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夕死還真的不可以!

2021-02-08 傳統中醫唐略

有位朋友迷上了我的中醫講座。

有一天,他對我說:「昨天晚上,我一直聽到凌晨2點多才去睡覺。」

我對他說:「不能熬夜。你要注意身體呀!」

他說:「沒事兒!朝聞道,夕死可矣。」

我說:「朝聞道,夕死還真不可以。」

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可是子曰的。你怎麼能篡改聖人之言?」



於是,我跟他解釋:

我們聞道,是為了什麼呢?

說到底,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美好

或者說,就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如果早晨剛聞道,傍晚就死了,哪怕你這一天再快活,也還是很可惜的。

孔夫子講「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是包含著修辭的,是一種文學化的表述,我們不能從字面理解。

他是在強調「聞道」的重要性,而不是在說你可以晚上去死。

之所以說「夕死可矣」,是一種誇張的表述。

這哪能拘泥於字面意思呢?



但自古人們對於儒家經典的解讀,尤其是清朝,人們越來越拘泥於字面意思,甚至出現很多爭論。

這就讓本來活潑生動的儒家經典變成了一潭死水,遠離生活,遠離我們的身心性命,變得高深莫測,令人生厭。

不僅拘泥於字面意思,還有人會尋章摘句,割裂經義,把經典撕成一條一條的教條,這就更可怕了。



久而久之,儒學在各種教條下,成了一門窩囊而苛刻、迂腐而猥瑣的學問。

越學,生活越不美好了,最後,連死都可以了。

這就不人道了

所以,曾經有人對我說:「我很喜歡《論語》,很喜歡傳統文化,但我擔心,會不會學著學著,以後就變成了弱勢群體?」

怎麼會變成弱勢群體呢?

孔子的學生,七十二賢,基本都找到了極好的工作了,相當於高級幹部啊;

要不就是像子貢那樣,生意做得很大。不是嗎?

歷代讀書人,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

出將入相,榮華富貴,光宗耀祖,哪個沒有受過《論語》的薰陶



他們光明正大,從不羞於說這些

不像今人這麼虛偽:

表面反對「學而優則仕」,背地裡又拼命想辦法當官;

表面講究無私奉獻,背地裡卻貪得無厭,不擇手段。

總之就是表裡不一,言行不一。

儒釋道皆是高妙神聖的學問,都能滋養人、成就人,讓人更陽光,讓生活更美好

這是光明正大的事情,沒有任何遮遮掩掩,無需任何言行不一。

但是,再好的學問,一旦學歪了,就會毀掉人,把人變得面目可憎。

於是,道有妖道,僧有淫僧,儒有腐儒。

這都是因為未得傳承



書是讀了,但就是沒有改變自己的劣根性

好比練武功,沒有師父教,盲修瞎練,不但沒有強身健體,反倒搞出病來。

唐某不才,幼承庭訓,從祖父學習《論語》,大學時又師從桐城派傳人吳孟復的弟子紀健生、張克哲諸先生,研習傳統學問,乃漸悟儒學之大美

正是痛感於儒學的失傳和被曲解,所以我講解《論語》。



起初是在學堂內部講,作為學中醫者的文化基礎課

後來搬到網上,於是有《論語選講》課,及《修身論語》這本書。

這裡,沒有教條,儘量回到儒學的本義

讓人更陽光,讓思維更活躍,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唐略老師的千聊直播間,免費試聽。

適逢孔子誕辰,購買《論語》講座即贈《修身論語》一本,限前5名。

相關焦點

  • 朝聞道而夕死
    「朝聞道,夕死可矣。」
  • 朝聞道,夕死可矣
  • 「朝聞道,夕死可矣」丨儒門的高度不能變
    你在心裡默念孔子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讀兩遍試試,「朝聞道,夕死可矣」。中國人說句老實話,不就是缺這麼一股子精神嗎?他不聞道啊!不聞道,就是你成為一個不怕死的一個人,但是你那個程度等於說是那種打家劫舍,不是帶有超越性的精神高度的那種信仰。有信仰的高度的中國人,近四百年太少了!這不合理!
  • 你真的看懂《朝花夕誓》了嗎?
    不老不死的少女,獨自撫養撿到的男嬰,男孩日漸成長,少女卻永遠是15歲,二人相依為命艱難為生,他們像母子,像姐弟,又像戀人……豆瓣給出的評分和劇情梗概,幾乎已經讓我得出這是一部爛片的結論。當蕾莉亞真的登上城堡見到朝思暮想的女兒時,她矛盾的情感終於要偏向一邊,最終偏向了自我意識。
  • 「死」字裡有個「夕」,是不是「夕」多了就會害死人?
    漢字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光看現代字形往往看不出造字的理據。就拿「死」字舉個例子:一個「一」;一個「夕」;再加一個「匕」。開開腦洞,「匕」也許是殺人的匕首吧;可「一」和「夕」為啥也能表示死呢?難道說,不僅「夕」多了會拼死人,一個「夕」也這樣危險嗎?
  • 光遇:樂器有兩個隱藏功能,可以跟好友開車,還可以免疫一切傷害
    第一個隱藏效果,是可以免疫一切傷害。第二個隱藏效果,是可以與好友特殊互動。01免疫傷害鋼琴OR吉他能免疫傷害的樂器並不多,首先鋼琴和吉他,尤其是鋼琴。在光遇這個遊戲中,被在皮皮蝦迎面撞過來那一刻,翻開琴蓋,撫摸記憶或陽光,讓那些永恆的音符肆意流淌,有一種朝聞道夕可死矣的悲壯。夠深刻了嗎?看我的疤。夠顯眼了嗎?血染的花。被皮皮蝦刺傷的雙手,此時擦乾它眼淚。皮皮蝦是因為祖先的罪惡才導致黑化。如果這樣就能平息你的憤怒,淨化你的靈魂的話。就讓我的血如煙花般綻放,把你的黑暗照亮。
  • 《朝花夕誓》朝花夕誓觀影心路歷程
    蕾莉亞無愧最美了 瑪奇亞雖慘 但更心疼蕾莉亞 本以為瑪奇亞比蕾莉亞好看但是一個鏡頭完全反轉了啊 朝花夕誓我還以為我沒看過呢 然而看過大概知道內容了 對內容無期待 但精美的每一幀都是我看下去的理由啊 奏樂這段真的很舒服 劇中最慘的果然還屬古龍了 蕾莉亞如果當初願意離開就好了 騎士長似乎對蕾莉亞有莫名情愫 連梅德梅爾都不讓見對蕾莉亞真殘忍 瑪奇亞果然要像之前看見的要見到蕾莉亞了嗎 艾瑞爾被灌酒了
  • 《朝花夕誓》的悲劇美學淺讀
    岡田麿裡首次導演的作品帶給了觀眾不少驚喜,我們看到了她的野心,看到了她的纖細,同時也伴隨著一些不足,她想要講的東西太多太多以至於時間不允許其講完,整體節奏飽受詬病。但即使如此,筆者依然為之動容,為《朝花夕誓》的美而動容,於是筆者一直在思考,《朝花夕誓》到底美在哪裡?又是如何為之讓我動容?
  • 夕食——這不是一間私房菜
    特別特別的不容易,我終於克服了拖延症,開始正式開啟這個夕食的公眾號。
  • 修道與修仙的不同:一個行而不殆,一個老而不死
    漢書根據類別我們可以知道,九流大都關於治術,方技則關於養生,治術是對別人的,而養生是對自己的,所以修道和修仙從本質上來說,他們的宗旨是不同的。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按照這個來理解,道是宇宙萬物根源,無名無形,絕對不二,圓滿普遍,萬古長存。所謂修道,其實就是修這個道。回過頭我們再來看仙,「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 司馬遷之死:自殺可能是他最後必然的選擇
    據《漢書·藝文志》載,司馬遷除《史記》之外,尚作有賦體文八篇,今唯存《悲士不遇賦》,而且被公認是他晚年所作。文中司馬遷回顧了自己一生的悲慘遭遇,憤慨「美惡難分」的世態,感嘆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辰。其中言:「好生惡死,才之鄙也……我之心兮,哲已能忖;我之言兮,哲已能選。沒世無聞,古人惟恥;朝聞夕死,孰雲其否?」
  • 離別,相逢,你還未看透《朝花夕誓》的得與失
    好久不見啊小夥伴們,最近疫情嚴重,大家千萬要好好待在家裡,再堅持一下我們就可以不用過這「豬一樣的生活了」。宅在家裡的日子,阿喵看了一部很好看的動漫,儘管不是最近新出的,但它帶給阿喵的震撼卻很深,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給大家。相信這部動漫小夥伴們應該都很清楚,那就是由岡田麿裡執導並編劇的原創動漫《朝花夕誓》。
  • 夕日紅
    夕日紅忍者級別:上忍隸屬小隊: 第八班(隊長)
  • 火影忍者美文 菸癮(阿斯瑪x夕日紅)
    誰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不可以給對方幸福。這本來就是個悲劇和製造悲劇的職業,忍者……不過是駒盒裡的棋駒,他們的命運從來不由自己主宰,生或死,都在下棋人的手裡,而他們生來,便是為了保護玉而生,無論是木葉忍者,還是守護忍,他們必須為了王將拋棄自己的所有。所以……對不起,紅。阿斯瑪當時是如此想的。如果這是你的願望,那麼,我也不會勉強。夕日紅當時是如此想的。
  • 《朝花夕誓》:向「大女主」說「不」
    《朝花夕誓》是日本知名女編劇岡田麿裡首次挑戰自編自導的作品。岡田麿裡,江湖人稱「岡媽」。熟悉岡媽風格的都知道,她筆下少見熱血逆襲風,更多是情感細膩、愛恨糾葛的作品,例如知名催淚番《未聞花名》。《朝花夕誓》也奔著催淚的方向大步前行。
  • 朝花不變,夕食更暖
    直至午時,父親才拎著一盒用油皮紙包裹著的月餅踏入家中,還未靠近便聞到了酥油香味,我便與弟弟妹妹蜂擁而至,在父親的笑罵聲中狼吞虎咽的吃著月餅,這應該是我的回憶裡除了春節最快樂的時光...耗時、耗錢、耗精力,甚至有時候還不被認可,但看到客戶滿意的笑容,給客戶至真至純的感受,這一觀念又使得我們堅定了信心穩步前行,無論市場怎樣變幻,遇見玫好只做純有機、純人工、無添加的食品,幫助你回歸兒時的記憶,遇見真實的自己,這一直是我們的信仰與初衷。這次中秋,一定給對玫好寄予厚望的家人一個滿意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