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區紀委的做法點讚!」2018年12月份的一份通報上,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委書記鄭加清為區紀委推行的為幹部公開澄清舉措「點讚」。「公開澄清,為我們卸去壓在心頭的那塊大石頭。」埭頭鎮黨委副書記丁高偉表示。他是這份澄清報告的受益幹部之一。
本來應該是一場順應民意的選舉,期間卻「暗流湧動」。資料圖 宋溪 製圖
時間拉回到2018年6月。2018年是秀嶼區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年,全區的村級換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6月13日,秀嶼區埭頭鎮湖東村的公推會議產生了陳金橋、鄭建榮、郭麗欽等6人,作為該村新一屆黨支部委員候選人。
本來應該是一場順應民意的選舉,期間卻「暗流湧動」。
2018年6月25日,一篇爆料帖在莆田市當地的網站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該帖直指埭頭鎮領導丁高偉等人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推行補選並不讓黨員參加選舉。很快,爆料帖引起了區紀委監委的注意。
「這種線索一定要嚴查快辦!」區紀委監委領導當即作出批示,成立專案組。
調取書證,向相關當事人調查了解,核查該村換屆的各個環節程序……經過一番抽絲剝繭的細緻調查,專案組卻並未發現違反換屆紀律規定的行為。
「是調查方向錯了?還是外圍調查不夠?」專案組成員們陷入沉思。
又經過一番認真的摸排研討,仍未發現任何違紀違法情況。社會輿論的關注,案件的僵局,讓專案組感到從未有過的壓力。
「難道是一次誣告?」一個念頭閃過調查人員的腦海。換屆時,容易出現「對手」為達到個人目的而編造材料誣告的情況。
湖東村村情較為複雜,如果是誣告,千頭萬緒又該從何下手?
一切從頭開始,調查組重新梳理掌握的相關線索,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逐漸縮小範圍,圈定嫌疑對象。鄭建榮、陳金美、陳啟航等人進入調查組的視線。
根據這些對象的性格特點、家庭關係和社會工作履歷,調查組選取重點,逐一突破。
「請你談談這條信息是怎麼回事?」面對鄭建榮,調查組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埭頭鎮領導違反規定強制推行選舉,也不讓黨員參加選舉。」
「請你指出鎮領導在哪一個環節違反了規定,不讓黨員參加選舉?」調查組把相關證據材料一一展示出來,鄭建榮頭上開始冒出虛汗。
「你對這次選舉結果怎麼看?」
「我們就是覺得這次選舉結果不公平、不公正……」
「這次選舉是你們村黨員投票選出來的結果,程序上也是符合規定的。」
展示相關證據的同時,調查組帶鄭建榮一起學習了選舉政策和黨紀國法。在鐵的證據面前,鄭建榮終於交代了自己的錯誤。
經過層層檢查摸排,案情逐漸水落石出。同為候選人的鄭建榮在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中夥同他人搞拉票等非組織活動,破壞村級選舉秩序,同時糾集他人故意捏造並通過微信群、網站等網際網路平臺散布虛假事實,貶損他人名譽並損害黨委、政府形象,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2018年8月,鄭建榮、陳金美、陳啟航受到開除黨籍處分。2018年12月,秀嶼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鄭建榮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陳金美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陳啟航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
案件結束,違紀違法者受到處理,但是對被誣陷的幹部如果沒有給予澄清,他們可能將一直背負著「包袱」,甚至影響工作積極性。對此,該區紀委及時推行澄清機制,為擔當者擔當。
「及時澄清,等於給我們鼓勁、加油,為我們『撐腰』,讓我們更有底氣。」看到這份澄清通報後,秀嶼區一機關幹部小陳表示。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