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武帝劉秀很少被提及,現在大部分歷史書都隻言片語般略過?

2021-02-12 世界通史

劉秀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道德治國的皇帝,以我們今天的概念而言,他就是個老實人。

歷史不是選秀,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評價一個帝王如何,不能以他的話題性為標準。

名頭響亮的,也許真的是雄才大略、功績彪炳,但也可能是因為暴虐成性、遺臭萬年;而看似默默無聞的也有兩種,一種是碌碌無為、不值一記;另一種則是大象無形、潤物細無聲。

上面四類帝王中,如果以如今吃瓜群眾的視角出發,自然會喜歡第一類,他們大刀闊斧、推行變革,揮斥方遒、開疆拓土,大起工程、功在千秋,會讓人情不自禁的心潮澎湃、暗生嚮往。

但如果站在歷史親歷者的角度,也許是另一種情況:帝王越是有為,越會給所處的社會帶來巨大壓力與痛苦。比如漢武帝的雄才大略,讓西漢付出了「內竭府庫,外罷天下,百姓之死亡,不可勝數」的代價;漢武帝本人,也在晚年發布了《罪己詔》,承認了自己好大喜功給漢朝百姓帶來的巨大傷害。

因此,假如我們是穿越到古代的老百姓,一定會心儀第四種帝王。而在這類皇帝中,漢光武帝劉秀是公認的標杆。

古代數百位帝王中,霸氣、聰明、英武的並不少見,但從始至終以自己高尚品德治國、並取得了成功的,有且僅有劉秀一個。

自漢武帝時期起,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明面上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底子裡,卻是以法家為內核,秉承霸道、王道,結合權謀之術,才是皇帝的不二訣竅;無數皇帝聲稱自己是孔夫子思想的忠實擁護者,但歷史上上唯一一個具備太學生身份的皇帝,僅有劉秀一人。

劉秀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但在推恩令的「關照」下,王莽篡位期間的他,已經成了個地地道道的小地主。與積極收買人心、策劃復興劉氏大業的哥哥劉縯不同,那時的劉秀每天挖空心思,只是想著怎麼把田種好。因為這愛好,他沒少受劉縯的嘲笑,甚至被比作漢高祖劉邦碌碌無為的二哥劉喜。

也許正是在親哥哥的刺激下,在王莽的天鳳年間,劉秀前往長安當了一名太學生,系統學習了《尚書》,「略通大義」。這段學習經歷,與劉秀本性的品格產生巨大契合,也對其後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公元22年11月,劉縯在舂陵(湖北棗陽市吳店鎮)發動劉氏子弟共同起事,對於這種隨時會掉腦袋的危險項目,眾人自然避之唯恐不及:「劉伯升這是要害死我啊!」但隨後見到劉秀也全副武裝、身穿紅衣大帽時,他們則吃了一驚:「老實人也參加這事?看來比較靠譜」,隨後放下心來。就這樣,依靠著劉秀德性的感召力,劉氏兄弟順利集結七八千人。

隨後,他們與出自綠林軍的新市、平林兵結成聯盟。在取得一些小勝後,由於戰利品分配問題,綠林隊伍一度想跟劉氏武裝火併;而劉秀則秉承成大事不拘小財的原則,把劉氏宗的戰鬥所得收集起來讓給對方,這才及時化解了危機,雙方「大悅」,繼續攜手戰鬥。這件事,充分展現了劉秀的危機處理能力、大度的作風。

但在平日裡,劉秀仍是一副斯文、甚至膽小的模樣,幾乎完全躲在霸氣、豪邁的哥哥劉縯身後,時常被眾將士嘲笑。

但誰也沒料到,當面臨最大危機的時候,能夠率領大家力挽狂瀾的,竟然是這位大家瞧不起的懦夫。

在昆陽之戰爆發前,面對逐漸逼近的王莽40多萬大軍,王鳳等人率領的8000多義軍一邊躲在昆陽城內瑟瑟發抖,一邊商量著是不是要分錢分頭跑路。這時,身為偏將軍、尋常時間幾乎不說話的書生劉秀挺身而出,以冷靜、自信的發言,迅速被眾人視為救命稻草;其後,他有條不紊的安排好防守力量後,自己帶著13人出城搬救兵;隨後,他更是帶著區區數千人,勇敢的殺回被40多萬大軍圍困的昆陽城。

面對聲勢浩大的敵人軍陣,劉秀身先士卒,帶著3000敢死隊衝鋒,親手殺死了多名敵人,眾人見狀紛紛驚嘆:「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見小敵懦弱、遇強敵則無比英勇,劉秀生動體現了何為儒家提倡的仁者之勇。

隨後劉縯因功高被害,聲名大振、手握兵權的劉秀並沒有憤而兵變,反而孤身前往宛城向更始帝劉玄致歉。他的大度、坦蕩,不僅使自己逃過了危機,還使起義軍避免陷入分崩離析危險。

人前歡聲笑語、夜晚以淚洗面的劉秀,最終找到了前往河北獨立發展的契機。他依靠建立在高尚品德基礎上的人格魅力、領導能力,在河北不斷得到各股力量的擁護、吸引了眾多人才主動歸附,幾乎沒有使用任何權術,他就一步步成長為當時天下最強大的政治力量。

而在滅掉各路對手、一統天下後,劉秀把他的仁德品質用在了治國方面。

對內,善待功臣,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祿換取對方手中的權力,雙方各得其所;整頓吏治、躬行節儉,獎勵廉潔,選拔賢能,官場風氣為之一新;以人為本,革除王莽時期的苛政,大規模將奴婢、刑徒釋放為平民;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恢復西漢前期的三十稅一制,極大減輕民間壓力;重新丈量田地、理清戶口,抑制豪強、打擊土地兼併.

對外,與其他王朝立國後大肆拓邊的作風不同,劉秀深知民間已疲憊不堪,因此採取了偃武修文、不尚邊功的政策,除非有重大敵情,絕不輕易對外動武:「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警急,未嘗復言軍旅」 。

針對周邊少數族的威脅,劉秀秉承「柔道」思想,一改漢武帝以來徵服作風和王莽的大民族主義,結合休養生息的大方向,制定了以保守為主、以德治邊的國政,以友好、互助的政策對待周邊少數民族,成功緩和了民族矛盾,避免大規模的戰爭,為"光武中興"的實現提供了穩定的環境。

劉秀的治國之道,雖然沒有秦皇漢武、唐宗的豪邁與氣魄,但他針對因久經戰火而疲敝不堪的民生現狀,不用權謀、遠離霸道,採取了以德治國、以柔安民的政策,從思想到行動上表裡如一,創造了「三代以下稱盛治,莫有過焉」的光武中興。

一言以蔽之:一將功成萬骨枯,有為帝王的豐功偉績,往往意味著老百姓的血淚;而以仁德治國的劉秀,正是因為沒有好大喜功、缺少激烈的話題性,才沒給史官留下大寫特寫的機會,從而給一些不太了解歷史的朋友留下了乏善可陳的印象。但如果我們拋開看史書的上帝視角,把自己置於劉秀治下老百姓的立場上,就會有這種感覺:皇帝不折騰,則是生民之大幸。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

相關焦點

  • 為何光武帝劉秀很少被提及,現在大部分歷史書基本都沒有他呢?
    不能不說劉秀深謀遠慮,且韌性十足,是一個一步一步通過血腥戰爭皇袍加身的皇帝,更是一個善於利用輿論導向即所謂天象、讖語來使其登上大位之人,最終成為真命天子。歷史上對其評價還是頗高,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 漢光武帝劉秀
    今天我給小朋友講的,是《漢光武帝劉秀》的故事。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不過劉秀的祖輩已經沒有了爵位,他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而且,劉秀九歲的時候,父親突然去世,劉秀兄妹三人成了孤兒,只好依靠老家的叔父撫養。劉秀是一個勤奮的人,每天下地務農,閒暇時習字讀書。而他的哥哥劉縯則不務正業,喜歡結交天下豪傑。
  • 東漢光武帝劉秀,定要承襲「漢」號的真正原因!
    )騎在馬上,腳踏東漢時期還未曾出現的馬鐙,手持一柄東漢時期根本沒有的類似三尖兩刃刀般的花哨兵器,對一個匈奴打扮的使者(此人帽子上懸掛兩條大狗尾巴、身穿女真金國的行頭)怒喝:「我東漢帝國是不好欺負的!」這齣東漢時代背景的電視劇不是穿越劇,而劉秀自稱「東漢帝國」則完全是「穿越」了——無論是漢光武帝劉秀還是他的後世子孫帝王,肯定不會自稱自己的帝國是「東漢」,乃「大漢」才對。
  • 東漢名將吳漢,如何輔佐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一番偉業
    後來在天下局勢開始發生變化之後,他便帶領自己的手下加入了劉秀的隊伍中,憑藉著出眾的才華被劉秀拜為偏將軍,得到了劉秀的信任。在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場上度過的,參與了多次戰爭,戰功累累,並且一心一意支持劉秀,在東漢王朝建立之後,官拜大司馬,統治著全國上下大部分兵馬。在這之後他還消滅了劉永等割據實力,抵禦住了匈奴的入侵,使漢王朝實現了真正的統一。
  • 「名人百科」牛背上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後漢書·光武帝紀下》【賞析】人乃萬物之靈長,理應得到最人性化的待遇,這在當今社會已能初步實現。但在2000餘年前的西漢,草營人命,是可以殺賤人的。但到了東漢光武帝時,下詔規定:殺奴婢要治罪。劉秀在此提出「天地之性人為貴」的說法,反映了他將中國古代人文主義思想中積極的因素運用到統治中來,體現了他的人本主義思想。
  • 漢光武帝劉秀一生鍾愛陰麗華,卻為東漢王朝的衰亡埋下了禍根
    他的人生很優秀,名字也帶秀,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位面之子、天選之子,他就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 漢光武帝劉秀的熱門程度雖然不及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但是他口碑極佳。他是一個性格柔和的人,一不殺開國功臣,二不棄結髮妻子,是所有皇帝的楷模。他的結髮妻子是陰麗華,陰麗華和他的愛情大致經歷了真愛變小三,小三又轉正的曲折歷程。
  • 嚴光睡覺時,竟把腿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光武帝是如何處置他的?
    東漢著名隱士嚴光和漢光武帝的關係可不簡單,兩人既是同學,又是故友。皇帝乃萬乘之軀,容不得任何人冒犯,可嚴光卻能在睡覺的時候把腿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大臣建議處死他,光武帝又是怎麼做的呢?《漢書》記載嚴光早年時「與光武同遊學」,兩人既是同學,又是故友,曾一起遊歷四方,拜訪名士,在往來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王莽改制,倒行逆施,綠林、赤眉起義揭竿而起,劉秀在家鄉與兄長劉演響應起義,在逐鹿天下中消滅各方勢力,於建武元年(25年)建立東漢王朝,劉秀便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
  • 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都有一個「武」字,他們是什麼關係?
    漢武帝劉徹劇照今天主要說說漢武帝和漢光武帝的事,漢武帝自不用說,他在位期間,他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徵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所以劉徹被稱為漢武帝。
  • 東漢光武帝劉秀和皇后陰麗華:鶼鰈情深,從未忘記過你
    陰麗華出身尊貴,陰氏一族曾經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名相管仲之後,陰家家境殷實,可謂豪門大戶,但是陰氏在秦、西漢時期並沒有出過什麼高官,所以陰家並沒有政治勢力。  《秀麗江山之長歌行》袁弘飾劉秀  新朝王莽末年,天下愈發不太平,昆陽之戰中劉秀立下大功,王莽死於混戰,新朝土崩瓦解,可劉秀並未得到賞賜,反而自己的兄長劉縯被更始帝劉玄殺,劉秀為保命,不為兄長弔唁
  • 光武帝劉秀為何將最大的恩人滅族?是升米恩鬥米仇嗎?
    公元23年,更始帝劉玄被擁立為帝,因嫉妒殺害了功勞很大能力很強的劉秀兄長、大司徒劉縯。劉秀勢單力孤,只好忍氣吞聲,假裝表現得格外忠誠。更始帝找不到殺劉秀的理由,就用了借刀殺人之計,派給劉秀一個差事,讓他孤身前往略定河北地區。於是,劉秀只帶著幾個隨從、幾輛馬車前往河北一路遊說。這段看似深入虎穴的亡命之旅,卻開啟了歷史上最大的傳奇人生。
  • 這個國慶,河北驚現一座中國馬城,還留下了漢光武帝劉秀的足跡
    聖姑廟空閒時間,我們在安平城內自駕,路邊一座古建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原來這裡是聖姑廟,相傳是漢光武帝修建的,也是方圓百裡最大的廟宇建築。元代大德十年在原廟東側築高臺重建,明、清兩代多次擴建而成。1945年5月,該廟在抗日戰火中遭到毀壞。為什麼建它呢?故事要從王郎趕劉秀的時候說起。
  • 劉秀為什麼被稱為「位面之子」?劉秀一生有多順當?
    說到漢光武帝劉秀,他的主角光環太強烈了,人生經歷太過順當,所有的難題在劉秀手上都不算難題,享齊人之福又妻賢子孝,家庭和睦,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功臣們都得以保全
  • 劉秀於公元25年稱帝,定都洛陽,可洛陽還在更始帝手中!
    大王您戰功卓越,先是戰昆陽,而後又克邯鄲,現在幾乎平定了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手下又有百萬將士,論武力沒有誰能比得過您,論文德那更是沒得說。希望大王能為國家著想,為天下蒼生著想啊。那天意難違,劉秀也就不再推辭,公元25年六月,劉秀祭拜天地之後,就在鄗縣登基稱帝,然後大赦天下,改鄗縣尉高邑,劉秀就是漢光武帝。劉秀登基做了大漢的皇帝,這算是初步建立了國家,國家都要有都城的,那都城可是要好好挑挑。這時候,洛陽就成為首選。當時洛陽的情況是這樣的,之前我們講過,在劉秀和更始帝撕破臉皮之後,劉玄就派出大司馬朱鮪和舞陰王李軼駐守洛陽一帶,來限制劉秀。
  • 中國古代魔幻戰爭:流星怪雲助陣,東漢光武帝劉秀1萬擊敗40萬人
    第五,他締造了著名的盛世「光武中興」,成為古代著名的賢君,歷史評價非常高。第六,他前後在位33年,活到63歲,這在古代算長壽了。第七,他的子孫很有出息,兒子漢明帝和孫子漢章帝,兩代人合力締造了東漢國的另一個太平盛世「明章之治」。
  • 為什麼說劉秀是位面之子?談一談他開掛的人生!
    為什麼說劉秀是位面之子?談一談他開掛的人生!
  • 《秀麗江山之長歌行》光武帝劉秀為什麼認定娶妻當娶陰麗華
    娶妻當娶陰麗華,這是漢光武帝劉秀在19歲時發出的人生感慨。劉秀是沒落皇族,身份和普通平民沒有區別。像陰麗華這樣的名門千金,根本不是他高攀得起的。顯然,劉秀是一個有著嚴重的初戀情結的人。那一年,劉秀29歲,陰麗華19歲,幸福總是很短暫,由於功高震主,劉秀的日子過得很惶恐。更始皇帝殺掉了劉秀的哥哥,劉秀也只能強顏歡笑,這時陰麗華出了個主意,更始皇帝太小,你不如向河北發展,在合適的機會,自立門戶。陰麗華的一番話為劉秀指明了方向,將劉秀推向了皇帝的寶座,也迎來了自己一生中最強大的敵人。
  •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是什麼關係?劉秀是漢武帝的後代嗎?
    這個重新立國的皇帝就是光武帝劉秀,人們提起劉秀,大部分會冠以「位面之子」的稱呼,因其太過幸運。草根出身的劉秀能在那樣一個年代抓住機會,成為改變漢朝歷史的皇帝,這樣的幸運其實想來也並不能單純靠運氣,能成為真正的中興之主自然有他自身的原因。
  • 親哥被冤殺,他卻趕去道歉——漢光武帝劉秀版「演員的自我修養」
    他在位期間,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國,改革官制,整飭官風吏治,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恢復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開創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史稱:"光武中興"。這樣的一個傳奇人物,自然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傳奇故事。
  • 漢光武帝劉秀的用人之道
    劉秀的用人融合了儒家宗親、墨家尊賢、法家尚功之道。他的功臣集團中,既有來歙、鄧晨、劉隆等宗親,也有岑彭、趙憙等曾經的敵人,甚至有朱鮪這樣不共戴天的仇敵。  劉秀稱帝後,麾下人才濟濟。表兄來歙以一介白丁前來投奔,一見面劉秀就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來歙穿上,封為太中大夫。劉秀待來歙以殊禮,並非任人唯親,而是知道來歙是出色的戰略家。
  • 作為開國皇帝,劉秀為什麼不新建國號,還認漢元帝為皇考呢?
    劉秀為繼位蠻拼的,和漢宣帝劉病已一樣,連親爹都不「認」了。為什麼不和大宋開國皇帝劉裕一樣,另建國號,反而以「漢」為國號,冒認皇考,做繼位皇帝呢?漢世祖劉秀大漢的國號是個金字招牌。不僅是漢光武帝劉秀以漢為國號,幾乎所有的劉姓的開國皇帝,無一不是以漢為國號的,像漢烈祖劉備的季漢(蜀漢)、漢高祖劉的南漢等、就匈奴族的光文皇帝劉淵、沙陀族的劉暠、劉崇哥兒倆也湊熱鬧。劉淵、劉暠的廟號都是漢高祖,不過劉淵是漢趙,劉暠是後漢。和劉秀廟號相同的劉崇,也是北漢的開國皇帝。大漢這個國號真是個金字招牌。我統計了一下,中國歷史上以漢為國號的大大小小的政權大約1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