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三金滿貫後,陳可辛放棄捍衛自己的電影

2021-01-10 澎湃新聞
完成三金滿貫後,陳可辛放棄捍衛自己的電影

2020-11-30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11月28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舉行閉幕式頒獎禮,並揭曉各獎項歸屬:最佳故事片由《奪冠》獲得,陳可辛完成三金最佳影片滿貫,加上此前便已達成的三金最佳導演滿貫,陳可辛已完成史無前例的三金雙滿貫。

陳可辛三金雙滿貫獲獎情況:

金雞:最佳影片《奪冠》,最佳導演《中國合伙人》

金像:最佳影片《甜蜜蜜》/《投名狀》,最佳導演《甜蜜蜜》/《投名狀》

金馬:最佳影片《甜蜜蜜》/最佳導演《如果愛》/《投名狀》

陳可辛發布的獲獎感言長文:

昨晚 《 奪冠 》 得到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我心裡除了感恩,還是感恩。也有一些話想對喜歡和不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說。

這部電影的拍攝,等待和上映的過程,我充滿了希望,失望,滿足感,失落感。在我電影人生裡,這是一次充滿矛盾的經歷。我一直相信一部電影不是屬於導演自己的。它還是團隊的,更是觀眾的。在觀眾回饋之前,電影是沒有完成的。因為觀眾的回饋是電影製作的一部分。所以我會看所有的評論,誇的,罵的,都會看。當然罵的會看得細一點。因為這是學習,令自己進步。不換位思考的人是不會進步的。

作為一個沒有在內地成長和生活的人,我把我憧憬的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到今天國家的改變用我一貫的真誠,樂觀,善意,表達在電影裡。每部電影,觀眾都會有爭議。我不會為我的電影捍衛。每一個觀眾看到的,覺得是什麼,它就是什麼。從上映後這兩個月以來的觀察,再回想過去兩年多以來的拍攝經歷,我學習了。也得到了我的結論。

我昨天 58 歲了,感覺走到了一個分水嶺。我整個人又回到了 1983 年我入行的時候,重新找到我拍電影的理由和動力。我現在更清楚我以後的路要怎麼走。我的路應該還會很遠。

我感恩 《 奪冠 》 的經歷。這部電影給了我新的生命。

此外,陳可辛出任製片的《少年的你》也在金雞幫助周冬雨斬獲最佳女主角獎,周冬雨成為繼周迅、章子怡後,第三位三金大滿貫得主(《七月與安生》金馬最佳女主,《少年的你》金像最佳女主、金雞最佳女主)。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完整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

《少年的你》

《白雲之下》

《奪冠》

《我和我的祖國》

《春潮》

《誤殺》

最佳導演

王瑞(《白雲之下》)

楊荔鈉(《春潮》)

陳可辛(《奪冠》)

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

文牧野(《我和我的祖國》)

周申、劉露(《半個喜劇》)

曾國祥(《少年的你》)

最佳編劇

楊薇薇、翟培、李鵬、範凱華、秦語謙、雷聲

(《誤殺》(改編))

張冀(《奪冠》(原創))

林詠琛、李媛、許伊萌(《少年的你》(改編))

周申、劉露(《半個喜劇》(原創))

最佳導演處女作

申奧(《受益人》)

李驥(《通往春天的列車》)

周筍(《少女佳禾》)

董潤年(《被光抓走的人》)

最佳男主角

大鵬(《受益人》中飾吳海)

肖央(《誤殺》中飾李維傑)

吳昱翰(《半個喜劇》中飾孫同)

易烊千璽(《少年的你》中飾小北)

黃曉明(《烈火英雄》中飾江立偉)

最佳女主角

任素汐(《半個喜劇》中飾莫默)

周冬雨(《少年的你》中飾陳念)

柳巖(《受益人》中飾嶽淼淼)

祝希娟(《空·巢》中飾趙一梅)

譚卓(《誤殺》中飾阿玉)

最佳男配角

印小天(《烈火英雄》中飾魏雷)

吳剛(《奪冠》中飾袁指導)

張譯(《攀登者》中飾曲松林)

歐豪(《中國機長》中飾徐奕辰)

黃覺(《少年的你》中飾老楊)

最佳女配角

張熙然(《誤殺》中飾安安)

周也(《少年的你》中飾魏萊)

趙海燕(《半個喜劇》中飾孫同媽媽)

袁泉(《中國機長》中飾畢男)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少女佳禾》

《我的喜馬拉雅》

《波依拉》

《殘香無痕》

《通往春天的列車》

最佳兒童片

《會飛的葡萄》

《忠愛無言2》

《點點星光》

最佳戲曲片

《大鬧天宮》

《東坡》

《刑場上的婚禮》

《貞觀盛世》

《安娥》

《李慧娘》

最佳紀錄/科教片

《大洋深處魷釣人》

《外來生物防治》

《歲月在這兒》

《這一年》

《青春中國》

《掬水月在手》

最佳美術片

《大鸞——周恩來童年讀書的故事》

《羅小黑戰記》

《哪吒之魔童降世》

《秋實》

《熊出沒·狂野大陸》

最佳攝影

李 偉(《白雲之下》)

餘靜萍(《少年的你》)

張 穎(《誤殺》)

張譯水(《我的喜馬拉雅》)

趙曉時(《奪冠》)

最佳錄音

李濤(《誤殺》)

吳江(《只有芸知道》)

陳輝(《中國機長》)

黃錚(《少年的你》)

黃錚(《奪冠》)

最佳美術

劉世運(《烈火英雄》)

孫立(《奪冠》)

杜光宇(《受益人》)

李仁港、黃家能、朱汶龍(《攀登者》)

宋軍、東智良、郭鐘山(《解放·終局營救》)

最佳音樂

(空缺)

馬飛(《半個喜劇》)

貝爾(《少年的你》)

劉思軍(《幸福的滋味》)

撈仔(《忠愛無言2》)

最佳剪輯

王雨夜(《半個喜劇》)

湯宏甲、祖昕宇(《誤殺》)

張一博(《少年的你》)

張一博(《奪冠》)

周肖林(《受益人》)

周新霞(《白雲之下》)

原標題:《完成三金滿貫後,陳可辛放棄捍衛自己的電影》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金雞獎,陳可辛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奪冠》成最大贏家,陳可辛回應口碑爭議,稱不會捍衛自己的電影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也都看過,也許這種題材的電影不是特別受大家的歡迎,很多小夥伴看後紛紛表示不是很滿意。 隨後《奪冠》這部電影的編劇張冀還憑這部作品摘最佳編劇獎、趙曉時獲得最佳攝影獎,可以說《奪冠》也算是非常成功的作品了,這部作品獲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後,導演陳可辛知道後還發文表示非常感恩
  • 《奪冠》獲金雞三獎 陳可辛稱不會捍衛自己的電影
    1905電影網訊11月28日晚,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圓滿落下帷幕,電影《奪冠》一舉拿下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張冀)、最佳攝影(趙曉時)三項大獎隨後,作為該片導演的陳可辛在社交平臺發文,暢談自己的心路歷程。陳可辛對影片獲獎表示感恩,稱《奪冠》是一次充滿矛盾的經歷,拍攝和等待上映的過程中充滿了希望、失望、滿足感和失落感。同時,他回應了關於影片的口碑爭議,稱不會捍衛自己的電影,「每一個觀眾看到的,覺得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 用最短時間完成百金像獎,金馬獎,金雞獎三金滿貫的女星是誰?
    在中國的現今女演員,列名四大花旦女星中,最先出道的是周迅,她在17歲就是電影《古墓荒齋》女主角,僅出道九年就憑《大明宮詞》拿到了電視金鷹獎的最受歡迎女主角獎。然後周迅就開啟了拿獎開掛模式,在隨後的15年裡分別拿到了百花獎,金像獎,金馬獎,金雞獎和白玉蘭獎等獎項,是最早獲得三金滿貫的女星。一些作品都堪稱經典,如《射鵰英雄傳》裡面扮演的黃蓉,鏡頭前的那份靈氣和面對家國情仇的大度讓人無法忘卻。《紅高粱》裡飾演的九兒,把一段特殊時期的愛恨情仇演繹的盪氣迴腸。《人家四月天》裡飾演的林徽因,體現出的恬靜和氣質,好像就是角色本身。
  • 被嚴重的低谷電影作品,陳可辛拍到一半要放棄,舒淇太性感落選
    一直以來,陳可辛執導的電影頗受觀眾喜愛,口碑也都不錯,比如他的代表作《甜蜜蜜》、《親愛的》和《中國合伙人》等。但就是這位頗受觀眾喜歡的知名導演卻拍了一部評分只有6.5分的電影。更令人詫異的是,正是這部豆瓣評分如此低的電影,卻先後獲得了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4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兩大電影屆的重要獎項。這部低分卻獎項戰績驚人的作品,就是2007年上映的電影《投名狀》。首先從電影主演陣容來看,該電影的主演陣容十分強大,涵蓋了國際巨星李連杰、四大天王劉德華、超級大帥哥金城武與四小花旦之一的徐靜蕾。
  • 陳可辛《武俠》完成初剪 《血滴子》4月開機
    陳可辛《武俠》完成初剪 《血滴子》4月開機 陳可辛與導演朱延平  2月24日晚,陳可辛在臺北出席了旗下電影發行公司成立七周年慶暨2011年新片發布會,一眾好友包括導演朱延平、作家張大春、演員王柏傑、臺灣新銳導演辛建宗、黃建亮等嘉賓紛紛到場慶賀
  • 陳可辛多變的電影之路,助成龍進軍國際,讓李連杰拿下影帝
    年輕時的陳可辛,曾在洛杉磯大學學習電影專業。1983年,21歲的陳可辛,趁著假期返回香港探親,並且在嘉禾找了一份製片助理的假期兼職工作。因為表現出色,嘉禾的鄒、何兩位老闆有意讓陳可辛留下。面對工作的機會,陳可辛果斷放棄學業,加入了嘉禾,成為了一名製片助理。
  • 首位90後的影后,從青澀少女到現在的三金滿貫獲得者,周冬雨
    很多人都在質疑三金滿貫的獲得者周冬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紀輕輕的周冬雨成了各大電影獎項中的常客。當時張藝謀導演正在為自己的新電影山楂樹之戀挑選女主角,周冬雨聽說後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報了名。張藝謀見到周冬雨的第一眼,就被她清純的外貌和氣質所打動,確定讓她出演女主角靜秋。周冬雨還曾自我懷疑,我能演好靜秋嗎?事實證明他做到了。山楂樹之戀上映後獲得了一點六億人民幣的票房,刷新國內文藝片票房紀錄。
  • 陳可辛自認老了:年輕人並非如我想像
    昨天在京接受記者專訪時,陳可辛袒露了這兩年的一些全新思考,比如什麼才是真正的「接地氣」,什麼才是90後觀眾最愛的講述方式。而處女作《雙城故事》找來曾志偉主演,竟埋下了25年後和他兒子曾國祥合作的可能性。
  • 陳可辛:一輩子就幹了拍電影和看女兒兩件事
    近年,他左手導演,右手監製,兩個「工種」都風生水起——他與許月珍聯手監製的《七月與安生》去年上映後叫好叫座,女主角周冬雨和馬思純臺灣金馬獎封后,不但是金馬獎第一次最佳女主角下了「雙黃蛋」,周冬雨更是成為金馬獎首位90後影后;今年,他與許月珍再聯手監製了《喜歡你》,成為北京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這是許宏宇的導演首秀。
  • 鞏俐是電影界的郎平!跟隨陳可辛揭秘《奪冠》
    當陳可辛看到郎平與女兒白浪的照片,發現白浪和郎平外形特別像,在與郎平溝通兩三個月後,終於聯繫上了白浪,白浪同意出演這個角色,並辭掉了在美國的工作。雖然白浪會打排球,但完全沒有表演經驗,飾演這個角色還需要具備演繹內心情感戲的能力。於是,陳可辛請了一名中戲的表演老師,飛往舊金山,專門為白浪做表演指導。這是一次有風險的選角,如果白浪表演不到位,電影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 《喜歡你》開放媒體測評 陳可辛稱電影有自己投射
    《喜歡你》開放媒體測評 陳可辛稱電影有自己投射 時間:2017.04.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馬夋 分享到:
  • 電視劇沒火電影也沒爆,陳可辛看錯許宏宇了嗎?
    大學時期,他因好奇去了解電影,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並以之為畢業後的職業方向。機緣發生在陳可辛的電影《投名狀》劇組。當時,入行不久的許宏宇還只是五六百個工作人員中的一員,負責為劇組拍攝花絮、紀錄片。一場徐靜蕾的戰壕戲,許宏宇剪輯時別出心裁地用上了反軸鏡頭,陳可辛一看就驚為天人—— 「怎麼會有一個小孩那麼會剪片?」許宏宇藉由此機緣正式加入《投名狀》的剪輯團隊,之後陳可辛的每部電影幾乎都是許宏宇剪的,唯一例外是《中國合伙人》,因為許宏宇當時去了美國剪好萊塢大片。
  • 保守主義者陳可辛
    陳可辛曾非常嚮往香港的新浪潮,那批在外國留學、有電視製作經驗的年輕導演與傳統在電影片廠岀生的製作人員互相配合,將港片推向新的層次;好萊塢經歷之後的千禧年,他又致力於泛亞洲電影,奔走港韓泰尋求亞洲電影的新組合,因為在別國導演身上看到了新浪潮的影子……在《中國合伙人》裡,中國使館被炸後有人圍攻教育學校,他借成東青之口,「尊嚴是要自己給的,不要中國人打中國人!
  • 《奪冠》已無票房「奪冠」可能,前浪陳可辛輸給了自己的後浪徒弟
    陳可辛陳可辛則不然,他在內地拍攝的每一部電影,都受到過廣泛關注,這源於他有一個極聰明的頭腦,總會選擇最有話題性的題材,作為自己的導演作品。《中國合伙人》,一年後,他導演的「打拐」題材影片《親愛的》上映,這也是一部迎合當時社會熱點的作品。
  • 商業文藝兩生輝:全能大導陳可辛電影排行榜
    陳可辛導演來到內地發展之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想,這與他追求電影品質,每次出手都是精品之作的個性和特色是密切相關的。 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他導演的電影我全都看過。這部電影可能知名度不高,但真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我喜歡老港片那種獨特的味道。陳可辛導演的精品率奇高,幾乎部部電影都是精品之作,除了這十部電影之外,《金枝玉葉2》、《麻麻帆帆》都是很好的電影,完全足以列入這個榜單。以上就是陳可辛導演的幾乎全部作品!
  • 鞏俐就是電影界的郎平!導演陳可辛揭秘《奪冠》幕後
    另外三場女排比賽則是重中之重,也一度讓陳可辛在拍攝現場幾近崩潰。中國女排與江蘇男排的友誼賽屬於內部訓練,看似氛圍輕鬆,實際上這場戲一共拍了6天才完成。對於電影《奪冠》,導演陳可辛也帶領著他的團隊在2天半時間內,用12個機位完成了一場不可能的任務。
  • 陳可辛白浪攜電影《奪冠》亮相網易娛樂觀影團
    網易娛樂專稿1月21日報導 1月20日,網易娛樂觀影團迎來了電影《奪冠》,觀影過後,導演陳可辛和郎平的扮演者白浪來到現場,與影迷們交流觀影感受。電影《奪冠》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國家隊領銜主演,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故事。
  • 被豆瓣低估的電影,陳可辛拍到中途想放棄,舒淇太性感沒選上女主
    是的,一個不高不低的分數,但董哥在看完這部電影後覺得:7.2分於它而言,還是低了!查了一下它的獎項戰績,更是驚人。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4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一舉拿下兩個華語電影中最具影響力獎項的最佳電影,質量絕對可以保證。不賣關子了,它就是在2007年上映的《投名狀》。那麼,它好在哪呢?
  • 被豆瓣低估的電影,陳可辛拍到中途想放棄,舒淇太性感沒選上女主
    談起陳可辛導演,觀眾們一股腦兒就想起他執導過的那些電影佳作,譬如《甜蜜蜜》、《親愛的》、《中國合伙人》等。確實,這位中國知名導演似乎在觀眾的印象裡就沒失手拍過爛片。不過有這麼一部電影,曾經是陳可辛導演中評分較差的一部,豆瓣評分一度跌到了6.5分左右。好奇的是,13年過去了,它的評分又有了明顯回漲的趨勢,目前豆瓣7.2分。
  • 陳可辛,「一種固執的,對人性的敏感」︳黑白文娛電影人物觀察
    父親陳銅民曾告誡陳可辛:電影是商品,需要收回成本,因此不可以成為藝術,除非你的藝術可以讓大家都懂。也許這多少影響了陳可辛日後在尋找他的電影故事時,總想要一些「具體的、與生活貼近的東西」——這明顯地體現為他的鏡頭裡,那些大人物或是市井小民所共有的,人性的部分。不論是出於自覺,還是多年經驗養成的慣性,在他的故事裡,最重要的永遠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