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昨天一位寶媽諮詢「孩子剛滿周歲,正好趕上快過端午節吃粽子的時候,大家吃粽子的時候婆婆看寶寶眼饞,都忍不住給他餵些粽子吃。我擔心噎著孩子,但又不好當面阻攔,畢竟婆婆也是一番好意,可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我說了一句孩子太小,不能吃粽子,婆婆不情願地停下,請問,一歲孩子到底能不能吃粽子呢?」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孩子吃粽子的話題。
端午節近在眼前,在這個傳統佳節裡,門前掛一把艾蒿、一葉龍舟、一杯雄黃酒,都是我們紀念偉大詩人的方式,「綿綿粽子緣,溢滿人間情」,大家端午食用香糯美味的粽子歷史悠久,古代文人墨客在這傳統佳節飲酒品粽,為後人留下了膾炙人口、耐人尋味的美妙詩句,千百年來,為我們歡度佳節增添了無限的情趣。作為家中的小朋友,節日當然也要積極參與進來,可是文化積澱最深厚的粽子,不管是傳統大棗、豆沙的,還是鮮肉、蛋黃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糯米做的,關於糯米它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功效,但是對於消化系統沒有發育完善的孩子來說,建議一歲以下的嬰兒不要吃粽子,一歲以上的可以嘗試吃幾口,3到6歲以上的可以適當少量進食,六歲以上的則可以進食一個粽子。關於寶貝端午節吃粽子,家長還要注意這幾個小細節。
一定要選擇質量靠譜的粽子:其實不光是孩子,包括大人也是如此,挑選粽子一定要買質量有保證的,注意看粽子標籤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粽子的保質期與生產工藝和環境有關係,沒有經過特殊處理的粽子,在零到五攝氏度以下,保質期能達三到五天。有一種粽子經過高溫殺毒後,再進行真空包裝,常溫下只要不經過太陽的照射,保質期能達到十二個月。另一種是速凍粽子在,攝氏度十八度的冷溫下可保持三到六個月,粽子在特別的保存條件下,六個月內保質期內能保鮮,因此儘量不要購買保質期超過六個月的粽子。
嚴格控制量:寶寶的消化功能正處在發育期,尤其是嬰幼兒的咀嚼能力和消化液的分泌,都不及成年人。粽子的原料主要是糯米,再加入紅棗豆沙等,更是香甜軟糯且不好消化,所以對孩子而言一定要嚴格控制食用量,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嘗一點即可,腸胃弱吃多了,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建議家長給孩子吃粽子,最好切成小塊,同時在家長的看護下吃,避免黏性在玩鬧中堵塞了氣管,發生意外!
儘量不要早上和晚上吃:早上起床是人體胃腸道功能最弱的時候,糯米本身不好消化,一大清早就讓孩子吃粽子,停留在胃裡的時間會更長。刺激胃酸的分泌,可能會導致慢性的胃病等。臨睡之前也不要把粽子當為寶寶的晚餐,因為食物消化從胃到腸子至少要停留六個小時,糯米做的粽子本來就不容易消化,臨睡前吃粽子停留在胃裡的時間更長一晚上,在肚子裡不容易消化,容易引起寶寶消化不良,從而影響孩子的睡眠。粽子最好在兩餐之間吃,如果做不到中午吃為宜
一定要熱透了趁熱吃:粽子是容易變質的食物,加熱不充分容易發生食物中毒。由於糯米在冷後會變硬,即使是五穀雜糧的粽子,冷後也會出現回生的現象,再加上加了一些油脂、蛋黃、肉的粽子,也不能冷吃,對於消化功能比較差的孩子來說,趁熱吃才能減少對消化系統的負擔。
另外,寶寶在吃粽子的時候,一定要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最好是涼拌菜,這樣可以增加維生素、膳食纖維的攝入,而維生素本身就是一種消化酶,可以幫助促進粽子的消化。推薦家長可以給孩子做白蘿蔔湯。白蘿蔔含有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道蠕動的作用,對孩子來說吃粽子的時候,搭配白蘿蔔湯是最好的選擇。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