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原大地 打造黨性教育特色平臺

2021-01-18 荔枝網新聞

  河南擁有深厚的革命歷史、豐富的紅色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河南視察,親臨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蘭考、大別山精神的重要發源地新縣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要「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從2013年開始,河南深入挖掘豐富的紅色資源和革命傳統文化,打造了焦裕祿幹部學院、紅旗渠幹部學院、大別山幹部學院和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鄉先進群體教育基地、南水北調精神教育基地等「三學院三基地」,形成了特色化建設、體系化發展的黨性教育特色平臺。

  挖掘紅色資源,打造特色培訓

  著眼「用足用活紅色資源、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河南切實加強「三學院三基地」建設,搭建集研究、保護、開發、傳承為一體的黨性教育平臺,推動豐厚的紅色資源轉化為生動的黨性教育資源。

  一是優化教學設計,加強專業化。圍繞獨有資源的核心要義,緊扣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科學構建黨性教育課程體系。堅持從源頭入手加大課程研發設計,強化問題導向、實踐導向、效果導向,紮實做好需求調研,遵循黨員幹部成長發展規律,針對不同領域、階段的學員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編寫教學大綱,規範教學內容,打造了一批深入人心的精品課程,開發了近百個寓情於景的現場教學點,不斷增強培訓課程吸引力,提高幹部參訓積極性。比如,焦裕祿幹部學院結合縣委書記崗位的能力素質要求,開發形成「貫徹『四有』要求、做焦裕祿式縣委書記」等核心課程,編寫《跟焦裕祿學做縣委書記》等主體教材,在全國樹立了縣委書記培訓的一面旗幟。紅旗渠幹部學院針對基層黨組織書記開展艱苦創業精神教育、大別山幹部學院針對中青年幹部開展忠誠教育、新鄉先進群體教育基地針對農村黨支部書記開展富而思源教育等,初步形成了主題突出、內涵豐富的黨性教育特色。

  二是創新培訓模式,體現特色化。以調動學員主觀能動性為主線,唱響「理論講授、現場體驗、互動交流、深度點評」四部曲,形成課堂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體察教學、實踐鍛鍊、音像教育等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感與悟的結合。堅持以理論講授引導引航,打造「焦裕祿精神與黨的群眾路線」等精品課程,深刻回答事關黨和國家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強大思想武器。堅持以現場體驗提高學習效果,開發「探尋紅色足跡、接受群眾教育」系列情景黨課,以實地實景實情再現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以震撼場景激發使命擔當。堅持以互動研討碰撞思想,以真人真事真情強化學員參與感,引導學員在思辨中感悟精神價值。堅持以深度點評升華黨性,在紅旗渠紀念館圍繞「黨的領導無所不在」進行案例分析,強化學員對革命精神的認知了解和情感體驗,使其在學思踐悟中升華思想、提高覺悟。

  三是健全運行機制,加快一體化。「三學院三基地」堅持開門辦學,立足河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深化教師、教材、教學法改革創新,促進合作辦學深度融合,辦學質量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得到拓展,形成了「三縱三橫」同頻共振、整體聯動的運行機制。「三縱」突出同步同向發力,省、市、縣三級黨委主導謀劃,三級組織部門牽頭實施,三級黨校協調促進,聯動開展專題教育培訓。「三橫」突出內外聯動發力,加強與中央黨校和浦東、井岡山、延安幹部學院等機構的交流,全面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加強與省委黨校、省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聯合,全面提升教學科研質量;加強「三學院三基地」之間的協調聯動,相互取長補短,全力謀劃更大發展空間。

  聚焦主課主業,提升教育品質

  黨性教育只有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將理論講授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才能實現知與行的有機統一。「三學院三基地」不斷創新黨性教育方式方法,將理論學習與親身體驗相結合,讓學員在身臨其境中不斷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廣大黨員幹部從焦裕祿身上學到了「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和「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從紅旗渠英模事跡中感受到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情壯志,從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中悟出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不勝不休的執著精神,進一步堅定了見賢思齊、奮發作為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堅定主動看齊的意識。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先進模範標註著時代的精神高度。典型是最直接、最直觀的教材,榜樣是看得見並且最有說服力的案例。通過培訓帶來強烈的思想震撼和靈魂洗禮,進一步促進黨員幹部向焦裕祿、史來賀等對標,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提升思想境界、增強素質能力、改善作風形象,以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責任擔當,努力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光輝業績。

  增強服務群眾的自覺。如何在實踐中錘鍊黨性、增長才幹,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服務群眾,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黨性教育的重中之重。通過培訓,使黨員幹部看到了焦裕祿親民愛民的公僕精神,感受到了林縣黨委矢志不渝解決最大民生問題的使命擔當,體悟到了大別山軍民不辱使命、獻身祖國的赤膽忠心,從而進一步堅定對照先進模範找差距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服務人民全力以赴,為人民利益和幸福殫精竭慮。

  激發攻堅克難的動力。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尤其需要煥發乾事創業的昂揚鬥志。通過培訓有效提振黨員幹部的精氣神,進一步激發昂揚向上、不甘落後的幹事創業勁頭,特別是面對國際複雜嚴峻的外部條件和國內改革轉型的艱巨任務,各級黨員幹部努力把奮鬥精神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實際行動,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砥礪品質,匯聚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注重實際效果,發揮協同效應

  實踐是認識的起點,也是認識的歸宿。河南以「三學院三基地」為載體,用足用活紅色資源、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廣大黨員幹部接受先進思想、高尚精神、優良作風的薰陶教育,繼而把寶貴精神財富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形成幹部教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

  一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河南結合時代特點和發展實際,充分利用本地獨有的歷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與自然生態資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以內容創新為核心,進一步優化紅色文化和旅遊資源,促進文化遺產發掘和保護,拓展紅色旅遊發展空間,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精品區,提高資源的開發、整合與利用效率。特別是推動紅色文化與老區發展、鄉村振興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認真實施《河南省發展紅色旅遊規劃綱要》《河南省紅色旅遊發展規劃》《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等,進一步加強紅色基因庫建設,提升革命精神影響力,加快紅色文化傳承創新,打造全國著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不斷推進紅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蘭考縣大力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大力推進綠化工程建設,構建特色產業生態系統,奏響了一曲轉型發展奮進曲。老區新縣大力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用紅色資源譜寫發展新篇,把特有的紅色旅遊和自然資源轉化為發展的財富和優勢,帶領群眾在實現「兩個更好」徵程中展現新作為。在紅旗渠精神的激勵引導下,林州(林縣)譜寫出「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創業四部曲,推動林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二是提升河南對外形象。隨著「三學院三基地」培訓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省外黨員幹部來河南接受培訓,不少單位在「三學院三基地」接受完培訓後,還積極推薦給同系統的其他單位。從實際效果看,「三學院三基地」多維度挖掘河南的紅色文化資源,彰顯出河南紅色文化的資源豐富、底蘊深厚、影響深遠,對於樹立河南良好形象、展示河南獨特魅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省外黨員幹部通過培訓走進河南、了解河南,看到河南推進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感受到各級黨員幹部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增進了對中原大地的感情和中原人民的友誼,為河南的可持續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三是強化黨性教育示範效應。只有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和氛圍,推動紅色文化入腦入心,紅色資源才會釋放更大的活力。近年來,河南在建好用好「三學院三基地」的基礎上,又先後建成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何家衝學院等特色黨性教育基地,初步形成立足中原、面向全國的特色黨性教育陣地體系,不斷推動黨性教育基地內涵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同時,持續加強對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的理論研究,推出一批實踐成果和理論成果,打造一批人們喜聞樂見的優質黨課和經典案例,切實把紅色基因融入文藝作品創作生產全過程。推進文化資源優勢向文化發展優勢轉化,創作推出豫劇《焦裕祿》、話劇《紅旗渠》、教學劇《旗幟頌》、舞臺劇《紅色大別山》、紀錄片《初心永恆》、教材《焦裕祿精神簡明讀本》等一批精品力作,推動紅色文化大眾化、形象化,給人們以情感滋養、道德教化和價值引領,不斷增強黨性教育的感染力、號召力、說服力。

相關焦點

  • 踐行韶山初心精神,創新黨性教育品牌——華聲紅色教育學院舉行揭牌...
    5月18 日,湖南日報報業集團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華聲紅色教育學院在韶山市紅色記憶城正式揭牌開學。華聲紅色教育學院立足偉人故裡,以傳承中國革命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為宗旨,牢固樹立「以學員為本,以質量優先,以服務立足,以創新為要」的培訓理念,堅持「立足韶山、深耕韶山、服務韶山」的辦學理念。依託黨媒優勢整合優質教學資源,開發形成了理論教學、互動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情景教學、拓展訓練六大系列課程,打造韶山特色黨性教育品牌。
  • 大陳島「做東」——全市黨性教育基地做大「朋友圈」
    「紅藍綠橙」現場教學基地遍布整個台州↓↓↓全市30多個現場教學基地,分為「紅藍綠橙」四個系列,分別是:「紅色系列」黨性教育、「藍色系列」創新教育、「綠色系列」生態教育、 「橙色系列」關愛教育,而我們椒江正是「紅色黨性系列」的「課代表」。
  • 立足「大黨建」推動黨校工作高質量發展
    趙東在集團公司企業黨校校長座談會上強調立足「大黨建」推動黨校工作高質量發展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記者趙士振報導:12月16日~17日,集團公司在上海召開企業黨校校長座談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究企業黨校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 新興社區、新輝社區與市地震監測中心共同開展黨性教育活動
    通過黨性教育,使廣大黨員幹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紅色洗禮,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進一步升華,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進一步增強,持續築牢了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政治根基。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初心和使命轉化為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奮力攻堅的強大動力,立足崗位、服務人民,以優異的成績為黨的99歲生日獻禮。
  • 錘鍊堅強黨性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校教育培訓的首要政治任務。黨校是黨對領導幹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陣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黨校理論教育的中心內容,學員要學好,黨校人首先要學好,只有黨校人理解和掌握了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才能真正引導學員學好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不斷提高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
  • 利用紅色資源打造四川特色「紅色殿堂」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校辦學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工作原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充分利用四川豐富的紅色資源,弘揚偉大的長徵精神,省市(州)聯合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特色鮮明的四川長徵幹部學院,紮實推進縣級黨校分類建設、整合優化,著力提升新時代四川黨校教育和幹部培訓整體水平,努力把黨校建設成為政治上向黨中央看齊的陣地、思想上引領黨員幹部的高地。
  • ...系統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專題黨課暨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紀錄片片...
    為紮實推進省廳黨組巡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按照《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巡察整改「九個一」專項活動方案》要求,9月19日,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組織近千名黨員幹部參加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專題黨課暨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紀錄片活動。
  • 銅仁市2020年新錄用公務員走進貴州健康職業學院黨性教育中心...
    「參觀了貴州健康職業學院黨性教育中心後,感觸良多。我深刻認識到,一個人要想人生不走歪路,黨性修養十分關鍵。黨性修養是做人做事的基礎,作為初任公務員,我將堅定思想信念,不斷實現擔當作為。」松桃苗族自治縣九江街道辦事處工作員付宗發說。
  • 第七屆中原文博會開幕! 「焦作特色」特別有味
    第七屆中原文博會開幕!我市近10家特色文化企業參展,帶來了約1000件極具特色的文化產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宮松奇參加了此次中原文博會開幕式,並陪同江凌、趙素萍、何金平、張震宇等省領導參觀了我市主題展館。隨後,宮松奇參加了河南省文化產業項目對接會。在此次對接會上,我市解放區人民政府與北京天強盛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雙塔研學基地——「雙塔研學探索中心」建設項目順利籤約。
  • 市委黨校探索黨性教育新途徑:夯基固本強底色 淬心聚力促發展
    □蘇報記者 朱琦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與時俱進地提升黨員幹部黨性修養、加強黨性鍛鍊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市委黨校不斷創新形式、拓寬平臺、建好陣地,以專題培訓作為錘鍊黨性、洗禮靈魂的重要課堂,實現黨性教育全覆蓋,深化黨性教育成果。
  • 用紅色資源錘鍊黨性修養
    她強調,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利用好韶山豐富而獨特的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傳承好紅色基因,努力把韶山幹部學院建設成為面向全國的黨性教育示範基地、弘揚湖湘紅色文化的前沿陣地、錘鍊黨性修養的精神高地,打造幹部教育特色品牌。
  • 徐州打造漢文化特色廉潔品牌
    徐州打造漢文化特色廉潔品牌「漢風清韻」浸潤彭城中國江蘇網訊(李化龍 蘇牧 王巖) 2020年12月30日,徐州市舉行「漢風清韻」廉潔文化專場演出,用琴書、漢樂、朗誦等藝術形式,讓廣大機關黨員幹部在濃濃漢風中上了一堂特殊的廉政教育課。
  • 為基層治理「鑄魂賦能」,大浪街道上好「三節課」強化黨性修養
    「理論課」重實效,在精教細學中涵養黨性大浪街道著力抓好黨性教育這一主業主課,多形式、多途徑、多載體開展,確保黨性教育能夠說服人、打動人、感染人,真正觸及黨員幹部靈魂。為確保黨性教育的系統性、及時性,大浪街道充分發揮街道黨校黨性教育的「主陣地」和「大熔爐」作用,將黨性教育貫穿於教育培訓全過程。
  • 激活中原民俗文化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且形式多樣、特色鮮明。保護、傳承、弘揚中原民俗文化,就要激活併合理開發各類民俗文化資源,充分挖掘中原民俗文化的時代價值,讓傳統民俗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 吉林通化打造紅色教育新陣地
    「楊靖宇幹部學院就起源於我們的『重走抗聯路』項目,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依託通化市豐富的抗聯資源,面向黨員幹部為主體的學員開展黨性教育,弘揚和傳承東北抗聯精神和楊靖宇精神。」通化市委黨校教授紀春祥說。 通化是抗日戰爭時期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聯第一路軍抗擊日寇的主要活動區域。
  • 遷安組織開展黨性廉政教育活動!
    遷安組織開展黨性廉政教育活動!30人赴遵化沙石峪紀念館開展了黨性廉政教育活動。市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薛東在講話中說到:「此次活動目的就是對廣大黨員幹部進行黨性廉政教育和紅色洗禮,引導大家堅決聽黨話、跟黨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在『北方水城、美麗遷安』建設中勇於擔責、善於履責、全力盡責,增強廉潔從政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 信宜市北界鎮以黨建為引領,立足區域特色 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茂名網訊 近年來,信宜市北界鎮黨委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發展」的工作思想,把基層黨建放在鄉村發展規劃的大局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紅色引擎」作用,按照「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總體要求,立足區域特色,整合區域資源優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特色農業種植基地建設,
  • 巨證未來教育培訓:打造一個網際網路+教育的在線學習平臺
    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受限於時間和空間,讓優質教育出現了普惠程度較低、分布不均的情況。而「網際網路+教育」的出現,則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趨勢和變革。作為一家致力於立足中國,走向國際的教育科技企業,成都巨證未來信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證未來教育」)秉持用網際網路推動教育進步的使命,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享有理想的教育。
  • 吉林通化:打造紅色教育新陣地
    2009年5月,通化市委黨校在東北三省率先啟動「重走抗聯路」黨性教育項目。一經推出,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黨員幹部前來學習,「吃抗聯飯」「唱抗聯歌」「聆聽抗聯英雄故事」成為許多學員難忘的體驗。「楊靖宇幹部學院的課程主要是將我們成熟運行十餘年的『重走抗聯路』黨性教育項目不斷融入嶄新元素,形成走抗聯路、唱抗聯歌、吃抗聯飯、講抗聯故事、抒抗聯情懷的陪伴式教學模式。」紀春祥說。
  • 中原新聲與大地之歌
    2019年5月,我有一次奇妙的洛陽、鄭州、開封的旅行,集中聆聽了他的故事他的歌曲,才讓我比較全面地了解和領略了一個半路出山卻成熟而獨特、泥土味與現代風碰撞融合、古老的中原大地黃河岸邊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地水乳交融在一起的歌曲作品的魅力,這些作品,非常好地治療了我的流行音樂偏見與浮躁的病症,清心潤肺,餘味悠長,讓我浮想聯翩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