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海街日記,不懂是枝裕和

2021-02-07 跳軸

電影界的村上春樹,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入圍七次之後,終於憑藉《小偷家族》拿下了金棕櫚。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作為繼小津安二郎之後最熱衷於拍攝家庭故事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被大部分國人所熟知的作品當屬《海街日記》。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像偏綠的富士膠捲過一檔曝光一樣和風十足的畫面,家家都有點小確喪的內容,使其成為眾多高階文藝青年的偶像。

 


《小偷家族》的國內發行權已經被買下,配合著即將到來的宣傳,可以預見,是枝裕和導演將在國內收穫更多的影迷。當然,這是令許多粉絲感到痛心的一件事。

 

他火之前我就喜歡他了。

 

這是作為一個高端粉必須要有的驕傲。然而,如果說起作品來只知道《海街日記》,恐怕這個天就沒辦法愉快得聊下去了。至少你應該知道:是枝裕和導演作品的豆瓣評分裡,《海街日記》勉強並列第五,《小偷家族》更是連前五都沒進。即將面對廣大路人粉的你,這五部片子不可不補。

 

《無人知曉》

 


新搬來的公寓這家人是母親惠子(You飾)帶著四個孩子:明(柳樂優彌飾)、京子、茂、雪。但母親卻得對周圍的人們撒謊說丈夫去海外工作,自己與長子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事實是其它三名弟妹是「黑孩子」,因為四個孩子有著各自不同的父親。他們一直呆在家中,沒有去學校上學。

 

在母親去百貨商店工作時,年紀尚小的明就在家中代替母親行使家長的職責。突然有一天母親不見了,她把手中僅有的20萬日元現金和一張短短的便條留給了孩子們,把弟妹託付給明看管後,就悄然地離家出走。

 

無親無故,對外面幾乎一無所知的四個孩子們,要開始面對新的生活,那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家中早已經沒有了媽媽,生活早已經很拮据,水電早已經停了,今天吃過的泡麵湯要留作明天拌飯,喜愛畫畫就畫在水電停用通知單上,從公園偷水飲用,把摔死的妹妹埋掉.這一切,都沒有人知道 (豆瓣@文森特)

 

《步履不停》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總是慢一拍」。

 

位於偏遠小鎮的橫山一家,生活平靜祥和。父親恭平(原田芳雄 飾)是業已退休的醫生,卻時時牽掛小鎮診所內的事務。長子純平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卻在15年前為救落水兒童而溺水身亡。次子良多(阿部寬 飾)與父親意見相左,執意前往異地當起了繪畫修復師。多年的打拼換來的卻是失業,困頓的良多與帶著孩子的由香裡(夏川結衣飾)結婚,相互扶持,繼續生活。

 

又逢純平的忌日,良多和姐姐千奈美(YOU 飾)帶著家人分別趕回家中。平靜的橫山家再次熱鬧起來……

 


送走兒子後寡言的醫生父親念叨:「下次來的時候就是新年了。」與此同時兒子坐在遠行的大巴上長舒一口氣:「這次回家了新年之行總算可以省了。」轉瞬下一個鏡頭就變成空的風景和兒子的畫外音:三年後父親死了。不多久母親也走了,她最終也沒坐上我買的車。這是日影特有的溫情與殘酷。(豆瓣@水仙操)

 

《奇蹟》


 

一段破敗的婚姻,讓兩個尚未成年的好兄弟天各一邊。哥哥航一(前田航基 飾)隨母親大迫希美(大塚寧々 飾)回到位於鹿兒島的外婆家,弟弟龍之介(前田旺志郎飾)則和追尋音樂夢想的「廢柴」父親木南健次(小田切讓 飾)在福岡居住。兄弟倆有了各自的朋友圈,父母也似乎漸漸安定下來。可是,他們無論如何還是希望重新聚在一起。鹿兒島開往福岡的新幹線「燕」和福岡開往鹿兒島的「櫻」號途中會有一次短暫的交匯,傳說這時許下心中願望的話,奇蹟就會降臨。晴朗的一天,兩兄弟各自帶著朋友朝著心中的奇蹟之地出發……

 


那是錯身在一瞬間的成長(是枝裕和繼《步履不停》之後,再度放大「我回來了」「你好」之間的人際紐帶),是長在秋櫻裡的靜謐、是嚼在食物裡的傳承、是粘在手指上的火山灰。青春轟隆作響,卻從不疾駛而過,那些大聲喊出的願望,叮咚的鈴聲、搶食的零食、變賣的玩具、心愛的小狗,亦有流經蒼老與死亡。(豆瓣@仁直)

 

《比海更深》

 


邋遢潦倒的中年大叔筱田良多(阿部寬 飾)是一名私家偵探,早年間他作為作家出道,然而自從處女作之後就再也沒有令人稱道的作品問世。他滿腹牢騷,自視清高,絕不願為了錢去創作沒有「靈魂」的作品。現實生活中處處為錢發愁,拿到錢後又轉瞬扔進賭場,全然沒有指望。母親淑子(樹木希林飾)獨自住在團地,在老人家的眼裡,再差勁的兒子也有別人無可比擬的優點。良多原本擁有美滿的家庭,只不過前妻白石響子(真木陽子 飾)再也無法忍受他的作為,離婚後帶著兒子真吾(吉澤太陽飾)另外過活。好不容易與兒子見上一面,良多父子以及隨後趕到的響子在淑子家中團聚。颱風襲來,他們被迫留在充滿著往昔回憶的奶奶家過夜。

 

喧鬧卻又平靜的夜晚,有些事情悄然改變……

 


「人生這東西很簡單的」沒有實現過大夢、沒有變成理想的大人、甚至連愛一個人都沒有比海還深,但我們,只會相聚這一次呀。颱風夜裡三人一起找彩券,說不定就是人生離三億元最近的時候了。「我是不是說了了不起的話啊!」(豆瓣@哪吒男)

 

《回我的家》(劇集)

 


居住在東京的坪井一家,生活平淡而不乏趣味。身為廣告製作人的男主人良多(阿部寬 飾)是一名好好先生,雖身處管理層,卻不被下屬敬重。妻子沙江(山口智子飾)是當紅的美食設計師,每日裡工作繁忙,不得閒暇。獨生女萌江(蒔田彩珠 飾)脾性怪怪,自稱有第六感,時常在學校惹出亂子。某天,與良多關係疏遠的父親榮輔(夏八木勳飾)去長野途中病倒,良多偶然在醫院見到神秘女子菜穗(宮崎葵 飾)前來探病,遂與母親敏子(吉行和子 飾)、姐姐多希(YOU 飾)一通猜疑。此後,不受待見的良多申請帶薪休假,帶著被停課的萌江前往長野探尋菜穗的身份以及傳說中的森林小矮人庫納的蹤跡。

 

充滿驚喜和安逸的尋找之旅,許多失落的情感與記憶不知不覺間得到了修復……

 


父子間淡淡的心結卻又於細枝末節下彼此牽絆的關係成為隱藏的主線,在不疾不徐的節奏下被帶出,仿佛電視劇版「步履不停」。是枝裕和對於日式家族題材的繼承發揚是當代導演之最,表現是現代的,心和情緒終究是屬於舊時代最濃鬱最地道的日本。神級別的卡司和神級別的導演都是我的至愛,怎麼可能不被打動。(豆瓣@沉歌)

 

仿佛小津與他的繆斯原節子一樣,是枝裕和似乎很偏愛阿部寬。不過關於這位長著一張混血臉,以189的身高在日本藝能屆鶴立雞群,35年前以模特出道就大火但是前兩年才還上因為炒房不慎欠下的外債,長得像硬漢其實是個暖男的可愛大叔,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現已入駐平臺

微博|簡書

網易新聞|毒藥|bilibili

今日頭條|UC頭條|一點資訊



其實蘋果用戶還是可以讚賞我們的,來,掃這~

☟☟☟



相關焦點

  • 電影《海街日記》是枝裕和鏡頭下的家庭觀
    海街日記》是改編自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畫,導演為是枝裕和;電影講述因父母離異而合力生活的三姐妹,得到了父親病故並遺留下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的消息,在喪禮中大姐香田幸邀請妹妹也搬到三姐妹在鎌倉的家並展開新的生活,而這故事時序則圍繞妹妹入住後冬、春、夏、秋四季。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不止於家,四季更迭中感受海街的生命力
    於是,相較於以往諸如《無人知曉》《步履不停》等極具是枝裕和特色的家庭電影,《海街日記》向我們呈現了更寬廣、更全面的敘事視角和「生命」主題。無論是基於對原作漫畫的尊重,還是出於是枝裕和對「職人」電影的更深理解,《海街日記》中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城市」和「時間」格局。
  • 從《步履不停》和《海街日記》看是枝裕和對家庭的解構
    是枝裕和正是懷著這樣的初衷,製作了一部又一部優秀的家庭影片。今天,從他其中的兩部作品《步履不停》和《海街日記》,看是枝裕和對家庭的解構。《海街日記》中以父親的葬禮開始,以食堂老闆娘的葬禮結束。大家有沒有發現,兩部影片都是以「心結」和「隔閡」開始,以「消解」和「原諒」結尾。是枝裕和始終是克制和溫情的,沒有過多渲染兩代人之間裂痕的悲痛,也沒有刻意讓他們達成和解,所有的情感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發生。
  • 是枝裕和名作《海街日記》再登北影節展映 溫暖鏡頭詮釋日式美學
    電影《海街日記》海報海街日記是枝裕和執導的影片《海街日記》將鏡頭聚焦於同父異母的四姐妹家庭,將日本鎌倉四季的美景,用一首溫暖的家庭詩歌,生動豐滿地展現給觀眾。鎌倉的四季2014年12月24日,《海街日記》最後一段戲在京都拍攝完畢,是枝裕和以及飾演淺野鈴的廣瀨鈴分別在社交媒體上報平安,宣告這部在多地拍攝的電影歷時一年後殺青。「鎌倉四季之美盡入轂中」,《海街日記》的原作漫畫作者吉田秋生看完粗剪後由衷感嘆道,繼《無人知曉》後,是枝裕和又一次極為耐心地將一年四季的變化在同一部電影裡呈現出來。
  • 《海街日記》:是枝裕和平淡如水下鏡頭下的歲月靜好
    如果你喜歡看日本的溫情電影,那一定知道是枝裕和。對於日本這位導演,他的作品總是以展現現代社會家庭中的溫馨主題為主,對他的作品大家可能更熟悉曾獲得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不過我卻對《海街日記》情有獨鍾。《海街日記》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有的只是四個姐妹相依為命的日常生活,平淡的就如同我們每天記錄的日記一般,沒有大事發現,但卻是最真實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電影叫《海街日記》的原因。電影劇情很簡單,講述了三位女孩因父母離異後,在大姐帶領下獨自生活,父親死後,又收養了父親之後生的小妹,就這樣四個姐妹生活在老宅裡,一起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平淡但異常溫暖。
  • 是枝裕和名作《海街日記》再登北影節展映 溫暖鏡頭詮釋日式美學
    - 鎌倉的四季 -2014年12月24日,《海街日記》最後一段戲在京都拍攝完畢,是枝裕和以及飾演淺野鈴的廣瀨鈴分別在社交媒體上報平安,宣告這部在多地拍攝的電影歷時一年後殺青。海街日記》的原作漫畫作者吉田秋生看完粗剪後由衷感嘆道,繼《無人知曉》後,是枝裕和又一次極為耐心地將一年四季的變化在同一部電影裡呈現出來。
  • 海街日記 是枝裕和君的少女日記
    是枝裕和的電影其實是不必太多期待的,永遠都是狗血八點檔社會新聞作為故事起點,輕言細語講著家常瑣事,「日子一天天過去,生活一天天繼續」,可就這樣兩個小時過去,電影結束時總希望讓觀眾產生東方式的哀傷:「人生可真是不容易啊,但也要好好過下去啊」或「人生要好好過下去啊,可是真的是不容易吶」。
  • 鎌倉親情故事 | 海街日記
    這句話是導演是枝裕和在接受《佳片有約》採訪時所談到創作《海街日記》的初衷。本期,是枝裕和導演攜提名第68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海街日記》做客《佳片有約》,為我們講述他的影像故事。該片改編自吉田秋生創作的同名漫畫,是是枝裕和執導的日本劇情電影。在日本鎌倉外祖母遺留下來的屋子裡,居住著相依為命的香田三姐妹。
  • 日本電影:海街日記
    2015國別:日本分類:劇情片長:128分鐘導演:是枝裕和主演:綾瀨遙 長澤雅美 夏帆 廣瀨絲絲 大竹忍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海街日記中,臨海古都鎌倉,順山而成的小鎮,不起眼的角落裡生涯著香田家四姐妹。
  • 是枝裕和的少女日記.---《海街日記》
    是枝裕和的新作《海街日記》改編自漫畫家吉田秋生的代表作《海街diary》。毋庸置疑,是枝裕和繼《空氣人偶》(2009)之後再次承接了漫畫電影化的工作,顯然是在原著中找到了久違的強烈共鳴。家庭的瑣碎,離異的父母,受傷的兒女,還有性格迥異的兄弟姐妹,所有這些,就像是枝裕和親身經歷的一樣熟悉而真實,正是這些富於生活質感的人與事,將他從裝腔作勢、顧影自憐的《如父如子》中拯救出來。
  • 海街日記,美的像少女
    《海街日記》改編自漫畫家吉田秋生的代表作《海街diary》,講述的是住在鎌倉的香田家三姐妹,在父親去世之後,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故事
  • 《海街日記》
    也許是我平常習慣看喜劇、動作、科幻等類型的電影,最初對於這部是枝裕和導演的《海街日記》還有些「水土不服」,它太過平淡,宛如一池塘水,就算其間加一塊糖亦或添一勺鹽,都不會有太大的觸動和感覺。我想到有著類似風格的電影——《小森林》,也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沒有大喜亦或者大悲。習慣過「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偶爾換換清淡的口味也別有一番體悟。
  • 等了兩年半,《海街日記》原著漫畫終於面世!
    就如是枝裕和說的:這部漫畫非關人,而是關於街道和時間,所以這不是「鎌倉四姐妹物語」,而是「海街日記」。是枝裕和當時就是被這一畫面打動了。 他說:「當時鈴哭了,四人的身影連在一起,蟬聲如雨……這個場景太棒了,我被打動了。攝影機已經升起,音樂都響起來了。這就是為電影打造的畫面。」事實上,這也成了電影《海街日記》的名場面。
  • 光影人生 | 海街日記,少女的日記
    海街日記,少女的日記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她們比花美
    豆瓣上有人在大導演枝裕和的電影《海街日記》下面留言。 我的人生夢想就是:娶大姐為妻,跟二姐做情人,有一個三姐那樣的朋友,再生一個四妹那樣的女兒。 想得美,但只是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呢。
  • 海街日記 | 鎌倉宇宙打卡指南
    巧合的是,今年也是第二次刷到是枝裕和這個名字,上回正是好評如潮的《小偷家族》。當《海街日記》國內版的編輯聯繫我,希望幫忙推廣這本曾被是枝裕和改編為電影,舞臺設定在鎌倉的漫畫時,我不由自主就同意了。當然吉田秋生的畫風並不異常,但漫畫的內容足夠文藝,以實地為出發點的創作,也十分有趣,漫畫第一冊末尾甚至附上了一份海街日記的周邊地圖。
  • 《海街日記》對於血緣和親情的相信
    對於《海街日記》這樣一部老電影,我們今天聊點不一樣的。《海街日記》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改編自日本女性漫畫家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畫作品,於2015年上映。故事很簡單,講的是離開家庭多年的父親去世了。香田幸、香田佳乃、香田千佳收養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的故事。好的電影作品,它首先具備的基礎便是真實——傳達真實的邏輯情感——這也是電影可以動人的基礎條件。
  • 《海街日記》:愛和親情的責任!
    《海街日記》是一部具有清新氣息的日本文藝片,它更像是一本鎖滿了少女情懷的日記,講述著四個姐妹的生活。老房子,大海,浪花,少女,風景如畫,煙花迷人,一種溫情而感人的氣息,在電影中慢慢流淌。這也是一部是枝裕和的電影,獲得了影迷的追捧和喜愛。
  • 為什麼大陸沒有《海街日記》?
    對於《海街日記》這樣一部老電影,我們今天聊點不一樣的。《海街日記》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改編自日本女性漫畫家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畫作品,於2015年上映。故事很簡單,講的是離開家庭多年的父親去世了。香田幸、香田佳乃、香田千佳收養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的故事。
  • 海街日記裡的鎌倉
    是枝裕和大概是繼巖井俊二之後我最喜歡的日本導演,每次看完他的電影都有一種「好像什麼也沒說,但又好像全部都說了」的感覺,原來真正的治癒系並不是告訴你世界有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