殺人案
    秋葉原無差別殺人案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秋葉原殺人事件(東京警方依案發地點稱之為"外神田一丁目先路上における無差別殺人事件",直譯即為"發生於外神田一丁目路上的無差別殺人事件")是日本在當地時間2008年(平成20
  • 我們與惡的距離——無差別殺人
    」      無差別殺人,這個說法,最早來源於2008年日本的秋葉原殺人事件,當時25歲的加藤智大開著一輛貨車衝進了行人專用道,撞倒、碾壓多名行人後,下車繼續用匕首攻擊無辜的路人。這個事件在全球範圍引發了恐慌,日本媒體將之稱為「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
  • 「無差別殺人」犯罪
    就個人觀點,我認為南昌紅谷灘殺人案是一起「無差別殺人」犯罪。(「無差別殺人」是指犯罪嫌疑人事先沒有計劃、和被害人沒有仇怨,作案完全是臨時起意、隨機選擇作案目標、想殺誰就殺誰的殺人案件。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日本。)行兇者和被害人沒有仇怨,作案目標非常隨機,僅僅「因為這個更漂亮」便砍向了其中一位。或許有人說,為什麼是無差別,他的目標很明確是女性。
  • 曾震驚日本的「秋葉原殺人事件」,一個島國「死宅」的連環殺戮
    秋葉原,東京著名電器商業街,動漫迷和電玩愛好者聚集區,被日本媒體稱為「御宅族街」。但是誰也想不到,它將成為一起日本近30年來最大的無差別殺人案的見證地。而咱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麼一個死宅,就是震驚日本的2008年秋葉原殺人事件的兇手加藤智大。
  • 無差別殺人:我殺你沒有理由
    ,大人眼中的,交不到朋友」「我要在秋葉原殺人用汽車撞人,車不能用後就用刀殺再見了,大家」 以上是日本「秋葉原殺人事件」的兇手加藤智大在犯罪之前在網際網路留言板上發布的信息是日本人際交往關係緊張的表現 加藤交代了他的「悲觀厭世」「失去家人、朋友、工作產生了無處可去的孤獨感」而他選擇他最喜歡的地方犯案也許表達了他對社會的仇恨以及被拋棄的孤獨感「衝動、厭世、封閉、孤僻」是警察描述「無差別事件
  • 媒體:無差別殺人 死刑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嗎?
    這種突如其來、無從防備的殺人案,就是無差別殺人事件。  無差別殺人,我們在害怕什麼?  無差別殺人,這個說法,最早來源於2008年日本的秋葉原殺人事件,當時25歲的加藤智大開著一輛貨車衝進了行人專用道,撞倒、碾壓多名行人後,下車繼續用匕首攻擊無辜的路人。
  • 反思日本21世紀「無差別犯罪事件」
    然而近年來,日本發生了數起震驚全國的「無差別犯罪事件」。為此,日本專門制定了《關於對在心神喪失情況下製造重大傷害人員的醫療與觀察的法律》、修改了《槍刀劍管制法》。「無差別犯罪事件」的多次發生也引發了日本社會對於加強心理衛生健康教育,增強民眾特別是青少年抗挫折教育的關注  「無差別殺人」是指針對沒有任何矛盾衝突的人,罪犯不會也不想從殺人中獲得任何實際益處或補償的殺人行為。
  • 日本網上驚現殺人狂魔,在日女性接二連三被害,2008年秋葉原大屠殺事件難道又要重演?
    起因是在12月12日晚21點12分,一個帳號名為「りゅうた人口削減計劃」的日本網友,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則「無差別殺人預告」,宣稱即將開始進行一次有趣的殺人遊戲。接二連三的女性被害事件,加上推特這則無差別殺人預告,讓很多的網友感到了害怕與不安。雖然他發布要進行殺人遊戲的推特帳號已經被凍結,不過很快人們發現他又開了一個小號。還曬出自己買好的菜刀。並說首先想從年輕女性下手。
  • 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解UNDO》無差別殺人事件的警示寓言
    2008年6月日本東京秋葉原發生無差別殺人事件,2012年7月《解》出版加害人加藤智大自剖事件全貌。劇本《解UNDO》, 從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出發,以紀實材料交織虛構場景, 勾勒出在個體趨近透明化過程中以及資本主義精神與話語底下,個人如何「被殺」、「自殺」乃至於「殺人」。
  • 我們與惡的距離:你所不知道的無差別殺人事件和廢死爭議
    事實上,自2006年日本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起,人們就開始給這類罪犯貼上了一定的標籤,如「御宅族」(或「宅男」)、「loser」、「失業者」、「癮君子」等等,試圖在階級、性別、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方面將這些人與我們區隔開來,並從中建構一種安全感。
  • 無差別殺人,一個人的恐怖主義
    「無差別殺人」也因其使每一個人都成了潛在的受害者,開始惶恐著人們。  「無差別殺人」的九個特徵  「日本無差別殺人概念強調無差別殺傷事件的無差別性對象與報復社會動機,而引入到中國後的概念,強調無差別殺人的事先沒有計劃與作案目標隨機。」張小虎說。  張小虎是我國較早全面研究「無差別殺人」犯罪的專家之一。
  • 秋葉原殺人事件、京阿尼縱火案,二次元聖地,轉眼卻變成地獄!
    說起日本,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日本非常發達的動漫產業,而日本也憑藉著動漫產業成為了不少漫迷們心中的聖地,但是在這個二次元聖地當中,卻發生了多起慘絕人寰的事件。而在這些事件之中,秋葉原殺人事件和京阿尼縱火案也成為了不少漫迷心中的陰影!
  • 「無差別殺人」:無法預料、莫名其妙的禍事
    「無差別殺人」 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學者提出。中國公安大學教授張小虎認為,無差別殺人犯罪是指並無犯罪組織依託的行為人,出於較為明顯的不滿情緒,針對不特定的被害對象,採取具有較大殺傷力的手段,肆意殺害無辜他人,造成一定社會驚恐的刑事違法行為。
  • 10年一場「無差別殺人」案,成都27人遇難,但事情還沒有結束
    2008年6月8日,東京秋葉原街頭,25歲的加藤智大開車撞向路人,繼而拔刀相向,造成7死10傷,媒體稱「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和犯罪嫌疑人素不相識,無冤無仇。此外,一張未經官方證實的聊天截圖,也在網上迅速傳開來。當前所有的信息,似乎都指向同一個結論,這正是一起「無差別殺人事件」:施害者與受害者沒有恩怨;沒有明確目標,隨機施害;目的一般是發洩情緒、報復社會等。
  • 日本上世紀的可樂無差別殺人事件!
    你聽說過無差別殺人這個詞麼?所謂無差別殺人,就是兇手和被害人之間無怨無仇,甚至不曾相識,是一種隨機性殺人行為,也是對社會危害最大,最難防範的一種犯罪方式。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日本,就曾發生了一起利用可樂無差別殺人事件,俗稱日本「毒可樂」連環殺人案,也是日本歷史上始終未破的三大懸案之一。
  • 42年前日本無差別殺人案,1瓶可樂引發4起命案,兇手至今逍遙法外
    提到「無差別殺人」這個詞,相信不少讀者一定相當陌生。字面意思看起來是不分對象,沒有任何差別的亂殺人。其實際意思確實是如此,系統地說,無差別殺人就是指罪犯有預謀,但作案的對象卻是隨機的殺人事件。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一頭霧水,誰會不分青紅皂白的亂殺人呢?
  • 真實事件改編高分電影《孟買酒店》:他們為什麼無差別殺人?
    好吧,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假如,而是2008年發生在孟買的真實恐怖襲擊事件:10個年輕人於11月26日這天屠殺孟買——類似上海這樣的城市。他們血洗了咖啡館、酒店、中央火車站、醫院、市政府等16個地點,進行無差別殺人!
  • 9具屍體案驚悚世界:日本變態殺人事件
    1、北九州監禁殺人事件:1996年至1998年間北九州的一起監禁殺人事件,號稱日本最令人髮指的殺人事件 4、尼崎事件。2011年兵庫縣尼崎市的連環殺人、失蹤事件,號稱日本「史上最離奇殺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