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肩的體式有哪些?
你是想要拗成毛線的體式,
還是想真正的開肩?
上次說過開肩(你對開肩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有小夥伴問我,還有哪些開肩體式,如果你細心去練習我相信你一定會知道哪些屬於開肩的體式。其實這個體式練哪裡取決於你的思想在哪裡。
如何判斷體式是練習哪個位置?
瑜伽的練習是藉由體式讓身體,內心和大腦連接在一起。這個體式到底練習的是哪個部位並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而是有大腦發出的指令去判斷的。為什麼這麼說,大家可以想一下,為什麼同樣的體式每個人做出來的樣子不同,除了身體柔韌性的差異,還有就是頭腦所關注的點。拿前屈式舉例,如果你做的是一個過程,你會在雙腿後側已經到達拉伸狀態的時候停下來,如果你關注的是一個結果那麼你不會理會身體的感受,只是一心想要做到雙腿伸直,雙手落地,頭碰小腿。只做結果很容易讓身體出現代償,而做過程可以享受到在過程當中身體一點點打開的感覺。因此這個體式到底是練習哪個位置是看你怎麼去看待這個體式。
比如戰士二式,我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加強腿部力量的體式,但是就僅此而已嗎?如果你一直把它當做加強腿部力量的練習,你的練習方式就會朝著力量的方向去,最後雙腿可能有力,但可能膝關節始終沒辦法正位,因為你沒有關注這一點。戰士二式還可以是一個開髖的體式,也可以是一個打開胸廓的體式。你的專注點在哪裡,你的狀態就會成為什麼樣子。並不是說你只關注一個點,而是你沒關注一個點再這個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點最終你就進入了專注的狀態,能做到這一步你才可以更好的進入冥想。扯遠了,那麼我們為什麼說手臂上舉也可以開肩,你現在能明白了吧,如果單純想手臂舉高高那麼有可能讓斜方肌過緊,如果你能專注在開肩這個概念上面,可能真的會將肩膀練的很好哦。
手臂上舉為什麼可以開肩?
與其說手臂上舉可以開肩,不如說手臂上舉的練習可以更好的找到肩膀的發力點。手臂上舉是肩關節屈曲的練習,但是有一部分小夥伴手臂沒有辦法舉起來,一部分是因為肩關節有炎症,比如肩周炎,一部分是因為肩關節比較緊張,我們討論後面的這個原因。
肩關節緊張很多人會直接去做開肩體式,牛面手,鳥王手等等,但是那個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是肩胛骨,瑜伽的練習會讓你發現和關注身體的弱點,這個弱點是平時經常忽視的問題。
首先要記住肩胛骨的正確位置應該在哪裡,不考慮太多其他因素,肩胛骨的內側緣之間的距離應該和本人的四指併攏一樣寬,但是因為習慣不好,這個距離會變遠,導致肩胛骨不穩定,有可能形成圓肩,位置不正確去做練習很有可能出現反效果。
我們在練習的時候需要啟動肩胛骨向下沉,想中間收,而這個力應該是沿著一道向下向中間的弧線進行的。而保證肩胛骨的力不改變再去舉手臂向上,但是這樣去練習很多人會覺得手臂舉不上去了,於是就會將肋骨外翻,塌腰來練習,這是你就是希望做到手臂貼耳的位置,並非想要練習開肩。
當手臂舉不上去的時候你試著讓肩胛骨下角想胸骨那個方向推進去,腋窩繼續展開,此時你的手臂還會再向上延展一點,感覺手臂整體變長,而不是手臂舉高。如果手臂上舉可以做的很好,你會感覺到頭部左右是放鬆的,不是僵在哪裡,而且下犬式的時候會感覺到上臂有力,而不至於經常壓肩膀來做下犬。
練習的時候專注點在哪裡你的狀態就是什麼樣子,所以練習的時候要帶上心和頭腦,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去做一個樣子。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著老師的引導,聽到什麼做什麼。這一句很簡答的話,但是如果用心去體會你會收穫更多。
猜你想讀
▼
乾貨丨想開髖不一定非要做那些開髖的經典體式
乾貨丨你好2018,嶄新的一年你許了什麼跟瑜伽有關的願望?
我們做最專業最有品質的內容,秒殺所有瑜伽號!
©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瑜伽檸檬所有,轉載請獲取授權,並註明來源及版權聲明。
© Yogalemon瑜伽群
聚集全國各地的瑜伽愛好者。加檸檬妹紙微信ss101377,拉你入群哦!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