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市委五屆十次全會在敘州區舉行,與會人員用一天的時間,回顧過往,展望未來。從縣域經濟、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為我市「十四五」開新局擘畫了一幅美好藍圖。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市委委員劉朝平:筠連縣將堅定不移地搶抓機遇,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建設,按照「小縣優城」思路,「一城三鎮」空間布局和「30平方公裡、30萬人口」遠期城市發展目標,健全機制優化縣城主城區總體規劃設計,高標準高品質推進開發建設;立足中藥材、肉牛、茶葉+生豬、林竹、漆樹等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規模經營、集約發展為主攻方向,完善農特產品市場體系,打造高品質、高附加值特色農副產品,推進消費品工業重鎮創建。
市委委員李強:江安縣將搶抓區域發展機遇,著力以項目攻堅打造宜賓東向開放的橋頭堡,堅持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配套宜賓三江新區、促進宜瀘一體為核心引擎,動態謀劃儲備「十四五」的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兩路一橋一碼頭」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設施互通、產業互動、資源共享。
市委委員帥胤:在下一步工作中,建議思想解放再促進,作風建設再深入,工作落實再強化,黨建保障再增強。在縣域經濟根本性扭轉和經濟社會均衡發展上下功夫,特別是醫療、基礎教育等方面。
列席人員陳良雲:興文縣將堅持「工業強縣、產業興縣、文旅富縣」的戰略布局,改造提升礦產資源綜合開發、文化旅遊、特色餐飲等傳統產業,培育林竹產品精深加工、富硒綠色安全食品、特色水產、數字經濟、洞藏酒業等產業,以縣域經濟發展夯實人民幸福的物質基礎,推動就業、教育、醫療、社保大發展,真正建成「經濟興盛、城鄉秀美、人民幸福」的新苗鄉。
有效銜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市委委員石進:興文縣將堅定不移地推進文旅建設,抓住交通區位改變的優勢,將更多的遊客吸引到興文,同時,堅定不移地推進鄉村振興、城鎮建設和項目投資。
市委委員王家元:建議加強鄉村法治建設,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保障。
列席人員瞿進:敘州區將緊緊扭住工業這個增長極,盯住相關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緊緊扭住城鎮這個加速器,加快推進新區建設,紮實抓好中心鎮建設;緊緊扭住農業這個「牛鼻子」,發揮農業大區優勢,抓緊布局現代特色農業,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同時,還要對標先進,自加壓力,跳起摸高。
列席人員謝曉丹:筠連縣將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底線、紅線;同時,舉全縣之力,突破交通短板;堅決把農業、農村工作抓好,特別是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篇文章的銜接,打造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把縣城建設抓好,建設宜居、宜業環境。
高質量發展宜賓三江新區
市委委員黃修國:在「十四五」期間,高縣將主動融入全市發展大格局,舉全縣之力解決交通發展上的短板和不足;同時主動融入宜賓三江新區建設,立足自身優勢,找準自身定位,做好宜賓三江新區的發展協同區,並進一步對主導產業進行再優化。此外,高縣還將主動擔當作為,對標全市發展目標,對高縣的發展目標進行再完善。
市委委員陶學周:要發揮好宜賓三江新區開放口岸的作用,縱深推進改革開放,加大與長江經濟帶城市的合作。
列席人員蘭宏彬:宜賓三江新區將重點從生態保護、城市建設、創新驅動、產業培育、開放合作等五個方面發力,全力建設好長江上遊綠色發展示範區、全力建設好幸福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全力建好國家產教融合示範區、全力建好創新型現代產業集聚區、全力建設好四川南向開放先行區。
列席人員宿斌:江安將緊抓宜賓三江新區建設機遇,立足地理區位、產業發展等優勢,作為宜賓三江新區的協同區和發展區,進一步與宜賓三江新區加強經濟聯繫,做好相關產業配套建設。
列席人員黃燕:加大新興產業及智慧宜賓運用場景、示範區及示範項目的建設力度;系統性推動宜賓「雙城」建設成效提升工程,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學評估體系,促進「雙城」建設長遠、健康發展。
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列席人員師世秋:一是主動融入成渝地區和全省的大數據發展戰略,建立區域性的數據開拓和共享機制,可以協同建設成渝地區產業大數據基地,成立區域數據的災備中心,通過區域合作釋放發展動力;二是全力做大數字經濟的規模;三是適度超前做好政務和企業的信息化平臺建設。
列席人員饒福勇:積極與重慶、成都、上海等城市開展實質性的人力資源合作;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解決好重點企業用工問題;妥善處理好勞動關係等。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市委委員劉文華:一是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進城市現代化;二是著力突破南部山區縣縣域經濟發展瓶頸,主要是交通瓶頸;三是大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解決土地誰來種問題,同時,高度重視宜賓特色農產品種類的繁育,加快農產品基因庫建設。
市委委員林世全:地理區位優勢和綜合交通樞紐優勢是宜賓最大的兩個優勢,因此建議進一步明確優勢,增強全市人民發展的信心和幹事創業的激情;增強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自身高質量發展,輻射帶動滇北、黔西地區的發展;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提升效能,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在高鐵、高速公路、航運等對外交通高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本市縣域快速通道建設,以促進縣域經濟更好發展。
列席人員庹利華:對宜賓三江新區的規劃,要強化大通道的規劃建設,讓交通道路能夠更加科學、合理。
列席人員張芙蓉:建議在規劃中完善城市功能,市區路網建設,將市內半小時通行圈納入「十四五」規劃中。
深入推進「科教強市」
市委委員蘭亞賓:「十四五」規劃目標明確、思路清晰,讓人信心更足,增強了幹事的激情。在文化建設方面,建議將社科館建設納入「十四五」規劃,同時,建設市級音樂廳,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內涵,豐富市民生活,為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城市增添助力。
列席人員任春瓊:一是建議支持宜賓學院升為宜賓大學,建議支持宜賓學院建設宜賓醫學院。二是建議著力加快健康宜賓建設,全面實施健康宜賓行動。
列席人員徐仕海: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將深化產教融合,把成都理工大學作為雙一流大學在產教融合中的發展再走實,對宜賓產業、教育、文化、扶貧等方面發展做好全方位的服務,實現學校的再發展再跨越。
列席人員田仁來:我市要繼續完善學科布局,招引高水平大學,系統謀劃,採取措施,推進大學城的配套建設。此外,在基礎教育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同時採取更多舉措,加強與成都、重慶優質教育互補,引進更多的成都、重慶優質中小學教育,帶動宜賓市的基礎教育發展。
列席人員王玲:宜賓的大學城建設成果令人矚目。宜賓學院正積極對接宜賓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學科結構,以提升服務宜賓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建議建立大學城高校聯盟,並探索走出一條高校抱團合作發展的典範之路。
堅定不移實施「產業發展雙輪驅動」
市委委員魏紅英:「十四五」期間,五糧液提出了「三個一千億」目標,即在多元版塊銷售收入、主業銷售收入、利稅上實現一千億。同時,持續用力聚焦「1+5」產業,發力新興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推進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動力和活力。
市委委員羅雲:近年來,天原集團發展迅速,在高端新材料、鋰電子產業等方面發展前景良好,今後要在產業鏈構建、人才培育等方面繼續努力。一方面加速內部改革,努力補齊短板;另一方面要進行產業和能力結構的優化,抓好技術和市場兩大關鍵,彌補製造業短板。
候補委員高一川:在推動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建設工作中,一是要捋清關鍵點、突破點,在宜賓三江新區建設、大通道建設、城市功能完善、人文交流等方面尋求突破。二是要補齊我市當前在縣域經濟、第三產業、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一些短板。三是要建立切實可行的體制機制。
列席人員張豔麗:我市目前「雙城」建設和「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正在齊頭並進,建議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在縣域經濟方面,探索園區之間的互動,創建新機制,做到共建共享;補充招商引資人才幹部隊伍。
推動長江生態第一城建設
市委委員周永富:建議持續從源頭上治汙減排,結構上調整排放汙染物,落實好全會確定的目標、路徑、措施和要求,全力推動長江生態第一城建設。
抓好全會精神貫徹落實
列席人員朱曉莉:作為宣傳系統,下一步將從三個方面對全會精神進行學習貫徹。一是組織好學習、深刻領會精神。二是宣傳好「十三五」成就和「十四五」的未來發展。三是宣講好精神、凝聚共識。
(本報記者秦莉萍陳玉霞樊永紅田琴羅雯心謝暢王春豔採寫)
【來源:宜賓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