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些年——記憶中的味道

2021-02-17 嘉善嘉庭酒店

現代人隨著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時間也跟著加快了旋轉的速度,讓那個我們這一群生活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裡,吃著現代工業時代講究效率和各類快餐的同時,我們也漸漸失去了一種記憶中那熟悉而又遙遠的味道!

您還記得兒時那豬油拌飯、落菜圓子、鍋巴飯、醬肉、醬魚等等,雖不是山珍海味,那也能吃出個津津有味!

這一次嘉庭帶給大家一起來回憶和分享幾款記憶中的那些失去的老味道!

1.棗香扎肉

有二十年豐富烹飪經驗的徐大廚,為您送上一份經他一手選料、定型、綑紮精心製作,用傳統手藝,用土醬、糖色,蜂蜜、不加味精,用小火伺候慢慢煮,火候到了自然熟,那是要一分禪意的境界,以靜制動。扎肉入口即化,回味醇香。

2.手抓筍

簡單的用泉水、雪汁、鹽和筍一起煮,就這麼簡單的能讓您吃出大自然、大山贈於我們的味道,那個味出來真是爽脆、嫩甜!

3.醬魚

過去農家也喜歡用土做的醬油,把細嫩的白絲魚浸入其中浸醃,等到醬中香味沁入魚中,拿出來晾乾、曬乾,蒸的時候只要放點紹興黃酒、新鮮打榨的菜油,那鮮美的味道頓時而來!

4.落菜圓子

把糯米用水磨的方法製成粉後,更加細膩、潤滑,做成小圓子再配上露天霜打的小青菜,小火一炒,清水一加,一齊同煮,等圓子浮上來時,便能開吃了,這時湯清香、菜微甜,圓子糯而滑,更不粘牙,真是太好吃了!

記憶中的味道就那麼簡單、單純、家味。來到嘉庭我們讓你回憶起那些年記憶中的味道,您還在等什麼呢!

預訂熱線:84155666 政府網:517517

地址:嘉善縣車站南路789號(人民大道和車站路交叉口,黨校西側)

相關焦點

  • 致我們記憶中的香港味道
    但在這樣一種期待、激動的情緒中,又免不了會被結束的某些事物勾起往日記憶而感慨萬分。2019年的最後一天,香港一家營業超過50年的「中國冰室」由於無人接手而選擇結業。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沒有一比一建造的影視基地,也沒有多少鬼斧神工的自然風光,更多的是街頭巷尾中,大大小小充滿煙火氣的飲食空間。在過去那個港產片輝煌的年代,導演們用鏡頭記錄下那些地方的人生百態,塑造了一代人的光影記憶。
  • 80、90年代記憶中的味道
    關注我,每個夜晚陪伴你後臺回復【晚安】,有話只想對你說 80、90年代記憶中的味道文|Awan音樂| 毛不易 - 南一道街隨著成長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的朋友們也都到了要為懷舊情懷掏錢的年紀,成為當今的消費主力軍,近年來關於青春回憶懷舊電影非常多
  • 時光偷走了童年,但帶不走那些刻在記憶深處的味道
    時光易逝,仿佛彈指一揮間,小時候的我們盼著長大,而長大後才發現那些關於童年的一切在我們記憶中才最為深刻久遠。兒時的點點滴滴已不再重現。時間悄無聲息,卻在萬物上刻下了特有的印記。人是一個很奇怪的動物,一邊在奮不顧身的勇往向前,一方面又在戀戀不捨的回首過去。
  • 片兒川,記憶中的杭州味道
    2015年,重回杭州遊玩,居然在靈隱寺周邊也發現了「杭州小籠包」的招牌,心裡不禁一笑。這沒有確切起源的一味小籠包,竟然在遍地開花之後,開始「認祖歸宗」了。記憶中的片兒川,是這個樣子的想當年,在杭州潮王路一座寫字樓裡上班時,每到中午,總喜歡跑到不遠處一個老舊的麵館吃麵。那家館子破得不成樣子,老倉庫外加了個簡易棚,但架不住面好吃,每次去都是爆滿。
  • 【讀你】記憶中的味道
    記憶中的味道文章│鬱煜淑婷        誦讀│海泉美好生活,1063。大家好,我是FM106.3主播海泉,非常高興和你一起分享快樂,分享生活。今天我們要分享到的沙地作家鬱煜淑婷的作品《記憶中的味道》。夏日中,連續的高溫總是讓人毫無食慾。
  • 從《匆匆那年》到《獨家記憶》 青春劇成造星利器
    這部網播劇,就是《獨家記憶》。  《獨家記憶》講述的是英語系大三女生薛桐在一次考試中被監考的物理系博士慕承和誤會作弊,兩人由此結下不解之緣,逐漸相知相戀;薛桐也與同寢室另外三個女生彼此陪伴、互相幫助,共同在悲喜交集的大學生活中經歷成長的過程,讓那些關於青春的日子成了各自人生中「獨家記憶」的故事。劇集節奏活潑而風格清新,情節平實不乏感動,是當下國產青春校園題材劇主流風格的典型代表。
  • #媽媽的味道# 你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什麼?
    #媽媽的味道#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晾曬過的被子上 陽光的味道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乾淨衣服上的
  • 記憶中的老昆明,被味道糾纏的懵懂成年人
    我記得《舌尖上的中國》說過一句話:「中國人對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鄉,是懷舊,是留戀童年的味道。」這些年城市在飛速發展,那些記憶中童年的味道是不是已經消失了。作為昆明土生土長的我來說,有些味道真的消失以後就再也沒有辦法找回來了。
  • 匆匆那年—那些九十年代的回憶
    看完了電視劇《匆匆那年》,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90年代的那些事。,與鄰居的夥伴們一起抓迷藏,一起在家鄉的那條清澈見底的河裡玩耍,戲水,抓魚;一起打鬧,一起玩警察抓小偷,一起玩老鷹抓小雞,一起玩皇帝登殿,一起去放牛……匆匆那些年,那些有趣的事,那些難忘的美好時光,都一一雕刻在時光裡,也流動在我的記憶裡。
  • 記憶中的濮陽味道——吊爐燒餅
    三十年的老味道 兩代人的記憶說到記憶中的濮陽味道,有一家燒餅老攤兒絕對讓大家印象深刻,因為這家燒餅攤不僅見證了三十年紅旗路巨變,更是不少90後的童年記憶。這對老夫妻從1991年開始便在紅旗路口西南角打燒餅,生意最好的時候,老兩口一天能賣出近300張燒餅。三十年過去,燒餅的價格從當初的兩毛錢一個漲到了兩塊錢一個,但變的是價格,不變的是手藝和味道。
  • 乾脆麵 童年記憶中的味道
    這麼一想,這10年似乎也理所當然了。畢竟,大家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兒時對零食的理解可能只是簡單的辣條乾脆麵;兒時對快樂的理解可能只是《武林外傳》《蠟筆小新》……說完情懷,給大家推薦幾款現在還可以吃到的乾脆麵,屬於童年的滋味,也是最好的滋味。兒時的記憶。黃白相間的袋子。簡單卻讓人忘不掉的味道。
  • 【長坡味道】豬腳飯、魚餅,記憶中早餐的味道
    ,如您喜歡,不妨點擊上方「我愛長坡」關注我❀我是一個地道的長坡妹紙,雖然工作在外,但每個啃著乾麵包,喝著牛奶,面對著電腦屏幕的早晨,腦子裡閃動的卻是以前在長坡時曾經的那些美味早餐。在我讀高中以前,住在臨街的小閣樓上。清晨,天還披著黑幕或像藍絲絨一樣的時候,早起的喧鬧聲已像剛漲起的潮水般洶湧而來,嘈嘈切切,繁雜卻不令人討厭。
  • 《匆匆那年》那些讓人激情澎湃的經典歌曲
  • 這家雞煲,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但回頭想,這些年去了這麼多美食館子,描述美味的華麗詞彙也越來越多,但這樣質樸的一句評價不正是:對食物最本質的解釋和熱愛!可惜這個味道在後來慢慢淡出視野。而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再一次在街頭看到這個招牌的時候,除了欣喜,更多還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對啊,還有什麼比這一口老味道「重出江湖」更「治癒」這個寒冷冬天的呢?慶豐街五裡宜居小區東門——新廣州黎師傅雞煲五裡宜居店!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記憶中的味道:一碗蔥花面
    光陰似箭,歲月匆匆。一晃從一個懵懂的少年長成了油膩大叔,從一個不知「愁」為何物的孩子,變成了為生活不停奔波的「房奴」。吃過好吃的,看過好看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最好吃?什麼又好看?我是一個廚子,但是我卻失去了最初的味道,最真的味道。
  • 王致和腐乳:忘不掉記憶中最醇香的味道
    王致和腐乳:忘不掉記憶中最醇香的味道時間:2020-03-03 11: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致和腐乳:忘不掉記憶中最醇香的味道 在物質生活日漸豐富的今天,大魚大肉的菜餚幾乎每天都會在餐桌上見到,但是,不管飲食如何豐盛,那道記憶中的味道卻永遠抹不掉:那就是腐乳。
  • 【記憶中的年味】年味濃了,我在故鄉等你
    在異鄉的某一個驛站,許多人翹首眺望著各自回家的方向,期盼在年三十的晚上能和家人一起熬年守歲,共同醉倒在新舊時光交替的剎那。在巴裡坤,進入臘月,農家的女人就開始裡裡外外張羅起過年的事宜。五顏六色的床單晾曬在陽光下,冬日的鄉村因此絢爛了很多。炸油果子的香味招搖著瀰漫在空氣裡;鄉鎮的街道上,賣年貨的小販動聽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柏油路上駛過的客車匆匆的卸下回鄉的旅人又匆匆的遠去。
  • 那些記憶中5首最經典的金庸影視金曲
    金庸的江湖世界,有豪氣沖天的江湖氣,有細膩的兒女柔情,這首《愛江山更愛美人》,李麗芬的獨特聲線,倒是演繹出了獨特的味道。國語的《刀劍如夢》和粵語的《刀劍若夢》,兩個版本,一字之差,但都高度契合《倚天》中的人物命運。
  • 這三種菜是記憶中的味道,你絕對吃過,你還記得你記憶中的味道嗎
    人生很長,我們嘗過許多味道,酸甜苦辣鹹,山珍海味,但是記憶中的那令人溫暖的味道永遠都是幼時母親製作的那一道道普通但又印象深刻的菜餚,今天這期就讓我們一起尋找記憶中的味道。西葫蘆餅學生時期,學業繁忙,早晨時間很短,但是卻總有熱騰騰的早餐等著我,那成為我每天早上的期待,我記憶最深刻的便是西葫蘆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