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禮記》(全四冊)
編著者:(漢)鄭玄注 (唐)陸德明釋文
定價:¥80.00
ISBN:978-7-5013-6158-8
出版時間:2017-09
裝幀:平裝
開本:正32
所屬分類:影印-史籍史料
《周禮》《儀禮》《禮記》是反映上古歷史文化的重要典籍,也是儒家思想的集中體現。《禮記》又稱《小戴禮記》,是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成書稍晚,但影響很大。本次影印所用底本為國家圖書館所藏宋餘仁仲萬卷堂家塾刻本。
鄭玄(一二七—二〇〇),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人。自幼聰慧,少為鄉嗇夫,後受業太學,先從師第五元先,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周禮》《左氏春秋》《古文尚書》《韓詩》。後又師從扶風馬融,融盡傳其學,遂博通群經。東歸後,聚徒講學,弟子千人。桓帝時黨禍起,被禁錮,於是杜門修業,遍注群經。玄以古文經學為主,但亦兼採今文經說,自成一家,號稱「鄭學」。《禮記》即其所注群經之一。
陸德明(約五五〇—六三〇),名元朗,字德明,唐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隋為秘書學士,遷國子助教。入唐為國子博士。早在南朝陳至德初年他便開始採集漢魏六朝二百三十餘家音切,又兼採諸儒訓詁,撰為《經典釋文》,《禮記》為其所釋經書之一種。
《禮記》又稱《小戴禮記》,是解釋幫助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成書稍晚,但影響很大。
先秦時期,《禮記》或單篇流傳,或收錄在某一著作中,作者並非一人,寫作年代也有先有後。西漢時期,戴聖編纂成書。凡四十九篇,涉及制度、月令、明堂、喪服、樂記等,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兩篇為宋代理學家選中,與《論語》《孟子》一起稱為「四書」。
本次影印所用底本為國家圖書館所藏宋餘仁仲萬卷堂家塾刻本。餘氏是福建建陽的刻書世家。福建省圖書館所藏《書林餘氏重修宗譜》所載元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劉齡序,稱「餘氏世家由南京揚州府盱眙縣泗州下邳郡蟄居河南汝寧府固始縣新安村」。「其始祖諱煥公,由先公諱青來令建州建陽後,偕弟諱仲甫公徙居古田青杉洋村居焉,是為入閩開基之始祖也。」傳十三世,「大亨公生繼祖、同祖公,次同祖公室廣西安撫使,任滿致政而歸,欲卜山泉禽魚之樂,以養高年。繼崇政,蹈書林,見其真山真水之勝概,又為聖賢過化之邦,於是遂家焉。入書林之始祖也」。這就是說餘氏入建陽書林之始祖為餘煥,時間當在北宋初期。後百餘年,餘仁仲生,將餘氏家族的刻書事業推向了高峰。餘仁仲萬卷堂刻書盛於南宋前期,現仍有其所刻十餘種存世。
此本先為周叔弢先生所藏,後入藏國家圖書館。
第一冊目錄
卷一
曲禮上第一……五
曲禮下第二……三九
卷二
檀弓上第三……五九
卷三
檀弓下第四……一〇一
卷四
王制第五……一四一
第二冊目錄
卷五
月令第六……一
卷六
曾子問第七……五一
文王世子第八……七五
卷七
禮運第九……九七
禮器第十……一一九
卷八
郊特牲第十一……一三九
內則第十二……一六二
卷九
玉藻第十三……一九五
明堂位第十四……二一九
第三冊目錄
卷十
喪服小記第十五……一
大傳第十六……一五
少儀第十七……二二
卷十一
學記第十八……三九
樂記第十九……四九
卷十二
雜記上第二十……八九
雜記下第二十一……一〇七
卷十三
喪大記第二十二……一三三
卷十四
祭法第二十三……一六一
祭義第二十四……一六八
祭統第二十五……一九二
第四冊目錄
卷十五
經解第二十六……一
哀公問第二十七……五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一二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二〇
坊記第三十……二五
卷十六
中庸第三十一……四一
卷十七
表記第三十二……六九
緇衣第三十三……八八
卷十八
奔喪第三十四……一〇三
問喪第三十五……一一一
服問第三十六……一一六
間傳第三十七……一二〇
三年問第三十八……一二五
深衣第三十九……一二八
卷十九
投壺第四十……一三三
儒行第四十一……一三九
大學第四十二……一四七
卷二十
冠義第四十三……一六一
昏義第四十四……一六三
鄉飲酒義第四十五……一六九
射義第四十六……一七六
燕義第四十七……一八四
聘義第四十八……一八七
喪服四制第四十九……一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