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視角】2021年如何投資?一文覽盡十大投行的觀點精華!

2021-01-16 美股研究社



本文來源│富途資訊


每年年底,各大投行紛紛發布2021年市場展望。富途資訊為大家整理了高盛、大摩、中金、中信等國內外十大投行對明年市場的投資觀點,幫助大家更好地備戰2021年的資本市場。



高盛


標指站上4300點;恆指目標29700點;高配A股;超配大宗商品


美股方面,高盛美股策略師DavidKostin預測,到2020、2021、2022年底,標普500指數將分別達到3700點,4300點和4600點。但前提假設是:


1)至少有一種疫苗獲批上市,美國大部分人群2021年上半年獲得疫苗接種;

2)美國國會依然分裂,共和黨控制參議院,民主黨控制眾議院;

3)美國經濟明年繼續V型反彈;

4)標普500成分股公司利潤大幅反彈。預計2021年將增長29%至175美元,比之前共識預期高5%;

5)美聯儲依然維持零利率,即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而且預計零利率至少將保持到2025年;

6)收益率曲線將變得陡峭,不過速度會比較溫和。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2021年底升至1.3%,2022年底升至1.65%。


港股方面,高盛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劉勁津預計明年底恆指目標為29700點。該分析師認為,本地零售股及收租股將迎來復甦,但仍存在內地與香港何時能通關的不確定性,而2021年恆指升幅將主要由中資股所帶動。


A股方面,高盛仍建議高配。從全球市場來看,高盛認為,隨著明年全球經濟將有顯著反彈,明年應該是自2017年以來股票絕對回報最高的一年。同時,A股因為人民幣的升值,將會比港股的回報率更高。具體配置的行業是耐用消費品、媒體、醫藥、交通運輸以及零售。


大宗商品方面,高盛建議2021年繼續超額配置大宗商品,原因是該板塊可能是對衝通脹的最佳選擇,而且勢將迎來另一輪牛市。具體來說,高盛預計石油和銅將表現良好,尤其是近期的銅價。


摩根史坦利


標普有望衝擊3900點;青睞A股,增持港股;看空金、油、鐵,看好銅


摩根史坦利表示,從年初到年底,疫情讓全球股市從周期末期切換到復甦初期。在經濟強勁復甦條件下,明年全球股市存在較大的上行空間,標普500指數2021年底前有望衝擊3900點。


在全球股市地域板塊上,大摩認為發達國家的股市將優於新興市場的股市。美股將受益於盈利和估值雙重提升,而歐洲和日本股市具有價值股特徵,受益於再通脹交易以及風格輪換。


在新興市場中,大摩最青睞A股,主要是基於三點:一是中國經濟將穩步復甦,二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升值,三是長期結構性機會。鑑於此,摩根史坦利對MSCI中國股市和A股均給出繼續「超配」評級,對A股繼續持樂觀立場,認為估值仍有吸引力,十四五規劃將提供支持,其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可能進一步提升。


行業板塊選擇上,在經濟復甦和利率曲線陡峭條件下,大摩建議超配周期性股票如金融板塊、工業板塊,對防禦板塊保持謹慎。市場風格選擇上,大摩建議超配價值型小盤股,對高估值的大盤成長股保持謹慎,後者易受利率上行衝擊。摩根史坦利預計,明年中國的消費、信息科技、醫藥、通訊服務、工業、房地產等諸多行業的EPS(每股盈利)可能出現超過20%甚至30%的高增長。


港股方面,高盛將港股評級調高至「增持」,明年底目標價亦調升16.7%至28700點,國指目標價亦升16.3%至11400點。大摩同時認為,科技顛覆、疫情/健康、ESG/氣候變化是明年重要主題。


大摩預計,在明年的弱美元周期下,美元至少將下跌10%。此外,大摩對大宗商品持謹慎樂觀看法:主要為看空金、油、鐵,看好銅。


隨著經濟復甦正在展開,大規模政策刺激可能性下降,黃金下行風險增多;預計原油需求得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到恢復,在此之前,油價下行風險較大;而銅是唯一一個在宏觀和微觀上實現了共振的交易品種。宏觀上,銅受益於再通脹交易;在微觀上,銅的庫存較低、需求也旺盛。


摩根大通


下調美股評級;債市需求銳減;看好新興市場股票


對於美股,摩根大通克羅埃西亞首席股票策略師Mislav Matejka將美股評級降至中性,認為美股不再是值得超配的資產。該分析師發現,歐元區和新興市場以及亞洲國家市場的表現今年以來已大大落後於美國和中國,這些表現差異仍有縮小的空間。因此,該行建議客戶進行頭寸的輪換,將新興市場和歐股的評級上調至增持,將美股評級下調至中性。


對於債券,該行預計,由於全世界最主要的4個發達國家央行的債券購買量減少,儘管明年全球債券供應會大幅下降,但債券需求將出現更大幅度的下降。具體而言,2021年全球債券需求將下降近1.7萬億美元,全球債券供應將下降1萬億美元,因此2021年供求平衡將相差約6000億美元。不過,該行也認為,6000億美元的需求缺口可以通過簡單的20個基點的收益率增長來抵消。


對於新興市場股票,該行預計明年漲幅可多達20%。摩根大通全球研究主管Joyce Chang尤為看好巴西、印尼、韓國和泰國,對中國股市的評級為「中性」。就行業而言,Chang表示,非必需消費品行業以及與娛樂和休閒相關的行業也有「迎頭趕上」的空間。


瑞信


中國是亞洲地區投資首選;港股估值有較大提升空間;看好受疫情衝擊板塊復甦


瑞信表示,隨著經濟逐步走出2020年新冠疫情的陰影、需求持續穩步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望回升至4.2%。各主要發達經濟體面對零/負利率常態化,意味著股市依然能夠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


中國內地:中國是瑞信在亞洲的投資首選之一。就業狀況改善、可支配收入增加將支撐該國國內需求復甦。大規模經常帳戶順差引發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將吸引資本跨境流入,由此推動當地資產價格走高。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疫苗利好消息提振了市場對香港開放邊境口岸以及恢復境外旅遊的樂觀預期,兩項限制的解除都有利於香港經濟的復甦。港股當前估值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對比其他發達市場,具備較大估值提升空間。


板塊方面: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旅遊(機場、航空公司等)和傳統零售將成為國際旅遊和其他各項社會活動逐步恢復的主要受益板塊。經濟全面復甦也將帶動能源和金融等周期性板塊,由此推動投資由成長型向價值型的風格輪動。


大宗商品:隨著全球經濟同比增長重返正區間,2021年宏觀面因素將持續利好大宗商品價格修復。


黃金:目前來看,新一輪財政刺激規模很可能不及預期,未來依然需要依靠貨幣政策刺激經濟。這將有利於收益率的穩定,對於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是一項利好。此外,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成功將推高通脹預期,實際收益率將面臨下行壓力,由此為金價進一步上行注入動力。


原油:即便明年原油需求持續復甦(特別是疫苗大範圍接種後),原油供應端限制可能依然難以解除。待到2021年下半年原油庫存回落接近平均水平後,油價才能重現回升空間。


另類投資方面:經濟復甦和低利率環境將利好地產價格,看好工業地產和物流地產等具備結構性增長潛力的細分板塊。


貝萊德


看好美國和亞太股市;建議減持美債


對於美股,整體策略上主要青睞那些即使財政支持令人失望也會表現出色的公司,同時周期性資產敞口也值得關注,如房地產、汽車和原材料類板塊,維持啞鈴式戰術,兼具「成長」與「價值」特性。科技股依然具有吸引力,預計在低利率環境下可以保持較高的利潤率。增稅曾被認為是科技行業迫在眉睫的風險,但隨著美國大選後國會出現兩黨對峙的局面,這一可能性明顯降低。雲計算、在線廣告和數字支付等增長趨勢蘊藏機會,而半導體和軟體等行業有望保持領先地位。


對於亞太股市,貝萊德上調了新興市場和大多數亞洲股市的展望,認為亞太地區有望成為「疫苗帶動的全球經濟復甦的主要受益者」,美元走軟和全球貿易關係更加穩定應該會進一步提振這些國家的發展。


對於美債,貝萊德建議在未來6~12個月內減持全球投資級債券和美國國債,評級降至中性。隨著收益率接近預期的下限,持有政府債券的戰略理由已大幅減少。如此低的利率降低了這類資產在股市拋售中充當壓艙石的能力。


中信證券


上半年看好股票、商品;港股和中概股更具優勢;A股將經歷慢漲「三部曲」


大類資產方面,2021年債務周期全年下行,通脹周期持續上行並於年中前後見頂回落。大類資產配置策略或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自當前至明年二季度——股票和商品優於債券;第二階段,明年二季度後——債券優於商品、股票。商品內部或呈現:原油、農產品>有色金屬>黃金>黑色系。


港股及中概股方面,在聚焦「新經濟」同時,同時將估值合理視為配置最重要的考量,離岸港股和中概比A股更有優勢。「十四五」規劃中的「追求質量」和「自主創新」是長期方向,由於部分「核心資產」估值偏高,需要精選細分龍頭進行配置。看好網際網路、消費電子、教育、農業和上遊原材料和金融板塊的核心標的。


A股方面,明年將經歷慢漲「三部曲」,具體節奏和配置建議如下:從跨年直到明年二季度中是第一階段輪動慢漲期,建議堅持配置順周期品種,包括可選消費和工業板塊,併兼顧半導體、生育政策等主題;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是第二階段平靜期,建議增配大金融和必選消費,主題方面可以關注新能源、國防安全;明年四季度開始是第三階段共振上行期,其間科技板塊和醫藥的相對配置價值將會提升。


中金


超配股票、商品;海外中資股有望實現兩位數收益;A股持相對中性看法


大類資產方面,展望2021年,不同地區疫情影響的退出節奏並不一致,需求恢復滯後供給的程度將進一步縮小,增長與政策「一進一退,此消彼長」,非均衡的復甦將影響大類資產表現的排序與節奏。3-6個月內繼續以「復甦交易」為主線,預期回報率排序上商品>股票>債券,建議相比均衡比例超配股票、商品,標配海外、利率債,低配信用債、黃金。


海外中資股方面,展望2021年,看好海外中資股市場表現,預計有望實現兩位數的收益。在強勁的盈利增長、較低的估值水平和依然有利的流動性環境共同支撐下,預計恒生國企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在2021年分別攀升至11800點和120點,隱含約12.4%和10%的上漲空間。具體而言,建議超配信息技術、汽車、耐用消費品、資本品、券商和保險板塊,但低配能源、交通運輸和電信板塊。另外,建議標配原材料、房地產、銀行、傳媒、零售、日常消費和醫療保健板塊。


A股方面整體持相對中性看法,根據疫情影響、增長與政策節奏等重點把握階段性和結構性表現是關鍵。看好產業升級、消費升級、數位化轉型、綠色發展等結構性主線,中國仍是全球尋找中長線成長機會的重要平臺。


招商證券
繼續看好周期性行業,生物科技、CXO龍頭仍具吸引力;港股金融、消費估值修復,中概二次上市將吸引資金流入


招商證券表示看好中國經濟前景,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將會成為主要驅動力。中美競爭格局下,中國將加快科技創新和實現科技自主、聚焦國內消費、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展望明年,招商證券對A股和MSCI中國指數的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中國整體的宏觀環境不斷好轉是核心推動力,但是預計指數的漲勢將放緩。


港股方面,預計2021年恆指會在23500至30500點之間區間震蕩。在本地疫情逐漸消退及通關限制可能逐步解除的前提下,香港經濟大概率會出現復甦,香港本地金融和房地產板塊、消費標的的估值將會修復。此外,中概股二次上市將吸引資金流入。


行業方面,招商證券表示:


1)繼續看好如建築和資本品、水泥、能源、交通等周期性行業,以及非必需消費品(特別是線下消費、教育和汽車);

2)醫療保健行業的增長勢頭將在新冠疫情過後放緩;預計行業輪動在2021年將更加明顯,行業龍頭和二線企業之間的差距將加速拉大;生物科技,CRO/CDMO的龍頭可能仍然具有吸引力;

3)對電信行業持謹慎樂觀態度,因為在移動ARPU上升和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的推動下,電信行業的股票估值可能重估。至於科技硬體行業,預計在5G手機的實際需求上升的情況下,穩固的基本面將得以持續;庫存補貨將不再是2021年下半年的驅動因素,但擔心出現投資者在業績期逢高賣出的潛在風險。

4)對電商和手遊保持審慎樂觀;線下消費的全面復甦將擠出部分增長勢頭。

5)由於需求復甦,預計公用事業行業估值將重估。

6)對保險行業的看法轉為正面。


中信建投


流動寬鬆拐點臨近;新經濟或成港股權重最高板塊;A股2021年收益將顯著低於2019年和2020年


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康波蕭條延續,預計全球庫存周期將於2021年見頂,見頂的先後順序將是中國、歐洲、美國;全球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拜登上臺不改美國對華強硬;全球疫後修復步入中期,後繼乏力;全球權益築頂回落,結構優先;大宗商品:上漲慣性仍在,但或難複製2010H2-2011H1走勢;大國崛起,印度有望成為全球增長新引擎。


海外投資方面,中概股(剔除掉已經在AH上市公司)行業結構中科技、消費等高估值、高成長性行業佔主導,未來隨著中概股繼續回歸港股,港股行業中金融地產和科技消費的權重將進一步此消彼長,新經濟板塊有望成為港股權重最高的板塊,港股有望成為中國新興產業投資的前沿陣地。垂直領域內容服務網際網路平臺迎來新機遇,網際網路投資方興未艾,數字內容、電商、本地生活和SaaS四個子領域值得關注。相關標的和投資建議:京東集團、騰訊控股、達達集團、美團、阿里巴巴、拼多多、小米集團、閱文集團。


A股方面,預期2021年市場整體收益水平將顯著低於2019年和2020年。經濟復甦後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的流動性邊際收緊將主導市場。除此之外,信用風險暴露、人民幣升值影響出口等因素都會對經濟和市場產生影響。市場上行的驅動力主要來自經濟復甦,全年市場走勢呈現出一波三折的特徵。全年最主要行情在2021年一季度,三季度可能還存在著小反彈。建議投資者降低預期,防範風險,把握一季度的行情。


華泰證券
短期交易復甦,中期關注輪動;A股交易「再通脹」和「新製造」


資產配置方面,明年一季度前全球定價的大宗商品>A股>中國國債>黃金>美債,股市需要降低回報預期,挖掘結構性機會、防範二季度可能的切換。債市短期逆風,中期或有轉機,利率債或維持震蕩格局,信用債防守和避險是主流策略,關注品種、騎乘等小機會。轉債整體行情概率不高,著力挖掘個券機會。明年黃金或受制於實際利率上行,總體震蕩偏弱,宏觀環境對有色、原油等順周期品種更友好。


A股方面,沿自上而下主線「全球再通脹和製造業投資周期回升」,配置思路是交易「再通脹」,以大宗為盾,以製造為矛。「盾」關注海外定價權較高、與製造業投資相關性最高的工業金屬、小金屬;「矛」關注中下遊設備零部件的「製造新生」,機械、電新、汽車等行業順疫情、順經濟、順政策、順技術,重點尋找符合工業自動化、綠色化、互聯化方向的隱形冠軍;另外關注計算機,企業增加資本開支的兩大方向為自動化和數位化。


( ̄▽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ノ


美股研究社長期徵稿,稿費最高6000元


公眾號點擊「聯繫我們-投稿」




相關焦點

  • 【港股視角】2021年如何投資?一文覽盡十大投行的觀點精華!
    中信建投:流動寬鬆拐點臨近;新經濟或成港股權重最高板塊;A股2021年收益將顯著低於2019年和2020年。華泰證券:短期交易復甦,中期關注輪動;A股交易「再通脹」和「新製造」。每年年底,各大投行紛紛發布2021年市場展望。
  • 亞投行副行長:亞投行投資四大領域
    非常高興能夠受邀來到此次重要的活動,跟大家談一談亞投行,以及與如此多的嘉賓討論如何通過創新投資和金融服務加深我們已有的合作,包括中國和阿聯,以及和世界的合作,我們之間已經有了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特別是2021年是阿聯建國50周年,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在杜拜的世博會期間舉行我們的年會,杜拜世博會的主題是「溝通思想,創造未來」,杜拜的主題和亞投行的目標是非常契合的,所以我們非常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活動,以及相關的討論,進一步發展並保證當我們來到一起的時候可以大有可為。
  • 2021年 指數該如何投資?
    2021年指數應該怎麼投資,有哪些機會可以把握呢?  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套「核心 衛星」的2021年指數投資思路,僅供參考,大家可以邊走邊看,擇機考慮是否上車。  01  核心:核心資產  什麼是核心資產?
  • 楊德龍:如何布局2021年投資機會?
    市場的風格再次回到白龍馬股,這類有業績支撐,同時又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白馬龍頭股表現強勢。現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做客新浪財經直播,就如何布局2021年投資機會的話題做如下概述:白酒、醫藥、食品飲料以及新能源汽車,這幾大方向是我一直建議大家重點配置的方向。年底,新一波行情來臨,這些消費白馬股和新能源汽車板塊,將繼續形成比較強的賺錢效應。
  • 亞投行2020年投資規模翻番 金立群稱五年內實現氣候融資佔比過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亞投行2020年投資規模翻番 金立群稱五年內實現氣候融資佔比過半1月13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在新聞發布會上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後,亞投行去年的放貸額增長較快,而今年的放貸規模預計也將達到去年的水平。
  • 2021年銀行業投資策略:與誰做時間的朋友?
    預計2021年上市銀行資產增速相較2020年回落1pc至10.3%,歸因於「穩槓桿」下,信用邊際收緊。息差:有望逐季回升。預計2021年淨息差較2020年+2bp至2.02%。歸因於資產收益率上升幅度大於負債成本率。節奏上,21Q1受按揭重定價影響,淨息差迎來低點,隨後逐季回升。類型上,預計中小銀行息差彈性更足,得益於資產期限更短,重定價更快。
  • 斬獲年度卓越回報PE機構,鈦信資本「三年七倍」的投資故事
    依託團隊投行功力精準判斷,鈦信資本投資的前兩個項目——奧美醫療和道通科技均已上市。目前奧美醫療已經退出,道通科技也即將迎來解禁。 鈦信資本由中信證券投行和投資的資深專家創立,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高毅輝是中國首批保薦代表人,從業經驗超過22年,在股權投資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資源。
  • 圖解2021投資主題:擁抱周期性資產
    最近,高盛發布了2021年的十大投資主題,排行第一的就是新冠疫苗有望提振全球經濟,看好周期性資產。高盛認為,市場尚未對強勁的周期性復甦做出定價。2021年,高速的經濟增長和非常寬鬆的宏觀政策應該是有利於周期性資產的有效組合。對此,多家華爾街投行和國內券商均有類似觀點。
  • ...2021年數位化革命投資的十大行業預測!——迎戰2021,你做好投資...
    近年來,最火的投資概念之一莫過於「數位化革命」了,尤其是2020年突如其來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更加快了數位化進程。年末,中信建投白金所長武超則及研究團隊,在見聞大師課《數位化革命投資指南》中,分12個行業盤點、解讀了數位化革命投資的策略方法。2021年,「數位化革命」的投資邏輯是什麼?還有投資機會嗎?機會在哪?
  •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答一財:未來有必要在數位技術領域探索新投資途徑
    原標題: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答一財:未來有必要在數位技術領域探索新投資途徑   在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將有哪些發展重點?
  • A股2021年怎麼走?哪些板塊值得投資?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
    A股2021年趨勢如何?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時值歲末,如何看待2021年A股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多數券商預計,隨著新冠疫苗問世,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
  • 已有12家券商預告2019年業績 投資+投行大力助推
    中信證券表示,2019年業績提升,主要是證券投資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同比增長。中信證券控股子公司華夏基金的股東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持有華夏基金13.9%股權。光大證券2019年下半年母公司層面計提單項重大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共計6.75億元,減少2019年利潤總額6.75億元,減少淨利潤5.06億元。
  • 2021年投資機遇在哪?千聊富家投資分享線下嘉年華成功舉辦
    導語:臨近年末,為了給今年畫上圓滿的句點和展望未來一年的前景,千聊富家舉行了首次的大規模線下分享會——2021年千聊富家投資分享嘉年華! 2020年12月12日下午,2021年千聊富家投資分享嘉年華於廣州市天河區嘉逸國際酒店成功舉辦。
  • 2019年投資總結&精華文章合集
    看著大家都在總結自己的2019,老司基也來湊個熱鬧,簡單做個投資總結。 市場比人強 2018年被認為是全球市場最糟糕的一年,很多人在2019年初,都比較悲觀。
  • 楊德龍:2021年「十大預言」的背後邏輯
    很多人都在期待2021年A股市場還有哪些機會,在12月12日我正式發布了2021年十大預言,給大家逐條的去講一下,我提出這十大預言的背後邏輯,大家看結論很重要,大家了解得到結論背後的邏輯更加重要。十大預言的第一點,隨著新冠疫苗研發成功並逐步推廣注射,歐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進入復甦軌道。現在歐美疫情依然嚴重,特別是美國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依然是高達好幾萬。
  • 2021年,牛市會來嗎?我們該如何投資布局?
    對於私募行業來說,2020年是收穫頗豐的一年:百億證券類私募數量翻倍,私募基金總規模逼近16萬億元,多個策略年平均收益超20%……站在2021年開端,投資者不禁好奇:今年的行情是否會延續火熱?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機會?「A股市場在指數層面已經開啟長牛慢牛的節奏,而結構性行情將一如過去兩年精彩紛呈。」世誠投資樂觀地表示。
  • 「2021年千聊富家投資分享嘉年華」於廣州圓滿落幕
    導語:臨近年末,為了給今年畫上圓滿的句點和展望未來一年的前景,千聊富家舉行了首次的大規模線下分享會——2021年千聊富家投資分享嘉年華!2020年12月12日下午,2021年千聊富家投資分享嘉年華於廣州市天河區嘉逸國際酒店成功舉辦。
  • 2021年十大預言背後邏輯大揭秘
    很多人都在期待2021年A股市場還有哪些機會,在12月12日我正式發布了2021年十大預言,給大家逐條的去講一下,我提出這十大預言的背後邏輯,大家看結論很重要,大家了解得到結論背後的邏輯更加重要。   十大預言的第一點,隨著新冠疫苗研發成功並逐步推廣注射,歐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進入復甦軌道。
  • 國際投行眼中的2021:拜登對中國影響幾何?A股、人民幣...
    「這是國際投行眼中的2021年中國:經濟向好,不會加息,但A股表現不如今年。騰訊新聞2020年終策劃「新十年的分裂與重構」之大勢展望篇——國際投行眼中的2021。「新冠疫情」顯然是2020年的高頻詞彙,幸運的是,面臨這場最嚴峻的考驗,中國經濟的表現可以說是「一枝獨秀」。臨近年末,隨著疫情一詞漸漸淡出人們視野,很多其他噪音又開始出現:通脹低迷、債務違約、政策易放難收。
  • 2021年股市行情分析及預測 2021年A股投資策略
    2021年漸行漸近,作為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機構投資者,各大基金又是怎麼預判2021年行情?又是如何看待板塊配置?  梳理工銀瑞信、廣發、銀華、博時等基金公司近期觀點可以發現,多數買方機構預計,2021年可能仍是結構性行情,但想要獲得高額回報相對比較難,投資者需要降低回報預期。就具體板塊而言,未來一到二季度順周期股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