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輔導員工作繁瑣複雜,但賈婀娜認為,輔導員是最幸福的職業,也深感責任重大。上班了要做好年級管理工作,下班後,還要和學生談心、備課、搞科研、攻讀博士學位。
賈婀娜從2006年6月起從事輔導員工作,先後帶了四屆共1354名學生。現任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臨床醫學系2018級本科生9個班(401人)的專職輔導員、學生黨支部書記。14年來,她一直堅守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作為班級輔導員,要做好班級各項工作;作為年級黨支部書記,要負責本年級9個班的學生日常管理、團建、黨建、思想教育、宣傳工作等。此外,她還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貴州省情》《軍事理論》等課程的主講教師,承擔著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及五項科研項目。 她是學生的知心姐姐 面對後進學生,她結合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發生的特殊情況及時給予點撥和引導,讓學生迷途知返。
賈婀娜記得,幾年前,有個連續兩次留級、掛科十三門的張同學,他抽菸、喝酒、上網、打架無所不幹,唯獨對學習沒興趣。賈婀娜一次次與學生談心,一次次把他從網吧帶回學校、一次次督促他上課,但是效果收效甚微。臨近實習前發生的一件事在賈婀娜的引導下發生轉機。 那次,張同學在帶女朋友遊玩時候不慎從陡坡滑下,導致下頜骨骨折、中度腦震蕩、鼓膜穿孔、門牙掉落等,一度送進ICU。賈婀娜守在病床前三天兩夜,又派班級同學輪流照顧他。 有此經歷,張同學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關愛,對此前逃課、玩世不恭的狀態很是懊悔。身體恢復出院後,張同學登門拜訪賈老師,表示悔改並希望老師能幫助他掛科十三門畢業無望的狀況。賈婀娜見時機成熟,便鼓勵張同學認真去實習,在實習期間積極準備考研,並安排黨員和學習優異的同學予以幫扶。該生進入實習點後,精神狀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天除去實習就是窩在自習室看書備考。最終張同學考取了福建醫科大學的研究生。
面對貧困學生,賈婀娜鼓勵學生不斷進取。在一次走訪中她得知範同學是來自貴州貧困山村的一名孤兒,和正在讀初中的弟弟相依為命,家庭情況特殊。上學期間,範同學每天除了吃方便麵就是米飯加食堂的免費湯。賈婀娜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傾盡己能幫學生申請資助,並動員校內外人員給學生捐款資助。賈婀娜還經常送些錢、衣物、學習用品等,緩解這個同學的生活壓力,過年過節就請她來家裡吃飯。平時還經常找她談心,鼓勵她繼續深造,走出大山,改變貧困的家境。 範同學畢業後,返回貧困的家鄉當醫生服務鄉親,得到了父老鄉親的一致讚揚。為更好地改變家鄉醫療落後的現狀,畢業一年後,範同學又順利考取了暨南大學的研究生。她拿到錄取通知書後,第一個打電話告訴賈婀娜說:「我要讓賈姐姐開心、放心,我真的沒讓您失望!」 她創新「三環五扣」育人體系,助力醫學生成才 醫學生是國家未來醫生的儲備人才,對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如何培養醫學生「有夢」「追夢」「圓夢」,14年來,賈婀娜在一直堅守培養臨床醫學生的工作基礎上,梳理出「三環五扣」醫學生育人體系。
三環是橫向培養,即構建「習慣—養成」體系,激發醫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構建「互助—幫扶」體系,實現醫學生互促互學共成長;構建「優學—發展」體系,提升醫學生的整體素質與能力。 「五扣」是縱向培養,即從大一到大五,她將「你好·醫學生」(職業基本意識的培育)、「加油·醫學生」(職業理想信念的培育)、「很棒·醫學生」(職業關鍵能力的培育)、「實習順利·醫學生」(職業人格素養的培育)、「前程似錦·醫學生」(職業素養的綜合培育)五個主題,融入日常的醫學生管理和培育工作中,定目標定方向,有規劃有引導,一步步引導醫學生,從大一對學習的「懵懂」到大五對醫學的「瞭然於心」。 「三環五扣」環環相扣,讓醫學生進入角色快、學習目標明、學習氛圍濃、學習效果優。 在她的用心指導下,曾經年級倒數第一的「三本」班級獲得了「貴州省先進班集體」稱號,2018級臨床6班、4班分別獲得「零掛科」班級稱號。所帶的班級獲得市級、校級「優秀班級」、「優秀主題團日」「五四紅旗團支部」等稱號三十餘次,近一千人獲得省、校級先進稱號。所帶學生多次在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創業大賽和貴州省挑戰杯大賽中獲獎。最終在「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中,獲全國一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所帶學生組成的「蒲陽志成隊」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隊伍獲團中央立項,並確定為重點團隊。 十四載,她紮根育人一線 14年來,賈婀娜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她懷著雙胞胎,依然挺著八個月大的肚子,爬十樓去處理學生宿舍矛盾;生完孩子,恰逢學生分實習點,班級同學一片茫然,她忍著刀口的疼痛一天產假沒休,又迅速回歸到工作崗位……正是有了這種勤勉、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她所帶的班級未發生一起嚴重危機事件。 無論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她都把學生放在心裡。帶的班級裡有一位膽怯的女生不敢解剖小白鼠,為了幫助學生克服膽怯心理,學中文的賈婀娜通過現場觀摩、請教專業老師、反覆練習解剖等方式,在學生面前順利地完成了四種缺氧機制下小白鼠反應的全過程,幫助學生樹立了學醫的信心和勇氣。 四個畢業後在學校附近租房考研的男生,賈婀娜依然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那年中秋節,賈婀娜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做了一桌飯菜與他們共度佳節,以疏解他們的學習壓力。最終四名男生在畢業一年後考取了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名校,他們拿到錄取通知書後第一個給她看,說「我們要讓賈姐姐開心、放心」。
賈婀娜所帶班級獲得「貴州省先進班集體」「五四紅旗團支部」等集體榮譽稱號三十餘次;所帶黨支部獲得「貴州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貴州省五好基層黨組織」「『零掛科』班級」等稱號。她寫作的案例,也在「第二屆全國高校『兩學一做』支部風採活動」中進行展示。她擔任教育部「千萬師生同上一堂課」的授課老師,被聘為「貴州省高等學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集中講師團」的授課專家,通過宣講國家的方針政策,讓五千餘名師生受益。她注重網絡思政育人,近兩年來藉助微信公眾號累計推送原創文章196篇。
賈婀娜關愛學生的同時,也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她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5篇,主持省廳級課題十餘項,出版書籍一部,獲得國家、省、市級各類表彰60餘次。2017年獲「教授」職稱,2019年獲得華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學位,2019年被聘為「碩士生導師」。她堅持用理論指導實踐,不斷進行學生工作實踐的探索。基於學生管理經驗寫作的案例獲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優秀案例一等獎(1次)、省級三等獎(4次)、市級一等獎(3次)、校級一等獎(6次)、校級精品項目(重點項目2次)。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孟錦群
編輯 肖慧編審 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