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2家券商預告2019年業績 投資+投行大力助推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2019年中國股市領漲全球,給力的行情帶動下,券商業績迎來了大豐收!

截至1月17日晚,已有12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了2019年度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其中11家券商業績預增,淨利潤增幅在25%到400%之間。業績預喜讓投資者對券商股行情更加期待。

11家券商業績預增

中信證券淨利潤破120億

從各券商的業績預告情況來看,中信證券穩坐券商龍頭位置,預計2019年度實現營收431.77億元,同比增長16%;淨利潤達122.88億元,同比增長30.86%。

中信證券表示,2019年業績提升,主要是證券投資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同比增長。

中信證券控股子公司華夏基金的股東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持有華夏基金13.9%股權。中信證券同時披露了華夏基金去年的財務數據:2019年華夏基金營收為39.77億元,淨利潤為12.01億元,綜合收益總額為12.19億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本部管理資產規模為10,321.16億元。

大券商中,除了中信證券淨利潤穩步增長以外,中信建投和招商證券的業績增長勢頭良好,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78%以及60%至70%。

中小券商的業績則相對來說更有彈性,部分券商由於2018年的低基數,淨利潤同比增幅較高。共有5家券商的業績預增幅度超過100%,其中興業證券預增幅度達10到12倍,西南證券、東北證券業績增幅超200%,財通證券和東吳證券同比增幅超100%。

天風證券2019年的業績則在預增和預減之間擺動。天風證券業績預告顯示,天風證券2019年的歸母淨利潤為2.5億元到3.5億元,預計利潤差額區間有1億元,主要是信用減值損失金額存在一定的變動區間。

部分券商減值計提影響大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券商計提減值準備。有些不改淨利潤增長勢頭,但有些就對公司造成較大影響。

西南證券合計計提了3.15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主要由於子公司西證國際證券對融資業務形成的應收款計提2.8億元的壞帳準備,以及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商譽減值等因素所致。但西南證券的淨利潤預增幅度仍高達345%到375%。

興業證券因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等因素在去年12月合計計提了2.68億元信用減值準備,但由於2018年的低基數,2019年興業證券的預增幅度仍高達10至12倍。

國元證券也在發布業績快報的同時發布了2019年下半年計提信用減值準備的公告,共計提1.05億元,其中因股票質押回購業務計提了0.84億元。

光大證券2019年下半年母公司層面計提單項重大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共計6.75億元,減少2019年利潤總額6.75億元,減少淨利潤5.06億元。

行情回暖、科創板

成券商業績兩大推動力

縱觀各券商業績預增的原因,隨著去年行情整體回暖,以及科創板的推出,「投資+投行」成了券商業績的最大助推器。

對於小券商來說,投資及經紀業務帶動了其業績表現靚麗。券商把握市場機遇,在「炒股」中賺了一把。與此同時,市場活躍提升,券商的經紀業務實現了恢復與增長。

投行業務方面,券商投行業績呈現分化格局。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華西證券等券商均在公告中提及了投行業務帶動收入增長。

2019年共有203隻新股上市,其中70隻來自科創板。對於大券商和部分中小券商來說,科創板為券商投行業務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增量收入。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未來券商的商業模式將轉向「資本化投行(投行+PE 模式)」,研究、投行、投資業務均強且可協同的頭部券商才可引領變革,並提升 ROE。

展望2020年,華泰證券非銀研報認為,政策方面註冊制全面推進和對外開放奠定行業發展核心基調,多維度政策紅利驅動行業加快創新發展。未來投行、FICC和衍生品有望成為核心增長點,關注行業轉型升級進程。資本市場變革將倒逼券商轉型,優質券商有望優先受益。

相關焦點

  • 2019年淨利或超千億 「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本報記者 趙中昊上市券商2019年12月月報已於日前披露完畢。從月報累計數據看,36家A股上市券商2019年全年淨利潤總額超1000億元,全年累計營收總額超2500億元,同比均呈上漲態勢。機構人士認為,投資收入是券商業績增長的重要貢獻來源,全年行業合併報表口徑盈利增速將高於月報數據。展望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是證券行業最大利好,投行大年加上衍生品擴容,有利於頭部券商加槓桿發展,差異化監管之下行業併購整合有望提速。
  • 4家12月淨利破10億元,上市券商2019年業績增長超預期
    36家上市券商2019年12月收官業績已經發布,根據統計,36家券商去年12月單月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53.13億元,環比增長137.78%,合計實現淨利潤135.55億元,環比增長174%。而根據近期已有多家券商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或預報:上市券商2019年普遍實現業績高增長,其中尤以頭部券商表現搶眼。4券商12月淨利破10億元2019年12月市場主要股指表現強勁,交投活躍度明顯提升,因此券商12月自營、經紀及兩融收入均同比顯著增長。
  • 30家上市券商業績曝光!龍頭券商位次初定 中信、海通、華泰、國君...
    龍頭券商位次初定 中信、海通、華泰、國君暫居前四】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至2月初,共有30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或者業績快報,半數券商歸母淨利潤增幅在1倍以上,其中5家增幅超3倍,全行業業績整體向好,僅1家券商歸母淨利潤可能同比下滑。
  • 「紅7月」助推 券商單月業績創近年新高
    ⊙許盈 ○編輯 孫放   8月7日晚間,A股39家上市券商7月經營業績披露完畢,合計實現營收486.34億元,淨利潤230.44億元(母子合併口徑,下同)。在股市交投活躍及A股IPO單月募資額首次突破千億元等助推下,券商多個業務條線獲得豐收,單月業績創近年新高。
  • 申萬宏源-券商2019年12月經營數據點評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本期投資提示:  2019年12月券商業績收官良好:可比上市券商12月營收同比+33%,環比+136%,淨利潤同比+94%,環比+270%;1-12月累計淨利潤同比+52%。
  • 7券商2019年12月月報出爐:6家業績環比明顯增長 華鑫證券意外虧損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何劍嶺2019年12月的券商月報開始陸續出爐,這也意味著2019年全年上市券商的業績正逐漸浮出水面。截至2020年1月8日晚間,共有7家上市券商或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12月月報。這7家上市公司以區域性券商為主,中信、國泰君安等「大塊頭」暫未亮相。從這7家的情況來看,2019年底開始的市場反彈已經開始帶動券商業績回暖。
  • 券商業績回暖!2019年12月單月淨利累計超100億元
    2019年已經過去,上市券商12月業績基本出爐。據華泰證券統計,近來已披露業績的32家上市券商12月實現淨利潤134億元,環比+162.4%;實現營收355億元,環比+138.0%(剔除方正母公司分紅2.77億元影響)。32家券商中營業收入環比均實現正增長,28家淨利潤環比正增長。
  • 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全行業淨利翻番 中信證券四大指標...
    原標題: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全行業淨利翻番 中信證券四大指標領跑】日前,中國證券業協會根據各證券公司經審計數據,對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各項業務收入等38項指標進行了統計排名,並發布了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指標排名情況。2019年度證券行業業績明顯改善,扭轉連續3年同比下滑的趨勢;從單家券商情況看,中信證券再度蟬聯業內第一,其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均居業內第一位。
  • 2019年業績全面回升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按申萬行業分類,27家券商公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合計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達61%,有9家券商全年淨利潤在50億元以上,尚無上市券商淨利潤出現負增長。  在市場行情回暖帶動券商業績提升的同時,行業「馬太效應」愈加明顯,頭部券商無論是盈利能力、規模效應,還是業務份額,都相對領先。
  • 百大券商2019年度經營業績全排名揭曉(公司財報版)
    來源:東方財富網截止2019年底,我國共有證券公司132家,其中包含證券分公司及投行、資管子公司,通過對這些公司2019年財務報告的合併整理,匯總出百大券商規模及經營業績排名,供讀者與業內人士參考。此外,可以發現,小券商業績增速更快,大中型券商增速較低,小券商的業績彈性在擴張市場中明顯更強。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歸母淨利潤方面,102家證券公司2019年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248.60億元,與2018年相比接近翻倍,同比大幅增長91.06%。
  • 2020年,券商們賺翻了:投行員工8個月只休兩天
    素有「吃肉」說法的券商們,在年內承銷了4672億元的A股IPO規模,較去年增加90%,可以說賺的盆滿缽滿。這一年,56家券商共計收穫承銷保薦費236.16億,平均每家保薦費收入4.2億。券商人士直言:「業績最差的公司都比往年業績好的公司強。」投行精英:8個月只休了兩天假「現在特別忙,特別累。
  • 23家上市券商半年報出爐!過半券商淨利增超30% 中原證券卻大降近九成
    過半券商淨利增超30% 中原證券卻大降近九成】上市券商半年報正密集披露。27日晚間,中原證券發布2020年半年報,上半年實現12.5億元的營收,同比下滑2.89%;實現3085.08萬元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87.14%。截至當晚6時,共計23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半年報,中原證券是目前淨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的上市券商。
  • 去年超27家券商「換帥」 人才流動助推行業轉型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張莉 李迪2020年,券商行業高管變動依然頻繁。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超27家券商出現高管變動,其中10家以上出現新總裁或董事長走馬上任,同時財務總監、首席信息官等高管位置也有變化,更有機構提出以市場化方式公開招聘董事長。
  • 17家上市券商2019年12月營收淨利環比倍增 中信證券領銜成月度「雙...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郭夢迪 周璐璐又到上市券商業績月報密集披露時。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9日21:00,共計有31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19年12月份的業績月報。受益於2019年股市行情回暖以及一系列政策紅利,這31家上市券商2019年12月營收和淨利潤(以母公司口徑統計)全部實現雙增長。其中,中信證券在2019年12月及2019年全年的營收和淨利潤排行榜中均拔得頭籌。 結合2019年12個月份的業績月報可以看出,已公布業績的上市券商2019年全年業績大多實現了雙增長。
  • ...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承做到質控需求大增
    進入7月份後,投行也迎來招聘的黃金時期,根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8家券商有投行部門的相關招聘,其中銀河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財富、渤海證券各放出投行項目負責人崗位,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放出投行高級別崗位。從保代人數變化上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中金公司今年以來保代增加均超過30人,隨著項目的鋪開,不少券商出現投行人手不足的現象。
  • 資管投行等多項業務「踩紅線」,月內已有4家券商領罰單
    第一財經記者據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網站統計,近兩個月至少5家券商合計領到監管10餘張罰單,其中不乏大型券商,涉及中山證券、招商證券、湘財證券、恆泰證券等。券商因何被罰?債券業務、資管業務、承銷保薦均是券商被罰的業務「重災區」。券業從嚴監管態勢持續,存在內控缺陷、業務遊走在違規邊緣的券商相繼受重罰。
  • 震驚投行圈!有券商對投行員工嚴查出勤率有人遭降職降薪!群眾大呼...
    該人士告訴記者,投行部業務職級低的員工進入這一中心,要進項目組由MD挑選、接受公司委派安排,同時對初級員工加強培訓、加強考核,效仿國內大投行。關注三:全行業推行MD制箭在弦上受累於股權融資市場行情低迷,今年多家券商投行業績慘澹。「向改革要效率、節流開源、尋求生機」是多家投行今年的主基調。
  • 券商3季報預告超預期 券商ETF(512000)持續領跑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晚間,國海證券、西部證券、第一創業、長城證券、國元證券等多家券商已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均較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 以西部證券為例,公司預測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8億元至9.7億元,較上年同期變動幅度為68.42%至86.14%。
  • 上市券商2019年業績新鮮出爐,一哥狂賺超100億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王元也 截至1月9日晚間八點半,共有30家上市券商公布了未經審計的2019年12月財務數據(母公司口徑)。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券商去年12月業績的話,「炸裂」或許也不算誇張。2019年12月,30家券商合計實現營收300.45億元,環比大漲134.42%,合計實現淨利潤118.11億元,環比漲幅高達154.66%。而具體到每家公司的變化來看,漲幅100%都已經不算多了,200%、300%、甚至是1000%的都有。與此同時,隨著券商2019年12月業績的披露,其去年全年的業績也可窺見一斑(母公司口徑,未經審計)。
  • A股2021年怎麼走?哪些板塊值得投資?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
    A股2021年趨勢如何?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時值歲末,如何看待2021年A股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多數券商預計,隨著新冠疫苗問世,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