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市長安鎮:養殖「扶貧牛」 蹚出致富路

2020-12-28 身邊24小時

本網訊(荀文文) 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長安鎮積極培育扶貧產業項目,建立了「政府+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幫扶模式,帶動貧困群體增收。長安鎮通過扶持貧困戶養殖「扶貧牛」 ,蹚出了一條致富路,圓了貧困戶致富夢想。

為保障貧困群體持續穩定增收。2019年,長安鎮政府探索「合作社+貧困戶」增收路子,通過發展代養扶貧牛項目來促農增收,動員32戶貧困戶入股養牛專業合作社,通過抱團養牛,變身「股東」,享受效益分紅,逐步讓貧困戶富起來,「牛」起來。 長安鎮扶貧辦主任金國輝介紹說:「2019年,長安鎮成裕養牛合作社參與到『帶貧益貧』中來,兩年間,帶動貧困戶增收兩萬餘元,同時吸納周邊剩餘的勞動力,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下一步,我們鎮將加大扶持力度,加大政策傾斜,為合作社更好的發展提供便利,進而帶動全鎮貧困戶增產增收。」

據了解,參與養牛項目的貧困戶是以幫扶人墊資購買肉牛再交由合作社代養的方式入股,每頭牛購買成本在8000元左右,8戶捆綁一頭牛,一頭牛的成長周期為一年,效益在16000-17000元之間,扣除購買肉牛、合作社管理成本,32戶貧困戶每戶年可分紅400元。同時,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還可以在合作社內務工,額外增加一份收入。

長安鎮西日新村盛立傑告訴記者:「2019年來到這裡務工,增加了收入,我堅信自己能用勤勞的雙手,改善自己的生活。」

成裕養牛專業合作社是以育肥牛的養殖、銷售、技術服務及其他附屬產品銷售為主的股份制企業,現有存欄育肥牛80頭。為降低養殖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惠及村民,合作社承包土地600餘畝種植玉米,收穫青貯飼料,並建設酒糟和豆餅生產線,保證飼料自給自足,從而提高養殖效益。育肥牛的集中養殖比散養方式每頭牛降低成本1500元左右,通過合作社的產業帶動,加快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進程。

【來源:黑龍江農業信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李兆華:身殘志堅蹚出脫貧路
    記者驚奇地發現,這個樸實的農民雖然只有一隻手、一條腿,卻非常熟練地完成餵牛整個過程。「1993年,我在一場事故中受傷。」李兆華告訴記者,事故發生後,他被鄉親們送進醫院治療,不僅花光家裡幾千元積蓄,還欠下8000元外債。出院時,一隻手殘廢,一條腿截肢。今後一家人怎麼活?李兆華徹夜難眠,對生活失去信心。
  • 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
    原標題: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6月的壩上綠意蔥蘢,位於接壩地區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土城鎮葦子溝村更顯得生機勃勃:一排排紅牆紅瓦的小葦子溝新村鑲嵌在綠色原野中,村民徹底告別了泥土房,笑意盈盈;西瓜大棚內,瓜秧已經竄到兩尺來長,布滿花苞;非遺「北京絹人」項目工廠內,村裡的婦女用精巧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短短幾年內,葦子溝村民和「無基礎無產業無信心
  • 海歸「雞司令」的致富路:脫下西裝進雞舍 探索扶貧路
    脫下西裝進雞舍 海歸「雞司令」的致富路(海歸扶貧故事會(5))  在湖南漣源,楓坪鎮天柱山禽業合作社的「雞司令」龔光輝稱得上家喻戶曉。  為什麼呢?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學習7年後,這個海歸碩士決定回家鄉養雞,脫下西裝革履就進了雞舍。
  • 駱駝養殖「馱」起致富路
    為了儘快擺脫貧困,還清外債,2015年初,賽力汗·熱哈提開始給阜康市三工河鄉的一家養殖大戶放駱駝,每月工錢接近5000元,同時他又代管本村一戶人家的80峰駱駝。賽力汗·熱哈提每天早上6點多就要起床,騎著摩託車到30公裡外的三工河鄉,把120峰駱駝趕到沙漠吃草,再回到村裡放另一群駱駝。通過一年多的努力,賽力汗·熱哈提終於還清了10萬元欠款。
  • 黔西農商銀行:「小產業」鋪出致富路
    和羅澤勳的圈養不同,黔西縣綠化鄉灣箐村村民趙明武的家禽養殖則是走的散養之路。趙明武林下散養的鵝趙明武原是灣箐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三年前在黔西農商銀行綠化支行貸了一筆3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特惠貸」發展養殖,在黨委政府幫助和自己努力下,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經過三年的發展,趙明武不僅養有牛8頭、豬13頭,還種植脆紅李10畝。
  • 養殖「生態雞」擴寬致富路
    走進沙瓦土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只見數百隻羽衣閃亮、體格健碩的農家土雞在林地裡悠閒地覓食、追逐嬉戲。說起生態養殖,今年36歲的李建華頓時滔滔不絕。沙瓦村隸屬於匹河怒族鄉沙瓦村,屬於典型的山區貧困村。當地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畜牧業為主。2017年,《落地生根》劇組進駐沙瓦村,耕地上發展空間有限,那為何不從林地上做文章?劇組給李建華提議在沙瓦建設生態養雞場。
  • 【千村千戶脫貧故事】指尖繡出「幸福花」 |養羊踏上「致富路」
    紅梅的疾病在健康扶貧政策的幫助下逐漸好轉,「家裡的牛由4頭變成了10頭,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孩子上學還有國家的補貼,大女兒上大學,正愁學費時,政府給補貼了1萬元,解決了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我通過繡花在家每年也能掙上四五千元,生活的希望有了,我的心裡更踏實了。」紅梅開心的說道。
  • 綏德韓雪俊的致富路:從一頭牛到三十頭牛
    崔虎林等扶貧幹部多次找他談心,急於給勤勞的韓雪俊找一條可以致富的出路。他們討論著,養羊不如養牛見利大,但養牛成本太高。2016年,崔虎林給韓雪俊爭取到了3000元的產業扶助資金,韓雪俊購買到了第一頭牛,自此,日子有了轉折和盼頭。
  • 陽泉市雲林種植公司養殖梅花鹿,養鹿蹚出致富路
    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養殖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養鹿蹚出致富路:2017年,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從吉林省引進70餘頭梅花鹿嘗試養殖。經過近4年的發展,養殖逐步標準化、規模化,現存欄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實現了經濟效益。
  • 鐵路扶貧讓山區人民致富之路不再遙遠
    「我當時想,把路修好,對老鄉們來說太重要了……」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雲桂公司貴南高鐵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周軍偉向記者講述鐵路扶貧故事。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設是致富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 中國脫貧攻堅·嶽西故事│養殖扶貧
    五、生態養殖富農家一一養殖扶貧嶽西山青水秀,是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境內山多地少,靠山吃山,生態養殖成為眾多山裡人致富的選擇。通過項目推動、龍頭帶動、服務聯動等舉措,大力發展有機黑毛豬、土雞、山羊、林蜂、野豬、大鯢等林下養殖業,帶動群眾脫貧增收。
  • 萬州後山鎮:提高技術養殖中蜂 共同釀出「致富蜜」
    經過近一年的學習,自己的中蜂養殖技術逐漸嫻熟,養殖規模由20群已發展到現在的40餘群,著實從一個「菜鳥新人」變成了如今的養蜂「土專家」。「本次平均每股分紅384.5元及1斤蜂蜜,大家獲得了384.5元到3845元不等的分紅收益,我自己養殖的中蜂也收入了2萬多元,實現了穩定脫貧。」黃關洪在領到分紅後,現場激動得掉下了眼淚。
  • 「我的扶貧故事」米糧有米也有糧 養殖覆蓋貧困戶丨興仁市馬馬崖鎮...
    2019年6月,我到包保的貧困戶楊榮秀家中走訪時,看到她正在餵牛,她高興地對我說:「我二月間花了9200元買了對子母牛,才2個多月,現在管一萬五六了,現在國家的扶貧政策就是好!還補助了我4000元。」簡單的兩句話,讓我堅定了目標和方向。
  • 瀘州:稻田播撒致富種子 夫妻同奏田園牧歌
    「家裡老人年紀大不願意去縣城,我記得在貴陽的時候,有個供貨商是養牛的,聽他說效益還不錯,何不辦個養牛場,還能帶動村裡人一起致富。」……幾番爭論之後,家中大事的最後拍板權,最終還是掌握在楊清會手裡:「在村裡辦養牛場。」流轉土地、削山、填溝、種牧草、訂種牛,夫妻倆開始忙碌起來。萬萬沒想到的是,養牛致富的願望成為「鏡月水花」。
  • ...省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於9月22日在佳木斯富錦市...
    焦洋 攝人民網哈爾濱9月10日電(焦洋)9月22日,「黑龍江省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將在佳木斯富錦市長安鎮永勝村「萬畝水稻公園」舉行。今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以「黑土糧倉慶豐收,大美龍江迎小康」為主題,以農民為主體,以慶豐收為主線,以大農業、大糧倉、大豐收為題材,全面展示龍江農業新成果、農村新風貌、農民新形象。
  • 吳星霈 ‖ 從農家門外漢到致富行內人—— 90後「鵝司令」的扶貧...
    從農家門外漢到致富行內人——90後「鵝司令」的扶貧手記吳星霈我是一名90後地質測繪助理工程師,2018年6月開始投身於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在這近兩年的工作中,自己既實現了人價值的升華,也成了一名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養殖能手,人送外號「鵝司令」。
  • 雷州三吉村:扶貧產業走出一條致富新路
    自2016年6月起,順德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與龍江鎮扶貧工作組駐村幫扶三吉村。兩年以來,扶貧工作組情系貧困村莊,心牽貧困村民,充分發揮該村的資源優勢,廣聚社會各界力量,積極推進精準扶貧項目,讓三吉村從一個貧困的村莊,走上了脫貧攻堅的發展新路。
  • 慢新聞|蹦著走的「山雞哥」 蹦噠出一條致富路
    今日,記者從雲陽縣政府獲悉,當地有位「山雞哥」靠勤勞「蹦」出了一條致富路。他就是今年65歲的梁尚直。▲他是蹦著走的養雞人蹦著走的養雞人近日,「山雞哥」的致富故事在雲陽縣當地傳開,被人們傳為佳話。年輕時在家鄉周邊一帶勞作,晚年安心在老家養雞發展養殖,梁尚直一輩子離不開老家的山水。故陵鎮是雲陽縣工商業和運輸業發展較早的地方,這裡有較早形成的長江客貨碼頭。梁尚直告訴記者,喝江水長大的他,從小就懂得知識改變命運和勤勞致富這兩句話的道理。
  • 農村創業金點子:十張扶貧圖,十條致富路
    去年,也即2020年10月,浙江率全國之先發布了精準扶貧十大案例。餘音繞梁,李濟安創業暨《創業致富快報》自媒體第一時間獲知消息之後,就在思考:這些公共組織領域的高度概括對於我們個人創業者啟發何在?下面,咱們就一張圖一張圖地簡而言之,每一張圖其實都代表著一條致富路。1、產業扶貧——縉雲燒餅產業富民。縉雲燒餅,說起來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了,但真正的崛起卻是近幾年的事,現在遍布全國的示範店有890家,攤點足有7000多家,年產值20多億元。
  • 【基層黨建】太陽升鎮馬營子村:念好「三字經」,帶出致富路
    【基層黨建】太陽升鎮馬營子村:念好「三字經」,帶出致富路 2021-01-11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