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2020-12-22 文藝那點兒事兒

餘老師說瓷:

人生兩種境界:「痛而不言」、「笑而不語」。無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它就像「愛情」抑或說「感情」。

一直喜歡高端洋氣上檔次的詩人席慕蓉,她的見解獨特獨行:「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說聲再見、也要在心裡存著感謝,感謝他給了你一份記憶。長大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不能在一起,也要感謝他帶給你那麼多回憶。

一直喜歡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張小嫻,她的論調有理有節:「說一百分的愛情只有一次,那之後再怎麼努力也只會得八十分,七十分。愛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剛開始的怦然心動和相遇,最後切實的擁有和最後的相伴,卻比不過最初的迷戀,欲望和瘋狂的想念。

看著眼前偶得的清朝鹹豐年間的青花書法袖珍小卷缸,雖然青花色調淺淡、漂浮,但釉面身為光澤,仔細觀察可見細小的絲狀紋,足底刻有「大清鹹豐年制」的款識,字體較大。之所以喜歡,就是青花的周敦頤的《愛蓮說》。字體娟秀,賞心悅目。除了愛那句「出汙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汙」外,更愛那句「只可遠觀,不可褻玩!」更像「愛情」亦或感情,張小嫻語:「愛情,就是彼此永不止息的思念,是永遠放不下的牽掛,是心甘情願的牽絆。不管多遠,也無法抑制的仍然是對愛人的想念。」(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不張揚,不虛偽,低調而不頹廢,平和而溫暖,如雲般灑脫,如「蓮」般淡然,以冷靜詮釋寬容、用達觀襯託高貴。做不到超然脫俗,也讓心住到紅塵邊上,一半品人間滄桑,一半聽宮闕仙音。「出汙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汙!」時時刻刻讓自己心生「明媚」。

生活的精彩,不只是轟轟烈烈,更多的時候,安靜是強大的力量。孤單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開始。不屬於你的,不要拒絕放棄,那其實是一種胸襟與氣度;「只可遠觀,不可褻玩」。與你有緣的,不要輕易放手,讓自信和堅持成為一種品質和內涵。在意多了,樂趣就少了;看得淡了,一切也會釋然了!

前幾天叔叔發的朋友圈「五子真糊塗」好有意思!

孔子發現了糊塗取名中庸;

老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無為;

莊子發現了糊塗取名逍遙;

墨子發現了糊塗取名非攻;

如來發現了糊塗取名忘我;

世間萬事惟糊塗最難,有些事太過於清楚便是「無趣」!哈哈哈有意思,想當然!我們發現了糊塗就取名「放下」!「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世界上最牢固的關係不是愛與性,而是依賴於習慣。想想一點沒錯!

最喜歡章子怡演的《一代宗師》宮羽田:「這天底下的事,你不看它就沒了,看看無妨。」「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其實,平常人用不著這麼高雅,街頭巷尾的尋常「小日子」詮釋出的愛情於煙火氣磨光出的溫情:「親親小嘴子,住著小房子,有點小銀子,養個小胖子,一起拎著個菜兜子,摟著小脖子,逛著小巷子,洗著菜盤子,最終倆人坐在家中老椅子上,帶帶小孫子,聊聊好日子,幸福美滿一輩子。哈哈哈,為何不可?

再惡俗的定義就是:「美好愛情就是一個臭不要臉,一個假裝矜持。千萬不要等到臭不要臉的那個走了,假裝矜持的那個才哭了。」如果全世界待你不溫柔,你可以試試把自己當成全世界,就活成鹹豐帝最颯最美的懿貴妃!

偶看一小則:「我曾以為,山高水長,我們來日方長,何懼路遙馬亡。殊不知:三旬過場,人走茶涼,終究不過是「大夢一場」!

喜歡我關注百家號「文藝那點兒事兒」!

相關焦點

  • 【正道探索】王曉東:這個注釋值得商榷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焉」不是語氣詞
    」的「焉」不是語氣詞湖北省十堰市東風第五中學   王曉東442000內容提要:部編本、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短文兩篇》《愛蓮說》的註解(14)將「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焉」注釋為語氣詞,這個注釋值得商榷。
  • 有一種蛋糕,叫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周敦頤讚美蓮花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後人常借用這句話來形容一些只適合保持距離地欣賞,而不能把它當作玩物隨意把玩的東西。而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除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用於形容美得驚心動魄的翻糖蛋糕應該也不為過。(圖源水印)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翻糖蛋糕能有多美?看完」糖王「周毅的作品,或許就有答案了。
  • 蓮花,「君子」之所愛,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是北宋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對蓮花形象的描述,也是對蓮花擁有的高貴純潔品質的認可與喜愛,詞人以物喻人,託物言志。由此可見,蓮花乃「花之君子者」,無愧於人們的喜愛。蓮花品種繁多,花朵大小各異。
  • 重慶「千年神龜」,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千年神龜」火爆網絡,現場更是人山人海,受到市民,攝影愛好者的青睞,「長槍短炮」架著,只為拍下自己最滿意的瞬間!但由於這裡通往江邊的鐵門是鎖著的,所以不少人翻越欄杆只為近距離接觸,還有不少的大媽大爺!還是挺危險的。
  • 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海底動物,你了解嗎?
    接著諸如一段以下的對話就會延續下去:「不會,鯊魚並不可怕…不會,他們不會靠得很近…《大白鯊》是唬人的」。然後他們就會以一貫的「你頭殼壞去」的表情看著你。 通常很難說清楚誰才是礁脈社會的大壞蛋,部分原因是我們這些潛客也不全然了解他們。畢竟,誰料得到那只可愛又活潑的小丑魚,怎麼敢從它的海葵屋裡衝出來,往你的手指咬上一口?那真的很痛!
  • 非人哉:星君並不是普通的雞,不能拿來做雞湯,只可以遠觀不可褻玩焉?
    非人哉:星君並不是普通的雞,不能拿來做雞湯,只可以遠觀不可褻玩焉? 非人哉:星君並不是普通的雞,不能拿來做雞湯,只可以遠觀不可褻玩焉?
  • 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29歲TVB宅男女神放棄攀巖:生命第一
    她發文謂:「以前看完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就覺得要爬上Ayers Rock呼喚愛,但因為爭議性,安全問題和不想早起,所以放棄爬上去。2019年10月開始也會全面禁止攀爬,所以我這輩子也沒機會了,不過我覺得Ayers Rock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我相信它已經收到我愛的呼喚。」不少網民都大讚女神明智之舉,畢竟生命安全應該放在第一位。
  • 深度文,只可遠觀,不可褻玩,人猶如木棉花
    看來,木棉花對於我等來說,只可遠觀,不可褻玩,不要跟實用沾邊,我應付不來。或者,靜夜閒暇時讀讀古書的記載「木棉樹高二三丈,切類桐木,二3月花既謝,芯為綿。彼人織之為毯,潔白如雪,溫暖無比」,在這樣美麗的句子中,靜靜賞析木棉花的暖暖情懷,就很好很足夠了。
  • 既迷人又危險的星座女,像是帶「刺」的玫瑰,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而今天我們著重說一說女性的魅力,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樣一些女性,甜蜜誘人,深受異性的喜歡,但她們不是任何人都能駕馭得了,就像是一顆帶刺的玫瑰,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在眾多的星座當中,這幾個星座女,往往有著這樣的特質。
  • 「記」可遠觀又可褻玩
    可是說這麼多,小記究竟怎麼才能既可遠觀又能褻玩呢:神秘大獎真的超級cool到沒有朋友,忘記99,趕緊來玩小記~
  • 《愛蓮說》作品鑑賞​
    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下句周敦頤就直接進入了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是對蓮的直觀描寫,其實字字句句皆是借蓮之表像傾訴心衷也。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嘆為觀止。可說通篇讀者都無一絲喘息之機。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胸器,PSVR遊戲《星之碎片物語、第一片》
    其次,因為是平行世界,所以玩家和少女只是能互相看見,聲音傳達不過去,更別說你想摸妹子一下了——隔著一個世界的距離,你沒有當痴漢的資格——這樣玩家也就無需Move,有個PSVR就能玩。雖然是為了降低玩家的準入成本並且防暈,但蜂桑依舊要說這設置簡直喪心病狂!理由見下圖:你可看到了那是何等的胸猛?而在VR世界中,胸是立體且會動的!
  • 一般人無法駕馭的5雙鞋子,個性時髦潮流,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每當看到一些比較個性時髦又非常潮流的鞋子,小編都會忍不住唏噓一番,真的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但是對於精緻的時髦精來說,可能就是輕鬆完美駕馭吧!
  • 一天一篇文言文:周敦頤《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
  • 周敦頤·《愛蓮說》譯文賞析
    《愛蓮說》北宋學者周敦頤所作的一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
  • 【回味經典】周敦頤的《愛蓮說》
    《愛蓮說》北宋: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他留下的蓮池和那篇《愛蓮說》,一直為後來者珍視。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調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重修愛蓮池,建立愛蓮堂,並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之於石立在池邊。朱熹作詩道: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裡不尋常;月明露冷無人見, 獨為先生引興長。賞析《愛蓮說》,其重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這是全文的中心題意。
  • 周敦頤為什麼寫《愛蓮說》?
    宋元之際黃堅編纂的一部文選《古文真寶》最早收錄了《愛蓮說》。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湖南編纂出版的《解放文選》,最早將《愛蓮說》選入課本。現在不僅內地的中學語文課本裡有《愛蓮說》,而且臺灣的國文課本裡也有《愛蓮說》。清代鄭之僑說《愛蓮說》「塾師童子輩傳誦者多」,日本學者林鵞峰說周敦頤的著作「誰不尊信哉?誰不誦習哉?」
  • 周敦頤《愛蓮說》,千古名篇!
    宋元之際黃堅編纂的一部文選《古文真寶》最早收錄了《愛蓮說》。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湖南編纂出版的《解放文選》,最早將《愛蓮說》選入課本。更多關於周氏資料請搜索關注公眾號天下周氏。現在不僅內地的中學語文課本裡有《愛蓮說》,而且臺灣的國文課本裡也有《愛蓮說》。清代鄭之僑說《愛蓮說》「塾師童子輩傳誦者多」,日本學者林鵞峰說周敦頤的著作「誰不尊信哉?誰不誦習哉?」
  •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盛愛 一作:甚)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初中古文 | 周敦頤《愛蓮說》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xi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可:值得。2.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