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文博類的綜藝節目,這段時間可謂是出了不少,比如已經出了兩季,第三季已經宣布定檔,每季評分都在9分以上的《國家寶藏》。還有播出三季,每集評分都在8.5分以上的《上新了!故宮》等。
總而言之,文博類綜藝節目越來越多,但他們的目的都在於傳揚中華傳統文化,宣傳中國古典之美。
《國家寶藏》第三季已經宣布啟動,定檔12月跟大家見面,在大家焦急等待該節目早點播出的時候,央視出品的另一檔神仙綜藝節目悄然開播,那便是《衣尚中國》。
與其他探寶類節目不一樣的是,《衣尚中國》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這檔節目聚焦的是服裝,是一檔服飾文化節目。
《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是美食,《國家寶藏》主角是文物和歷史,這次,央視終於把目光對準了大家的穿,為大家介紹上下五千年的服飾演變,展示中華服飾文化中體現的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情感與寄託。
這檔節目的好看之處在於,所有的嘉賓身著傳統服飾,通過故事講述和舞臺呈現以及創意秀的形式,為大家展現上下五千年的服飾之美。
沒有乾巴巴的講解,只有恰到好處的表演
既然要做服裝類的節目,那麼就不能幹巴巴的去講解服裝,不然會讓人覺得枯燥無味,甚至覺得那是一檔紀錄片。
《衣尚中國》巧就巧在,它將上下五千年的服裝,將每一季的主題融入到舞臺表演之中。
比如從一開始能看到一場穿越式的古今對話,古人和李思思對話,詢問何處可以買到如此美麗的衣服。隨後朱廣權出場,引出最大的織坊。
整場表演採用舞臺劇的形式,把「錦繡」、「良緣」的故事展現到大家面前。這裡面的故事,有的來自詩經,有的來自古文記載的文化習俗,當然還有許多來源於大家熟悉的經典人物。
從每個人物身上的穿著、臺詞、言行舉止等等,我們知道他們那個年代的傳統服飾,聽著他們的故事。
融入舞臺的講解,有了表演的講述,讓觀眾對傳統服飾之美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恰到好處的明星表演,不矯揉造作的舞臺劇
《衣尚中國》目前播出兩期,除了李思思擔任節目組的主持人,會客串到每一期的舞臺劇表演中以外,每一期節目還會邀請其他明星客串參與。
第一期「錦繡之美」就邀請了朱廣權、周深、胡杏兒等,第二期「良緣之美」則邀請了惠英紅、於朦朧、邢菲等在每個不同的階段進行表演。
每位明星在節目中充分發揮出了自己的特長,周深是歌手,所以一出場便以一首《畫絹》驚豔眾人,胡杏兒是演員,因此飾演蠶神,穿著仙氣飄飄,猶如仙子下凡。
惠英紅和殷碩則在第二期中給大家上演古代婚俗,演繹齊國嫡長公主之母送女若兮聯姻衛莊公,以一場舞臺劇震撼眾人。
舞臺劇的故事基於歷史和傳統文化,故事講述的不生硬,也不會讓人覺得矯揉造作。特別是明星們穿的服裝也很有講究,絕非隨便穿穿,每個角色穿的衣服,都要符合角色身份和歷史背景。
三個空間全方位講解,落腳一場創意服裝秀
當然,整檔節目也不只是簡單的舞臺劇,還有知識講解,最後落足於一場服裝秀。從節目來看,該節目主要分為三個環節,分別為:「歷史空間」、「匠心空間」、「創演空間」,每個環節所擔任的任務都不一樣。
「歷史空間」主要以舞臺劇、戲劇等方式演繹,由明星們表演一個個故事,先把觀眾帶入到主題的歷史故事中。
「匠心空間」相當於一場知識講座,每一期都會邀請領域內研究學者跟大家講解細節,為大家講述服飾背後的故事和文化。
「創演空間」則是一場服裝秀,不過也不單單是簡單的服裝秀,而是將傳統服飾和現代審美結合起來,給大家展現出中華文之美。
三個空間展示,最後落腳於一場服裝秀,從古至今出發,給人不一樣的感受,《衣尚中國》真的滿足了不少人的要求。
雖然《衣尚中國》的宣傳沒有那麼多,也只是一檔小眾綜藝,但其文化底蘊真的豐厚,能學到很多知識,這檔綜藝推薦給你,你會去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