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帶的老百姓對於海鮮的熱愛幾乎已經達到了痴迷的程度,這舌尖上的誘惑卷著絲絲甜鮮為尋常巷陌帶來濃濃的煙火氣息。
在花樣繁多的海鮮中,小黃魚更是不可或缺的至美鮮品,無論是油炸、清蒸、爆醃、紅燒、放湯都是一等的佳餚,但是美食的烹製有時候也會有各種意外發生:想必各位庖廚君和美廚娘都有在清洗魚蝦時被刺傷的經歷,當然大部分時候也沒太大的在意,痛個幾天忍忍就過去了,可是前幾天來我院看病的趙先生就沒那麼走運了。
趙先生是捧著一個腫成錘子的手走進診室的,一問才知道:他已經忍受黃魚刺扎傷整整4天了。
41歲的趙先生喜歡美食,也喜歡烹飪,在家裡一般都是他掌勺的。前段時間舟山的朋友給他送了好幾條新鮮的黃魚。拿到黃魚,他腦子裡已經飛快地跳出一盤清黃魚了,鮮啊,這麼好的魚只有清蒸才能不辜負它的鮮美。
於是,他立即拿了一條魚開始在水池裡清洗起來。「哇」突然一聲叫,他的右手食指被魚刺扎了一下。「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還好傷口不大,就是冒出一些血珠子來。趙先生用水衝了一下,貼了一個創可貼,也沒當回事情。
而這被扎傷的部位在開始的幾天也不怎麼疼痛,也沒啥感覺,然而上周開始疼痛加劇,整個手背也很快腫了起來。一旁的趙太太看著先生的手覺得不對,連催帶趕地讓他馬上去醫院,趕到我院時,他的整個手掌全部腫脹發紫,連上肢都開始都像吹了氣球一樣腫起來了。
接診的正好是我院外科金海敏醫師,他對於各種蛇蟲咬傷有著豐富經驗,人稱「金蛇郎中」。見此情景,他立馬聯想到前幾年醫院也接診過一個被明蝦扎傷的老太太,那一次可是緊急事件,因為患者送來的時候已經直接感染性休克送進重症監護室了,最後檢測出來是海洋弧菌的感染。難道這次也是……金醫師趕忙安排趙先生仔細做了一系列檢查。
等到趙太太看到眼前厚厚的一沓籤字同意書時嚇了一跳,竟然顯示「病危」了!還有生命危險?!果然,沒一會兒趙先生就開始發高燒了,好在人在醫院,金醫生當機立斷趕緊給趙先生進行了傷口切開減壓清創+VSD治療,並把趙先生送進病房。
住院一查才發現,才41歲的趙先生看似身強體健,實際上體內的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都伴隨著他已經好多年了,沒幾天化驗室也給出了最終診斷結果:「MRSA」——一種毒力很強的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好在經過兩次的清創+VSD治療,現在趙先生的手已經縫合痊癒,正好把周身的毛病都檢查治療一下,從「因禍得福」的角度看,也因為這條小黃魚,讓自己體內的慢性病提早被發現了。
MRSA菌來了解一下
MRSA屬於金葡球菌種,自上世紀60年代初被首次發現後,其導致的感染及大規模爆發已危害到特定人群,如醫院、監獄和養老院。MRSA也造成了無數的皮膚、肺部、骨骼及累及心臟的葡萄球菌嚴重感染。這些感染很難治療,甚至有時能引起死亡。相比老年人,年輕人感染MRSA後因為免疫力更強,就會出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而老年人要麼很快被MRSA擊倒,要麼與MRSA共存起來。目前,MRSA感染的死亡率為10%左右。
對於MRSA大家不必刻意防範,更不需要用藥物去預防,那樣反而有副作用。市民日常生活中,注意勤洗手、破損的傷口注意消毒和覆蓋,不要吃發黴的麵包即可。
被魚蝦刺傷小貼士
被魚蝦刺傷尤其是海底的魚刺傷一定要仔細消毒處理傷口,如果傷口較深還是到專業的醫院處理。
如觀察幾天傷口越來越紅腫,不要在家裡熬,早點到醫院,因為往往感染的風暴式反撲很厲害的。
老弱孕婦和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刺傷要更加注意,因為自身免疫力比較差,容易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