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推薦|施天威等:基於能量貯存及釋放主體的煤礦衝擊地壓分類

2021-01-08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創新點

深部煤炭資源的大量開採造成衝擊地壓災害頻繁發生,如何有效的監測和防治成為當前研究重點,而監測和防治的基礎是準確的認識、掌握衝擊地壓發生機理和發生準測。本文在調研已有衝擊地壓分類方法的基礎上,依據擾動響應失穩理論,從衝擊地壓能量貯存及釋放主體的角度給出了衝擊地壓新的分類方法,分析了各類型衝擊地壓發生機理和發生準則,並進一步展開基於機理和準則的預測和防治措施初探。該研究成果有助於全面掌握衝擊地壓災害,對衝擊地壓工程監測、防治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作 者

施天威1,潘一山1,2,3,王愛文1,代連朋3

作者單位

1.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力學與工程學院;2. 遼寧大學 環境學院;3. 東北大學 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1

研究背景

由於淺部煤炭資源的枯竭,國內礦區大部分轉入深部開採,而深部地質條件更加複雜、多樣,伴隨的衝擊地壓等動力災害頻次增多,釋放能量增大,造成的破壞更加嚴重。如東保衛煤礦的「7·22」衝擊地壓事故,事故使-500迴風巷裡段120m範圍內底臌0.5~1.8m,上幫煤體移動0.5~1.2m,局部片幫,片幫最大寬度0.8m,巷道剩餘最小高度0.8,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經調查分析為7.0m厚的黃白色粗砂巖基本頂斷裂引起;千秋煤礦「11·3」衝擊地壓事故,震級達4.1級,使21221掘進下巷巷道裡段約400m範圍內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造成10人死亡,64人受傷,危害巨大,經事故調查分析,由落差達50~500m的F16逆斷層錯動引起。可以看出,不同地質條件下的礦井發生衝擊地壓的原因存在不同,體現了衝擊地壓類型的多樣性。

前人以衝擊地壓案例為導向,針對性的研究了各類型衝擊地壓發生機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對衝擊地壓系統性的研究較少,特別是基於分類下的衝擊地壓發生機理、發生準則及預測和防治措施的系統性研究。因此,筆者將在研究已有分類方法基礎上,給出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在此基礎上,系統性的分析各類型衝擊地壓發生機理、發生準則等,提出有針對性的監測和防治措施,實現分類防治,降低礦井衝擊地壓危害,保障井下人員的安全。

2

摘 要

衝擊地壓研究系統包括發生機理、發生準則及基於機理和準則的預測和防治。因誘發衝擊地壓影響因素眾多,相應的類型多樣,傳統的研究多集中在機理、監測及防治的獨立性研究上,造成現場衝擊地壓預測和防治的盲目性。

為了系統性掌握衝擊地壓機理,提高衝擊地壓預測和防治效率,通過調研已有的衝擊地壓分類方法,從能量貯存及釋放主體的角度提出了一種新的衝擊地壓分類方法;依據擾動響應失穩理論,分析了各類型衝擊地壓的發生機理;建立各類型衝擊地壓力學模型,得到了衝擊地壓發生條件的解析解和發生時釋放能量估算公式;並對分類方法在預測和防治中的應用進行了初探。

研究結果表明:

根據能量貯存及釋放主體的不同,衝擊地壓劃分為煤體貯存及釋放能量型(Ⅰ)、頂板貯存及釋放能量型(Ⅱ)、斷層帶及圍巖貯存及釋放能量型(Ⅲ)3種類型。

Ⅰ型衝擊地壓由煤體壓縮失穩並釋放貯存的彈性能產生,發生條件由煤體固有屬性單軸抗壓強度σc和衝擊傾向性指數K決定,釋放能量與衝擊傾向性指數K呈反比關係。

Ⅱ型衝擊地壓由頂板-煤層變形系統中頂板斷裂失穩誘發,頂板抗拉強度σt越大,衝擊的臨界採空區跨度Lcr越大,失穩垮斷時釋放能量也越大。

Ⅲ型衝擊地壓由斷層帶及圍巖系統中斷層帶巖石在軟化階段失穩產生,失穩條件由斷層結構及圍巖剪切模量確定,失穩時釋放能量與斷層落差成正比關係。

基於各類型衝擊地壓的分析,提出了針對Ⅰ型衝擊地壓臨界應力Pcr的監測方法及其調控防治方法,針對Ⅱ型衝擊地壓頂板的變形監測方法和支撐頂板或誘導垮斷的防治方法,針對Ⅲ型衝擊地壓斷層附近應力監測和降低斷層處應力集中程度的防治方法。

3

文中圖片

圓形巷道分析模型

煤體單壓雙線性本構模型

彈性區貯存能量W與衝擊傾向性指數K關係

頂板-煤層變形系統

巖石單拉雙線性本構模型

頂板貯存能量W與臨界採空區跨度Lcr關係

斷層帶及圍巖系統

斷層帶及圍巖系統分析模型

斷層帶巖石應力應變曲線

煤體貯存及釋放能量型衝擊地壓波形

頂板貯存及釋放能量型衝擊地壓波形

斷層帶及圍巖貯存及釋放能量型衝擊地壓波形

衝擊傾向性指數K與含水率Y關係

來源:

施天威,潘一山,王愛文,等. 基於能量貯存及釋放主體的煤礦衝擊地壓分類[J]. 煤炭學報,2020,45(2):524-532.

SHI Tianwei,PAN Yishan,WANG Aiwen,et al. Classification of rock burst in coal mine based on energy storage and release bodies[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20,45(2):524-532.

責任編輯:常明然

編輯整理:郭曉煒

審 核:常琛

End

往期精彩

錢鳴高,許家林,王家臣:再論煤炭的科學開採

王國法,王虹,任懷偉,等:智慧煤礦2025情景目標和發展路徑

袁亮,姜耀東,王凱,等:我國關閉/廢棄礦井資源精準開發利用的科學思考

謝和平,高明忠,劉見中,等:煤礦地下空間容量估算及開發利用研究

卞正富,雷少剛,金丹,等:礦區土地修復的幾個基本問題

聯繫我們

聯繫人:郭曉煒

電話:010-84262930-811

郵箱:guoxiaowei@chinacs.org.cn

網址:www.mtxb.com.cn

版權聲明:

本平臺刊登的《煤炭學報》所有稿件均按照國家版權局有關規定支付了相應稿酬,《煤炭學報》享有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煤炭學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論文推薦|潘一山等:煤礦衝擊地壓巷道三級支護理論與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創新點(1)建立了衝擊地壓巷道「應力-圍巖-支護」力學模型,得到了考慮巷道支護作用下衝擊地壓啟動應力條件為遠場應力大於臨界應力,停止的能量條件為近場圍巖吸收能量和支護吸收能量大於遠場釋放能量。(2)指出巷道衝擊地壓防衝支護應從靜-動力學兩個角度,同時考慮「啟動—破壞—停止」全過程。
  • 山東煤監局採取「八項實招」督促煤礦衝擊地壓防治
    為認真汲取新巨龍能源公司衝擊地壓事故教訓,近日山東煤礦安監局結合山東衝擊地壓煤礦實際情況,採取「八項實招」,督促煤礦衝擊地壓防治。一是強化對衝擊地壓煤礦的分級分類監察。根據煤礦衝擊地壓災害程度,在專家論證的基礎上,對41處衝擊地壓煤礦根據災害程度再細分為四類,作為專項監察的重要依據。衝擊地壓專業組根據分類情況,加大對衝擊地壓高風險煤礦的監察執法次數,推動企業抓好各項衝擊地壓防治規定的落實。二是壓實衝擊地壓煤礦各層級防衝工作責任。
  • 衝擊地壓監測技術與裝備
    衝擊地壓微震監測技術 採煤工作面的推進,實現煤炭資源的採出,同時引發支架後方上覆直接頂的垮落,以基本頂為代表的堅硬巖層受拉剪應力的局部集中,產生「裂紋擴容貫通破斷失穩」變形,每一環節均向周圍巖體釋放彈性振動波,採用適合的傳感器採集該彈性振動波的波形參數,並建立數學模型計算出震源坐標及發震時刻,估算震源釋放的能量,稱之為微震監測技術,基於該技術研發的監測系統
  • 煤礦衝擊地壓事故也可預防
    10月20日23時左右,位於山東鄆城的龍鄆煤業有限公司發生衝擊地壓事故。什麼是衝擊地壓?危害有多大?發生概率?有沒有辦法預防,一旦發生如何逃生?逃生希望多大?就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教授康立勳。康立勳說:「煤礦衝擊地壓事故就是煤礦井巷或工作面周圍煤(巖)體,由於彈性變形能的瞬時釋放而產生突然劇烈破壞的動力現象。
  • ...關於進一步推進河北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和防衝擊地壓工作的意見》
    為推動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河北煤礦智能化水平,近日,河北煤監局聯合省發改委、省應急管理廳、省國資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河北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和防衝擊地壓工作的意見》,加快推進河北煤礦智能化建設進程。一是強化對標意識。5月份,河北煤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德昶帶隊,聯合省發改委、省應急管理廳、省國資委組織開灤集團、冀中能源集團一行27人,赴山東省學習考察煤礦智能化建設和防治衝擊地壓工作。
  • 國家煤礦安監局關於開展煤礦衝擊地壓防治專項監管監察的通知
    ,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堅決防範遏制煤礦衝擊地壓事故的通知》要求,國家煤礦安監局決定開展衝擊地壓防治專項監管監察。
  • 煤礦厚層堅硬頂板誘發衝擊地壓地面壓裂區域卸壓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80%以上的衝擊地壓事故都發生在具有厚層堅硬頂板的煤層巷道內,該類衝擊地壓已成為我國煤炭深部開採階段衝擊地壓的主體類型。厚層堅硬頂板在採煤工作面回採過程中易形成大面積懸頂結構,加劇採場局部圍巖的應力集中程度,其突然斷裂更是瞬間釋放強烈動載,從而造成群死群傷的惡性衝擊地壓事故。尤其當厚層堅硬頂板距離開採煤層較遠時,採用井下常規的卸壓手段(如井下短孔水力壓裂、深孔爆破等)難以實現對該類頂板的弱化卸壓。
  •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礦衝擊地壓防治工作的通知
    2020﹞6號)要求,深化煤礦衝擊地壓災害防治工作,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煤礦衝擊地壓事故,現就進一步加強煤礦衝擊地壓防治工作通知如下。三、強化煤礦衝擊地壓防治措施衝擊地壓礦井應當定期開展衝擊地壓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建立風險評估、方案設計與實施、工程質量管控、隱患排查等管理制度,明確衝擊地壓防治方案設計(改進)、實施(執行)、檢查(驗收)和組織(協調)的主體責任,並嚴格考核落實。對存在堅硬頂板和地質構造為主要致災因素的中等及以上衝擊地壓危險區,應當制定並實施針對主要致災因素的有效防治措施。
  • 水害、瓦斯、衝擊地壓……如何築牢煤礦安全防線?這裡有新方!
    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災害多發頻發情況下,煤炭企業如何保障煤礦安全生產,應對新挑戰?本報特邀部分煤炭企業高層管理者,結合企業實際,從水害、瓦斯、衝擊地壓等方面,談談體會與舉措,以饗讀者。,國家、山東省委省政府對衝擊地壓防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重視程度之高、措施要求之嚴、推進處置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印發通知要求——深化煤礦衝擊地壓災害防治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日前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礦衝擊地壓防治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深化煤礦衝擊地壓災害防治工作,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煤礦衝擊地壓事故。
  • 遼寧煤礦安監局「四項舉措」加強全省煤礦衝擊地壓防治工作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防範遏制煤礦衝擊地壓事故的通知》要求,深化全省煤礦衝擊地壓災害防治工作,有效防範和遏制煤礦衝擊打壓事故,近日,遼寧煤監局對全省煤礦衝擊地壓防治工作提出四項要求
  • 「煤炭學報大講堂第3期」齊慶新——煤礦衝擊地壓防治理論與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我國近年來煤礦安全狀況持續好轉,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已從2005年的2.711下降到2019年的0.083,但煤礦衝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及其複合災害仍時有發生。衝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發生機理複雜,通常沒有明顯宏觀前兆,難以準確預警。
  • 礦震頻發怎樣遠離衝擊地壓
    2020年12月15日,陝西榆林市榆陽區發生2.6級礦震,金雞灘煤礦停產;2020年12月23日,山東濟寧曲阜市發生2.4級礦震,星村煤礦停止生產……多地礦震頻發,礦震問題備受關注。雖然近期礦震均未造成大的人員財產損失,但回想起由礦震引起的河南義馬千秋煤礦「11·3」重大衝擊地壓事故等經歷,依然讓人心有餘悸。礦震到底有哪些危害?與衝擊地壓有何關係?
  • 什麼是衝擊地壓_澎湃新聞-ThePaper
    X 什麼是衝擊地壓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2個回答 衝擊地壓,又稱巖爆,這是一種巖體中聚積的彈性變形勢能在一定條件下的突然猛烈釋放
  • 解讀:什麼是巖爆(衝擊地壓)
    資料圖   衝擊地壓又稱巖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圍巖體,由於彈性變形能的瞬時釋放而產生突然劇烈破壞的動力現象,常伴有煤巖體拋出、巨響及氣浪等現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壞性,是煤礦重大災害之一。   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衝擊地壓的威脅。 1783年英國在世界上首先報導了煤礦中所發生的衝擊地壓現象。以後在前蘇聯、南非、德國、美國、加拿大、印度、英國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衝擊地壓現象時有發生。   在我國,衝擊地壓最早於1933年發生在撫順勝利煤礦。
  • 煤礦機器人技術論文推薦
    ,加快煤礦機器人研發和產業應用。煤礦機器人是實現無人值守、無人巡檢、無人排險、無人駕駛而替代人工操作的智能機器載體,將在未來煤礦智能化系統中佔有重要位置。《工礦自動化》特整理了近年來發表的煤礦機器人技術相關論文,歡迎品讀與引用!
  • 衝擊地壓實訓 教學設備解決方案
    一、項目背景與意義衝擊地壓,是巖體中聚積的彈性變形勢能在一定條件下突然猛烈釋放,導致巖石爆裂並彈射出來的現象。衝擊地壓發生時易造成支架折損、片幫冒頂、巷道堵塞、人員傷亡,對安全生產威脅巨大,衝擊地壓是世界範圍內煤礦礦井中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
  • 衝擊地壓造成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10月20日23時,山東龍鄆煤業1303洩水巷發生衝擊地壓,有22人被困井下。事發後,中央、省、市、縣成立現場救援指揮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省內多支礦山救護隊、消防救援隊伍數百人趕到現場全力救援。龍鄆煤業1303洩水巷衝擊地壓緊急救援,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人們在時刻關注著救援的進展,並默默為仍困在井下的18名礦工祈禱。22名礦工被困井下,事發原因為煤礦洩水巷發生「衝擊地壓」。那麼,什麼是「衝擊地壓」?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
  • 黃玉治:當前煤礦安全生產仍處爬坡過坎期
    國家煤監局去年組織各地對30萬噸/年以下煤礦實施分類處置,同時批覆核增產能煤礦27處、釋放優質產能4490萬噸/年。2020年將繼續重點抓30萬噸/年以下煤礦分類處置,針對小煤礦「最後的瘋狂」、技改「馬拉松」、「帶病生產」等現象,會議要求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必須停下來,倒逼落後產能淘汰退出。
  • 國家煤監局與中國地震局共享衝擊地壓礦井地震信息
    為推進煤礦衝擊地壓災害防治工作,日前,國家煤監局與中國地震局經研究,決定建立衝擊地壓礦井地震信息共享機制。  在國家煤監局與中國地震局發出的通知中,要求各省級煤礦安監局、地震局要加強溝通協調,研究建立本轄區有關礦區地震信息共享工作機制,共享衝擊地壓礦井位置、採場情況及周邊地震臺站分布等信息,結合實際,細化明確省級地震臺網向省級煤礦安監局提供信息服務的啟動條件、工作流程和服務形式。省級地震臺網在監測到衝擊地壓礦區範圍內發生2.0級及以上衝擊地壓、塌陷等地震事件後,立即啟動地震信息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