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攝影選35mm還是50mm鏡頭?這是個永恆的問題

2021-02-15 醇光旅舍

Leica M240-P、Leica M10、35/2A、50/0.95

對於徠卡玩家、或者說街頭攝影師們,掛機用35mm的鏡頭還是用50mm的鏡頭,似乎這是個永遠都在爭論的話題。在爭論的背後,擁躉者們總能拿出大師們的器材來進行背書,比如布列松老爺子一生就鍾愛50mm鏡頭,而馬克.呂布和羅伯特.卡帕都喜歡35mm的焦距。
知乎上也不斷有新入坑的朋友們提問:想玩街頭攝影,到底選35mm鏡頭好還是50mm鏡頭好?

35mm焦距的視野角度約等於63度,相較於50mm焦距的視野角度它顯得更寬。有人說35mm的鏡頭讓攝影師進可攻退可守,意思是往前幾步可以拍攝特寫,退後幾步又可以當作廣角,是一個很多面手的鏡頭。然而也有人說,35mm其實是一個很中庸的鏡頭,它進一步拍攝特寫,即便是f/1.2的光圈也不能很好的把照片的主體從兀亂的環境中剝離出來。然而退一步的廣角,再退也足以被20mm或24mm鏡頭那種廣角特有的衝擊力秒殺,更不要說16mm這類超廣鏡頭了。

50mm的鏡頭俗稱標頭,可謂是各個品牌的光學基礎,不同品牌賦予它的視野角度大概在46-52度之間。想在器材圈裡殺開血路,50mm鏡頭上基本匯集了各品牌商的看家本領。它可以把體積做得更小、把光圈做得更大。但是50mm的缺點也和它的優點一樣明顯,一方面它有著愉快的拍攝距離、有著曼妙奶化的景散、同時也能讓你在暗光之中拍下心動的作品。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只帶一支50mm的鏡頭去旅行的話,當你想在街頭拍攝一些建築的空間結構、一些大場面的街景的時候,你會相當懊惱。

M10-P ASC 美國電影攝影協會100周年紀念版

Leica M10  50/1.4A、50/0.95

兩個焦距很難去區分高低伯仲,從攝影誕生開始,這兩個焦距都給世界留下了眾多不朽的作品。撇開關於這兩個焦距的光學設計,個人認為人們之所以對兩種焦距有著不同的喜好,其實是人們在不同時期各自對美的理解以及對個人情感的延伸。

35mm的鏡頭更像是一個故事的講述者,它是一個第三人稱或者在第三人稱以外的旁觀者。它能夠提供一種現場的參與感與溫柔的侵略性,它不同於中長焦鏡頭只需要遠遠的關注著取景器裡發生的一切並按下快門,使用35mm鏡頭你必須告別窺探,必須真正的進入故事的第一線,去體驗、去感知。

先練好構圖,再去琢磨光影與故事感。大部分好的35mm作品,構圖基本是遵循著古老的橫平豎直原則。首先、鏡頭需與被拍攝主體處於相差不大的一個水平面,主體與水平找到了,接下來就是在取景框裡觀察左右哪些是你想要囊括進畫面的東西,包括周圍的環境、光源、前景、被透視的遮蔽物等等。

其次、做不到水平取景,那麼至少你構圖的畫面裡垂直物體或線條與你取景框的一側應該是平行垂直的,左右皆可。

用35mm鏡頭拍攝人文題材,其實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試想某日拎著徠卡旁軸在街頭想拍攝一張人物情緒片,當你與拍攝主體的距離足夠遠,那麼你所獲得的照片一定只是類似風景片一樣的效果,某種程度上你會發現,這張照片效果其實iphone也可以實現,此時的心情一定是崩潰的。因為當拍攝距離足夠遠的時候,你的照片中加入了太多的信息,太多的色彩、太多的光線以及太多的雜物,如果我們要的是情緒,那麼就足夠近的去表達情緒,減去那些多餘的信息。與被拍攝主體靠近一點會更有效果,正如那句名言:近點、再近點!

布達佩斯的地鐵,M10+35/2A

布拉格老城廣場的步行街,M10+35/2A

克魯姆洛夫,Leica M10+35/2A

當然,35mm鏡頭的適用性也能體現在風光、建築、街頭、美食等地方,它給你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與臨場反應。前面我們說要近點、再近一點,這對攝影師的心理素質要求極高,很多有意思的場景我們參與進去了,但是卻因為那一絲的膽怯,最終我們沒有按下快門。

曾經詢問一位瑪格南的攝影師,她的回答或許有所幫助:

不管是誰,在面對陌生人的直視都會有所顧忌。但是,如果你是以一位外來旅行者的姿態出現在這裡,那麼人們普遍會對你更加善意,甚至欣然接受你的拍攝請求,所以如果你要進行街頭攝影,你的著裝打扮很重要。

陷阱構圖結合超焦距在街頭攝影中是一個很好的拍攝方法,很多場景中她先選擇好了主體,然後靜靜的等待一縷光線、一群路人、一輛飛馳的轎車……

布魯克林街頭的老人, Leica M240-P+35/1.4A

海邊的表演者, Leica M10+35/1.4A

剛下公交車的老人 ,Leica M240-P+35/2A

巴黎街頭等待紅綠燈的女孩 ,Minolta AF 50/1.4

街頭的秩序維持員,Leica M9+35/2A

與計程車司機交談的老人,Leica M9-P+35/1.4A


布拉格,賣烤麵包的婦女,Leica M10+35/2A

克魯姆洛夫河畔的餐廳,客人眺望著山巒上的城堡,Leica M10+35/2A

布拉格老城區的清晨,一位跑步的女士穿過,Leica M240-P+35/2A

克魯姆洛夫的傍晚,Leica M240-P+35/2A

廣州沙面天主教堂的聖經,Leica M9-P+35/1.4

布達佩斯的地鐵站,Leica M10+35/2A

克魯姆洛夫小鎮夜色,Leica M10+35/2A

克魯姆洛夫小鎮,一輛菲亞特小車停在路邊,Leica M10+35/2A

布拉格當地的一種遊戲,遊戲輸家將受罰,Leica M10+35/2A

夕陽下的布拉格街頭,Leica M10+35/2A

布達佩斯中央集市外的公交車,Leica M10+35/2A

布拉格街頭的送貨卡車,Leica M240-P+35/2A

布拉格查理大橋上的一群青年,Leica M10+35/2A

查理大橋上的街頭藝人,Leica M10+35/2A

布拉格老城廣場上的小男孩,Leica M10+35/2A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裡的教徒,Leica M9-P+35/1.4 MC

「 50 mm 」

絕大多數的50mm鏡頭體積都相當的小巧,得益於它們輕便的體積在旅途中它不會像740G那種長焦巨炮一直消耗著你的體力。同時因為製作技術與光學設計的成熟,大部分50mm鏡頭的價格會相對低一點。比如徠卡的50mm f/1.4A(11892)對比徠卡的35mm f/1.4A(11674)差不多要便宜1萬元。

50mm的鏡頭普遍有著大光圈加持,f/1.4是比較常見的,更大的如徠卡的Noctilux-M 50mm/0.95 ASPH,它們在保證畫面的焦點清晰銳利的同時還能給你營造一種夢幻般的焦外。大光圈所帶來的夢幻氛圍會讓很多新加入者感到新奇,因為這能簡單且有效的讓自己照片脫穎而出。

布拉格街頭的父女倆,女孩正在吃一個流心蛋糕,Leica M10+50/1.4A

克魯姆洛夫街頭的藝人,Leica M240-P+50/1.4A

廣州市九龍湖公主酒店的路燈,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女孩們,Leica M10+50/1.4A

相較於廣角鏡頭,50mm鏡頭缺少了那種視覺衝擊力。而對比85/1.2或者135/1.8等封王封神的人像鏡頭,它的主體剝離效果差了十萬八千裡。但是,50mm鏡頭的透視感以及對環境的交代方面,它遠比後者們有意義許多。柔和的焦外猶如北歐莊園外的迷霧,似有似無之間讓人想輕輕的走近窺探,慢慢的用心去感受。從50mm鏡頭誕生之初,它就並非為糖水而生,特別是人文攝影領域,我們除了表現被拍攝的主體外,環境是一定需要進行交代的,當我們翻看100張照片,發現每一張照片的背景都成了迷霧,那得多乏味?還怎麼好好的講故事了。

50mm的鏡頭視野略等於人眼,在街頭當你發現有意思的場景時,下意識舉起相機就可以獲得這個畫面。特定的視野比例,構圖只需把握水平就可以呈現不錯的效果。徠卡的11892鏡頭可謂50mm鏡頭中高速鏡頭的代表,精巧的體積,緊湊的對焦行程,身邊有許多朋友熟練掌握在手抬起來的瞬間即完成合焦的本領。

他的經驗:徠卡11892鏡頭的對焦行程剛好符合左手食指完全彎曲和完全伸展的距離以及貼合角度,當對焦小月牙在最左端時,最近對焦距離是0.7米,當對焦小月牙在最右端時,最近對焦距離是∞遠,到達最右端後稍微回後一點,大概對焦距離是7-8米,當對焦小月牙在鏡頭正中時,對焦距離是1.3米左右。把自己與被拍攝主體的距離下意識的練就幾個常用距離,結合超焦距與焦平面原理,這幾乎是最高速的拍攝方式之一了。

當然,如果街頭攝影確實做不到面對面去拍陌生人,那麼50mm鏡頭的拍攝距離多少也能緩減拍攝者的心理壓力。同樣,50mm鏡頭的陷阱構圖與估焦盲拍都能獲得有意思的畫面。

布拉格清晨的街頭,一位路人正在搭乘計程車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查理大橋上,一群小夥子對街頭藝人鼓掌 Leica M10+50/1.4A

布達佩斯的中央集市,一位老人正在買水果 Leica M240-P+50/1.4A

布拉格街頭,洗衣店的老闆正準備送貨 Leica M10+50/1.4A

布達佩斯中央集市的水果攤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摩託車隊 Leica M240-P+50/1.4A

布達佩斯的地鐵 Leica M10+50/1.4A

布達佩斯的地鐵裡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的街頭畫匠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選美小姐們 Leica M240-P+50/1.4A

布拉格的街頭藝人 Leica M10+50/1.4A

克魯姆洛夫街頭餐廳的夫婦 Leica M240-P+50/1.4A

布拉格老城廣場街頭 Leica M240-P+50/1.4A

布拉格清晨的街頭 Leica M240-P+50/1.4A

廣州沙面島,星巴克裡的女孩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夫婦 Leica M10+50/1.4A

布拉格街頭的畫匠 Leica M10+50/1.4A

一位哲人說:你所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是唯一的,所以每張照片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性,說它偉大一點都不過分。人生中的每個瞬間都是不可複製的,即便找回當初所有的一切來模擬那個瞬間,也找不回原有的味道。

35mm和50mm的鏡頭,它們從裝上卡口走上街頭那一刻開始,就承載著攝影師們對美好的嚮往、記錄著每一個唯一且偉大的瞬間。

電車上懷抱孩子的母親,Minolta AF 50/1.4

伊斯坦堡街頭的店老闆們,Minolta AF 50/1.4

博斯普魯斯海峽邊賣牡蠣的小販,Minolta AF 50/1.4

伊斯坦堡,博斯普魯斯大橋上的釣魚老人,Minolta AF 50/1.4

伊斯坦堡,蓋樂塔下的一家三口,Minolta AF 50/1.4

相關焦點

  • 徠卡 | 選35mm還是50mm?
    先給大家推薦一首好音樂-《Precious Burden》,來自瑞典國寶級女歌手
  • 常用定焦,尼康35mm/50mm/85mm F1.8如何選
    經常有剛玩攝影的消費者問小編,剛買了一款入門級尼康單反,已經有了一款18-55鏡頭,現在想配一個定焦鏡頭,那麼35mm
  • 定焦鏡35mm.50mm.85mm那個是必備的鏡頭?
    那我們先分析分析這三個鏡頭的特點:35mm鏡頭拍攝帶有環境的全身、半身人物,比較廣的視野可以容納更多的環境,使用這個角度拍攝人像更偏重環境一些,相對50mm和85mm來說比較難取捨,因為畫面背景更多了,這對取景構圖的要求就多一些。
  • 適馬18-35mm/50-100mm電影頭和攝影頭上手對比——您選哪個?
    今天,本文將站在消費者選擇的角度,詳述適馬18-35mm/50-100mm電影頭T2.0和攝影頭F1.8的部分異同。在考慮入手攝影或者電影鏡頭之前,我們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首先要明確,就拍攝質量和價格考慮,電影鏡頭肯定比攝影鏡頭好。但我們都不是土豪,而且大部分的拍攝工作實際上都用不上電影鏡頭。
  • 拍人像35mm鏡頭好還是50mm鏡頭好
    35mm、50mm和85mm,那麼在35mm和50mm中選擇,拍人像35mm鏡頭和50mm鏡頭哪個好呢?首先我們就來看看這兩款鏡頭在APS-C畫幅的等效焦距,50mm焦距在APS-C畫幅上相當於全畫幅的75mm到80mm;而35mm鏡頭在全畫幅則是52mm到56mm,這樣看兩款鏡頭都是符合定焦人像標準鏡頭視角。
  • 攝影:35mm、50mm和85mm哪個焦段更適合拍攝人像?
    人像攝影中,35mm、50mm和85mm三個焦距是最為常用的。那麼這三個焦段各有什麼作用?哪一個更適合拍攝人像呢?
  • 那些鍾愛35mm鏡頭的攝影大師
    就像一張照片要拍成黑白還是拍成彩色一樣,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沒有答案的選擇題。那麼選擇一顆常用鏡頭,究竟是28mm,35mm還是50mm?在眾多的攝影作品裡,我們也很難去定義究竟哪一個焦段的鏡頭更容易拍出好的作品,畢竟真正好的照片與器材無關。
  • 到底是35mm還是50mm?也許是初入徠卡人士最糾結的話題
    範主用50mm鏡頭拍攝於某日 到底是35mm還是50mm,我想這會是很多初次買定焦鏡頭的朋友首先問的問題
  • 35mm、50mm之後的下一隻定焦鏡頭該買誰?
    無論是新手還是玩家,都有自己鍾愛的定焦,那麼哪幾枚定焦是最值得買的呢?50mm焦距的鏡頭哲學很多人的第一支鏡頭就是50mm標頭,除了它是性價比最高的鏡頭外,另外超大光圈,是人像、小品最好的練手鏡頭。50mm鏡頭接近人眼的正常視角,要用好它並不容易。如果拍攝得太隨意,很容易流於平淡,形成難以吸引注意力的構圖和視覺衝擊力。
  • 尼康35mmF1.8鏡頭和50mmF1.8鏡頭哪個好
    定焦鏡頭,在尼康品牌中這兩款鏡頭都是差不多的價格,那麼在尼康品牌中尼康35mmF1.8鏡頭和50mmF1.8鏡頭如何選擇呢?在尼康品牌中35mmF1.8鏡頭和50mmF1.8鏡頭都是1.8的大光圈,並且都是人像鏡頭。
  • 什麼讓我鍾情於 35mm?
    還是和 24mm、28mm、90mm 乃至任何其它焦段對比,35mm 都是不可替代的。首先,我熱愛街頭攝影,而在我看來街頭正是能讓 35mm 鏡頭完全發揮實力的舞臺。相較之下 35mm 鏡頭射程適中,仿佛一支左輪手槍在兩三米外點射,既保證了足夠的現場感,也相對不易驚擾到被攝者,可謂兩全之選。
  • 憑什麼35mm是紀實首選?它和50mm用起來差不多啊?!| 攝影早自習第1103天
    ↑ 戳語音聽微課↑- 語音轉文字 -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103天。今天我們還是要繼續前天、昨天的話題,前天我們聊的是85mm鏡頭,昨天聊的50mm鏡頭,今天怎麼說都是35mm鏡頭了,對吧? 但是我想先花一點時間來回答一下大家的留言,因為我發現大家的留言都非常好。
  • 玩鏡|35mm與50mm
    35mm鏡頭被稱做:人文鏡頭,適合拍攝環境人文、人像、景物。35mm鏡頭效果比較折中,被玩家們當做掛機頭來使用。
  • 56mm、23mm鏡頭什麼鬼?其實富士鏡頭你要這麼選
    如果您還有唯畫幅論的想法,建議您閱讀下好機友攝影之前撰寫過的文章:「底大一級壓死人」,真的是這樣?相信您對APS-C畫幅的相機會有一個更客觀的認識。為富士正名一番後,咱們言歸正傳,來聊一聊今天這篇文章的主題,也就是富士鏡頭應該怎麼選。
  • 關於鏡頭感:說說28、35、50mm三個定焦鏡頭
    剛學攝影的時候偶爾會聽到類似「鏡頭感」之類的詞語,卻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後來用了T3的35mm鏡頭一年多,才開始慢慢明白個中的含義。以前用變焦鏡頭不覺得,但用了定焦鏡頭一段時間後這種感覺就不知不覺的培養起來了,以至於我有時手裡拿著變焦鏡頭當定焦鏡頭用!不是說變焦鏡頭不能培養鏡頭感,而是大部分使用者只是簡單的變焦了事,沒有認真的對每個焦段固定練習,加上現在非全幅DSLR都有鏡頭係數,更加淡化了傳統的焦距概念。28-35-50是我比較常用的三個焦段,最熟悉的是35mm。
  • 讓你愛不釋手的35mm鏡頭
    打個比喻,35mm鏡頭就像是一個全能運動員,入水能遊,出水能跳(哈哈,誇張了一些),意思在不同的攝影題材都能以其特性拍攝出出色作品,例如:風景,人像,食物,Snapshot等等題材,深受攝影人喜愛以及擁有。  筆者綜合了以下6點跟大家分享,為什麼35mm定焦鏡頭能讓你愛不釋手,就好比相機中的鏡頭蓋一樣,在每次拍攝都會先放入相機袋中成為一支必備鏡頭。
  • 【佳能EOS器材】佳能EF 35mm 、EF 50mm 、EF 85mm 你會選哪個呢?
    今天小編與小夥伴兒們分享使用EOS 6D Mark Ⅱ搭配三支佳能EOS定焦紅圈鏡頭,展示35mm、50mm、85mm三個焦段的鏡頭在人像拍攝上的異同與特色。35mm、50mm、85mm鏡頭視角異同1、視角和透視變形的關係      首先,在拍攝人像時,35mm、50mm、85mm這三個焦段的鏡頭,最大的差異應該體現在視角和透視變形方面。
  • 用 35mm 鏡頭拍人像的提示
    35mm 的鏡頭可以說是很多人的掛機頭,甚至於有很多不可換鏡頭的定焦鏡頭的相機也使用 35mm 的焦段,主要還是因為這個鏡頭非常的實用,風景、建築
  • 攝影技巧 人像篇 如何用35或50mm定焦鏡頭拍出精彩人像
    35mm F1.4鏡頭,它具有同類35mm鏡頭裡令人驚嘆的速度和低光表現。使用50mm定焦鏡頭拍攝,幾乎不需要考慮變形或透視問題,攝影者唯一要做的,是如何在有限框架中,儘可能用畫面中的元素與景物,直覺去表現影像創作的主軸與質感。
  • 35mm定焦鏡頭,是人與風景的平衡
    PS: 繼85mm與50mm的心得後,繼續補上35mm鏡頭的使用心得,及一些個人感受。相關問題,也歡迎讀者留言,交流,探討。相關原創連結:你為什麼需要一支50mm的鏡頭?85mm定焦,除了人像還能拍什麼?35mm定焦,是頗具好評的一款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