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惡,往往叫人匪夷所思,可人性之善又不一定會帶來更加光明的未來。在劉慈欣的《三體》系列中,當程心接任第二任執劍人的一刻,羅輯立即被有罪審判。程心說道「人類不感謝羅輯。」
羅輯成為執劍人的原因
在《黑暗森林》中,面壁者羅輯費勁千辛萬苦才頓悟了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狀態。但是這個狀態讓羅輯深感恐懼,為了驗證其真實性,他自嘲般的發出了一個咒語。
當咒語實現後,羅輯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心寒,他研究半生的宇宙天文學原來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不僅僅是地球和三體都有著毀滅危機,而是在這宇宙中隨處可見的末日壓力。
仍然抱有希望的羅輯用自掘墳墓來威逼三體文明暫停所有入侵行為,並且要求三體傳輸技術給地球,期盼地球未來能夠有技術大爆炸,走出太陽系,為人類文明延續。
以一人之力造就了兩個世界的短暫和平,羅輯跟莊顏也度過了幾年的幸福安穩的生活。然而,在地球文明有需要的時候,羅輯毅然而然地接受了執劍人這個燙手山芋。
當然,這其中也有著像當初被聯合國用陰暗手段逼作面壁者的無奈。莊顏離開後,羅輯便與三體世界對視了五十四年。由一個玩世不恭的人變成一個面壁五十四年的真正面壁者,一位五十四年執劍待發的地球文明的守護人。
然而,這一切的付出並未得到地球人類的了解和認同,反倒被卸任執劍人的身份,在未得一句感謝話語的情況下,被指控犯有世界滅絕罪接受調查。
達摩克裡斯之劍
執劍人存在的意義本身就是代表著一個巨大的危險。它是為黑暗威懾存在,決定著兩個世界的生死,這個決定遠遠超過了人類社會的道德和價值觀底線。
群體反應是完全可以預測的,但個體的反應無法預測。也就是說執劍人的喜怒哀樂將會影響著威懾效果。
一個掌握生死開關的人,不會得到人們的喜歡。這一開始就註定著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任務。
政府官方不感謝羅輯
命運起伏跌宕,承擔重任的羅輯用他固有的思維控制著執劍人按鈕,不為其他政治派系因素所影響。這也就失去了政治支持。
鷹派主張向三體世界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企圖徹底解除三體世界的武裝,有些方案已經到了荒唐的地步。
鴿派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被羅輯洩露坐標的恆星系是否有生命和文明。他們認為,人類和三體兩個文明要建立一個和平共處的世界,必須以泛宇宙的人權體系為基礎。
儘管羅輯不為所動,但時事不允許。人類對三體世界的任何政策,都不可能繞過執劍人。沒有執劍人的承認,人類的任何政策在三體世界都沒有效力。
也就是說,地球文明發展到自由、民主、平等、人權至上的程度時,居然被籠罩在一個獨裁者的陰影下。
社會大眾不感謝羅輯
幾十年過去,老的老,幼的幼,經過大低估和末日絕望的人類已經撫平了傷痕,開始重新審視道德和文明。
面對一個不由分說便毀掉一個恆星系的羅輯產生了恐懼。他能毀掉一個,也就能夠毀掉兩個、三個。這樣的邏輯思維逐漸成為共識。
在這個時代,給歲月以文明,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被放在了第一位。地球人類用自己局限的道德去衡量羅輯和宇宙其他文明,用畢生追求的善意去審判羅輯的所作所為。
這樣得出的結論是:羅輯是個讓人可怕又憤怒的威脅。這個男人沒有道德之心,沒有生命可貴的理念。關鍵是你還拿他沒辦法,只能在社會上充當鍵盤俠,站在道德制高點來抨擊羅輯。
從眾心理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反感羅輯,沒有人會去感謝一個有罪之人。
其次,三體帶來的技術輸出和文化反射,讓地球人類重新享受到了生活質量的提高、科技進步、文明昌盛、一片欣欣向榮,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然而,這些得來不易的幸福是建立在羅輯的手穩不穩的基礎上。
和平表象下的地球新生人類在社會環境的變化中越來越女性化,追求的是柔軟、美麗,而男人便是粗魯野蠻骯髒,像是沒有充分進化的物種。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觀美麗的聖母程心,既擁有另外一個世界,又對生命充滿熱愛。而羅輯這個公元紀元的百歲男人,對比之下,更得不到大眾支持。
對於美好生活有多嚮往,就對羅輯有多恐懼。就這樣在時光流逝下,羅輯的形象變成了一個不可理喻和怪物和毀滅世界的暴君。
三體的間接影響
除了技術輸出和文化反射以外,三體的艦隊離開了太陽系,僅僅留下水滴來維持威懾力量,生存危機解除了。這讓地球人類感覺到自身的集體榮譽感油然倍生。三體的慷慨讓步,更是證明了地球實力的提升。
曾經用兩千多艘星艦就敢正面硬剛三體探測器的地球人類此時獲得了三體更為先進的科技指導,那麼軍事實力自然是突飛猛進。
壯別人聲勢,滅自己威風的事情是會被唾棄的。因此,威懾紀元的國民教育將是倡導和平,貶低三體,提高地球,培養自信。人類的傲慢再次抬頭,再次盲目認為地球世界的實力足夠威懾住三體了。
另一方面,三體文明也竭力促成人類大眾的這種意識,努力地塑造自己沒有威脅、和平交流、為人民服務的形象,智子更是以人性化展示來表達對地球文明的崇拜和敬意。
畢竟,一個自身家園都隨時被毀滅的三體,只能在太陽系轉圈,向地球討口飯吃。就算地球沒有水滴這樣的強有力的武器又如何?三體還不是乖乖俯首稱臣。
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地球人對三體世界的生物特徵、文化、歷史進程、思想狀態等方面所知甚少。相應的是對羅輯了解更為清晰,知道這個男人是敢同歸於盡的。
也就是在三體和羅輯的對比中,人類將所有怨恨和恐懼都轉移到了羅輯身上。對三體給予的好處沾沾自喜,與三體文明友好磋商了,但是羅輯的存在卻是一個隨時都會毀滅的信號。
因此,在三體的間接影響下,人類更加對羅輯不喜。
潛意識對黑暗森林的質疑
社會各界各種專家研究認為,沒有準確的證據來驗證黑暗森林狀態,那對黑暗威懾和打擊便存在質疑。一個技術優越高等的文明,他們的道德和善意應該是更加高等。如同當初葉文潔的偏見。
從青銅時代號和藍色空間號不同的回應和結果來看,地球人類尚無法意識到幾千年培養起來的道德文明怎麼放在外太空就不符合了。因此,人們審判青銅時代號有罪。從寄予希望和榮譽的雲端巔峰到肆意踩踏到深淵塵埃裡的落差中,人們並未感到不適,反而是覺得理所當然。
其次,人類潛意識裡認為跟三體處在一個互相舒適的位置,三體應該是見識到地球文明的可貴、精神的頑強等等因素而沒有採取下一步進攻的策略,並非是因為黑暗威懾和打擊。
這也就對羅輯帶來的和平不以為然。沒有貢獻,反而是負擔,更加不會去感激羅輯了。
#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