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員請就位2》正在熱播,也因為郭敬明上過幾次熱搜。
「你發的只怕不是S卡,你發的是房卡吧」
他和李誠儒的唇槍舌劍每多被討論一次,這個節目的存在感、郭敬明本人的存在感,和那個名字裡有個生僻字的年輕偶像的知名度,都會在網絡熱度榜上突飛猛進。那些藉此機會多次出現在大眾視線中的代言商估計都笑的合不攏嘴。
在一片罵聲中,郭敬明以往的黑歷史又被網名扒了出來,當初在15年發的一條,現在轉發已經三萬七千多次。郭敬明又在全民喊打的情況下,出現在了大眾的視線中。
人們發現,郭敬明已經到了「黑紅」的境界。
越黑越紅,越紅越黑。
就像陳凱歌導演在節目中所講:
不論是好宣傳還是壞宣傳,最後都是好宣傳
群嘲平息後,大家都該幹嗎幹嗎,而郭敬明繼續在他的商業帝國裡做成功的「文化商人」;
不管由頭是什麼,發出罵聲的人又換了幾茬,郭敬明似乎卻永遠在人們的視野中。
等他下一次又在某個公共場合上演諸如「請允許我給他S卡」的舉動,你還是忍不住在下一場群嘲中氣到上頭。
「都2020年了,郭敬明這樣的人怎麼還沒糊?」這是人們在吐槽郭敬明後最常發出的一句抱怨。
但,這個設問在2020年——郭敬明因《幻城》爆紅17年之後——恐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如果有一種人是永遠不會因為被罵而糊的,那他就是郭敬明的模樣。
郭敬明當然對此清楚得很。2016年10月3日在一場《爵跡》的映後見面會上,他曾對粉絲說「我多希望有一天,喜歡我可以成為一件值得你們驕傲的事,而不是說不出口的秘密」。
從這樣的視角看來,郭敬明之困好像在於他再怎麼有名有錢,也敲不開那扇名為「認可」的大門。
曾經被《萌芽》不甚重視的郭敬明,用《幻城》等一系列作國式青春,狠狠收割了當年被封閉在應試教育中的中學女生極度渴望表達自我、幻想愛情的心情。
在「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世界裡,他顯然也並不是第一個有抄襲「原罪」的作家,卻把成王敗寇的邏輯實踐到了極致。
在採訪中被重複了無數次的「時間會證明我到底有沒有才華」是他回應抄襲的標準答案,也在百萬銷量給的底氣裡,讓越來越多的人對「誰有錢誰有理」的潛規則心照不宣。
如今在綜藝裡興風作浪,郭敬明總能站上風口浪尖的姿勢其實依然沒變。
他當然不是第一個「半瓶子晃蕩」卻能在專業綜藝裡侃侃而談的評委,卻晃出了前所未有的獨特——
在陳凱歌、李少紅這樣的名導面前大談理論,開創了「只要我說的夠多,你就不知道我到底在說什麼」的正確式廢話學派,並巧妙掩蓋了自己的實操並沒有得到理論任何幫助的事實。
更讓人想想就頭疼的是,這番操作之後,不知道多少綜藝節目巴不得自己也擁有一個巧舌如簧、自帶熱度的「郭敬明」。
當一個人的作品不再能掀起水花的時候,還能在娛樂圈保持挨罵,這是件多麼難得的事啊。
郭敬明的幾條路,本來就正在越走越「死」。
文學作品,2014年之後就再未出版過了;2018年某二手書平臺的年終榜單顯示,他的小說位列滯銷榜第一名。
拍電影,還沒上過豆瓣5分;所謂的「審美好」,如今看來也不過是一捅就破的紙娃娃。
市場慢慢拋棄了他的作品,最後,能被榨出價值的終於輪到他自己——一個渾然天成的大IP了。
《演員請就位》節目組一定最明白這一點。
可氣又可悲,四位導師能帶來的話題度和影響力裡,只有郭敬明是最難以被替代的。
爾冬陞的犀利敢言、陳凱歌的經驗豐富、趙薇的女性視角,是這檔節目的專業性需要的,卻遠遠滿足不了它的娛樂性。
人人都知道郭敬明不比別人更有資格坐在這裡,可是他就是坐在這裡。
恣意點評,按時挨罵,好像是必然會發生的一件事。
文/巴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