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計劃對於三體文明可以說是一場災難,可是對地球人來說卻是再熟悉不過了,簡直就是滲入骨髓,面壁計劃本來就是地球人以弱勝強的法寶,翻開歷史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諸葛武侯的空城計就是對司馬懿的面壁計劃,要是武侯的思維如同三體人一般透明,那麼只能成為司馬懿的階下囚,諾曼第登陸計劃也是對納粹的面壁,這幾乎就是面壁計劃的巔峰了,說白了,面壁計劃就是戰略欺騙,這也是弱者對強者的唯一辦法。
就跟戰略欺騙有成功也有失敗一樣,面壁計劃自然也是有成功有失敗的。
1、 泰勒
泰勒無疑是偉大的戰略家,作為燈塔國的國防部長不可能不是戰略家,但是泰勒卻不是合格的面壁者,面壁計劃需要的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太上皇,而是一個戰略欺騙家,而這方面泰勒就有些不夠格了,何止是泰勒不夠格,整個燈塔國都不夠格,在他們有限的歷史中,燈塔國就沒有完成過像樣的戰略欺騙。
立國之戰打成那樣居然獨立了,只能說是運氣好,津津樂道的南北戰爭中,戰略大師李將軍楞是被平庸的格蘭特擊敗,不能不佩服北方工業對南方種植業的優勢,一戰時他們就是打醬油的,至於二戰,第一次讓世界看到了什麼叫實力碾壓,哪裡還需要什麼戰略戰術,一路A過去就行了。
燈塔國一直在用自己的戰略來充當地球文明的燈塔,破壁人對泰勒說諾曼第計劃就是燈塔國戰略欺騙的巔峰,其實錯了,燈塔國戰略欺騙的巔峰是對老大帝國蘇聯,一連串的欺騙下來,老大帝國壽終正寢,只留下一個沒落的俄羅斯。
這就是說燈塔國還是懂戰略欺騙的,不過他們的戰略欺騙只在外交領域,只能在實力相當的條件下才成立,而現在三體文明科可是碾壓地球文明的,和當初歐洲人和印第安人的差距還大。
在這種情況下,泰勒必須要換位思考才可能完成任務,可是泰勒做不到,在他的計劃中,他還是高高在上的太上皇,這就註定了他的失敗。
泰勒的失敗還在於他不懂科學,球形閃電武器就算在地球上也算不上絕對碾壓,在《球形閃電》中,美軍就是用了一個小小的戰略欺騙讓雷球機關槍失效的。
而更關鍵的是在他的戰略中他並不打算讓美軍大兵承擔主要任務,而去找神秘的山中老人和倭人,這還是典型的太上皇心態,還在準備打代理人戰爭,其實就是一句話,犧牲你們去,成果我來享,從頭到尾他就沒有擺脫過"老子天下第一"的優越感,這樣如何能成功?
即便他的計劃成功了,山中老人也派出他的敢死隊,他照樣也成功不了,因為量子世界的情形地球文明根本就不知道,而且三體文明知不知道也不知道,這就好象拿著一根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木棍去打可能拿著屠龍刀的敵人,別說"主不在乎",就連丁儀都不在乎,在《球形閃電》中林雲就提出過這種方法,當場就被丁儀否決了。
再說了,要是這種方法真有效的話,那還用他說嗎?別忘了,林雲還在那邊呢,我們難道會缺黃繼光董存瑞嗎?
所以泰勒的失敗就在於大國心態和不懂科學。
二、雷迪亞茲
雷迪亞茲和泰勒一樣都是政治家,區別就在於一個是大國一個是小國,在面壁計劃中,小國卻具有天然的政治優勢,因為他本來就一直處於面壁之中。
雷迪亞茲的祖國擁有令人羨慕的資源,周圍則是居心叵測的大國,他的處境是和地球目前的處境是完全一樣的,所以他才是面壁計劃的最佳人選,他甚至不用費心思考,只要把自己的平時的戰運用起來就可以了。
雷迪亞茲也確實這樣做了,你們不是稀罕我的石油嗎?那我點了不就完了,我得不到你們也要不了,這樣大國也無可奈何,同樣,三體文明你們不是覬覦我們的太陽系嗎?那我們炸了不就完了,我們確實死定了,可是太陽系也成了一片廢墟,你們來了也用不成啊。
所以,雷迪亞茲的計劃並不是同歸於盡,而是威懾戰略,和羅輯的黑暗森林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雷迪亞茲是拿地球的命來威懾,要不是橫空出世一羅輯,雷迪亞茲就會成為地球的英雄。
他的失敗也在於不懂科學,他的破壁人指出他的計算不準確,即便窮盡地球資源也不夠造出毀滅太陽系的核彈,看起來雷迪亞茲是輸了,其實還沒有輸,這只是說在當時科技情況下不可能,並不意味著未來也不可能的,因為科技是會發展的啊,雖然我們的科學被鎖死了,技術還有潛力可挖啊,羅輯醒來的時候,地球人都認為可以碾壓三體文明了,以當時的科技能力,未必就不能製造出毀滅太陽的武器。
所以說只要面對破壁人時,雷迪亞茲不要惱羞成怒,而是報以面壁人的微笑,他還是可能贏的,可問題就在於這時候雷迪亞茲忍受不了了,這才是他輸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雷迪亞茲會惱羞成怒,這還是由於他的地位決定的。雷迪亞茲本來就是小國領導人,一直被大國壓榨鄙視,因此在他的心中有一種自卑,這種自卑使得他不能接受任何質疑。
這就好像是一個貧寒學子,經過自己不屑努力,終於考了第一名,偏偏有人說他是靠作弊得到的,這位貧寒子弟的反應是會和雷迪亞茲一樣的。
這樣看起來他的破壁人才是詭道大師,在恰當的時刻揭穿了他的計劃,雷迪亞茲的計劃並不是不能對付三體文明,而是他要付出的代價太大,要是他的計劃實施的話,地球人也將無棲身之所,只要把他的計劃公布於眾,不管能不能對付三體文明,地球人都不會答應,而雷迪亞茲的反應恰恰證明了破壁人的猜想,所以雷迪亞茲只能接受地球人的審判。
但是,雷迪亞茲並沒有輸乾淨,他計劃的遺產為羅輯的黑暗森林威懾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雷迪亞茲就沒有羅輯的成功。
三、羅輯
羅輯的計劃和雷迪亞茲的一樣,都是威懾平衡,只不過羅輯把三體也拖下了水,這還不是羅輯計劃的最關鍵地方,羅輯計劃最關鍵是計劃的隱蔽性,羅輯計劃在實施之前在成功之前並沒有被人看透,沒有人公布他的計劃,要是真有破壁人公布了羅輯的計劃,羅輯的下場也比雷迪亞茲好不了多少,後來羅輯卸任執劍人後就立即要被審判也證明了這一點,不過,這也正是羅輯計劃的高明之處,要是真有破壁人公布了羅輯計劃,也意味著地球人了解了黑暗森林,三體文明也就不戰自敗了。
不過,羅輯的威懾平衡戰略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或者說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當三體艦隊差不多到達太陽系的時候,歌者的二向箔也準備扔過來了,歌者並不是因為"藍色空間"號啟動了廣播而對太陽系發起了清理,依據葉文潔發送的信號和羅輯對無辜星球的坐標發射,歌者就確定了太陽系的坐標,而且在歌者之前就有未知文明對太陽系發射了二向箔,所以,就算沒有羅輯的威懾戰略,那麼三體艦隊到來時,也只會看到一幅巨畫,要是三體艦隊動作快些,也會成為巨畫的一部分。
羅輯還要求三體取消了對地球文明的智子封鎖,這也是雞肋,在雲天明會見程心的時候,地球人已經可以屏蔽智子監控了,只要做的足夠大,高速對撞機還是可以繼續研究的。
至於羅輯思索的黑暗森林理論,黑暗戰役中的地球人可謂瞬間就了解了,所以只要走進太空,羅輯的黑暗森林理論就是顯而易見了。
而且,在面對雲天明主導的三體文明對地球文明的文化戰中,羅輯一敗塗地,這直接使得程心當選了新一任執劍人,在程心接任執劍人那一刻,水滴發起了對引力波天線的攻擊,直接粉碎了羅輯的威懾平衡戰略。
羅輯毫無疑問是英雄,不過他之所以成為英雄是由於他的苦和累,而不是他的功績,羅輯之所以會成功,原因在於他是一個學者,而他之所以會失敗,原因就在於他僅僅是一個學者,而不是政治家。
四、希恩斯
泰勒的面壁計劃只是一朵浪花,沒有掀起一點漣漪,雷迪亞茲的面壁計劃功敗垂成,羅輯計劃貌似成功,而希恩斯才是最成功的面壁者,他幾乎把人類文明延續到了宇宙盡頭。
雷迪亞茲的失敗在於他不懂科學,而希恩斯則是學者,而且是獲過諾貝爾獎的學者,羅輯的失敗在於他不是政治家,而希恩斯曾擔任歐盟主席,是當然的政治家,而且他既沒有泰勒一般的自傲也沒有雷迪亞茲一般的自卑。他想不成功都難。
希恩斯的計劃就是逃亡主義。
為什麼希恩斯會想到逃亡,因為他知道地球人必敗,為什麼他如此悲觀,因為他是學者。
作為一流的腦科學家,必定是了解量子力學的,因為腦科學發展到現在,一定是需要量子力學來解釋意識的,而且對量子力學的理解,希恩斯未必比丁儀低多少,畢竟他獲得過諾貝爾獎,丁儀清楚沒有物理基本定律的新認識,是絕對不可能勝利的,希恩斯當然也能知道。
知道必敗,那麼最好的應對策略自然就是逃亡。
而三體最害怕的也是地球人的逃亡,首先進入太空之後,人類會迅速了解黑暗森林原理,那麼三體文明就岌岌可危了,另外依照地球人的科技發展速度,隨時可以反殺佔據太陽系的三體文明。
三體文明也是對逃亡主義嚴防死守的。在三體一中,汪淼就納悶三體為什麼對他一個應用科學家這麼重視,因為三體文明害怕汪淼的納米技術,有了納米技術就可以建造太空電梯,人類就可以輕鬆踏入太空時代。
可以說逃亡主義才是最適合地球文明的計劃,但是地球政府是不會同意逃亡的,因為這可能造成地球社會的崩潰,不用三體艦隊前來,地球人就自亂陣腳了,這時候就顯示出了希恩斯政治家的智慧。
泰勒自始至終都沒有表現出自己的意圖,甚至都沒有把自己當做一個面壁人,別人或者求勝,象泰勒和雷迪亞茲,或者享樂,說的就是你羅輯,而希恩斯的表現比羅輯更渣,羅輯逃避享樂但是沒有調動太多資源,而希恩斯動用了巨大的資源來滿足自己的科學追求,他就象《朝聞道》中的那群類似於公款嫖娼的科學家們一樣,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感來浪費巨大的資源。
順便說一句,思想鋼印應該是和光速飛船一樣都是高級文明的標配,比如母世界文明中,長老就刪除了歌者的危險思想,這無疑就是一種思想鋼印,希恩斯的思想鋼印可能還處於初級階段,但他對思想鋼印的運用可是突破了天際。
在終於得到了"思想鋼印"之後,希恩斯居然把思想鋼印當做了雞肋,用這個神奇的設備來加強地球人的必勝信心,用來阻止逃亡主義,這種騷操作估計也只有歐盟主席能想得出來。
歐盟從建立以來就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一方面想爭老大,可又不敢得罪老大,另一方面內部還矛盾重重,帶領這麼一個組隊伍,領導人天生就是一個和事佬,要想帶著大家前進,就得陰奉陽違,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
要不是他的破壁人就是自己老婆,這麼多年朝夕相處,不用語言也能看透他的內心,那麼希恩斯的面壁計劃就完全成功了,試想一下,太空軍全體都接受了思想鋼印,水滴襲來時,地球艦隊四散奔逃,估計三體艦隊立即就調頭返航了,其實這已經是極端情況了,要是真接受了思想鋼印,不用等到水滴來的時候,地球艦隊就揚帆遠航,奔向星辰大海了。
即便是已經被老婆破壁之後,希恩斯的面壁計劃也沒有破產,毫無疑問,三體中最腹黑的儲巖就是鋼印族。
在小說中曾經說過,儲巖是主動要求追擊章北海的,注意主動啊。當時地球認為水滴是來投降的,所以地球艦隊那就是一個巨大的受降儀式,作為軍人,誰會捨棄這份偉大的光榮時刻,去追擊一艘小小的叛逃星艦,即便是接受命令而去的,恐怕也有點心不甘情不願,而儲巖居然主動要求了,這說明儲巖是蓄謀已久的,這一點他比章北海還老謀深算,章政委是一看到星際戰艦就立刻開始逃亡,而儲巖是早就有戰艦的控制權,而在等待合適的機會,這難道還不是鋼印族嗎?
而且可以想像,即便沒有章政委叛逃,在接下來的水滴攻擊中,儲巖也會提前做好準備,藉機逃亡的,因為他知道地球文明必敗,這已經是他的思想鋼印了。
很難說,在艦隊中還有多少鋼印族,但儲巖這一粒火種就把地球文明延續到了宇宙盡頭,在沒有雲天明童話的提示下,儲巖帶領的星艦文明也製造出來了光速飛船,也了解了黑域,假想要是遍地鋼印族的話,地球人儘早走出太陽系,是不是可以在星辰大海中走的更遠更快。
毫無疑問,這四位偉大的面壁者都在力求延續人類文明,雖然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這都無損於他們的偉大,在浩瀚宇宙中,只要牢記"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文明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