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多災多難?2020年180年周期白元年?揭秘謠言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面併到一條線擾亂地球引力場、磁場,導致地震、洪水頻發……

「天道輪迴,今年是小輪迴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銀面併到了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仍,未來幾個月是最高峰……」

最近,類似傳言甚囂塵上,「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地質、氣候巨大災難」等在微博、朋友圈以及一些短視頻平臺頻刷存在感。看似「好心又科學」的提醒,到底有沒有道理?如何看待今年出現的氣象、地震等災害?科技日報記者邀請天文學專家和地震及防災減災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太陽狀態正常 木星、土星對地球影響可忽略不計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是我國為滿足空間天氣預警監測需要建立的,監測系統可以實時收集、處理數據並發布空間天氣現報、警報與預報,為我國衛星發射及科學研究部門提供觀測數據。

科技日報記者7月16日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網站首頁醒目位置看到,過去24小時空間天氣綜述為「太陽活動水平極低,沒有爆發C級以上耀斑。」「預計未來3天,太陽活動水平極低,爆發C級以上耀斑的可能性低;地磁活動平靜到微擾。」並未出現傳言中的異動。

「太陽是太陽系的主宰,能對地球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只能是太陽,土星、木星的影響微乎其微,來自銀河系的影響更是不值一提。」長期從事太陽物理研究的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林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太陽整體上處於一個非常穩定的階段,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大約50億年裡也將保持這樣的狀態。

太陽在整體能量釋放平穩的基礎上,大約每11年會表現出明顯的磁場活動現象,具體表現就是表面會出現很多黑子,並伴隨有間歇性的能量突然釋放,被稱為太陽爆發。

「對於有人類活動的地球來說,太陽爆發導致的後果有時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比如短波無線電通信中斷、大型變電站設備燒毀、衛星運行異常等。」林雋指出,從長時間的統計結果來看,太陽磁活動與地球災害之間大致有負相關的關係,即太陽活動頻繁、表面上黑子很多、爆發激烈的時候,地球上一般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太陽活動不頻繁、表面上黑子很少甚至沒有黑子、明顯缺少爆發的時候,地球上的自然災害會明顯增加。

太陽自從前一個活動周結束之後的2007—2009年,就進入了罕見的不活動時期,原來預期從大約2012年開始的上一個活動周中,確實出現連續幾百天太陽表面上沒有黑子的狀態,這種狀態斷斷續續一直持續到現在。

「太陽帶著太陽系內的一眾成員,基本上一直都在銀河系所在的平面,也稱為銀面上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不存在併到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的問題。」林雋說,地球自轉、公轉,以及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運動,都是這些天體經過幾十億年的相互作用、相互磨合之後達到的一種自然和諧狀態。其間偶爾會有些起伏波動,但至少在可以預見的近50億年內,不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認為,把兩種不相干的事實扯在一起,引出一個謬論,是一種典型的偽科普邏輯。

地震與天象沒有相關性 目前發生頻次在正常範圍內

在雲南省地震局,預報中心主任蘇有錦研究員聽明記者的來意,肯定地說:「地震成因主要是地球本身的結構和運動導致,地震發生和天象沒有相關性。只要地球在運動,就會一直有地震發生。」

蘇有錦介紹,全球7.0級以上的地震年均水平為18次左右,半年頻次為9次左右,今年1月至今,共發生6次,頻次略低於年均活動水平;同期,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19次,頻次雖然略高於年均活動水平,但仍在正常活動範圍內。「因此,從全球尺度和中國大陸地區來看,今年以來的地震發生情況保持在正常活動水平範圍內,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蘇有錦說。

在全球範圍內,平均每天都會發生一萬次左右的地震。「地震發生在時空分布上具有不均勻性特徵,它在某個時段會相對頻繁一些,某個時段會相對少一些。」蘇有錦說,如今年7月12日,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雲南綠春發生4.4級地震,四川若爾蓋發生4.2級地震,備受關注。「人們聚焦於地震是不是多了,但從長期觀測結果來看,基本也在這些地區地震發生情況的正常範圍內。」蘇有錦說,一般來說5級以下地震基本上不會產生破壞。

此外,近日一些所謂預測某時某地會發生地震的言論也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看到天空中有地震雲」,又或「誰家的動物出現了異常反應」……事實上,這些所謂的預兆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即便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已經長足進步,但依然做不到像預報天氣一樣提前預報地震發生。

「從積極防災的角度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科學合理選址,按抗震設防標準把房子建得結實,尤其是在多震區和地震易發區,還應做好防震減災知識宣傳,這才是科學、務實的做法。」蘇有錦強調。

降水由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決定 與天體聯繫到一起毫無科學依據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因其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等特點,也引發網友熱議,並將其歸咎於「異常天象」。

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王建成研究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按照常識,降水的成因更多在於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它有時有規律,有時沒規律,但把持續降雨和洪水災害與太陽系其他行星乃至銀河系聯繫到一起,這是毫無科學道理的,稍有物理學常識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樣的說法。

縱觀歷史,長江水患頻仍,是由於長江整體呈東西走向,並基本處於同一緯度,若上中下遊同步進入汛期,防汛壓力就會劇增。而今年也是這樣的局面,7月4日至10日,雲南、重慶、貴州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江西境內鄱陽湖壓力尤巨。

水利部中國水科院減災中心洪水管理與影響評價研究部主任李娜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998年洪水之後,我國做了幾項大工程,長江防洪能力大幅提升。重點實施「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工程,長江的蓄洪能力有所增加;長江幹流堤防的加固加高和河道疏浚,行洪能力大大加強;長江幹支流上修建了很多具有防洪作用的水庫,調蓄洪水的能力顯著提升,最主要的是建成了三峽水利工程,其防洪庫容達到220億立方米。同時,長江流域的洪水監測、預報和防洪聯合調度的覆蓋面、準確度和時效性,與20多年前相比也有了很大提升。

「如果再發生1998年那樣的大洪水,長江幹流的防洪體系完全沒有問題。」李娜表示,但長江東西橫貫非常長,一些支流和上遊山洪溝的防洪能力還不高,局部區域發生洪水造成損失的局面還難以避免。(趙漢斌)

原標題:子虛烏有的天象謠言 才是真「災害」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庚子年多災多難?揭秘那些子虛烏有的天象謠言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面併到一條線擾亂地球引力場、磁場,導致地震、洪水頻發……「天道輪迴,今年是小輪迴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銀面併到了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仍,未來幾個月是最高峰……」
  • 較真| 2020多災多難是因為庚子年不太平?別胡說八道了
    它將2020年所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歸咎於「庚子年不太平」。這條消息並不可信,其中還有很多科學性錯誤。比如「我們遇到了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河面併到了一條線,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等離子流更猛烈撲向地球」。但其實太陽、地球、木星、土星連在「一條線」上的周期大約是7182天,約為19.68年,並不存在文中所說的180年周期白元年。
  • 天文|庚子年多災多難?子虛烏有的天象謠言才是真災害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面併到一條線擾亂地球引力場、磁場,導致地震、洪水頻發……「天道輪迴,今年是小輪迴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銀面併到了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仍
  • 2020年,近百年來最糟糕的一年,庚子年撞上白元年
    轉眼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很多人都說這是近百年來最糟糕的一年,僅僅2020年就足夠以後的歷史課本寫好幾頁了,雖然每一個庚子年都會有一些災害,但是2020年遇到的確實太多了。2020年1月10日,中國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共同抗疫,很快便有了起色。而其他國家由於防疫手段的不合理,也導致大量人口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 從庚子年多災多難,看國內經濟能否「絕處逢生」
    許多人說2020年是庚子年,六十年一輪迴,這會是個大變局之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大爆發,包括非洲的蝗災,澳洲從2019年延至2020年的山火…似乎都在印證著庚子年的多災多難!最近的的三次庚子年,分別是1960年的大饑荒,南美洲智利的9.5級地震造成了2萬人死亡;1900年清末,八國聯軍火燒了圓明園,史書記載為「庚子國難」;1840年爆發了鴉片戰爭,開始了長達百年被西方列強欺辱的歷史。
  • 庚子年引發災害?1種疫苗預防12種癌症?7月謠言榜來了……
    近日,南方持續降雨導致水位上漲,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受災,據此,有人表示,「今年是庚子年,更是白元年,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流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發……」還有人認為,「全球氣溫不平穩,北極地區溫度升高是導致我國南方暴雨不斷的直接原因」。除了關於暴雨成因的傳言,隨著氣溫的升高,一篇《體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
  • 庚子年真的多災多難嗎?聽聽歷史學家怎麼說!
    」,你是否也聽過這樣的「傳說」60年一遇的庚子年,是災難之年每逢庚子,必有大亂……庚子鼠年,真有什麼特殊之處嗎?這些事件一再刷新我們的認知,也引發了全社會的焦慮情緒,更讓大家覺得,每逢庚子年,必定多災多難。
  • 史話庚子年:真的多災多難嗎
    【關鍵詞】幹支文化 庚子年 預言解析 【中圖分類號】K203 【文獻標識碼】A2020年是農曆庚子年,在過去的大半年裡,人們經歷著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見證了非洲蝗災、澳洲大火、奧運會延期、美股四次熔斷,世界經濟在疫情陰霾下遭遇嚴重衰退。
  • 庚子年真的多災多難嗎?
    人民論壇主播帶你撥開現實迷霧3分鐘讀懂關於庚子年的「秘密」戳視頻一起收看本期節目吧↓↓2020年是農曆庚子年,在過去的大半年裡,人們經歷著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除了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還見證了非洲蝗災、澳洲大火、奧運會延期、美股四次熔斷,世界經濟在疫情陰霾下遭遇嚴重衰退。
  • 喝酒能預防新冠、糧食緊缺需搶購、庚子年是災年……2020的這些...
    導語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無數人因此喪命。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與之相伴的謠言:吃大蒜可預防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在舉國抗疫之時,它們卻在製造恐慌。
  • 庚子年怪事多 歷史上庚子年大事
    下面就是我們總結的關於庚子年怪事多與歷史上庚子年大事的全部內容,現在一起來看看吧!  庚子年怪事多: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庚子年的輪迴,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講究的是12年一個小輪迴,60年一個大輪迴,更子年是大輪迴的開始算是陰陽平衡的交界。
  • 2020年多災多難,鼠年真的是災年嗎?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2020年因為是鼠年,所以才會多災多難,然而災難的到來真的和鼠年有關係嗎?老鼠的形象在現代大多以散播疾病,傳播病毒等負面形象出現,算是一個人人喊打的物種,但是在我國傳統十二生肖文化中,鼠卻是生肖之首。
  • 2020是庚子年就多災多難?對比歷史會發現,人類已扼住命運的咽喉
    文/阿宇宇2020年,新世紀的第一個庚子年,很快就要進入尾聲了,回望這一年我們發現,這一年不管對於世界來說,還是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簡單的一年。2020年剛開場,就開了多個「開頭炮」,先是澳大利亞史無前例的森林火災,5億野生動物遭受滅頂之災;非洲東部蝗災肆虐,威脅上億人的糧食安全;全球範圍內爆發的疫情,更是讓很多國家幾乎進入「失控」狀態……今年的這些災難很容易讓一些人聯想到一個詞,即「災年」,他們認為庚子年就是「災年」,註定多災多難。
  • 暴雨頻發背後的謠言與科學
    這其中,一些諸如「今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地球異常混亂會引發巨大的災害」「『退休專家』稱太陽活動引發氣候災難」等科學謠言也趁機滋生。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預報臺副臺長、研究員宗位國在回應這些謠言時說,破除「科學謠言」還須靠科學知識。
  • 「國家氣象局退休專家」的謠言別再傳了,查無此人
    南方暴雨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和熱議,然而,在理性探討的聲音中,也夾雜了一些來源不明的傳言,例如:「國家氣象局退休專家說,最近遇到了180年周期白元年,導致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會帶來地質、氣候巨大災難」。這樣的帖子吸引眼球,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工具上廣為流傳。
  • 「庚子年多災多難」,不過是種錯誤歸因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年剛過半程,卻已見證不少「歷史性時刻」。從澳洲森林大火到非洲蝗蟲入侵;從防治新冠疫情到抗擊南方洪災……一波接一波。而7月12日,唐山發生5.1級地震,後確定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這場「遲到」40多年的餘波,也再次挑戰了普通人的常識認知。  於是,一些宣揚「庚子年必多災多難」的帖子又一次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
  • 2020庚子之災,六十年一輪迴的庚子年,怎樣平安度過?
    尤其當我們即將撞上2020,千世紀的第一個庚子年。 庚子年,在我們常年研究風水和命理的人眼中,是一個需要警鐘長鳴的年份。 土木地三星匯合於銀日線的周期,正是每六十年一輪迴。
  • 2020「庚子」鼠年,真的是霍金預言的災難之年嗎?其實不然.
    是生肖鼠年,也是「庚子」年,但它很可能是一個不平凡之年,歷史早就說過「庚子之坎」什麼的。而現實也跟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開年以來便各事件不斷:一上來就是「疫情」,就是美伊戰爭,就是偶像巨星去世……看來它很厲害,它很可能是多災多難的一年,病毒來了,在全國各地蔓延,一切都讓我們有點猝不及防。或許一開始我們都對2020年抱著太多的然希望,所以現在便有些不妙的感覺——
  • 庚子年大亂——不要讓別有用心的人重啟你的2020
    本來不想寫這篇文章的,可這幾天我看到最多的、或者聽身邊人聊最多的就是,2020年發生的這些事兒是因為庚子年之禍,忍不住想要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畢竟5G時代就要來了,為什麼要這麼迷信呢?讓我們先捋一下這幾個月的全球大事兒。
  • 極端的庚子年 「思想病毒」大泛濫
    12月9日臺灣公布2020年代表字競選獲勝字為「疫」,12月14日日本公布的獲勝代表漢字為「密」(密閉空間、密集人群、密切接觸),同日韋氏詞典公布的代表字為「Pandemic」(大流行);牛津詞典卻出現選不出字的窘境,詞典總裁卡世博說,這一年世界大亂找不出一個可以作代表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