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晝 極晝工作室
2020年11月2日,玉狗梁村農田邊,練習瑜伽的村民。
摘要:瑜伽在中國的城市裡日趨流行,它以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為宗旨,符合中產階層的趣味,同樣,它在中國偏遠的村落裡也創造了奇觀。
在河北張家口玉狗梁村裡,數十名高齡農婦每天早晚集體練習瑜伽,她們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她們年過花甲,在水泥地、牧羊草場、田間地頭努力做出「雙腿繞頭」、「雙人倒立」等高難動作,疏鬆的骨質令這些動作充滿了危險的可能,同時也激發了網友觀看的興趣。
玉狗梁村曾是國家級貧困村,位於河北邊陲,人口流失和老齡化問題嚴重,如今因瑜伽聞名,被中央媒體多次讚許,受到國家體育總局的關照,被認為是「健康扶貧」的新生活。在扶貧書記盧文震和村婦女主任靳秀英的帶領下,瑜伽以行政動員的方式在全村推廣,強烈的反差令他們在短視頻平臺上獲得數十萬的粉絲,他們在直播的縫隙順手就推廣了當地的農產品。
這一以「靜修」為核心理念的運動,給玉狗梁村帶來了流量和觀看,在全村老太太竭盡全力又面帶微笑的直播中,夾帶了村民變現的商機與幹部的政績。
圖、文 | 呂萌
編輯 | 高心碧
清晨,村頭廣場上集合的瑜伽隊。
「側板式!」隊伍裡傳來一聲粗曠的口令,那是村婦女主任靳秀英的聲音。
農婦們分成四排,隨著口令將身體一致面向東方,雙腿繃直,右手撐地,左手高舉在半空。
進入11月後,玉狗梁村的氣溫降至零下。在寒風中,農婦們的動作沒有怠慢,有些手掌凍得發紫,她們目光看向天空,直到結束令下才放鬆身體,為接下來的動作做準備。
村民練習雙腿背部伸展式。
冬季戶外風大,無法鋪放瑜伽墊,村民們在水泥地上練習。
玉狗梁的村民們自創了很多動作。圖為瑜伽隊員在練習「睡蓮花」。
早上六點,玉狗梁的村民們都會來到村頭廣場上練兩個小時瑜伽。參與者的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倒立、劈叉、下腰,標準程度和城市瑜伽館中的年輕教練不相上下,只是動作遲緩一些。廣場不遠處立著一座石碑,上書「中國瑜伽第一村」。
玉狗梁村隸屬於張家口市張北縣兩面井鄉,常住人口120人,多數是留守老人。瑜伽風頭最盛時,全村女性都加入了訓練。為此,書記盧文震頗費一番功夫。
盧文震的書桌上,擺放著瑜伽墊和瑜伽教學書籍。
2020年11月5日傍晚,玉狗梁村村委會辦公室裡,盧文震正在為「雙11」直播做演練。
2016年的春天,盧文震隨著扶貧工作組來到玉狗梁村,不久便提出了「瑜伽健康扶貧」的想法,自稱是受到了村裡人習慣盤腿坐炕頭的啟發。他拿著《健身瑜伽體位標準》現學現賣,讓婦女主任靳秀英召集村民參加集體訓練。
村民從沒聽說過瑜伽,靳秀英也是,她給在外上學的女兒打電話詢問。女兒告訴她這是健身,在大城市裡很流行,她才相信瑜伽不是「邪教」。
靳秀英在家中準備瑜伽課程。
村裡牆上粉刷著瑜伽示意圖。
起初,靳秀英想著應付工作,勸人參加時說,「給書記個面子,過兩個月他就走了。」
只有8位農婦抹不開面兒,參加了第一次訓練。在盧文震的帶領下,她們扎著馬步,嘴裡隨著手臂展開和閉合發出「嗚」的聲音。一小時後,隊裡議論紛紛,「這是鬧個甚嘞,這就能脫貧?」
第二天,訓練場地上只剩盧文震和靳秀英。
廣場上,做拉伸準備的兩位農婦。
他們把8個人勉強拉回,但男人們開始在廣場上圍觀,評頭論足,說她們胡鬧,「不守婦道」。那一年夏天少雨,田地乾旱,村裡風言風語不斷,「她們撅著屁股練,衝撞了老天爺。」
李葉決定去練瑜伽時,遭到了丈夫梁玉亭的強烈反對。他們承包了60畝地,在村裡是產糧大戶。長時間的田裡勞作,讓李葉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她希望瑜伽能幫自己緩解。梁玉亭嫌她耽誤幹農活,二人較著勁,沒少拌嘴。
羊圈裡,李葉和梁玉亭準備給羔羊餵奶。
來自城裡的關注改變了村裡的對立局面。「老太太練瑜伽」傳開後,媒體紛至沓來,中央電視臺多次報導,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中國瑜伽第一村」的稱號。
玉狗梁從未如此被矚目過,在熱火朝天的訓練中,質疑聲消失了。鄉間林地、放羊草場、田間地頭時常出現老太太練瑜伽的身影。盧文震將拉風箱、掃院子、推磨等模仿日常的生活動作編排進去,給玉狗梁的瑜伽開發了許多新動作。
餵雞時,武啟蓮做起了「金雞獨立」的動作。
秋收過後,田間成了新的練習場。
柴火垛旁,李葉和村民一邊說笑,一邊練習著瑜伽。
村旁樹林裡,村民結隊展示瑜伽。
村裡瑜伽隊伍不斷擴大,男人們也開始加入,練起了「夫妻瑜伽」。
武啟蓮和許富便是村裡最有名的一對夫妻搭檔,二人都已77歲,算高齡了,在炕頭上做起雙人倒立等高難動作毫無阻礙。2017年,武啟蓮夫婦受邀前往河北省電視臺錄製電視節目,那是他們第一次走出玉狗梁村。
路邊涼亭,武啟蓮夫婦做著抻腿練習。
武啟蓮和許富的生活簡單,一鍋莜麵是他們一天的飯食。
次年,村裡的瑜伽隊被邀請到長沙、南京等地表演,武啟蓮也是其中的一員,她第一次坐了飛機。出發前夜,武啟蓮整宿沒睡著,上了飛機也不敢休息,緊緊盯著窗外。
村民們查看手機裡的網友留言。
瑜伽活動結束後,村民們三五成群返回家中。
更令她新奇和陌生的是網絡世界。2019年夏天,孫子許彪幫武啟蓮開通了網絡直播,帳號取名為「玉狗梁瑜伽老太」,兩個月後粉絲漲到19萬,武啟蓮成了「網紅」。
直播間裡,有人評論武啟蓮是「土味兒瑜伽」,也有人讓她照顧好身體。武啟蓮沒上過學,不會打字,也不會講普通話,只能對著鏡頭笑笑。
村裡的人對武啟蓮褒貶不一,有村民覺得她讓更多人知道了玉狗梁,是好事,也有人說她靠著瑜伽在網上賺了錢,「脫離了集體」。武啟蓮性格靦腆,很少再參加村頭的集體訓練。
84歲的常淑美是玉狗梁村年紀最大的瑜伽練習者。她腿腳不便,很少參加戶外的瑜伽活動,每天在家中直播瑜伽。
常淑美對著手機與網友聊天。有時直播間裡只有一兩位觀眾。
孫子回北京工作後,武啟蓮的直播帳號停止了更新。但村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直播,註冊帳號近一百個,粉絲數最多的是婦女主任靳秀英,其次是書記盧文震。
靳秀英置辦的直播間不足40平米,水泥地上緊湊地鋪著11個瑜伽墊。冬季地面冰冷,又增加了一層電熱毯。每晚7點,靳秀英和村裡關係較好的10位村婦準時開始直播。
傍晚6點,村民們鋪好瑜伽墊,聊著天,等待直播開始。
2019年6月,靳秀英開通了「中國瑜伽第一村玉狗梁」快手直播號,粉絲量超過20萬。
直播間環境簡陋,用來直播的手機是她們一起湊錢買的。
直播中,靳秀英一邊指揮著村民,一邊講解動作要領。
起初,她們通過直播平臺售賣瑜伽課程和瑜伽墊,每人每月能增收300元。疫情過後,廠商杳無音訊,合作中斷。靳秀英沒有直播運營經驗,不知如何吸引更多關注,只會熟練地喊觀眾們「老鐵」「親人」。今年直播間收益平平,有時一晚只入帳幾塊錢。
村裡練瑜伽的熱情也跟著降了下來,村頭的訓練隊伍逐漸變小,人數少了大半。
村民們交談的話題總是繞不開瑜伽。
暮色將至,李葉等待丈夫趕羊歸來,便可以出發前往直播間。
李葉還在堅持練瑜伽,做飯、等待丈夫放羊回家、去直播間做瑜伽,是她冬日裡的三件日常事。她覺得自己腰不疼了,生病也少了,都是瑜伽的功勞。每次兒子打來電話,丈夫梁玉亭都說,「你媽去直播間上班了。」
「雙十一」前夕,盧文震在村委會辦公室裡直播售賣村裡引進的藜麥,包裝上印著瑜伽隊的照片,畫面中他帶領玉狗梁村民在雪地裡支起雙臂。如今他的扶貧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他精心調整鏡頭角度,準備著自己僅剩的幾場直播。
暮色中,兩位村民在古樹下練習「新月式」。
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於搜狐享有,未經搜狐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聲明除外。
原標題:《玉狗梁村的「土味」瑜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