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中國農村總被黑,受傷的是誰?

2021-02-07 央視新聞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裡,下面的這三篇文章,或許刷屏了你的朋友圈。然而,經過媒體記者的走訪、有責任感的網民理性分析以及相關部門的調查,這三篇文章被證明是徹頭徹尾的假消息、假新聞




△文章講述了一個上海姑娘跟著江西男朋友回農村老家過年,在見到男方家裡的年夜飯後就決定分手了。



△文章講述了一名女子跟隨老公回北方農村過年,辛苦做了一桌子的菜,公婆卻不讓媳婦上桌吃飯,怒火燒心的媳婦掀翻了一桌子菜。





△文章講述了東北農村的「禮樂崩壞」——父親瀕死兒子卻用低保金「行樂痛快」、農婦組團「約炮」、媳婦罵婆婆「老不死的東西」、低保夫婦不顧兒子常年酣戰牌桌……


《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發帖者並非上海人,而是江蘇省的一位女網民,因春節前夕與丈夫吵架,不願去丈夫老家過年而獨自留守家中,於是發帖宣洩情緒,內容是虛構的。


《霸氣媳婦回農村》的發帖者稱,「真假其實無關緊要」。


《春節紀事:一個病情加重的東北村莊》的文章經新華社記者深入事件發生地調查,發現文中描繪的禮崩樂壞的時間、人物、地點都是虛構的。當事記者也承認,今年春節人在北京,根本沒有返鄉。他解釋說:「自己寫的是隨筆,不是新聞報導,讓村民不要對號入座。」(關於此事的更多信息請閱讀《調查|農婦組團「約炮」?村民:「我們快委屈死了!」》)


三篇假消息,欺騙了公眾的感情,但一些新聞媒體未經核實的跟進報導,對不實信息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負作用。尤其是《一個病情加重的東北村莊》,竟然還出自一位媒體記者之手,並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表。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決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都明確規定,利用網際網路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新聞記者不得編發虛假報導,否則將給予警告、罰款、吊銷其新聞記者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剛剛過去的春節,三篇虛假報導,不僅白白浪費了公眾的熱情,而且也讓中國農村很受傷。抹黑農村為啥成了假新聞的重災區?在一個「把真實性當生命」的行業,為何卻總有人在踐踏行業的紅線呢?

 

「眼球效應」致農村話題屢被消費


三篇文章同以「農村」為主題有其偶然性,但也有共同點:一方面,中國人往前推三代都是農民,國人的農村情結從未衰減,因此對農村發展亦持續關注。另一方面,春節是返鄉高峰期,城鄉差異、親情冷暖的話題此時關注度更高,更易吸引眼球。


近年來一些刻意炮製的假新聞,無一不把事件鎖定在公眾高度關注的話題上。「紙餡包子」鎖定的是食品安全話題,「北京人與外地人地鐵上對罵」鎖定的是地域歧視話題,「老外街頭扶摔倒大媽遭訛」鎖定的是社會道德話題……


當然,三篇新聞之所以引起高度關注,源於報導中某些現象真實存在,例如城鄉發展水平的差異。但是反應這種真實存在的狀況,要靠新聞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調查後的真實報導,而不是靠捕風捉影、胡編亂造。


習近平總書記在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時再次強調,「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導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針對假新聞唯有零容忍


作為新聞工作者,本應該用這樣的要求來警誡自己,規範自己的採編行為,而且主管部門也對「假新聞」持高壓態勢,然而,類似這樣的虛假報導卻迭次出現。這說明某些媒體對記者的管理依然不到位,在媒體轉型的當下,媒體從業者的專業素養不足甚至職業道德的缺失。


一,部分媒體採寫、審核和轉載程序有待進一步完善。「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事件,轉載的媒體為何不與當事人聯繫並核實?明顯違反新聞規程的稿件,為何輕鬆闖過審核關?如果無法核實,怎麼敢如此輕易地就刊發轉載呢?


二,稿件審核關緣何成為「鬆緊帶」?據《財經》編輯部工作人員介紹,「東北農村禮崩樂壞」的稿件順利刊發源於兩點:稿件是「公眾號推送的」,「因在春節假期,審核沒那麼嚴了」。人們不禁要問:網絡稿件就可以降低要求嗎?春節期間就可以放水嗎?


三,自媒體平臺就可以為所欲為嗎?「霸氣媳婦回農村掀翻桌子」的稿件經由自媒體平臺發出,讀者指出不實之處,發帖者竟表示「真假其實無關緊要」。足見,某些自媒體平臺的運營者並非稿件出了問題,而是意識出了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提出了新聞媒體的「48字」職責使命,「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的要求赫然在目。隨著新媒體影響力的提升,傳統新聞媒體的責任意識更顯重要。在魚龍混雜的信息世界裡,更需要專業新聞記者秉承職業道德,提升專業素養,學會獨立思考,深入生活,認真調查,也需要新聞媒體在信息發布流程、把關制度建設等方面更加嚴格。

 

忘卻了「真實性」的要求,新聞媒體無疑就會喪失公信力。當前,媒體競爭日趨激烈,但無論到何時,「真實」都是媒體的第一核心競爭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文/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王健

 




來源/央視新聞

本期監製/唐怡 主編/陳潔

編輯/郭爽 王元 王爍 馬培敏

支持原創請點讚↓↓↓


相關焦點

  • 新聞丨北美總票房跌幅80%
    新聞丨北美總票房跌幅80% 2020-12-17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農村出現空心化現象,中國農村土地未來到底由誰來耕種?
    特別是在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趨勢愈發明顯的背景下,「誰來種地」成為時代之問,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顯得更為迫切。近幾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在山西等地積極開展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力圖通過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 掃黑先鋒丨銀川這位「文弱」女檢察官,面對黑惡勢力霸氣外漏!
    掃黑先鋒丨銀川這位「文弱」女檢察官,面對黑惡勢力霸氣外漏!在辦理涉黑、涉惡案件時,李海燕跟隨公安機關一起深入農村取證,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了重新的認識。
  • 女神中指受傷,我評論說別讓傷口碰水,然後就被拉黑了
    可能這是一篇又要被懟的推送作為一個做博後的科研單身狗,真心理解了那個段子——別人上學,我在上學;別人工作了,我在上學;別人結婚了,我在上學;別人都離婚了,我他媽的還在上學…上學…一女的發說說:餓死我啦,誰請我吃飯我就嫁給誰
  • 中國官媒在Facebook成網紅,中國粉絲啥時能上丨鳳凰評論
    自由談:freetalk_ifeng  鳳凰評論出品◤喏,想關注你知道咋辦,點或不點也是你的自由
  • 農村大家族存在的意義有哪些?應該如何正確看待
    計劃生育改變了農村的家族勢力,而掃黑除惡有徹底進一步的打擊了農村猖獗一時的家族黑惡勢力,毫不客氣的說,過去幾十年來農村家族勢力,讓很多村民苦不堪言,他們不單單是侵佔了村裡的集體資產,並且一部分家族勢力人員,仗著人多勢眾,惡意操控基層選舉,欺壓鄉鄰的事情在過去屢見不鮮。
  • 這片兒把中國農村的性事拍透了
    今天,如果一個外國人第一次來中國,到了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他很容易會以為,中國已然是一個發達國家了。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中國,還有好幾億的人口生活在農村。但真實的中國農村是什麼樣的呢?我們的電影很少拍,但事實上,如果把這種原生態拍出來,那是非常生猛有勁的,在2010年,就有過一部,相當之牛逼,就是郝傑導演的《光棍兒》。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慶祝第36個教師節丨範麗娜:讓農村幼兒在家門口享有優質教育
    慶祝第36個教師節丨範麗娜:讓農村幼兒在家門口享有優質教育 2020-09-08 14: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年終盤點丨2020十大中國黑科技
    今天,我們推出:「他們的2020·盤點」第五篇:十大黑科技。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中國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類腦計算機……科技界在這一年裡不斷刷新著好消息,「九章」、「華龍一號」、「嫦娥五號」……這些響噹噹的名字,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20中國科技硬核突破,點讚中國「黑科技」,致敬每一位建設者!
  • 這片子把中國農村的性事拍透了
    今天,如果一個外國人第一次來中國,到了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他很容易會以為,中國已然是一個發達國家了。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中國,還有好幾億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即使打開電視,他也依然看不到真實農村的樣子。因為在新聞裡,農村總是年年大豐收,農民們總是勤勞、樸素,收入年年增長,生活蒸蒸日上。在電視劇裡,農民們要不就是熱心創業,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要不就是像劉能、趙四這樣,傻裡傻氣,逗人發笑。但真實的中國農村是什麼樣的呢?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有點像生活中的俏皮話,還像吃大餐前的開胃菜,生活中來幾句俗語諺語,總能讓人感到親切,就像咱們今天要說的,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很經典的一句俗語。說句不誇張的話,在我們這裡,坐標山東西南地區,小到七八歲的孩子,老到白翁老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 總有一首歌唱進心裡,總有一句評論看溼眼眶
    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評論吧!高一聽的,那時候遇到了孩兒他媽,然後就這麼幸福下來了。—網易雲音樂@有夢才能活評論老狼《同桌的你》「你還記得她嗎?」「早忘了,哈哈」「我還沒說是誰。」— 網易雲音樂@胡蘿蔔上岸評論陳奕迅《陪你度過漫長歲月》「你知道深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嗎」「就像房間裡黑了你不是先去找燈,
  • 掃黑除惡丨「掃黑除惡」有哪幾種類型?一組漫畫告訴你↘
    掃黑除惡丨「掃黑除惡」有哪幾種類型?>看漫畫了解什麼是黑惡勢力↓↓1.農村地區把持和操縱基層政權、侵吞農村集體財產的「黑村官」及幕後推手;橫行鄉裡或利用家族、宗族、宗族勢力稱霸一方的「村霸鄉霸」;採取賄賂、暴力、欺騙、威脅等手段幹擾破壞農村基層換屆選舉的黑惡勢力。
  • 李榮浩受傷坐輪椅 疑因拍攝新電影受傷網友神評論亮了
    李榮浩受傷坐輪椅 疑因拍攝新電影受傷網友神評論亮了時間:2020-05-03 19: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榮浩受傷坐輪椅 疑因拍攝新電影受傷網友神評論亮了 5月1日,藝人李榮浩通過社交平臺和粉絲們分享了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件突發情況,他又受傷坐輪椅了。
  • 「我受傷了」用英語有哪些說法
    Z君昨天打球時不慎手指戳傷現在腫的跟油條似的但身殘志堅的我怎能就此丟下你們今天就來看看「受傷我們分手後我極度受傷自此我再也沒跟她說過一句話這就是命吧woundFive people were wounded fromthis car accident.
  • 典型案例丨祖父母照看孫子期間孩子意外受傷 該不該賠?
    典型案例丨祖父母照看孫子期間孩子意外受傷 該不該賠?潘某宇受傷後,潘某岐和張某某及時送孩子就醫並籌措資金用於治療傷病。從二人的行為上看,沒有可依據法律規定推定二人有過錯的情形。綜上,因潘某岐、張某某無主觀過錯和致害行為,故不能因有損害事實,就認定帶孩子的潘某某、張某某有侵權行為,以二人作為賠償義務人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缺乏法律依據,故依法予以駁回。
  • 《我真的受傷了》,你聽懂了嗎?
    最近重看《夢想的聲音》,其中有一期當中蕭敬騰一首《我真的受傷了》讓自己感動不已,被他真摯而純粹的歌聲所打動,雖然他不是原唱,但是卻翻唱得很有味道。自彈的鋼琴伴奏加上現場的燈光效果,讓整個表演極具藝術感。
  • 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體的中國農村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X博士」 微信號:doctorx666文/霍啟明1927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發表了關於中國農村局勢分析的宏文——《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如果毛主席生活在今日的話,他不必花幾個月的時間去走訪農村,只需扒拉扒拉快手這個app,就能了解中國鄉村的精神面貌了。
  • 思享大咖說丨因為相信所以看見:與王宏甲、江宇、冷曉燕一起看中國...
    ▲王宏甲,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宏甲,當代文學家,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代表作有《中國天眼:南仁東傳》、《讓自己誕生》、《塘約道路》等。▲王宏甲在《思·享2021》錄製現場通過對塘約村的深入採訪、細緻記錄,王宏甲帶領讀者深入剖析塘約道路對當代社會的啟示,讓人們看到農村脫貧的新路徑、中國農村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