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拼車取消補貼致訂單量驟降 打車平臺不燒錢還能怎麼玩?

2021-01-18 第一財經

「以前在嘀嗒上發單,基本上幾分鐘就被搶走了,這幾天單子很少有人搶,有一次好不容易有人接單,完了又告訴我說有事不能出來,讓我取消訂單。」作為一個「忠誠」的嘀嗒拼車粉絲,張小姐對嘀嗒拼車最近的「表現」很不滿,「不知道怎麼突然這樣了」?

作為拼車車主,王先生最近也發現嘀嗒平臺上的富餘訂單多了許多。「以前只要一個訂單發出,基本上就是秒搶,和春節期間搶紅包差不多。但這幾天你隨時看平臺上,都有很多沒人要的單子,而且還有不少乘客發了好幾遍路線都沒人搶。」王先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經過幾天的觀察和摸索,王先生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原委所在。「幾乎同樣的路段,以前的價格大概是現在的近兩倍,而且之前每天前4單,乘客給予五星好評後,平臺會給予每單10元錢的好評獎勵,現在這個獎勵已經沒有了。」王先生表示,「現在的價格相當於只有原來的1/3多點」。

嘀嗒拼車的聯合創始人李金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我們確實取消了補貼,訂單量也有所下降,但總體並不是太多。」

讓市場回歸本真的「實驗行為」

「其實市場上的這些反應都在我們的預料之中,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激烈。」李金龍告訴記者。

另一位車主張先生告訴記者,因為計費規則是一定的,所以在乘客端相同的路線價格是恆定的,但在車主端,由於車主線路和乘客線路不可能100%吻合,所以平臺會根據距離的遠近給予一定的繞路補貼,所以司機最終看到的訂單金額肯定會比乘客的多出一部分。「現在不僅好評補貼取消,連繞路補貼也沒有,誰還願意接單?」張先生反問記者。

「其實之前我並不是特別願意讓陌生人坐自己的車,但因為有補貼可以賺點錢分攤下油費啊保養之類的,所以也就忍了,現在如果這麼搞,以後我肯定就不用這個軟體了。」車主周先生告訴記者。

降低補貼的行為引發了上海車主的抗議。在某知名網站的嘀嗒拼車吧裡記者看到,不少嘀嗒車主都表示「嘀嗒取消獎勵,打算棄坑」,另有部分車主還在進一步積聚同行,準備向嘀嗒提起「申訴」,「這麼熱的天,這麼低的價格,光空調和油費都不夠」,更有甚者直接喊出要「抵制嘀嗒」。

按照部分網友的統計,補貼取消後市場富餘訂單量達到之前的5倍,對此,李金龍稱「肯定沒有這麼多,但對這個說法我不做任何評價」。

取消補貼的不僅僅是上海,李金龍告訴記者,在天津市場,嘀嗒拼車也取消了對車主的補貼。「這兩個地方,確實是政府現在在嚴抓的地方,所以我們也希望利用價格槓桿,讓市場回到最本真的狀態。也就是說,我們取消補貼其實是有意讓市場變得更理性一些。」

據李金龍透露,目前嘀嗒拼車的用戶已經達到2000萬左右,「其中絕大部分是私家車主,我們也清楚,還有一部分確實是以運營為主的。所以之前每天的訂單和需求,其實並不是拼車市場最本來的需求狀態」。李金龍毫不諱言:「拼車不可能永遠靠著補貼來盤活市場,所以如果按照我們的計劃,我們要取消補貼,肯定也是一步一步來,比如從最開始的10元到8元再往下降。而現在正好有政府的壓力,那麼我們就想不如一下子停下來,看市場會變成什麼樣?」

在他看來,這次兩地的補貼取消其實可以算是一次有意識的「實驗行為」。不過,在其他市場,嘀嗒拼車將依然繼續拓展業務,而補貼的方式暫時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不燒錢,還能怎麼玩?

從上海嘀嗒拼車業務開通不久,張小姐就逐漸棄用了之前的滴滴、uber等打車軟體。「雖然車可能沒有uber和專車那麼高檔,但感覺更划算。」張小姐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和其他打車軟體時間+路程雙向計費的方式不同,嘀嗒拼車在上海的計費方式基本上是10元起步費含3km,3~15km為1.5元/km,15km以上每公裡僅需1元錢。但眼下,這一相對划算的出行模式有點難以為繼。「不行繼續坐地鐵或者用別的軟體唄。」這是張小姐的想法。

而王先生則打算加入正在籌備中的滴滴順風車業務,「新的平臺總歸會有更大的優惠出來,先做做再說,不行再換」。

包括之前的滴滴、快的、uber以及現在的嘀嗒拼車,無論是專車還是順風車,從一開始進入市場,都採取了一樣都「燒錢」模式,通過大體量的資金去贏得市場,教育車主和乘客,希望逐步形成一定的用戶忠誠度和黏度,最終可以將手上的資源進行變現,完成整個商業閉環。

正因為如此,打車應用方的崛起一直是和資本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嘀嗒拼車於2014年4月份上線至今,已經獲得3輪總計1.3億美元的融資。在將巨款砸向市場之後,是否收穫了應有的市場黏度?或者說,如果不再燒錢,諸如嘀嗒拼車這樣的應用還會吸引用戶嗎?

對乘客來說,也許會,因為從目前來看,依靠嘀嗒出行依然是除公交外單位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就在2015年6月,滴滴打車的順風車業務正式上線,而其他打車軟體的快車以及免費順風車業務也正方興未艾。就像當初,嘀嗒依靠更豐厚的補貼和更合理的計費方式搶佔了其餘如天天用車、愛拼車等拼車應用的市場一樣,後來者是否也能以同樣的方式擠走先入者,還不得而知。

不過,李金龍表示,在用戶保有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嘀嗒下一步考慮的是如何讓拼車更加市場化。「現在計價方式都是我們定的,但說白了,我們只是一個平臺,有什麼權利可以去定價,所以未來我們會一步一步去測試,將定價權最終交還給市場。」李金龍表示。嘀嗒會進一步平衡車主和乘客方的利益,「不一定以價格的方式,比如我們可以給車主更多汽車後服務方面的福利」,最終讓這個市場變得理性。

相關焦點

  • 網約車二戰打響:模式之爭下,乘客、司機、平臺的三方博弈
    順子是花小豬重度愛好者,沒有花小豬之前,順子常用嘀嗒順風車,但經常因為拼車耽誤辦正事的時間——有一次,她坐嘀嗒順風車去接朋友,結果朋友在機場等了半個小時。 花小豬上線後,首單大額補貼、低於其他軟體的打車價格,同時又不需要拼車,迅速俘獲了一顆打工人的羊毛心。順子辦了省錢卡,除了長途會選嘀嗒,短途情況下,只要花小豬能打到車,必用花小豬——雖然在偏僻的地方,花小豬會打不到車。
  • 滴滴下沉之戰:花小豬能否成為「打車界拼多多」?
    「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信息顯示,花小豬的運營公司是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兼唯一股東趙意波為滴滴副總裁。其形式為順風車模式加派單半指派,司機可以一天取消四次訂單。不同於滴滴計價模式由裡程和時長費用兩部分構成,花小豬打車採用一口價模式,平臺會預估乘客訂單的裡程以及所需的時長,然後按照基礎計價的規則來計算出預估價,再考慮供需等因素做出一定的幅度內價格調整。
  • 嘀嗒搶跑滴滴,能否一路「順風」
    記者注意到,在滴滴APP輸入出發和目的地之後,車型選擇比之前更為豐富:有特惠快車、快車、滴滴特快、東風出行、快的新出租、優享、禮橙專車、六座商務、豪華車,而且優惠補貼力度很大,從2元到十幾元不等。同時也有青菜拼車和順風車可供選擇。途中,年輕健談的司機還給記者提供了一個新選項:滴滴今年全新推出的「花小豬打車」,被網友們戲稱是打車界的拼多多,欲觸及更多的下沉市場。
  • 嘀嗒順風車介紹深夜打車安全出行攻略
    晚上加班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人在江湖混,總是要還的,如果太晚的話,打車會成為很多人的選擇。那這個時候,千萬記得不坐黑車、不與不認識的人拼車,夜晚打車拍下車牌發給朋友,電話告知家人。路上有人搭訕你,最好保持不理不睬或大聲訓斥,遇見跟蹤者,往人多地方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無緣無故對你好的,非奸即盜,無欲無求的除了你父母畢竟是極少數。城市裡的話,避免走小道,要走明亮的馬路(夜晚、白天)。晚上街上的人變稀少後,不要獨自出門,要跟朋友(朋友是女生的話,也要謹慎出門)(晚上)。
  • 嘀嗒出行和滴滴出行哪個好 滴滴和嘀嗒有什麼區別對比介紹
    嘀嗒拼車品牌升級了!2018年1月4日,「嘀嗒拼車」正式更名為「嘀嗒出行」,成為一個計程車、順風車兼具的出行平臺,並開始啟用全新品牌標識和VI體系。那麼和滴滴出行有什麼區別呢?哪個更好?一起來看看吧!
  • 滴滴正式「認親」花小豬:停不下來的滴滴,在講故事給誰聽?
    2020年9月3日,滴滴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旗下「滴滴計程車」業務升級為「快的新出租」,並將投入1億元專項補貼,為計程車乘客發放打車優惠券,同時助力計程車司機提升訂單量和收入水平。「為IPO造勢」,是數位投資人對投中網談及滴滴近期一系列大動作時所達成的共識,但是滴滴卻屢屢否認。那麼,滴滴的故事,在講給誰聽?
  • 嘀嗒、哈囉順風車再被約談,真有司機用順風車當網約車開麼?
    近日,相關部門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提醒指出,相關順風車平臺公司產品涉及的「附近訂單」功能偏離了順風車本質,有司機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用戶頭像顯示性別、開展長途跨城服務等方面存在安全風險隱患。
  • 推青菜拼車、花小豬打車,滴滴出行發動降維打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記者的朋友圈被「堵住」了,一眾生活在北京、上海平時習慣了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馬上出發的用戶紛紛被癱瘓的網約車平臺堵在了路上。最後解救他們的平臺成為他們在朋友圈點讚的對象,而更多的吐槽之聲亦不絕而耳。
  • 打車軟體瘋狂燒錢 亂戰後皆大歡喜還是兩敗俱傷
    原標題:打車軟體瘋狂燒錢 亂戰後皆大歡喜還是兩敗俱傷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天下財經1月20日播出了《記者調查:北京打車為什麼難?》,報導所反映的打車軟體促使北京打車難的問題引發了持續關注。   本周,打車軟體間的燒錢亂戰繼續加碼。繼嘀嘀打車宣布再砸2億元補貼之後,快的打車宣布再投5億元用於獎勵。
  • 投融橋APP訊:消息稱嘀嗒出行在IPO前一輪融資中籌資至多3億美元
    嘀嗒出行截至目前對此報導未予置評。消息人士稱,在網約車業務中注入社交元素的嘀嗒出行,自去年年中左右以來一直試圖籌集資金。尚不清楚這家中國初創公司的目標估值是多少。嘀嗒出行官網信息顯示,嘀嗒出行(原「嘀嗒拼車」)提供計程車、順風車兩種出行方式,已經成長為全國領先的綜合出行服務平臺。
  • 【調研】拼車的大潮來了,大部分的A粉還是下水了!
    做拼車APP的人,玩的是網際網路思維;用拼車APP的人,求的是解決實際問題。滴滴快的,51用車,天天用車,還有外來的Uber,一時間,拼車APP攻佔各大應用市場。這麼火熱的拼車APP,A粉們怎麼看呢?1、你是否使用過Uber,嘀嗒拼車,51用車,天天用車等拼車APP?
  • 哈囉、嘀嗒順風車被提醒式約談 網約車平臺變現路在何方
    12月7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提醒指出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的「附近訂單」功能偏離順風車本質,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用戶頭像顯示性別、開展長途城際服務等方面存在安全風險隱患。獨立分析師林才濤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約談叫提醒式約談,是事前監管。
  • 老年人不用智慧型手機,打車難咋辦?嘀嗒將上線老人優先派單功能
    昨天,嘀嗒出行宣布啟動「助老出行」專項行動計劃,其中包括加速推進上線老年人優先派單功能、推進與95128電召合作進行高效的運力調度。新華社資料圖據介紹,嘀嗒平臺將上線「老年人優先派單」功能,目前正在加速推進中。
  • 「花小豬」猛攻一、二線城市,網約車補貼戰重現
    8月17日,花小豬在包括北京、廣州、成都、杭州、南京、合肥、鄭州、青島、太原在內的9個城市發起了補貼攻勢。每天打車的當日第1單立減20元,這讓不少乘客感受了一把堪比當年網約車補貼大戰時的待遇。司機端的補貼也頗為可觀。「上禮拜補貼最多時,每天籤到後接夠3單,連續5天籤到就獎勵100元。有補貼誰不想要呢。」司機陳師傅告訴記者。與滴滴相比,花小豬有明顯的不同。
  • 上車點在廠區內,車和人都進不去,司機等了近一小時才取消訂單
    網約車內參(文/唐梓欽)1月10日,中山網約車司機塗師傅向《網約車內參》反映,當天接到一個上車點定位在某廠區內的訂單,到達門口後被保安阻攔,車進不去,人也進不去,乘客也聯繫不上。為了避免有責,他只能在門口等待了近一個小時,才無奈取消訂單並報備。
  • 哈囉打車強勢上線,滴滴開始反擊,新一輪價格戰即將開打!
    今年十月,哈囉出行宣布啟動新業務「哈囉打車」,正式入局網約車領域,而繼在中山試運營後,從今日起還將在惠州等三個城市上線。而哈囉出車此次的出擊,滴滴受到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眾所周知,今年以來,滴滴相繼推出了花小豬、特惠快車以及青菜拼車,而在實惠政策之外,滴滴還啟動了多輪上百億的補貼活動。無獨有偶,剛上線的「哈囉打車」的內部代號為「經濟車」,主打普惠,目標正是價格較低的網約車市場。
  • 哈囉順風車「出師」記 人車匹配難,用戶期待更好打車體驗
    新京報記者近日通過對順風車部分車主和用戶的調查發現,目前哈囉順風車平臺上「單多」車少,多數車主開順風車只為補貼油費;用戶則認為,哈囉順風車並不是特別優惠。尷尬:行程匹配度較低熱身兩個月的哈囉順風車2月22日在北京開城接單了。「我下午兩點計劃從中國石油大學昌平校區打車到市區,用哈囉順風車下單,只顯示了兩個順路車主,一個早於我的出發時間,另一個則是晚上七點。」
  • 青菜拼車:滴滴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司機端,青菜拼車為鼓勵司機接單加大了獎勵力度,僅在12月3日拼車日當天,就累計為司機發放獎勵1297萬。不過,就乘客的反映來看,有些司機對拼車的訂單興趣不高。林先生偶爾也體驗一把拼車。「有時候接拼車單的師傅服務態度不太好,他們總覺得拼車並沒有多賺錢,平臺賺得更多了。」
  • 最難打車日:滴滴崩了 嘀嗒也崩了
    最難打車日:滴滴崩了,嘀嗒也崩了… 摘要 【堵哭了!多地大塞車 朋友圈哀嚎!最難打車日:滴滴崩了 嘀嗒也崩了】今年的國慶中秋假期,好像在彌補年初沒好好過的春節一樣。不僅節日氣氛很足,連交通擁堵,也比以往來的更猛烈些。
  • 花小豬打車被多地叫停是怎麼回事 花小豬打車紅包優惠券領取倒計時
    打車可獲免單,最近是靠優惠券出行的日子。近日,一款打著「全網最低價」旗號的網約車軟體「花小豬打車」,逐漸滲透入廣州、北京等一線城市人群的微信群、朋友圈,在抖音、微博等多個流量平臺上亦隨處可見其蹤跡。該打車平臺主打「一口價」模式,「便宜」是其最大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