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端午了,把我的童年記憶喚醒了,每年都有這樣的夢想。
小時候,在家裡的母親手包清水粽子,吃到嘴裡的不是粽子是滿滿的親情。
現在買的粽子吃的左來右去也沒有小時候母親做的好吃。家裡包的粽子更香更甜。
現在還記得母親在我們小時候給我們包粽子,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粽子包多少米,幾顆棗我依稀記得清清楚楚。
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我映像力母親包粽子的過程。
包粽子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 首先把買來的粽葉用熱水,泡幾小時,然後洗乾淨。
2 買來的糯米用水泡幾小時。讓米肥大為好。
3 把大棗用熱水泡幾小時,使得大棗飽滿,無蟲即可。
以上是準備工作,下面開始包粽子
1 拿起兩篇粽葉,用手搭在一起疊壓。
2 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形,並用手攆住。
3 在圓錐形中裝放入糯米一撮,然後放倆個棗。
4 在放一手撮米,然後再放倆個棗,然後用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保住整個粽子為止。
5 用手把葉子的兩側捏住,然後把粽子外面的米用水衝進放米的盆裡。
6 用雨葉把粽子綁住,就完成了包粽子過程。
我的記憶還算不錯都記下來了。然後就是如何把粽子煮熟的過程。我們用大鍋子,把粽子放進去然後壓一塊石板,用石頭壓主要怕粽子煮沸後米跑出來。然後把水倒進去,生火開始煮。一夜就熟了。
第二天睡夢中,就聞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味道。早上媽媽給我扒幾個粽子,然後上面撒上白糖,更是香甜可口。美滋滋的。讓人流連忘返。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過去只留回憶了。再也吃不上媽媽做的粽子了。如今都在買粽子。已經沒有以前的濃濃的家鄉味道了。母親是最偉大的,成長中母親帶我們步入社會,是我們成長的引路人。
在端午來臨之際,祝福全天下的母親,健康長壽。
歡迎朋友們閱讀,喜歡我作品的朋友關注我,有想做粽子的朋友或者和我交流的朋友,評論區我們熱情的交流一番。我會熱心的回覆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