騏 越 | 香港往事:從「總督」到「行政長官」

2021-02-23 高度一萬五千米

港督具有凌駕於香港一切階層之上的超然地位和極大權力。

令「東方之珠」蒙塵的香港亂局,持續時間已經很長了。目前,雖然還沒有完全平息,但勢頭已經開始減弱。也許,現在就應該反思亂局出現的原因,為長治久安計,既要找到根本原因,也找到具體原因。

就具體原因而言,作為制度一部分的「行政長官」,缺乏足夠的權力治理香港,這是亂局出現並遲遲無法平息的重要因素。從回歸以後22年的歷史看,幾任行政長官的施政,均受到利益集團阻礙。很多必須要做,早就該做,做了以後對香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情,都因多方掣肘,無疾而終。比如,首任特首董建華,曾經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八萬五公屋」計劃,即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房屋署每年要供應不少於85,000個住宅單位,在10年內使全港70%的家庭可以擁有自己的住房,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由6.5年縮短至3年。這個造福香港市民的計劃,由於受到房地產利益集團的阻撓而無法落實。至2017年,即香港回歸20年之後,香港市民的住房自有率僅為49%,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5平米,而內地家庭住房自有率則高達80%以上,人均住房面積則為40平米左右。此外,如對國家安全絕對必要的「23條立法」,有利於增進國家認同的「國民教育」計劃,以及這次「闖下大禍」的「逃犯條例」等,特首均無力推動。「行政長官」之所以如此軟弱,從制度設計的角度上來看,在於根據特區所實行的「三權分立」制度,「行政長官」僅僅是行政首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立法權和司法權(這一權力實際上仍然掌握在躲在幕後的「港英當局」手中)。今年香港的亂局之所以歹戲拖棚,無疑和法官蓄意縱容有關。相比較而言,回歸前英國殖民當局所任命的香港總督,其地位和「行政長官」完全不同。
1843年,根據所謂《英王制誥》,在鴉片戰爭中獲勝的英國宣布設置香港殖民地。英王是香港的最高統治者,總督則是英王的全權代表,兼任駐香港英軍總司令。總督主持香港的行政機關行政局和立法機關立法局,同時擔任兩局主席,兩局的議員均由總督直接任免,兩局的一切議案均須總督同意並籤署才能生效。無論行政局還是立法局,在總督施政上,都只是一個顧問及助手的角色,對總督不能產生任何制衡。除此之外,總督還有委派法官以及對政府所有公務員進行處罰直至開除公職的權力,以及赦免權和對官地(公共土地)的處置權。由於總督擁有如此巨大的權力並且具有凌駕於香港一切階層之上的超然地位,這使他客觀就具有了能夠協調香港各階層利益的能力。相反,1997年香港回歸以後,由於中央不直接治理香港,特首受制於自己的產生方式,就非常容易被香港乃至西方的利益集團或某一階層所「俘獲」,進而喪失協調不同階層利益的能力。在回歸前的歷史上,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的麥理浩,就充分利用了總督的這種權力和地位,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塑造了當代香港的形象。
麥理浩的改革,使香港成為內地八十年代後改革開放的模版,舉凡市場經濟制度、土地制度乃至香港文化,都成為內地學習的榜樣。麥理浩任內的改革,涉及到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等各個範疇。他連續推出了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九年免費教育、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政策和建設。麥理浩的這些政策改善了香港市民的生活水平,催生了香港的中產階級,也成為今天部分香港人「戀殖」的基礎與誘因。

比如,創立廉政公署,就是麥理浩一個非常著名的政績與遺產。
長期以來,港英政府一直非常腐敗,貪汙成為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尤其是警察為非作歹、索賄到了半公開化的程度。1973年10月17日,麥裡浩在立法局會議上提出建立一個專責獨立的肅貪機構。1974年2月15日,香港廉政公署宣告成立,直屬於港督,其他任何機構任何人,都無權幹涉廉政專員的工作,除了香港總督一人之外,任何人都在其調查的範圍,且不會受到幹預。廉署成立後肅貪成效顯著,短短數年,香港便躋身全球最清廉地區之列,在「透明國際」180個國家和地區排名中位居第12位,在亞洲則僅次於新加坡。這一進步迅速改變了港英政府的形象,獲得了香港市民對港英政府的認同。再比如,相對於董建華流產的「八萬五公屋」,麥理浩的「十年房屋計劃」獲得了巨大成功,有將近180多萬香港市民受益於這一計劃。

按照回歸前確立的「直通車」、「五十年不變」以及「馬照跑,舞照跳」的思路,「行政長官」應該擁有不亞於「港督」的權力,並且由中央直接任命。

目前,作為制度設計的「行政長官」是比較尷尬的——他並非中央直接任命,所以缺乏代表中央一言九鼎的權威;他也並非直選產生,所以也沒有直接的民意。

在這種情況下,「行政長官」左支右絀,動輒得咎,為一切負責而一切又負不了責的尷尬狀況就難以避免了。此時此刻,香港街頭,暴徒擲出的燃燒瓶引發的火焰,已經漸漸熄滅。痛定思痛,香港需要改革,而且不能繼續拖延了。無論是港人治港還是中央治港,都是中國人治港,我們理應比英國人治理得更好!

相關焦點

  • 香港回歸典禮上的老照片:香港總督神情頹廢,行政長官面露喜色
    ,把香港拱手相讓,而在日本舉手投降之時,英國又趁虛而入,重新駐兵香港,並且表明香港是英國的,而蔣介石竟然也同意不收回香港,就跟當初親美一樣,就這樣香港又落到了英國手裡。雖然戰後的香港在英國的帶動下迅速恢復了生機,但是香港是中國的,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表示以前所籤署的不平等條約全部不作數,但是西方國家卻不願意歸還我國的領土,所以中國為了領土東奔西走了好久,終於,在鄧小平的努力下,把香港從柴契爾夫人的手裡拿了回來,當我國終於等到香港回歸的那一天,全國轟動,回歸前後我國的百姓都十分興奮,而且在香港回歸典禮舉辦以前,英國就在著手退出香港了
  • 香港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的決定: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進步
    第三,香港特別行政區合資格選民均有行政長官選舉權,依法從行政長官候選人中選出一名行政長官人選。   最後,行政長官人選經普選產生後,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二、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辦法   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辦法依照法定程序通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予以規定。
  • 1996年12月11日 董建華當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
    1996年12月11日 董建華當選香港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  1996年12月11日,香港港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選舉董建華為香港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這天的會議由籌委會副主任委員王漢斌主持。
  • ...粗暴幹預香港事務。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又代表被針對的高級官員...
    【香港特區政府回應美國制裁】美國財政部昨日(7日)稱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11名中國內地及香港官員實施制裁,香港無線新聞8日報導稱,香港特區政府發表英文聲明回應美國制裁表示,這是卑鄙行徑,粗暴幹預香港事務。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又代表被針對的高級官員回應表示,不會被嚇怕。
  • 【大灣區「理財通」即將落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向...
    【大灣區「理財通」即將落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向媒體透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即將落實。她表示,兩地目前仍就理財通的額度、先行先試的產品磋商,但框架已定,「(理財通)快將來臨。」她直言,「理財通」的相關細節敲定以後,有望在年度施政報告出爐前公布。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美國制裁:我們不會被嚇倒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美國制裁:我們不會被嚇倒 時間:2020-08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美國制裁:我們不會被嚇倒 美國財政部昨日(7日)稱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11名中國內地及香港官員實施制裁,香港無線新聞8日報導稱,香港特區政府發表英文聲明回應美國制裁表示,這是卑鄙行徑,粗暴幹預香港事務
  • 譴責 香港各界批末代總督彭定康昔日亂港今又搞事
    9月4日,香港行政長官辦公室發言人作出三點回應:第一,在回歸前,香港的歷任港督均非由香港市民選出;第二,《中英聯合聲明》完全沒有提及普選;第三,按照《基本法》推動政制發展屬於中國的內部事務,應由中央及香港市民決定。範徐麗泰:彭定康應該看清楚《中英聯合聲明》
  • 香港「東網」21日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天下午表示...
    2020-08-21 16:31:34來源:FX168 香港「東網」21日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天下午表示,已有一系列工作重振香港經濟,包括中央7月初已同意的「健康碼」出入境措施,讓港澳居民前往內地,待香港疫情緩和後將逐步落實;「理財通」稍後亦會儘快推出,方便人民幣的往來。
  • 【梁振英座駕與2車相撞】香港特區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妻子梁唐青儀...
    2020-10-15 05:04:09來源:FX168 【梁振英座駕與2車相撞】香港特區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妻子梁唐青儀
  • 【 我力挺我轉發】香港市民要求特赦七警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回應
    香港律政司發言人回復媒體查詢指出,2月28日收到七警案第三被告就定罪及刑期提出上訴的上訴通知書,該名被告為警長白榮斌。至此,七警案所有被告人均已提出上訴要求。此外,連日以來香港市民要求特赦七警的呼聲也有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的回應,2月28日梁振英親自接收了民間團體要求特赦7警察的請願信。最後1被告提上訴求推翻定罪及刑期據港媒報導,7名警員在佔領行動期間襲擊前公民黨成員曾健超罪成,各被判囚2年,警察隊員佐級協會早前有代表指7名警員會提出上訴。
  • 正式場合宜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她的丈夫林兆波博士」
    林鄭月娥成為香港首位女特首後,丈夫林兆波成為香港首位「第一先生」。林香港特區政府以往的官式文件,稱呼特首都是以男性為對象,如今產生首位女特首,行政署特別發出總務通告,教大家如何稱呼林鄭及丈夫。據據香港01新聞網4日報導,通告稱,在正式場合、官方和法律文件,要稱呼林鄭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避免使用「閣下」一詞;如要致函行政長官,要註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上款則可用「林太太」;在正式場合致辭要稱呼林鄭的話,應稱呼「行政長官」或「林太」。
  • 【林鄭月娥回應外國政府制裁中方官員】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回應外國政府制裁中方官員】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國家安全是每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那些不斷對香港國安法作出批評,甚至藉此「制裁」中央和香港特區官員的外國政府和機構,應該「回頭是岸」。
  • 清代是怎麼節制總督、巡撫這些封疆大吏的?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一個君主專制不斷加強的過程,尤其到了清代是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朝代,也是中央集權達到頂峰的朝代。清代由皇太極取消八王議政、到順治收集各旗權利於中央、再到康熙設立南書房、再到雍正設立軍機處。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舉行記者會介紹訪京成果】林鄭...
    2020-11-06 19:26:48來源:FX168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舉行記者會介紹訪京成果】林鄭月娥表示,此行他們與商務部、發改委、科技部、衛健委、民航局、證監會等中央六個部門,重點商討了中央支持香港特區在防控疫情、恢復經濟和紓解民困等領域的舉措。
  • 香港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精美書法作品欣賞,網友:可進中書協
    董建華香港前特首董建華,則穩重成熟如顏體,何厚華的隸書古樸厚重,各有千秋,個人喜歡柳體。董建華先生的字,很有功底,認真練過,與其本人的習性很一致!香港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精美書法作品欣賞:書者介紹:董建華,男,漢族,1937年5月生,浙江舟山人,英國利物浦大學畢業,大學學歷。香港第一任行政長官。
  • 清朝的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他們都是幾品官?
    我們先來說一下知府,知府這個官職的正式名稱,源於明朝,最初的時候,知府的官位品級是正四品,是作為市級的行政長官,後來到了明朝中期,由於巡撫取代了布政使的省級行政長官之職,布政使的官位品級由正二品下降到從二品,因此作為下一級的知府品級,也由正四品降為了從四品,知府管理整個市以及周圍的附屬縣,主要負責治理百姓,考核屬下官吏,徵收賦稅等一系列的事宜,知府這一官位,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地級市的市長兼市委書記
  • 香港政治
    香港回歸前的政治制度是實行行政主導的體制。是由港督直接掌握的幾個最高諮詢機構、決策機構和權力機構——行政局、立法局和布政司署的整個行政系統,形成以港督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這是香港政治制度的鮮明特點。具有鮮明的殖民主義性質,總督高度集權,長期形成了英國式的公務員制度和司法制度,有較多的諮詢委員會。。。
  • 「末代總督」彭定康在香港埋下的雷,是時候全部拆除了
    香港問題千頭萬緒,要想全釐清得一步一步來。需要客觀地認識到,香港問題的確有一個特殊之處,當初因為英國人極其不願交還香港,因此關於香港行政和政府管理體系如何安排方面的中英談判非常不順,且弊病很多。現在的香港不是一個正常的成熟和完善的管理體系,存在很多漏洞。因為這些漏洞和埋下的雷,國外勢力不斷深入地介入香港。
  • 清代的總督、巡撫是地方官,為何要加兵部和都察院頭銜?
    總督、巡撫是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這兩個官職始設於明代。清入主中原後,沿襲明代官制,在地方也設立了總督、巡撫,但相比於明代,其性質已有了本質上的區別。
  • 總督不叫「總督大人」?清代總督居然有這麼多叫法(閩浙總督篇)
    閩浙總督的職掌為「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兼巡撫事」。首先,可以看出軍事權是閩浙總督很重要的職能,通常會加兵部尚書的官銜,所以原本總督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變為從一品(巡撫通常加正二品的兵部左侍郎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