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刊顧問:
王耀東 劉荔 高盛毅
主 編:
周同 朱際展 馬永柱 震煜
周海洋 樹華 董泓賢 莫凡
書山無路 雲鵬 高山 微藍
寧靜致遠 山青水秀 淡泊
祁連雪 今夕如火 J.Yang
現代詩主編:
潭姿 納蘭毓琳 翡寒翠暖
美術圖畫編導:
老捕 李鑫
本期主編:
莫凡 微藍 馬永柱
樹華 震煜 今夕如火
本期編審:
書山無路 雲鵬 董泓賢
寧靜致遠 J,Yang
遊桃花峪
文/高山(臨沂)
閒作賓遊向野林,重來方外此煙岑。
一溪明眼河陽色,十裡關情丹鵲音。
解笑堪能兼解語,開榮許是更開心。
杖筇行盡盤陀路,獨與村賢相對吟。
初秋雨後
文/李冠群
郊原一望畫新圖,煙水雲岑共碧湖。
富貴竹前流翡翠,仙人掌上串珍珠。
眼中秀色來還去,身外浮名有若無。
莫患東隅失多許,當言好運掛桑榆。
秋 懷
文/趙平
退守清貧豈可哀?吟風依舊上高臺。
何愁故友疏消息,但使蝸居有酒杯。
漱石泉聲流夢去,映霞山色送秋來。
籬前莫教情懷老,待看傲霜叢菊開。
秋 懷
文/顧兆東(鴨綠江隱士)
無由感慨暮中生,人到秋時最動情。
菊綻偏思春杏綻,楓榮又幻夏荷榮。
常疑碧水天天瘦,猶怨蒼山座座輕。
更有長空一聲雁,驚翻心底幾多鳴!
秋 柳
文/浩然客
賦趣皆因池畔柳,秋來說事未心寧。
垂髫豈似春時俏,落絮何如往日青。
搖曳瘦姿添舊憶,追尋曉夢枕霜萍。
也曾綽約風華滿,此刻翻開哪個聽。
賞菊
文/徐德武
北苑黃花始綻開,三千金甲送秋來。
魂迷小徑香沾履,醉入芳叢粉染腮。
大雅空嗟弦外過,靈箋每信酒邊裁。
折枝不肯隨群戲,麗蕊焉能助榭臺。
廈門供水金門澎湖有感
文/伍德明 (安徽樅陽)
玉潔冰輪上柳梢,山中倦鳥也歸巢。
常愁東海浪濤激,又恨西風竹杆敲。
水供金澎親兩岸,根連血脈乃同胞。
登高悵把茱萸插,翹首王師授白茅。
注,冰輪指園月。西風指美國。授白茅,周王分封諸侯取五色土用白茅包之以授,以示其歸國立社。
問 月
文/孔丙已
月下花兒靜靜開,獨將記憶掛窗臺。
鳴蟲唧唧孤村晚,橫笛悠悠夜夢回。
往事纏綿仍繾綣?誰人解脫不徘徊。
問聲冰魄情何物?寂寞嬋娥也苦思。
雅魯河秋憶
文/知不足
曲徑纏蓁渡荻塘,還尋草幄伴溪涼。
三鳧戲蓼曾遮雨,一舸升篷憶出檣。
欲覽高倉待菲谷,當知野稗隱孤狼。
山陽又落堤榆外,稼穡盈秋唱大荒。
弋江源探幽
文/寒星(黃山)
夏日飄流暑氣衝,青山隔岸作屏風。
林藏野渡波含碧,水映江天棹戀紅。
遠目初離殘照外,輕舟已過小橋東。
漁歌晚唱歸來急,醉臥西樓月似弓。
註:美溪素有小桂林之稱,清溪河又名清弋河,是清弋江的源頭。
秋日抒懷
文/郭成勇
涼風霽雨淨塵埃,澗碧峰巍嵐境開。
鷺舞溪泉欣白浪,蛩彈嶺草悅蒼苔。
紅楓飲露靈姿展,素菊餐霜秀色裁。
氣爽天清惟此季,登高騁目莫徘徊。
歸田 新韻
文/周留成
解甲老兵戰菜場, 三軍統領綠紅黃。
早春布下方雷陣, 時夏功收隊列昂。
汗透衣衫徵火線, 蟲叮血染笑輕傷。
激揚糞土農家樂, 喜見田園聚武堂。
感 事
當代/虎媒
雖種南山一片田,卻憂四海少清歡。
人言散淡能和靖,我道風流不易安。
暴雨迫來惟上吊,豪車逼卻且除奸。
中懷每每焚成沸,下筆當之誰與看?
安徽靈璧虞姬墓(新韻)
文/走遍天下
紛紛瑞雪洗青松,禮祀傾心仰碧空。
不羨平民居故裡,偏隨項羽鬧軍中。
青萍三尺三番舞,珠淚一簾一片擁。
玉鑑冰潔千古贊,杜鵑啼血化長虹。
悵 秋
文/孫德力
花開半夏玉枝橫,柳線垂絲細葉呈。
皓月依然雲繞指,醺風如在雨纏情。
逍遙怎奈春秋易,爛漫何由霜露更。
流水三千吟別調,飛鴻兩地唱同聲。
詠 墨
文/呂萬昌(北京)
木炭松煙兩締盟,姻聯紙筆共諧鳴。
凝華玉體君憐水,覽秀情懷我愛卿。
御墨盈池香滿室,龍紋在手價連城。
時人漸忘文房寶,閉目猶聞敲鍵聲。
松林雨後
文/陽春三月
松山煙雨又蒙蒙,野徑平湖淡淡風。
玉滴光浮清欲墜,珠盈香透韻橫空。
不爭秋色連青塔,尚有春心化紫桐。
但願結廬聽細切,鳴琴引鶴做閒翁。
秋之賦(新韻)
文/辛永奎
白雲朵朵繞山梁,陣陣飛鴻掠曉陽。
葉落枝頭迎壽客,桂開野外散清香。
玄蟬戀樹悲歌詠,紫燕思鄉故路忙。
滿嶺紅楓懸玉佩,人間五味盡收倉。
也湊仙人掌
文/心淡薄冰
荒沙飛舞淡香盈,烈日高懸碧掌撐。
鋒銳尖針身外護,纖柔玉蕊鬢間橫。
無須脂粉添光彩,若有炎風更骨清。
合是禪心皆向佛?施人養分未圖名。
民 工
文/凡夫俗子
腳下塵汙積歲年,城中倦目看雲煙。
離鄉未忘還鄉路,賣力惟求苦力錢。
萬幢高樓無一尺,三餐便飯問雙肩。
心扉日烤愁顏老,枕夜深知夢不圓。
時近白露有作
文/董泓賢
在彼杞棘裡,湛湛凝素秋
涼分維鬥柄,清接絳河流
觴酌增豪氣,江湖欲壯遊
商聲催萬物,非獨起閒愁
登東極塔望江東
文/周海洋
入目層雲疊,江屯或亦秋。
羨風吹兩岸,剩我望孤舟。
倥傯人皆去,蒼茫水自流。
臨疆東極塔,故地怎相求。
垂綸嘉趣
文/葉葉新
金鉤香餌下,拋落水中央。
靜待浮標動,閒看宿鷺翔。
收竿魚獲滿,搖楫意舒揚。
一曲斜陽晚,沙鷗伴我行。
秋(新韻)
文/醉翁
一場寒風雨,天涼好個秋。
鳴蟬聲已怯,蓬草綠將休。
屢見黃金色,不聞紫燕啾。
農家忙蒔菜,稻穀待割收。
野 菊
文/王玉孚(吉林)
不辭塵世外,也自過重陽。
野迥猶多態,人稀豈少香。
未思隨眾草,偏敢犯濃霜。
雖遠柴桑地,高吟我亦狂。
蟬
文/攝其精華
忍下數年功,初聞第一聲。
微身容五德,亙古享高名。
翳葉非為弱,開懷自是清。
本來孤上客,豈與俗塵爭。
夜雨有寄
文/祁連雪
心香或可寄真情,此去江南又一程。
最是無眠風伴雨,窗前徹夜數秋聲。
遊五一水庫嘆之
文/樹華
空留兩岸索橋行,未見碧波沙石橫。
昔日遊人多似織,而今難覓舊時情。
荷蛙題圖
文/艾瑞克
長股朝天盼雁鵝,羞紅水上眾多荷。
蓮池深井無憂慮,一片痴心唱戀歌。
詩齋夜耕
文/廖志斌
書齋獨坐把詩耕,不覺吟哦過二更。
挑起簾櫳觀夜色,一江明月半窗橫。
榛 蘑
文/傲雪寒梅
天成廣廈地鋪床,暑後山珍野味香。
食客知君添福壽,採來燉煮巧烹湯。
夢回故裡(之 四)
文/雷 忠(湖 南)
夢縈石經已心歸,但見家山燕子飛。
翠柳殷殷真愛我,翩翩起舞手頻揮。
雙龍洞之吟風橋
文/李一言
古木蔥蘢涼陡起,風橋上下兩瑤池。
吾非作秀充騷客,俯仰皆因處處詩。
秋夜聽蛩鳴
文/耕心
日薄西山月自東,荷塘夜色半朦朧。
靜聆蛩唱清秋曲,聲調高低各不同。
老 柳
文/張國玉(內蒙古通遼市)
老乾疏枝河岸柳,風霜雨雪系歸舟。
迎來送往春秋事, 慣看悲歡古渡頭。
秋 情
文/牧野閒人
颯烈秋風草漸黃,飛鳴去雁下殘陽。
萋萋陌野行人遠,遙覺家田麥黍香。
雄 雞
文/荒石
百禽之首最呈祥,覓食迎春恨夜長。
天亮喚醒塵裡客,惜時切莫枕黃粱。
秋 雨
文/張鳴琦(廣東)
日夜敲窗雨剪裁,吟秋韻律遠塵埃。
黃金抖落新風潤,飲盡古今佳句來。
荷
文/徐藝寧
常在水之涯,偶來居士家。
瓊苞欲開日,妙筆始生花。
進出群有感
文/阿嬌
方出紅梅谷,前來紫竹林。
每逢多故友,難遇是知音。
臨江仙.白龍江
文/東方澤華(浙江)
未見西風凋碧樹,初秋零落紅英。鷓鴣蟋蟀兩無驚。客心難自醉,君夢共誰鳴?
十裡風景爭倒影,一江秋水商聲。竹舟幾處沒雲汀。摘香存酒意,拾韻入詩情。
西江月•秋雨
文/微藍
浣碧千條垂柳,數空九曲闌幹。臨秋鎮日雨綿綿,一徑翠苔芳苑。
緣淺何須嗔怪,情深不必憂煩。素懷依舊品流年,清景沉思無限。
淡黃柳.詠柳
文/淡月疏煙(山東)
檀煙散跡。輕卷烏雲逸。一樹柔絲黃鳥息。任爾清陰如碧。門巷春深是誰笛。
絮飛宅。蒼涼院空白。看蝴蝶、幾多色。倒芳樽、獨坐重門寂。便是長條,那堪攀折,風送行人去北。
畫堂春
文/章壽
今時早忘少年狂。夢中只有離傷。老牛揮汗苦奔忙。落日斜陽。
小徑黃花滿處,歸來粘滿衣香。遲年再憶舊時光,更戀家鄉。
浣溪沙 參加野草詩社天津分社成立大會感吟
文/霍慶來(滄州)
俊侶津門聚一堂,吟鞭共舉探良方。欣看野草醉秋光。
石隙流泉成巨瀑,詩心借意著雄章。聯珠疊玉縱疏狂。
鷓鴣天 回鄉感賦
文/劉成宏
菜綠榴紅桔子橙,蒼翁扶杖話葵傾。
平常喜做安康夢,今日欣懷福祉賡。
觀玉米,賞花生,塘邊酌酒就蛙鳴。
翠姑見面爭相問,送俺歌詞幾日成。
阮郎歸 詠荷
文/張文舉
紅敷曉日綠凝煙。香浮水榭邊。出泥不染度塵緣,摯裙向暑天。
風盡愛,雨堪憐,臨波月撫弦。悠然一夢化為仙,傾心守佛前。
燭影搖紅•對鏡梳妝
文/琴韻書香無悔
對鏡梳妝,也曾人贊容顏好。而今彈指歷滄桑,兩鬢青絲少。
恰若春花謝了,落滿懷、憑誰可掃?韶華傾負,斷絲難綰,顏如秋草。
唐多令 秋初
文/霍忠義
水鳥宿沙洲,岸邊系小舟,月中天、一水東流。往事渾然如一夢,踏月影、陌邊遊。
風擺柳枝柔,海棠花已休,問歲華、何解閒愁?清露宛如春日淚,悵回首,已然秋。
少年遊.秋晨懷古
文/江南居士
朝霞初露霧籠山,風景障雲煙。若不親臨,豈能辨得,金鳳與青鸞。
碧水繁花孤自賞,金菊滿山巒。陶潛歸隱,賦詩吟詠,籬下醉桃源。
望遠行 聽《白狐》歌有賦
文/莫凡
秋聲落索,霜風掠、瑟瑟梧桐兼雨。亂紅愁緒,密密頻飛,一季雁音無與。可是良人,金榜舉名時刻,拋舊約前盟去。在長安、締結名門麗女。
辜負,曾憶夜寒苦讀,共剪燭、與君相互。酌墨詠詩,弄簫起舞,言亦是知心句。嗟嘆千年修練,人狐緣滅,了了塵心情路。付素風明月,痴心難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