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說2020年是庚子年,六十年一輪迴,這會是個大變局之年。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大爆發,包括非洲的蝗災,澳洲從2019年延至2020年的山火…似乎都在印證著庚子年的多災多難!
01 地母經和庚子年
在中國古代,有一本古書的確記載了庚子年會發生災難,這本書的名字叫《地母經》。
很多人認為庚子年會發生災難,都是因為《地母經》裡的一首詩。
《地母經》庚子年詩云:太歲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地母經》卜曰: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
關於上述《地母經》的內容確實是存在的,地母最早應該出自《禮記·郊特牲》:「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
古代人們祭祀地神,那時的人們相信,大自然饋贈給人們的東西,都是神的護佑。人們祭祀她,是為了感謝它負載萬物與生養萬物的功勞。由此可以看出《地母經》有一個很明確的定位——是勞動人民用作預測該年農作物生產情況的經書。
它的內容已經不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生產,更別說是用來對應整個社會發展的軌跡。現代社會若遇到任何災難,也將藉助科學的力量,利用全人類的智慧共同協作來度過每一個難關。
按照天幹地支的算法,六十年為一個輪迴。最近的的三次庚子年,分別是1960年的大饑荒,南美洲智利的9.5級地震造成了2萬人死亡;1900年清末,八國聯軍火燒了圓明園,史書記載為「庚子國難」;1840年爆發了鴉片戰爭,開始了長達百年被西方列強欺辱的歷史。
但從概率上來看,每一年都會發生重大的歷史事件,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並沒有發生在庚子年,2011年的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的慘劇,也不是發生在庚子年。
由此可以看出,庚子年多災多難只是一個巧合罷了。而災難對國家、經濟以及每一個普通人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甚至會引發經濟結構的大調整,這次疫情還沒有結束,但已經引起了很多人對未來生活的一些新的預判。
02 危機和機遇
危中有機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在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產生的機會之前,我們回顧一下過去在災難之後,國內產生的幾次機遇。
1998年抗洪:加快了國有企業改革,從而鬆綁民營企業,民營企業迅速崛起;
2003年非典: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一大批網際網路企業湧現,中國經濟進入PC網際網路時代;
2008年汶川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機的4萬億政策,3G和4G的快速推廣,開創了移動網際網路和高鐵時代。
而今的肺炎疫情,又會推動什麼產業的發展呢?先來看看疫情最先導致的口罩短缺現象。
過去的一個月,幾乎是全民談論口罩搶口罩,口罩的生產雖然很簡單,對人的要求也不高,但大規模生產的瓶頸在於熔噴布,這種無紡布涉及的產業有紡織、環保、鋰電池材料等多個行業和產業鏈。而熔噴布放量的關鍵材料聚丙烯,則是石化行業的產品。
所以到最後,能最快生產口罩反而是中石化。可中石化要上生產線也有瓶頸,還得先有口罩生產設備,這就涉及到了機械設備行業……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產業鏈的交叉會導致的連鎖反應,肺炎疫情可能會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可伴隨人類的下一場災難卻會不期而至,那麼產業的發展和變革應該會是在產業鏈的重新布局上。
中國已經是「世界工廠」,疫情導致的產業停頓已經給各國的民生敲響了警鐘,尤其是疫情的重災區湖北武漢也是工業製造中心之一,僅汽車一項,武漢就擁有10家汽車製造廠,包括Honda、Renault、PSA和GM等。本次疫情還沒有過去,已有汽車企業要求供應商加速將生產線轉移至越南等東南亞基地的進程。
從2017年開始,企業出海已經提上日程,而且對於出口企業而言,想要在產業鏈上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須走出國門。隨著5G時代的到來,5G 擁有的「低時延,海量數據高速傳輸」的特點,將大大加速工業網際網路的推進,未來工廠有傳感器,可以隨時拿到生產數據,可以大量利用機器人代替工人,也能降低企業的勞工風險。
過去中國是最大的「世界工廠」,那麼未來企業的產能轉移帶來的將會是「全世界造工廠」。
03 創業的哈姆雷特問題
創業的腳步只要踏出去,就永遠面臨「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曾經有人這樣分析過:
1、在路邊擺個小吃攤,每個月賺幾千上萬,成功率80%以上。
2、開一個公司,做點剛性需求,網上賣貨、快遞、家政、洗衣店、社區超市、小餐館等等,成功率也在50%以上。
3、做細分領域的專業服務,創業者本身有行業積累,可以自僱啟動,成功率在30%以上。
4、做網際網路應用和遊戲,成功率在5%以內。
5、市場規模巨大,以IPO上市為目標的創業,成功率在1%以內。
但是受疫情的影響,前兩個領域現在大部分還無法開工,能不能撐過疫情,只能看手上的現金流了。即使沒有疫情的影響,創業成功的概率也並不高,經歷過的人都有「九死一生」的感嘆!
如果疫情之後你還有創業的想法,請先想一想大潤發老總說過的這句話 「我幹掉了所有的對手,卻輸給了時代」,當趨勢來臨的時候,無論是順風還是逆風,誰也擋不住,聰明的創業者都是順勢而為。
有學者認為我們從2018年開始,就步入康波周期的底部,這一周期底部的特徵是:經濟增長長期停滯,貧富差距擴大,債務水平攀升,是社會經濟矛盾最為激烈的時期,同時,也是經濟大變局的前夜。
無論理論是否正確,經此一疫很多人的思路不變也無退路,不如來看看有可能產生哪些變局。
04 三元九運看經濟變局
"洛書九宮"是史前文明,而據此發明的"三元九運"則反映了一種消長原理,宇宙間的這種能量信息,會隨著時間的運行而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周而復始。
一運等於20年,三運等於一元也就是60年,三元就是180年
我們現在處於第八運:2004-2023年,按易經卜卦是艮卦,也就是土運,所以2018年以前中國的房地產事業發展的如火如荼,而現在運勢下行,房地產熱度下降。
隨之而來的第九運:2024-2043年,是離卦,也就是火運,那什麼行業和火有關呢?火是向上的,並會生雷電,所以未來大行其道的應該是和電子想關。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信息產業、人工智慧、大數據、遠程辦公、教學、醫療等,以及和健康美容有關的,這些比較光鮮靚麗的行業將會引領下一次的潮流。
當然文化產業、娛樂、傳媒也會隨著以上行業,仍然有比較廣闊的前景;傳統行業則面臨著轉型問題,例如之前的房地產,雖然說銷售在下行,但是和人們生活相關的智慧地產,有可能通過升級獲得高端用戶的青睞。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出自《周易·繫辭下》 ,意思是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 說明在面臨不能發展的局面時,必須改變現狀,進行變革和革命。
不如我們改一下,變則通,通則存,存則強,期待疫情早日過去,日日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