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 | 選35mm還是50mm?

2021-02-15 營梓相機頭條

先給大家推薦一首好音樂-《Precious Burden》,來自瑞典國寶級女歌手-蘇菲珊曼尼的作品,中文叫「珍貴的負擔」!

「M應該選配35mm還是50mm?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徠卡資深玩家-Kenny

對於徠卡玩家、或者說街頭攝影師們,關於掛機用35mm的鏡頭還是用50mm的鏡頭,爭論已久。在爭論的背後,擁躉者們總能拿出大師們的器材來進行背書,比如布列松老爺子一生就鍾愛50mm鏡頭,而馬克.呂布和羅伯特.卡帕都喜歡35mm的焦段。

35mm

35mm焦段的視野角度是63度,相較於50mm焦段46度的視野角度,它更寬。有人說35mm的焦段讓攝影師進可攻退可守,意思是往前幾步可以拍攝特寫,退後幾步又可以當作廣角,是一個很多面手的鏡頭。然而也有人說,35mm其實是一個很中庸的鏡頭,它進一步拍攝特寫,即便是f1.4的光圈也不能很好的把照片的主體從兀亂的環境中剝離出來。然而退一步的廣角,再退也足以被20mm或24mm那種廣角特有的衝擊力秒殺,更不要說16mm這類超廣了。

50mm的鏡頭俗稱標頭,可謂是各個品牌的光學基礎,想在器材圈裡殺開血路,50mm鏡頭上基本匯集了各家的看家本領。它可以把體積做得更小、把光圈做得更大。但是50mm的缺點也和它的優點一樣明顯,如果你只帶一支50mm的鏡頭去旅行的話,那麼當你想在街頭拍攝一些建築的空間結構、一些大場面的街景的時候,你會相當懊惱。

M10-P ASC 美國電影攝影協會100周年紀念版

Leica M10+50/1.4A、50/0.95

兩支鏡頭很難去區分高低伯仲,從攝影誕生開始,兩支鏡頭都給世界留下了眾多不朽的作品。撇開關於兩個焦段鏡頭的光學設計,個人認為之所以對兩支鏡頭有不同的喜好,其實是人們在不同時期對美的理解以及對個人情感的延伸。

35mm的鏡頭更像是一個故事的講述者,或者說是一個在第三人稱以外的旁觀者。它能夠提供一種現場的參與感與溫柔的侵略性。它不同於長焦鏡頭只需要遠遠的關注著發生的一切並按下快門。你必須告別窺探,必須真正的進入故事的現場,去體驗、感知。

多走多拍,找到自己習慣的視角並加以打磨。先練好構圖,再去琢磨光影與故事感。大部分好的35mm作品,構圖基本是遵循著古老的橫平豎直原則。首先、鏡頭需與被拍攝主體處於相差不大的一個水平面,主體與水平找到了,就是在取景框裡觀察左右哪些是你想要囊括進畫面的東西,包括周圍的環境、光線、前景、被透視的遮蔽物等等。用35mm鏡頭的拍攝,其實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另外與被拍攝主體靠近一點會更有效果。正如那句名言:近點、再近點!

其次、做不到水平取景,那麼至少你構圖的畫面裡垂直物體與你取景框的一側應該是平行垂直的,左右皆可。

布達佩斯的地鐵,M10+35/2A

布拉格老城廣場的步行街,M10+35/2A

克魯姆洛夫Leica M10+35/2A

35mm的適用性體現著在風光、建築、街頭、人文、美食等地方,它給你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與臨場反應。前面我們說要近點、再近一點,這對攝影師的心理素質要求極高,很多有意思的場景我們參與進去了,但是卻因為那一絲的膽怯,最終我們沒有按下快門。

曾經詢問一位瑪格南的攝影師,她的回答或許有所幫助:

不管是誰,在面對陌生人的直視都會有所顧忌。但是,如果你是以一位外來旅行者的姿態出現在這裡,那麼人們普遍會對你更加善意,甚至欣然接受你的拍攝請求,所以如果你要進行街頭攝影,你的著裝打扮很重要。

陷阱構圖結合超焦距在街頭攝影中是一個很好的拍攝方法,很多場景中她先選擇好了主體,然後靜靜的等待一縷光線、一群路人、一輛飛馳的轎車……

布拉格,賣烤麵包的婦女 Leica M10+35/2A

克魯姆洛夫河畔的餐廳,客人眺望著山巒上的城堡 Leica M10+35/2A

布拉格老城區的清晨,一位跑步的女士穿過 Leica M240-P+35/2A

克魯姆洛夫的傍晚 Leica M240-P+35/2A

廣州沙面天主教堂的聖經 Leica M9-P+35/1.4

布拉格的地鐵站 Leica M10+35/2A

克魯姆洛夫小鎮夜色 Leica M10+35/2A

克魯姆洛夫小鎮,一輛菲亞特小車停在路邊 Leica M10+35/2A

布拉格當地的一種遊戲,一群人喝著啤酒踩著車前行,其中遊戲輸家將受罰 Leica M10+35/2A

夕陽下的布拉格街頭 Leica M10+35/2A

布達佩斯中央集市外的公交車 Leica M10+35/2A

布拉格街頭的送貨卡車 Leica M240-P+35/2A

布拉格查理大橋上的一群青年 Leica M10+35/2A

查理大橋上的街頭藝人 Leica M10+35/2A

布拉格老城廣場上的小男孩 Leica M10+35/2A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裡的教徒 Leica M9-P+35/1.4

                                                 50mm

絕大多數的50mm鏡頭體積都相當的小巧,得益於它們輕便的體積在旅途中它不會像那些長焦巨炮一直消耗著你的體力。同時因為製作技術與光學設計的成熟,大部分50mm鏡頭的價格會相對低一點。比如徠卡的50mm f/1.4A(11892)對比徠卡的35mm f/1.4A(11674)差不多要便宜1萬元。

50mm的鏡頭普遍有著大光圈加持,f/1.4是比較常見的,更大的如徠卡的Noctilux-M 50mm/0.95 ASPH,它們在保證畫面的焦點清晰銳利的同時還能給你營造一種夢幻般的焦外。大光圈所帶來的夢幻氛圍會讓很多新加入者感到新奇,因為這能簡單且有效的讓自己照片有別於傳統傻瓜卡片相機的出片。

布拉格街頭的父女倆,女孩正在吃一個流心蛋糕 Leica M10+50/1.4A

克魯姆洛夫街頭的藝人 Leica M240-P+50/1.4A

廣州市九龍湖公主酒店的路燈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女孩們 Leica M10+50/1.4A

相較於廣角鏡頭,50mm鏡頭缺少了那種視覺衝擊力。而對比85/1.4或者135/1.8等封王封神的人像鏡頭,它的主體剝離效果差了十萬八千裡。但是,50mm鏡頭的透視感以及對環境的交代方面,它遠比後者們有意義許多,柔和的焦外猶如北歐莊園外的迷霧,似有似無之間讓人想輕輕的走近窺探,慢慢的用心去感受。

50mm的鏡頭視野略等於人眼,在街頭當你發現有意思的場景時,下意識舉起相機就可以獲得這個畫面。特定的視野比例,構圖只需把握水平就可以呈現不錯的效果。

當然,如果街頭攝影確實做不到面對面去拍陌生人,那麼50mm鏡頭多少也能緩減拍攝者的心理壓力。同樣,50mm鏡頭的陷阱構圖與估焦盲拍都能獲得有意思的畫面。

布拉格清晨的街頭,一位路人正在搭乘計程車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查理大橋上,一群小夥子對街頭藝人鼓掌 Leica M10+50/1.4A

布達佩斯的中央集市,一位老人正在買水果 Leica M240-P+50/1.4A

布拉格街頭,洗衣店的老闆正準備送貨 Leica M10+50/1.4A

布達佩斯中央集市的水果攤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摩託車隊 Leica M240-P+50/1.4A

布達佩斯的地鐵 Leica M10+50/1.4A

布達佩斯的地鐵裡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的街頭畫匠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選美小姐們 Leica M240-P+50/1.4A

布拉格的街頭藝人 Leica M10+50/1.4A

克魯姆洛夫街頭餐廳的夫婦 Leica M240-P+50/1.4A

布拉格老城廣場街頭 Leica M240-P+50/1.4A

布拉格清晨的街頭 Leica M240-P+50/1.4A

廣州沙面島,星巴克裡的女孩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夫婦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畫匠 Leica M10+50/1.4A

一位哲人說:你所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是唯一的,所以每張照片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性,說它偉大一點都不過分。人生中的每個瞬間都是不可複製的,即便找回當初所有的一切來模擬那個瞬間,也找不回原有的味道。

35mm和50mm,它們從裝上卡口走上街頭那一刻開始,就承載著攝影師們對美好的嚮往、記錄著每一個唯一且偉大的瞬間。

相信看到這裡,是35mm還是50mm,大家心裡應該已經有了答案!

謝謝閱覽,歡迎大家親臨廣州營梓-徠卡授權中心體驗試用!





相關焦點

  • 到底是35mm還是50mm?也許是初入徠卡人士最糾結的話題
    範主用50mm鏡頭拍攝於某日 到底是35mm還是50mm,我想這會是很多初次買定焦鏡頭的朋友首先問的問題
  • 街頭攝影選35mm還是50mm鏡頭?這是個永恆的問題
    Leica M240-P、Leica M10、35/2A、50/0.95對於徠卡玩家、或者說街頭攝影師們,掛機用35mm的鏡頭還是用
  • 徠卡M系列50mm鏡頭的選擇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50mm焦段的鏡頭。目前徠卡現有在售型號的50mm鏡頭有4枚,分別是50mm/0.95、50mm/1.4、50mm/2、50mm/2AA,其中50mm/2不是非球面鏡頭,其他都是。在自然光線下的選擇性調焦拍攝,甚至藝術攝影,它都是理想之選——這使其成為在徠卡M鏡頭系列套裝中的首選。
  • 徠卡最好的35mm焦段鏡頭,你會頒給誰?
    而如果說到人文攝影,35mm焦段的話題度當之無愧位列第一。35mm 焦段相對 28mm 要平實自然些,而和 50mm 相比,它視野寬闊,包容更豐富。這也就促使它更具有普適性,即可以拍出不錯的廣角風景,也能拍出細膩的大光圈特寫。從1930年至今,在世代演變下,M口的35MM鏡頭總數多達十多顆。而在這其中,35mm f/2與35mm f/1.4鏡頭更是算曆來被爭論最多的兩顆鏡頭。
  • 關於徠卡50mm f/1.4,你了解多少?
    要說徠卡的經典焦段,除了35mm鏡頭,50mm焦段的呼聲也非常高,可以說是很多徠友的常用掛機鏡頭。而每款50mm在不同光圈上的分段也是非常豐富的,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50mm f / 1.4這款鏡頭。那麼,每一款鏡頭都有Ta背後的故事,要想透徹了解這款鏡頭,我們要先了解下50mm f / 1.4這些背後的經歷。以下文字和圖片資料結合網絡以及作者:Thorsten Overgaard,由Leica 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翻譯整理,如有更詳細信息,歡迎徠友補充糾正。
  • 老炮兒 | 徠卡MM+七工匠50mm f1.1
    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這麼一套另類的黑白攝影神器——徠卡M MONOCHROM (Typ 246)+七工匠50mm f1.1。 先說說徠卡M MONOCHROM (Typ 246)。 曾經有人將這臺相機稱為「高富帥遺照機」,那麼為了搭配這臺價格不菲的怪咖,我們必須也選一枚另類的鏡頭——七工匠50mm f1.1。
  • 常用定焦,尼康35mm/50mm/85mm F1.8如何選
    F1.8、50mm F1.8、85mm F1.8到底如何選?當然這句話不一定對,真要用50mm f1.8和大三元24-70 f2.8對比,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是定焦鏡頭畫質較好倒是真的,況且定焦鏡頭的光圈也可以做的更大。▷尼康35 /1.8G35mm被稱為「人文之眼」,這個焦段也是拍攝人文題材最常用的焦段。
  • 徠卡「七妹」:徠卡SUMMICRON-M 35mm f/2「七枚玉」
    外行往往稱該款鏡頭為第四版"version 4" 或"King of Bokeh"散景王(香港稱為「散影王」),儘管其背景虛化Bokeh(散景、散影)表現如同大部分徠卡LEICA 35mm一樣不敢恭維。
  • 35mm、50mm之後的下一隻定焦鏡頭該買誰?
    無論是新手還是玩家,都有自己鍾愛的定焦,那麼哪幾枚定焦是最值得買的呢?50mm焦距的鏡頭哲學很多人的第一支鏡頭就是50mm標頭,除了它是性價比最高的鏡頭外,另外超大光圈,是人像、小品最好的練手鏡頭。50mm鏡頭接近人眼的正常視角,要用好它並不容易。如果拍攝得太隨意,很容易流於平淡,形成難以吸引注意力的構圖和視覺衝擊力。
  • 【君峰·徠卡】這個世界就是35mm焦距的世界
    人文領域的拍攝,一般來說,主要以三枚鏡頭為主:28、35、50。35毫米鏡頭人像與環境兼顧,28毫米鏡頭主要以環境介紹為主。象寇德卡拍攝吉普賽人,介紹吉普賽人的生活環境,是襯託主題主要手法,所以他選擇25毫米鏡頭的廣角。一機一鏡,開始的時候和訓練自己的鏡頭感有關。
  • 「我夢寐以求的相機」— 徠卡50mm系列鏡頭
    50mm非常適合人文攝影,有"人文之眼"的美名,因為視角平實,畸變小,所以天生就帶有一種"紀實感"。"決定性瞬間"的布列松大師,用的就是50mm鏡頭。>接口:螺口和M口外觀:銀色這個鏡頭是在Elmar 50/3.5鏡頭生產接近尾聲時徠卡所推出的鏡頭,不論是做工還是光學素質都優於Elmar 50/3.5。
  • Leica35mm鏡頭群及Leica標識解釋
    徠卡無疑是現今製作工藝最講究的相機,她生產的M鏡頭憑藉極其嚴謹卓越的工藝和質量造就了相機鏡頭界中的一個神話。其中35mm焦段是眾多徠卡使用者喜愛的一機一鏡搭配。「八枚玉」、「七枚玉」等等鏡皇都是無數徠卡迷和攝影迷的夢幻逸品。從1930年至今,在世代演變下,M口的35MM鏡頭總數多達十多顆。本篇將會為你介紹這個世界上最華麗的鏡頭群,徠卡M鏡頭35MM篇。
  • 鏡事屋 · 徠卡 Summicron 35mm f/2 八枚玉專利介紹
    在徠卡愛用圈中,誕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初代 Summicron-M 35mm f/2 大概是最為傳神的鏡頭之一,關於它的身世,各路老師有如研究紅樓夢般將它的家底翻了個遍,諸如什麼早期晚期鍍膜的顏色,銀色和黑漆的區分抑或是序列號的優劣,不一而足。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要是按照這個方法來區分,仿佛每隻八枚玉的個體差異可以比得上 FE 35mm f/1.4 ZA 了。
  • 玩鏡|35mm與50mm
    35mm鏡頭被稱做:人文鏡頭,適合拍攝環境人文、人像、景物。35mm鏡頭效果比較折中,被玩家們當做掛機頭來使用。
  • 35mm相機
    如,28mm 焦長可以實現廣角拍攝,35mm焦長就是標準視角,50mm鏡頭是最接近人眼自然視角的,380mm鏡頭就屬於超望遠視角,可捕捉遠方的景物。目前數位相機的成像器件面積都小於普通的135膠捲(即35mm膠捲相機)的面積,所以同樣的視角時其鏡頭焦距相對於35mm相機要短,說到其鏡頭焦距時常不會涉及到其實際的物理焦距,因為數位相機CCD不統一,所以大家都用35mm(國內的135)相機來比較。就出現了「相當於35mm相機的焦距」這話。
  • 拍人像35mm鏡頭好還是50mm鏡頭好
    、50mm和85mm,那麼在35mm和50mm中選擇,拍人像35mm鏡頭和50mm鏡頭哪個好呢?首先我們就來看看這兩款鏡頭在APS-C畫幅的等效焦距,50mm焦距在APS-C畫幅上相當於全畫幅的75mm到80mm;而35mm鏡頭在全畫幅則是52mm到56mm,這樣看兩款鏡頭都是符合定焦人像標準鏡頭視角。
  • 一拍 / 奇兵突出——適馬35mm F1.2 Art
    我用的是徠卡 SL 機身,去年開始徠卡、松下、適馬三家結成了 L 卡口聯盟,共用一個 L 卡口,今年適馬推出的 SIGMA 35mm F1.2 DG DN | Art 就可以完美用在徠卡 SL 機身上了,純正原生卡口。本來約了朋友拍外景,結果天氣實在熱得我要抓狂,外景就拍得少一些,主要在室內拍攝,空調房裡多舒服啊!
  • 定焦鏡35mm.50mm.85mm那個是必備的鏡頭?
    35mm鏡頭拍攝帶有環境的全身、半身人物,比較廣的視野可以容納更多的環境,使用這個角度拍攝人像更偏重環境一些,相對50mm和85mm來說比較難取捨,因為畫面背景更多了,這對取景構圖的要求就多一些。   二 、 5 0 m m
  • 該怎麼去形容你最貼切——徠卡夜神 M 50mm/0.95
    攝影:hdbrand 器材:徠卡M10+M 50mm/0.95攝影:Daniel Hoffman 器材:徠卡M10-P+M 50mm/0.95攝影:Daniel Hoffman 器材:徠卡M10-P+M 50mm/0.95攝影:Daniel Hoffman 器材:徠卡M10-P+M 50mm/0.95攝影史上著名的一些徠卡攝影大師也都是以擅長人文紀實類題材而著稱
  • 徠卡Leica M6+50mm F1 意猶未盡的半個多月體驗
    徠卡Leica M6+50mm F1 意猶未盡的半個多月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