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樂隊成立於1996年,是中國內地第一個籤約國際唱片公司的樂隊,一支來自武漢的流行搖滾樂隊,很多80後到90初的人對他們都有很深的印象,在發行了兩張專輯之後,於2005年解散,2019年原班人馬重組並籤約摩登天空,直到今年的《樂隊的夏天2》,時隔15年,他們終於再一次出發並回到了大家的眼中耳中。
2000年左右的時候,武漢是國內的「朋克重地」,在武漢的大多數搖滾樂迷,幾乎只聽朋克,然而在這樣一座城市裡誕生出來一支「達達樂隊」,他們的歌曲和弦簡單溫暖,旋律流暢而不俗氣,節奏不急不躁,就像當時武漢這條「朋克大洪水」中流出來的一條「涓涓細流」,然而在這樣的音樂時代背景下,大部分人都在「洪水」浪潮之中,少有人聽達達樂隊,他們的音樂一定程度上是不被認可甚至被排擠的,於是他們決定北上。
之後卻非常順利的相當於做了第一張專輯《天使》就直接籤約出道了,籤他們的人正是當時任北京華納唱片音樂總監的宋柯,緊接著,達達樂隊的身份在搖滾圈的許多樂隊和樂迷眼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當時的絕大部分搖滾樂隊,都在各種酒吧livehouse裡演出,非常擰巴的掙扎在地下。
宋柯
而達達樂隊卻被包裝成了「偶像樂隊」,又是拍廣告,又是各種商業演出,紅極一時,在很多人看來,他們和當時港臺的流行歌手或樂團沒有什麼差別,網絡上出現了很多爭議的聲音,說達達樂隊「垃圾樂隊,難聽,沒深度,不搖滾」的聲音比比皆是,說他們是「內地五月天」(五月天其實也是一支很棒的樂隊,也受到了「搖滾圈」的某種排擠和特殊待遇,這裡先不多說個中緣由),雖然在公司的精心包裝下,他們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但是地下樂迷和搖滾圈中不認可的聲音,也讓他們四位成員尤其主唱彭坦產生了內心的懷疑。
2003年,他們發行了第二張專輯《黃金時代》,市場效果並沒有預想中的那麼好。其實達達樂隊在沒有籤約之前是一支妥妥的「地下樂隊」,他們幾個成員其實也都很有個性,只是生活在那樣的音樂環境下,導致他們的音樂「卡在夾板中」,既沒有流行歌手的歌那麼「通俗」又沒有「地下」樂隊歌曲那麼「深刻」,到了2005年索性他們直接解散了。
但是他們的兩張專輯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大家似乎都聽出味道來了,後來他們的第二張專輯《黃金時代》被許多網友奉為「神專」,最廣為傳唱的歌曲《南方》就收錄在這張專輯之中,但是大多數人只記得聽過《南方》,其實他們這兩張專輯裡值得聽的歌有很多首,比如一些人記憶裡肯德基最喜歡放的歌《收音機之戀》,比如一些樂迷說要在婚禮上唱的《等待》和《Song F》,講述歷史故事的《巴巴羅薩》,還有一專《天使》裡的《化學心情下的愛情反應》那種浪漫心態,寫自己迷茫心態的《毛病》,充滿頹喪反抗感的《玩偶》,布魯斯口琴配上鄉村編曲的《五分兒》等等,都是非常值得一聽的好歌。
最後總結,我認為音樂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包容(喊麥不是音樂,不要槓),偏見是對於很多好音樂的一種遺憾,更是聽眾們的遺憾,幸好達達樂隊又回來了,祝他們《樂夏2》走更遠。
關注我,了解更多音樂資訊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