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山脈過端午,吃黃米粽子,插柳條、萘蒿

2021-01-17 潤珘

剛進入農曆五月,各家各戶就開始為端午節做準備了。女主人們拿出口徑足有80-100釐米的陶盆,提前泡上大黃米(我們家鄉身處燕山山脈,那裡不產糯米,所以粽子是用大黃米做,就是黍子脫殼後的米,黃黃的,顆粒幾乎比小米大一倍,臘八粥、年糕也是用它做),以及包粽子用的葦子葉。

到了五月初四,吃過午飯,收拾停當,各家的女主人就開始包粽子。

如果說小孩子是從什麼時候感覺到端午節來了,其實就是從家家開始包粽子開始的。此時,小夥伴們集結在一起,竄東跑西,似乎看到家家都在包粽子也是一件十分讓他們興奮的事。

那時的鄉村,並不如現在的城市,可以一年四季都方便購買到粽子。還因為包粽子其實也是一件麻煩事,所以,既然是一年才這樣興師動眾的做一回的吃食,那所幸就一次多包些,也不枉麻煩了一次。所以,每家每戶必是包一大鍋(農村的大鍋)的粽子。

晚飯過後,女主人們就會將下午包好的粽子放進大鍋裡煮,同時,還把雞蛋、鴨蛋、鵝蛋也放進鍋裡與粽子一同煮,據說這樣的雞蛋味道不一般。

這個時段也是鄰裡聯絡感情甚或還人情的一次好時機。家家養雞,自然都有雞蛋,但未必都會養鴨養鵝。於是,家裡有鴨蛋、鵝蛋而且還很豐盛的,就會送一些給那些沒有的人家,既讓沒有此些吃食的人家嘗嘗鮮,也還了某些人情。

煮粽子時間漫長,煮好了也不會拿出來,就讓它在鍋裡呆著,第二天早晨還是溫的,直接就可以吃了。

早晨的吃食就是粽子,蘸白糖、紅糖,吃雞蛋、鴨蛋、鵝蛋。當然,也會炒上幾個菜,畢竟是節日,也要豐盛點兒。

既然是節日,就不能忘記先人。中午吃飯前,家中的男主人或男孩們會拿著紙錢、酒、雞蛋等,去給過世親屬上墳,既是表達哀思,也是送上節日禮物和錢財,希望先人們也能慶祝節日。

慶祝端午節,除了頂級配置的粽子,還有其他事項需要準備,比如端午節那天在太陽出來前要插上門口的柳條和萘蒿。這項活動主要由孩子們完成。尤其是男孩子。

其實,在此前的數天,甚至比女主人們泡黃米準備包粽子的時間還要早,孩子們就已經開始籌劃如何獲取這些東西了。哪裡的柳條茂盛,哪裡的萘蒿蔥鬱,幾點起床,幾點出發,商討了無數遍,就等端午節那天的到來了。興奮的他們往往在凌晨兩三點就開始行動,因為有些柳樹是個人的,他們要在主人睡覺之時偷偷行動。

等到扛回勝利品,孩子們就會快速地將這些柳條和萘蒿插在大門口和窗戶等位置,據說可以闢邪驅蟲。

有那講究的人家,還會找人做個彩色紙葫蘆掛在窗前,就像漢鍾離的那個酒葫蘆。微風緩緩,小葫蘆就會左搖右擺。

孩子們還有一個開心的事,就是綁五彩線。這也是在五月初四下午就開始做的。大人們把五種顏色的線合在一起,搓成一條繩,給孩子們綁在手腕、腳腕處,至於什麼時候拿下來,就看個人喜好了。

接下來的幾天,每頓飯都有粽子上場。當然,除了端午節那天早晨是純純粽子宴,此後的粽子就會被其他吃食平分秋色。否則,可能會讓人害怕端午節來臨的!

相關焦點

  • 王老虎 | 姥姥的黃米紅棗粽子
    明日榴花端午。」[2]院子裡的紅石榴花開了。端午又到了。突然想姥姥的黃米紅棗粽子了。[3]這個粽子是姥姥從上一年的九月就開始準備了。那一天,陽光,隔著院子裡的那棵老棗樹乍閃乍亮,紅紅的棗子掛滿了樹椏,姥姥顛著小腳,拿著一支竹竿,仰著滿頭的白髮,把紅透的棗子一顆顆敲打下來。
  • 紅頭「文」薦——端午特輯:濃情端午,今兒您吃了什麼餡兒的粽子呢?
    不過,「端午節」的別稱可不止這些哦~還有屈原日、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是不是豐富而又有趣呢?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博大精深,等待著我們一點點去探尋······說到端午,自然離不開美味的粽子,看看上圖這些粽子中,有沒有你們家鄉常吃的品種呢?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粽子中,紅棗是最為常見的一種。
  • 五月五,過端午,除了吃粽子,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呢?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當粽香味再次傳來,我們又已經置身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到!只知道端午節放假,它的由來你知道嗎?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喝雄黃酒有什麼寓意?端午由來: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都城消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 端午只知吃粽子就外行了!五毒餅、雄黃酒、葫蘆花……您都知道嗎
    過端午節,中醫認為是趨毒避惡的需要。再從咱們老北京人過端午節的習俗來看,也更傾向於這種說法。今天,我就是根據這個說法,再結合老北京人過五月節的習俗,來和大家聊聊。老北京消夏最愛去的地方就是什剎海荷花市場。首先說為什麼中醫認為農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
  • 解密角黍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到了,一般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都忙著划龍舟吃粽子。粽籺,是籺的一種,俗稱「粽子」,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粽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百姓們悲痛不已,為了不讓魚蝦傷害屈原的軀體,人們就每於此日投入無色絲粽子於水中。久而久之,就形成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其二,迎濤神說。迎濤神是中國民間信仰風俗,流行於浙江杭州地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故有迎濤神的風俗。中國民間傳說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
  • 「黃米粽,糯米粽,鮮肉粽,甜棗粽」,端午節之緣起及差異閒談
    節日及美食之來源:屈原,粽子和龍老婆用不容爭辯的語氣,將粽子,屈原和端午節的淵源,又歷數了一遍;然後又繪聲繪色的將她老家每年端午節,結無色手環,賽龍舟,吃粽子的場景說了個通透,但是始終是沒有將粽子和端午節的關係講明白,有限的關聯話語無非就是:「湖南有個汨羅縣,汨羅縣有條汨羅江,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羅江投了河,然後就是百姓怕魚吃了屈原,就往汨羅江扔粽子。」
  • 濃情端午茶飄香丨吃粽子,品龍芽……
    五月的暖風已經吹過在蟬鳴即將響起之前粽葉青青 粽香幽幽端午就這樣來了在中國>每個節日都是有味道的而記憶中端午的味道是屋門前艾草與菖蒲交織的香氣是傍晚剛洗過藥澡留下的淡雅藥味是媽媽開鍋飄出的粽香粽子清香淡雅
  • 端午節將至,海南特色美食「儋州粽子」,香滑可口,你吃過嗎?
    當地老百姓遵循傳統,家家戶戶逢年過節都會製作粽子,相互饋贈,品嘗,粽子製作工藝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斷提高。因為粽子的美味以及品嘗的廣泛,不只局限於端午節期間,日常生活中粽子也成了當地的一種特色美食,食用廣泛。儋州粽子遠近聞名,吃一口粽子,粽葉香、肉香、蛋香混成的香味撲面而來,讓人越吃越想吃!
  • 端午臨近,粽子該如何健康的吃?三高人群吃什麼粽子好?
    端午到,也是提示我們要注意健康養生。麥語傳聲,先祝大家端午安康!說到端午節,必定提到粽子。自古人們對粽子甚是喜愛,千百年來,久盛不衰。不單單端午節吃,日常早餐、午餐也會吃。而粽子的種類也是繁多,北方、南方各不相同,有甜有鹹,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等不同的餡料。
  • 端午可愛 粽子好吃
    端午 粽情     兒時,日子跟隨節日走,家家飄出的粽葉香,帶著大自然特有的清真,才發現,我們的日子裡迎接一個節又一個節的同時,其實內心,不就是過的人間這個味道嗎。
  • 五彩繩粽子卡通香包,陪你一起愉快地過端午!
    端午吃粽子端午即將到來,傳統習俗裡通常都是在端午節那天賽龍舟吃粽子而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最好的建議還是不扎堆不聚集,但是粽子還是可以吃的去超市買粽子,或者自己買糯米包粽子,都是可以的。只要注意衛生,將粽子煮熟即可粽子香包出爐而在另一端,香包廠的車間裡,早已提前上演了粽子大戲;對,就是製作粽子一樣形狀的香包瞧,這款五彩繩粽子卡通香包,形狀像極了粽子,大小也極為相似,6*6CM
  • 「乘風破浪」的端午:吃粽子、賽龍舟,共話健康養生時
    明天就是中國傳統的端午佳節,這一天,也許你會選擇和親友去旅遊觀光,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也許你會和親友一起吃粽子、賽龍舟,感受乘風破浪般的酷炫;也許你會選擇宅家追《乘風破浪的姐姐》,享受假日的靜謐與愜意;也許……
  • 「粽子節」只會吃粽子?out!大眾網記者帶您「雲享」德州端午盛況
    「哦買噶,這個大姨包粽子的手速也太快了吧!想吃!」「居然還有這樣的文化絕活,現在就出門去看看!」......6月25日,為發揮民族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在2020年端午節到來之際,大眾網記者三方聯動,通過大眾網·海報新聞客戶端和快手直播平臺展示端午當天,德州人民多方式慶祝端午節的盛況。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端午婆婆忍不住餵娃吃粽子,我說了這句話立刻停止,粽子能吃嗎?
    案例分享:昨天一位寶媽諮詢「孩子剛滿周歲,正好趕上快過端午節吃粽子的時候,大家吃粽子的時候婆婆看寶寶眼饞,都忍不住給他餵些粽子吃。我擔心噎著孩子,但又不好當面阻攔,畢竟婆婆也是一番好意,可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我說了一句孩子太小,不能吃粽子,婆婆不情願地停下,請問,一歲孩子到底能不能吃粽子呢?」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孩子吃粽子的話題。
  • 過端午節花樣多 南北粽子花式多
    買回家切片,二面煎黃或者蒸熱、微波加熱吃都可以,一根粽子夠三四個人吃一頓的。四川粽子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其製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
  • 朗誦:端午粽子香
    端午節了,街頭巷尾到處都飄蕩著粽子的清香。從超市買回來,總是感覺缺少了點什麼,悵然若失。我還是懷念小時候,懷念故鄉,想念姥姥做的粽子香。記得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會像過年一樣滿心歡喜地期待。因為又可以吃上香香甜甜的粽子了,在那個白面饅頭和米飯一年難得吃上一回的年代,一顆粽子對於年少的我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幸福。
  • 青島極地海洋世界偽虎鯨母子吃秘制「粽子」迎端午
    青島極地海洋世界偽虎鯨母子吃秘制「粽子」迎端午 (/10) 2014-05-27 14:45 [提要]「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端午佳節吃粽子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然而吃粽子並不是人類的專屬項目,5月27日,端午前夕,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的兩頭偽虎鯨母子也吃上了魚肉做的「粽子」。
  • 端午節吃粽子、燻艾草……這些注意事項要了解!
    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端午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專家指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養生的節日。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介紹,端午節,人們有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粽子主要由糯米製作而成,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而粽葉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人喜歡把粽子當零食、甜點食用,這是不對的。唐細良建議,大家在吃粽子時要搭配一些粗糧、蔬菜,這樣能減少胃腸負擔。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粽子。按照傳統習俗,有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這是有健康隱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