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店Panera Bread如何用訂閱體系與星巴克搶生意?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美國,咖啡已經是個競爭過於激烈的市場了,除了有「第三空間」星巴克以外,很多餐飲店鋪都提供咖啡,比如Dunkin』 Donuts、麥當勞等等。

這時,通常被認為是午餐店的Panera Bread突然用Netflix般的「訂閱會員制(Subscription Model)」殺入這個市場,而且在先期測試期間,數據還相當好看。

一、Panera Bread是誰

Panera是一家麵包店,成立於1987年,在2017年4月5日由JAB控股公司以75億美元收購。

截至2019年12月30日,Panera以Panera Bread或Saint Louis Bread Co.的名義,在美國48個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共經營2178家麵包店。

▲Panera Bread實體店

二、8.99美元=咖啡隨便喝?

2020年2月底,Panera推出一項針對咖啡的無限量訂閱服務,消費者只需要支付8.99美元,就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隨便喝咖啡。

在聲明中,Panera是這樣寫的,支付8.99美元的月費後,「在正常時間,用戶每2小時可以免費喝一杯熱咖啡、熱茶或冰咖啡,而且可以免費續杯」,此外,咖啡的大小不限,但是不包括冰滴咖啡(Cold Brew Coffe)、濃縮咖啡、冰茶和酒精飲料。

▲Panera的宣傳海報

在三個月的先期測試中,這項訂閱服務取得了非常好的數據。Panera的執行長Niren Chaudhary表示,「我們正在顛覆行業,我們不覺得別人曾經做過類似的事兒」。

事實上,這項服務也是基於Panera以往的用戶存量做的,因為它之前的免費會員體系「MyPanera」已經有3800萬用戶;在訂閱制的幫助下,Chaudhary認為用戶量未來可能能達到5000萬。

三、Panera Bread的超級會員分析

我們不妨來看看數據:在前三個月時間,Panera在克利夫蘭(Cleveland)、哥倫布(Columbus)、羅利(Raleigh)、納什維爾(Nashville)的150家店鋪中進行了測試,數據喜人。

測試期間,店鋪訪問量增加200%以上,很多用戶幾乎每天來一次;70%的訂單中還包括其他商品;訂閱會員的續費率達到90%到95%;測試市場中,新增了大約25%的會員,他們幾乎完全來源於此項訂閱服務。

這些數據證明,消費者確實願意為價值付費——按照Panera一杯咖啡2.2美元的價格計算,只需要4杯,8.99美元基本就喝回來了,剩下的完全屬於「佔便宜」。

這其中非常值得關注的數據是,大多數消費者不是拿起咖啡就走,而是順手買了麵包等小食,這就意味著連帶率的提升,換句話說,咖啡訂閱成了「流量產品」、「低毛利引流產品」,不賺錢,就是為了拉消費者進門。

進門就是成功的一半,這是零售業的鐵律:對於Panera來說,一方面它將「消費者早上來Panera喝咖啡」變成「消費者來Panera吃早餐」,相當於直接切入了全新的市場,而且還用8.99美元鎖住消費者。

Chaudhary表示:

「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方式,不僅能讓消費者對我們的咖啡平臺更感興趣,而且還能讓他們接觸到我們咖啡館裡的食物,特別是在早餐時間。」

另一方面,連帶率的提升對於Panera的銷售收入有很好的幫助,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每年平均在咖啡上消費1100美元,很多人對此是相當自責的。

8.99美元直接免除了消費者這種自責,帶來心裡的寬慰,更重要的是,之前要花的這1100美元,其實已經放入咖啡的「心理帳戶」了,這下突然「憑空出現的」1100美元,就相當於「撿到的錢」。

人類一般如何處理「撿到的錢」呢?不是存起來,而是揮霍,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了訂閱制後,70%的到店顧客還買了其他商品。

換句話說,粗略地講,假設1位消費者一年會在Panera買1100美元的咖啡,那麼現在就可能變成108美元的咖啡訂閱+1100美元的零食,相當於將ARPU直接提升10%。

最後,這項服務其實還可以更有趣,比如所有訂閱會員在拿咖啡的同時,如果購買其他商品,會獲得積分,X積分換取1件商品;如果希望提升某個時間段的到店率,那麼就可以在特定時間段設計積分翻倍等。甚至還可以抄瑞幸咖啡的作業,玩個「百萬大咖」等等。

訂閱制改變商業,Panera抄了Netflix的作業,國內零售商們,這個作業抄不抄?

#專欄作家#

王子威,微信公眾號:零售威觀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獨立新零售分析師,關注於國內外新零售、新消費領域的最新戰略、戰術和發展。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麵包不只「bread」~網紅髒髒包、甜甜圈,英語怎麼說?
    美味的「麵包」一直都是小學妹的最愛,吐司、可頌、法棍,還有網紅髒髒包、甜甜圈,只用「bread」肯定是表達不出來的,那用英語該怎麼說呢?「麵包店」英語怎麼說?雖然麵包統稱為「bread」,但是麵包店並不是bread shop(×),bakery才是麵包店的正確表達。Toast 吐司吐司類的麵包也叫做sliced bread, 切片麵包。
  • 來看全美第一麵包品牌Panera Bread丨億歐解案例
    目前,Panera Bread是美國最大的連鎖麵包店,在美國和加拿大擁有超過2100家門店。2017年,Panera Bread還創造了繼漢堡王(Burger King)115.3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咖啡和甜甜圈連鎖品牌 Tim Hortons 之後的北美餐飲業第二大收購案——當年4月5日,JAB Holdings 宣布,將以 71.6億美元收購美國烘焙連鎖品牌 Panera Bread。
  • 專業人士說星巴克咖啡不好喝,星巴克咖啡豆的質量真的很差嗎?
    還記得美國一家咖啡組織評價:星巴克咖啡豆,大部分在75分到80分之間,還有一些咖啡豆在80分以上。也就是說:星巴克中使用的咖啡豆大部分屬於商業咖啡中得分較高的咖啡豆,還有一小部分咖啡豆的質量分數在80分以上。星巴克的商店大致可分為普通商店、洗手商店、臻精選商店和麵包店,咖啡豆的使用等級也有所提高。
  • 上海的麵包店
    所以今天小編把之前在上海拍攝的圖片和一些信息總結了一下,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以一個普通烘焙師的視角來探訪上海的一些麵包店的感受。1.吳寶春麵包店地址:淮海中路333號新天地廣場B1不過小編還沒有試吃過,不知口感如何。記得小編在他店裡買過紅豆包、法棍、原味可頌和貝果。印象最深的時候是那個貝果嚼不動太硬了,被我吃了一半扔了,Fascino的貝果相對於它來說好吃很多。據說此店的招牌是紅酒桂圓,但是我沒吃過,也不敢妄作評論。3.星巴克烘焙工坊地址:南京西路789號
  • 揭秘:星巴克新會員體系的成功秘訣
    因為星巴克作為一家全球有3萬多家門店、年收入過千億人民幣的公司,幾乎每單交易都是通過店員的服務完成的。而通常一個消費者點杯咖啡的時間通常不超過1分鐘,如何在這1分鐘內,讓店員輕鬆的把目標消費者轉化為會員,星巴克的積星制在這裡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瑞幸幹不掉星巴克,但喜茶可以
    還曾經用五糧液、二鍋頭等,搭配水果、芝士,調製出了含酒精的款式,例如醉醉桃桃、醉醉葡萄等。(5)加麵包。三明治、牛角包、吐司甚至蛋糕,肥宅水都喝上了,不要再掙扎了,再多吃點吧。這裡的核心技術,就是茶葉本身回甘的特性,讓它易於與幾乎任何輔料搭配,不僅不會搶味道,還能讓人在喝完之後,口中殘餘的味道更快消褪,從而喝得更多。
  • 一度對標星巴克,曾為網紅打卡點!深圳知名麵包店竟關門了
    近日,深圳明星麵包店BEEPLUS LIFESTYLE超級烘焙工坊(以稱:BEEPLUS超級工坊)店門口貼出公告表示,該店已於12月1日起暫停營業。這個曾以年客流220萬人次、一度對標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的明星門面,緣何黯然離場?
  • 把「我想要一個麵包」說成「I want a bread」?真的錯了!
    但是當面對麵包,我想要一個麵包的時候,很多人會說成I want a bread。把「我想要一個麵包」說成「I want a bread」?真的錯了!1. Bread這涉及到一個英語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的問題。首先一定要注意bread,不是大家以為的可數名詞,bread是一個明明確確的不可數名詞。
  • 想開麵包店?烘焙行業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我們開一家麵包店,就是面對大眾,好吃不貴則是普通大眾的基本需求,這一點能滿足,生意也不會差。薄利多銷也是出路,同樣沒毛病。 角度不一樣,得到的結果竟然是一樣的,都可以經營好一家麵包店,只是因為通往羅馬的大路有曲有折,大家走的路不同而已。
  • 星巴克被罵上熱搜,新會員體系把老用戶都氣哭了
    之前我們寫過星巴克老版會員制度的套路,可戳文章《揭秘「星巴克」會員成長體系,打造你的忠實用戶》查看詳情。1)各等級會員門檻降低星巴克的全新會員制度依舊和之前一樣,只有 3 個等級:銀星級、玉星級和金星級,但是每個等級的門檻都比之前更低。
  • 把「人造肉」賣給星巴克,是一門好生意嗎?
    Green Monday創始人楊大偉 那麼,把人造肉賣給星巴克,是一門好生意嗎?楊大偉說,星巴克很清楚顧客群的口味以及進餐方式,不一定是堂食,很多人會選擇外帶,所以在決定菜單的時候,會考慮到食物如何處理,以及外帶的保存和包裝問題。
  • 只有10%的客人為口味買單,星巴克怎麼做全球生意?
    星巴克通過這種隱性因素影響,提升客戶感知,打造用戶粘性,創造出了一種星巴克式的體驗,一種優雅與浪漫的體驗。它的全球27000多個門店風格各異,都呈現著當地的獨特文化,無論是菜單還是店鋪細節均與城市本地文化結合,每家都各具特色。下面給大家看一下星巴克的10個特色門店,體會不一樣的門店生意之道!
  • 這家日式麵包店到底有什麼魔力,能「稱霸」波士頓30年?|2019.03.14|天天一期英語閱讀同源外刊
    Source:這家日式麵包店到底有什麼魔力,能「稱霸」波士頓30年?提起pan這個單詞,您腦海裡會浮現出什麼場景?是紅太狼手持平底鍋追打灰太狼?還是黃金時代淘金者如何大浪淘沙拾到金?菠蘿包的翻譯是pineapple bread嗎?歐美麵包和日本麵包、中國糕點又有什麼區別?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糕點的神奇世界。Japonaise Bakery has been open for more than 30 years. Now it’s finally starting to see some competition.日本女士麵包店開業已經超過了30年。
  • 新年夢想:開一家烏鴉麵包店(附食譜)
    《烏鴉麵包店》是日本繪本大師加古裡子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關於親情與愛的故事。烏鴉爸爸和烏鴉媽媽帶孩子時的手忙腳亂,想必能讓很多新手父母莞爾一笑;全家人樂觀、齊心、共渡難關的精神也不時讓人心頭一暖,為這個故事增添了深層的內涵與感動。 《烏鴉麵包店》中還出現了青蛙、烏龜、恐龍、胡蘿蔔、貝殼、小轎車……各種各樣的麵包。我們在麵包店中很難看到這樣奇特而豐富的麵包,那就自己做做看吧!
  • 星巴克玩法升級,星星的用處更多了
    現磨咖啡這門生意,看起來有情調、有故事、有成功案例,在資本的補貼下也有流量……有那麼多咖啡都想要超越星巴克,但是真的想要笑到最後,首先要想辦法活得長久就算不說口味如何,單從店鋪的選址、內部的布局,以及會員體系來說,新勢力們距離星巴克這個前輩還差很遠啊。 說起星巴克,就不得不說他家的星星。
  • bread和cake用法:Bread and butter和icing on the cake啥意思
    bread麵包There is some bread apart from the milk.注意:bread是不可數名詞,不能用breads;cake是可數名詞。bread的數量可以用:a loaf(一條,只)/slice(片)/piece(片)of。
  • Bread是麵包,winner是贏家,breadwinner可不是「麵包贏家」啊!
    那英語中這個「生計」應該用英語怎麼說呢?1)「生計」用英語怎麼說?「生計」,也就是維持生活的辦法或生存之道,英語中可以用一個單詞——living,表示生計;常用搭配為for a living或者earn a living,表示謀生或維持生計。
  • 一家備受爭議的麵包店,吳寶春
    吳寶春開了一家麵包店名字也叫吳寶春,他是第一個獲得過法國麵包大賽冠亞軍的中國臺灣麵包師,得獎的冠亞軍麵包賣95塊一隻。經過了幾大公眾號的輪番科普吳寶春的來龍去脈不用看店家介紹都了解了。魔都賣的最快的是玫瑰荔枝麵包,我拍了一圈照再回來看到貨架已經搶空了,等了一會上了第二批。玫瑰荔枝是吳寶春時隔兩年再一次參加法國麵包世界盃獲得的冠軍作品。為什麼玫瑰和桂圓都要做1公斤那麼大?因為呢當時他參加法國樂斯福麵包比賽時的要求是作品必須用完1公斤麵粉,做烘焙的都知道比例重量差一點點,做出來的麵包口感差的可遠了。
  • 從星巴克高管到煮葉創始人,劉芳的「慢生意」| 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
    作為前星巴克中國區華中運營總監,劉芳曾親自操持星巴克在中國一些重要城市的拓展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她見證了星巴克文化是如何影響中國人對咖啡的認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那麼能否將星巴克的運營手法和產品打磨方式帶到茶行業,用一杯茶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而不僅是一杯咖啡?彼時,喜茶還叫「皇茶」,奈雪還沒成立,甚至資本對於茶飲領域的關注都很少,可以說茶飲行業正處在一個藍海市場。
  • 星巴克的「貓爪杯」,讓我朋友圈炸開了鍋……
    如果你剛好路過可能會看到:兩個大老爺們扭打在一起來了場誰臂短就輸了的競賽阿姨與小夥四手緊握的探戈群魔亂舞還有人為了搶一個貓爪杯整個貨架的杯子都摔了留下一旁夥伴目瞪口呆:今天業績穩了有看完抖音來搶的,有資深黃牛來等的,還有為女朋友來搶購的( 買不到就分手 )。競爭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