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變·多彩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烏江,澎湃!

2021-01-11 多彩貴州網

  記者 張玥

  縱觀歷史,人類文明莫不肇始於大江大河,並由此綿延展開。

  烏江,從烏蒙山東麓腹地一瀉千裡,浩浩蕩蕩奔騰於畢節、六盤水、安順、貴陽、黔南、銅仁等7個市州50多個縣,帶給沿岸1000多萬人口以灌溉之利、舟楫之便和魚米之裕。

  一頭緊貼黔中腹地,一頭伸進莽莽長江,烏江在貴州運輸體系中的優越位置堪稱獨一無二。

  烏江,貴州的母親河。她連接高原與平原,打通內陸和沿海,奔騰著多少述說不盡的故事!

  烏江的饋贈,使這片土地擁有了風光旖旎的景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烏江的饋贈,使這片土地擁有了風光旖旎的景色,魚米之鄉的稟賦和連通江海的優勢。

  烏江航運,最早起於戰國時的秦楚爭雄時期。

  據《華陽國志·巴志》載: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由枳(今涪陵)出發,浩浩蕩蕩逆烏江而上,直抵思南一帶,這是烏江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是歷史上烏江航運最早的記載。

  日曆翻至近代。貴州不產鹽,全靠川、滇、粵等省供給,川鹽佔絕大部分。川鹽入黔主要從涪岸(涪陵)口岸進入,至沿河、思南,分售秀山、石阡、銅仁、鎮遠,每年達數百萬斤,佔據貴州食鹽半壁江山。抗日戰爭時期,思南每場由潮砥運抵的食鹽就有5萬斤。

  烏江鹽運的發展,帶動了沿岸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運輸,思南、沿河迅速成為商賈中心,大小商號幾百個,僅思南城就有70多家鹽號,還吸引了蜀、湘、贛、粵、桂等外省商人進入貴州經營食鹽、大米、桐油、木油、山貨、布匹、中藥材、煤油等生意,僅沿河城就有外來客商200餘人。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文化、生產技術和經商理念,推動了烏江沿岸的商貿發展和繁榮。

  舒展歷史畫卷,烏江沿江百姓憑著辛勤勞作,獲得年年有餘的好光景。他們以烏江「黃金水道」為軸,把水運優勢和岸線資源整合在一起,讓烏江流金淌銀。

  與山野為伴,仍笑靨如花

  航道整治 八個女工的歷史定格回溯治水之難

  「走遍天下路,難過烏江渡,千裡灘連灘,十船九打爛」,這句民諺,在沿岸流傳百十年。

  船行烏江,在潮砥、新灘、龔灘,因崩巖堵塞,巨石橫亙,落差大於5米,流速每秒八九立方米,水勢洶湧,航行中稍有不慎就會帶來覆沒之災。

  解放後,貴州省政府把整治龔灘作為烏江航運暢通的重點工程。1957年,貴州省交通廳第三航道工程隊(簡稱三航隊)成立,整治險灘,炸除明礁。

  1972年,17歲的貴陽女青年樓文藝身赴思南縣城,與另外七個「姐妹」,面對相機留下了歷史定格。彼時,她們正在新灘進行爆破作業。

  「最遺憾的是,沒能看見新灘通航。」樓文藝們在河灘上用鐵杵一點點鑿開炸藥槽,灌入火藥,又再爆破,百餘米寬的河灘,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結束施工。

  作為爆破隊成員,樓文藝們每每走出一彎險灘,身後便是一條澎湃大河,河水奔湧,他們卻又抽身去向下一個險灘。

  經過治理,烏江航道枯水深由原0.6—1.2米,增至1—1.2米,航漕最低寬由原5—8米增至8—30米,曲度半徑由原60—80米增至150米以上。

  上世紀八十年代,烏江真正意義上成為一條通暢的河道,可通行120噸級的客貨輪船。

  跌入低谷 水運成為貴州交通的一塊「短板」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烏江之濱的公路及橋梁建設方興未艾,相較陸路交通的快速便捷,「慢吞吞」的水運顯出了劣勢。

  順應發展需求,烏江之上,構皮灘、思林、沙沱、彭水等梯級水電站相繼開工建設,烏江進入長達十餘年的斷航期,江域航運跌入低谷。當時,航運路線從原來的通江達海,縮減到只有70公裡的一條沿河縣至洪渡鎮的小型船舶客運專線。沿河縣三家航運企業,有兩家相繼破產。

  受水電站閘壩礙航的影響,貴州水運從繁忙的百舸爭流中急劇萎縮,從通江達海的長途運輸變成了封閉河流的區間運輸,尷尬地成為貴州交通大踏步前行途中的一塊「短板」。

  原因何在?「主要是航道基礎設施難以適應時代需要。」貴州省烏江航道管理局局長王啟喬,一語道破「謎底」。

  隨著烏江梯級電站的全部建成,水位回升,黃金水道能否再現輝煌?眾目盼之。

  時不我待 「火力」全開的極限挑戰

  有人算過一筆帳,貴州目前對烏江流域的物流需求已達到1000萬噸,其現有完成量卻不過十分之一。

  據交通部規劃研究院測算,烏江幹流水運客運輸量、貨運輸量到2020年將分別達1660萬人次、1550萬噸,到2030年分別達到2600萬人次、2800萬噸。

  需求遠遠大於供給。

  復航,補齊這塊交通短板!貴州下了決心。

  2011年初,《國務院關於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指出: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

  烏江入列國家戰略「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貴州省將烏江渡——龔灘航運建設工程列入「十二五」重點交通建設項目,部省共同投資5.96億元,按照通航500噸級船舶的四級航道標準建設航道431公裡,建設開陽港、烏江渡、江界河等8個重點碼頭共15個500噸級泊位,配套建設航運安全支持保障系統設施,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建成。

  這,是貴州內河水運建設史上標準最高、投資規模最大的水運建設工程。

  為了儘快打通斷航10餘年的烏江「黃金水路」,貴州和重慶同步啟動了相關設施建設。《重慶市渝東南民族地區綜合交通發展規劃》提出,烏江流域以國家高速公路和幹線鐵路為骨架,形成區域幹線交通網絡,其中水路以烏江航道和武隆、彭水、酉陽港區為支撐,形成幹支直達、能力充分、功能完善的港航體系。

  到2020年,高等級航道總裡程計劃突破188公裡,烏江航道將有147公裡達標三級航道,港口貨物吞吐能力保守估計將突破1355萬噸。

  世界級工程——構皮灘水電站

  蓄勢待發 高峽平湖間架起座座「超級工程」

  站在海灘的人知道,一個波浪過來,細沙流走,腳就慢慢陷進沙裡。這叫做沙土液化。如果把人換成建築物,那就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在深水航道一個試驗中,巨大的混凝土半圓體安放就位後,大家都覺得很堅固,但大浪來襲,大塊頭一夜之間被拍入水底1米多。」構皮灘發電廠工程管理部副主任袁曉斌,用一個生動的例子說出了烏江通航的困難。

  這樣的困難,在通航水位落差數百米的烏江上,又何止一處?

  迎難而上,破浪前行。

  跨越數十座電站,貴州計劃要在烏江上,架起數座落差以百米計量的升降「電梯」,徹底打通航道「梗阻」。

  以在構皮灘水電站建設的升船機為例。目前國內外大部分通航建築,以單級升船為主,船隻僅需坐一次「電梯」即可通過大壩。然而構皮灘通航水頭高差有199米,為目前世界上通航水頭最高,升降船隻,需要分別乘坐三次「電梯」。

  「升船機自重就超過3000噸,要通過鋼絲繩將這樣的龐然大物精準調度,必須受力均勻、確保平穩。」袁曉斌說,「超級工程」從機械設備製造、運輸以及安裝調試都沒有經驗可循,誤差值是以毫米為單位,稍有不慎就會帶來無窮後患。

  江水之上,有一股貴州交通人「憋大招」的蓄勢待發之勢。

  2017年7月31日,思林電站升船機通過驗收,船舶提升高度突破76.7米,站上國內已建成同類型升船機高度之最;2016年12月6日,沙陀升船機500噸級過船調試成功;再看難度最大的構皮灘升船機,2020年計劃完成三層升船「電梯」的全部調試,屆時,烏江江水將載起500噸級船舶在高低落差127米的超級「電梯」間,上演「空間挪移」。

  此心昭昭!幾代人的追趕之勢,匯聚烏江。

  劈波斬浪!闖出狹小水域,融入汪洋大海。

  洶湧澎湃!奮發趕超,無愧時代!

圖片來源:烏江航道管理局

一審:朱若嵐

二審:曹軼

三審:王幸韜

相關焦點

  • 【千年之變 多彩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 】花江鎮永睦村:菊花香裡...
    【千年之變 多彩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 】花江鎮永睦村:菊花香裡說豐年 群眾笑開顏 2020-11-04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年之變 貴州建築業「十三五」成就巡禮」中建四局安裝公司:借...
    貴州建築業轉型升級步履鏗鏘「十三五」期間,我省建築業從頂層設計到落地生根,全面部署、積極探索行業的轉型升級之路,並取得卓越成績。這些創新成果是貴州建築業的一筆重要財富,既是我們輝煌過去的紀念,也是我們邁向未來的積澱。本次優秀建築施工企業成就巡禮聚焦「十三五」貴州建築業轉型創新方面突出成就,對樹立典型、提振士氣、推廣先進經驗、營造企業營商環境、推動貴州建築業高質量發展均具有積極作用。
  • 【「十三五」成就巡禮】之一
    【「十三五」成就巡禮】之一 2020-12-17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託住就業大局 築牢民生之本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託住就業大局 築牢民生之本 2020-12-1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成就巡禮】在改革創新中推進文旅融合
    【「十三五」成就巡禮】在改革創新中推進文旅融合 2020-12-21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電」亮發展路 「數」說新成就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電」亮發展路 「數」說新成就 2020-11-26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陽市「十三五」時期成就巡禮之招商引資篇
    這份提神振氣、溫暖人心的「成績單」,見證著「十三五」時期貴陽招商引資工作的堅實足跡。在一批又一批高端製造、數字經濟、大健康等項目相繼落地背後,投資拉動、項目帶動,招商引資聚集澎湃動能,正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今,貴陽已然成為一片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熱土,一片投資興業、創新創業的熱土,牢牢吸引了一大批創新創業者與貴陽一起振翅高飛。
  • 【「十三五」成就巡禮】緊扣高質量發展 推進位造業向前邁步
    中安在線合肥訊 12月23日,記者從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合肥市紮實推進實施工業立市、製造強市戰略,  「金字招牌」更亮 產業成為城市新名片  「十三五」期間,合肥先後躋身國家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特色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寬帶中國」示範城市、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城市、機電產品再製造產業集聚區試點、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等,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獲國務院通報激勵。
  • 新聞聯播「十三五」巡禮點讚領跑世界的復興號動車組
    新聞聯播「十三五」巡禮點讚領跑世界的復興號動車組 2020-12-21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淄博「十三五」成就巡禮丨開源節流確保淄博市水安全
    12月17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龍輝向社會發布淄博市「十三五」時期水利建設情況。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淄博市在用水供需「緊平衡」條件下,聚焦水資源管理、飲水安全、河湖庫管理、水旱災害防禦,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2.27%,日供水綜合生產能力達144萬立方米,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 「十三五」成就巡禮丨問鼎蒼穹 中國航天邁向太空新高度
    「十三五」期間,圍繞技術創新和實踐創造,中國航天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  這幾天,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在進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測試,這一次,它要運送的是總重量超過8噸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  「十三五」期間,我國航天舞臺好戲不斷。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以夢為馬越山海
    「十三五」期間,通往喀什地區的險絕之路拓寬翻新,郵路打通,開闢專人、專車、專線……幾年間,越來越多的郵件、包裹翻越山嶺抵達這裡,郵遞員成為當地居民心心念念的「冰山上的來客」。當微風吹過阿爾泰山的峻岭,當烏江的河流中映出黔南的炊煙,當黃土在陝北的青山中漸漸隱沒,當舟山的漁夫在夕陽中撒下一張張大網,總有郵件和包裹在路上奔跑,向每一處角落釋放生活的熱情。每件快件都飛速趕來「郵政速度快,服務好,你們連夜趕過來,謝謝你們!」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 以夢為馬越山海
    2019年,中國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642.5億元,與此同時,城市末端智能快件箱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農村郵政服務網絡及扶貧成果引人矚目……回望「十三五」,郵政業拔節孕穗、碩果纍纍。坐上駛向人民美好生活的郵車,一幅幅美妙的圖景不斷閃現。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信息化助力!人社服務 實現一體打包辦、一...
    煙臺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姜瑞答記者問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蔡雲飛 煙臺報導12月23日上午,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現場「十三五初期,人社部門就規劃提出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人社公共服務的發展目標,積極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建設智慧人社信息系統,先後納入國家、省試點,全面建立起『三個一』服務模式。」姜瑞介紹,所謂「三個一」即「一體打包辦」「一網簡便辦」「一窗提速辦」。
  •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平涼日報記者 魏麗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全區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速達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預計2020年底,全區一產增加值實現11.41億元,糧食總產量可達19.1萬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09元。這是篤行致遠的五年。
  • 【鄭州教育「十三五」成就巡禮】「雲服務」獲全國關注 信息化賦能...
    本網將陸續推出系列報導《鄭州教育「十三五」成就巡禮》,全面報導「十三五」時期鄭州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今天推出鄭州教育「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報導之《「雲服務」獲全國關注 信息化賦能鄭州「智慧教育」》。
  • 烏當區「十三五」發展成就巡禮 |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的時代答卷
    韓德貴 攝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十三五」時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領全國人民打響了一場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這場脫貧攻堅戰,猶如一股浩蕩的東風吹拂著黔中大地,在烏當的發展徵程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脫貧攻堅事業蹄疾步穩的五年。
  • 「十三五」成就巡禮|創新:安陽經濟升級版的「新引擎」
    「十三五」期間,我市科技工作緊緊圍繞「打造安陽經濟升級版、建設新時代區域性中心強市」的戰略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我市持續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加快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各行業湧現出一批領軍型高新技術企業,成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區夏雲鎮:產城融合惠民生 結構調整強產業
    十三五期間,夏雲鎮以黨的建設為統攬,以脫貧攻堅為抓手,以新型城鎮化為主線,圍繞把該鎮建設成為「投資興業的寶地、商賈雲集的旺地、現代農業的高地、生態休閒的勝地、適宜人居的福地」的任務目標,展開了新一輪的建設和發展,紮實推進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 濰坊「十三五」巡禮:生態環境篇
    魯網12月25日訊(記者 劉昊) 為展現濰坊「十三五」輝煌成就,全面系統介紹濰坊「十三五」時期重點領域、重點工程取得的發展成效和經驗啟示,即日起,濰坊市政府新聞辦將連續組織召開系列「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