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意外受傷住院,250萬保額竟變50萬,法院:保險公司強詞奪理

2021-01-18 房產亂談

文/小羅談天說地

年初這場突然起來的疫情,改變了許多我們原本所熟悉的方式,網課、在線辦公等工具迎來了一波紅利,其中保險公司利用網絡銷售保險更是在這一特殊期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疫情期間,有很多朋友因為擔心健康以及醫療方面的風險,通過網絡渠道購買了一些醫療險、重疾險或者壽險這類的保險產品,那麼網銷的產品和線下購買的保險產品之間,所提供的服務是否有折扣呢?

今天,我們就從一則網銷保險引發的保險理賠糾紛來了解一下吧。

01 案例詳情

2018年2月份,某通信網絡工程有限公司通過網際網路渠道,為自家名下包括張某在內的五名員工投保了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約定意外傷害身故、傷殘保險金為250萬元,意外醫療費保險金為20萬元。

投保10個月後,在一次外出工程作業中,張某在工作途中意外受傷,輾轉兩家省級醫院住院治療,仍然難以完全治癒,最終經司法鑑定,張某因傷構成九級傷殘。

張某因工作意外受傷後,張某公司便第一時間聯繫了保險公司進行理賠,然而在理賠金額上,保險公司卻與張某產生了糾紛。

按照合同約定,9級傷殘的賠付比例為20%,張某向保險公司要求250萬的20%,既50萬。

然而保險公司認為,合同約定的250萬保額為5人共有保額,張某對應的保額為50萬,此次事故保險公司應當賠付的金額為50萬的20%,既10萬元。

雙方幾經洽談仍未能達成一致共識,張某遂將保險公司訴至法庭。

02 法院裁決

一審法院在詳細了解事情的經過後,表示在保險公司的保險合同條款的第五條明確記載:傷殘保險金給付,我司的賠付標準以本合同載明的保險金額為準,承擔保險金給付責任」。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該條款,張某的保險金額應當以合同中約定的250萬元為準,遂判決保險公司向張某賠付50萬元傷殘保險金。

一審判決下達後,保險公司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在二審庭審中,保險公司提出抗訴,認為張某公司所投保的保單為團體意外險,保險人為包括張某在內的5個人,且張某僅繳納保費的1/5,故保額應當為50萬元,一審法院在給付標準的事實認定上存在錯誤,請求二審法院修正。

二審法官認為,保險公司的主張與訴求:既250萬保額是由五位員工共享,應當在籤訂合同時就告知投保人,沒有在投保前告知消費者相關事由,卻在保險事故發生後藉由合同制定人的身份隨意解釋保險條款,該做法無法按常理解釋。

最終,二審法院駁回保險公司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結果,並宣布本審為終審。

本文案例源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疫情之下網銷保險服務不打折》

03 案例分析

今天的案例中,案件雙方的責任劃分都是比較明確的,案件也沒有太多爭議的地方,保險公司的主張是非常典型的逃避行為。

二審法院在審理中之所以沒有採信保險公司的說法,是因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當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時,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而當格式條款產生兩種以上解釋時,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格式條款指的就是保險合同,在今天的案件中,對於250萬保險金的理解出現了兩種說法,按照相關法律,法院依法作出了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保險公司)的解釋,認可了張某的說法。

大家也別覺得這條法律有失公允,因為保險公司作為保險合同的制定方,其相較於消費者而言處於天然的優勢地位,這條規定也是出於維護弱勢群體利益的目的而制定的。

另外在保險法中,訂立保險合同的雙方有最大誠信的義務原則,消費者在投保時應當如實告知保險公司自己的基本信息情況,而保險公司也應當如實、詳盡的向消費者解釋保險條款的含義。

在本案中,由於保險公司的失職,導致張某公司未完全理解保險合同條款意思,由此產生的損失由保險公司來負擔,不無道理。

你認為本案中,法院的判決和審理邏輯是否存在爭議呢?

相關焦點

  • 男子意外撞人隨即離開,20萬車險遭拒賠,法院判定:這不算逃逸
    今天,管家分享一則農村男子意外撞人隨即離開,20萬車險被拒的真實保險糾紛案例,同時為大家普及下保險的知識。01案例詳情2016年5月份,農民高大爺(化名)在某人壽保險公司為自己的拖拉機車子投保了一份車險,保額為20萬元。
  • 94歲老人意外摔倒後死亡,保險公司拒賠40000元,法院:下作!
    01 案例詳情2015年1月,江蘇省如皋市老齡工作委員會為當地所有的高齡老人統一在某保險公司處投保了團體意外傷害保險,保額為40000元,94歲的石某亦在此之列。2015年7月1日,意外發生了,石某在一次飯後散步時不慎跌倒,導致其右下肢縮短,事後家屬將其送往醫院住院治療。
  • 老人花100萬買的保險,憑什麼才賠20萬?
    靠買的保險可以報銷部分,父親出院後,黃某便整理資料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但不料卻被拒賠了,保司給出的理由是不符合重大疾病承保範圍。黃某不服,父親都這樣了還不算重大疾病?一紙訴狀,黃某告到法院。2、法院判決法院認為,雖然急性重症胰腺炎不在合同保障範圍,鑑於被保人的疾病情況嚴重,180天住院期間歷經2次重大手術,花費100萬治療費,治療過程艱辛,從常理上看,符合一般人所理解的重大疾病的狀態。因此,法院判黃某勝訴。也算是個安慰,100萬醫療費,靠保險砍去20萬,作用雖不大,總歸是減輕一部分家庭壓力。
  • 健康保險產品該如何買?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發布的《關於投資理財的國人選擇和未來趨勢》報告中顯示:保險已連續三年(2016-2018年)成為老百姓投資首選!但是,在保險越來越受追捧的今天,大家往往更傾向於買理財型保險,對健康險考慮的並不是很多。健康險到底重不重要,應該如何買呢?下面的人生規劃圖給了很好的啟示。
  • 少兒保險全解
    所以關於保額,我覺得在預算承受範圍內,越高越好,至少要覆蓋可能自付的醫療費用和父母一方1到2年的工作收入。我的客戶一般建議保額50萬起,自己倆娃目前配置的重疾是100萬保額,未來還會加100萬定期的組合。現在大家獲取信息的渠道太多,看到很多號稱保險大咖和網紅,為了突出超高性價比,推薦很多網紅重疾產品。
  • 女子體檢確診肺癌,6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你這不算癌症
    女子體檢確診肺癌,6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你這不算癌症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近些年隨著人們風險意識逐漸覺醒,各地區的保單持有量都在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去年銀保監會曾做過一個數據統計,全國重疾險保單已經超過了3億張
  • 國內旅遊買什麼保險?首選平安境內旅遊險
    不過旅途雖美,意外也不容忽視,旅途中可能會發生的意外也需要儘早做好防範措施,比如在旅遊的時候買份國內旅遊保險應對這些意外。在近些年短視頻網紅景點之中,玻璃景點可以說備受人們喜愛,不過現在各地玻璃棧道,玻璃橋等景點的安全事件也是頻繁發生。
  • 泰國將入境10萬美金保險額度調低近80倍,最低保額只要人民幣8千左右
    泰國最近對外國遊客可謂是動了很多腦筋,各種誘惑政策密集出臺,怎奈我國遊客就是不為所動,還是選擇再觀望觀望,但是泰國明顯很著急,在270天特殊籤證還沒執行妥當的情況下,再放大招吸引外國遊客,這次泰國就遊客們容易被保險額度
  • 我說國任人壽的優選意外傷害保險不靠譜,是真心的
    前陣子聽說姑姑在家不小心被重物砸到頭流血,治療住院花了不少錢,沒辦法報銷因此花了好幾千,既心疼人又心疼錢。這件事情之後姑姑才想起要給自己也買一份意外險,就跑來問我怎麼挑意外險。國任優選意外傷害保險值得買嗎?全面解析!2. 意外險不同人群購買的保額怎麼選?一、國任優選意外傷害保險值得買嗎?全面解析!
  • 兒童保險怎麼買才最划算?四大要點不容忽視 - 同花順財經
    3、第一份保險,何時買最划算?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保險都是越早買越划算,這樣一方面可以儘早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保費也更加划算。大多數保險公司,最早的投保時間是出生後28天。如果你的寶寶身體健康,滿月之後就可以投保了。此外,2-6歲時孩子生病機率較高的時間段,而6歲以後意外事故的發生率也更高一些,建議大家最晚不要超過14歲。
  • 【守護專享】身價保額超高(最高600萬)保障面超全(可附加百萬傷殘1~10級)保障時間超久(保至80周歲)滿期沒事返本
    100萬:普通意外身故或全殘;200萬:駕乘車意外身故或全殘、電梯意外身故或全殘;300萬:客運交通意外身故或全殘、公共場所特定事故意外身故或全殘、重大自然災害意外身故或全殘;600萬:軌道交通意外身故或全殘、民航交通意外身故或全殘。
  • 意外險買哪個保險公司的好?
    小到貓抓狗咬,大到飛機失事、車禍……意外總是不經意間發生。雖然意外常常讓人猝不及防,不過一份100多塊的意外險,卻能在關鍵時刻幫我們減少損失。今天深藍君就和大家聊聊,眾安保險新推出的一款尊享e生綜合意外險2021。
  • 透過現象看本質,保險和基金股票有何不同?保險真的沒有用嗎?
    上完大學在大城市工作,月薪過萬看似很光鮮,但卻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平時沒有什麼規劃,動不動就是兩千元一張面膜,幾乎沒有什麼積蓄,她的爸爸中風住院,拿不出十幾萬做手術,四處借錢也借不到。想想如果是她自己生病就能很好的治療嗎?
  • 頭皮裂傷住院94天索賠8萬 法院:多住的院自掏腰包
    一個月後,陳強外傷痊癒,卻一直以「頭暈、頭疼」為由堅持住院,甚至在醫院建議出院並下令停止用藥後,仍堅持住院長達94天,並因此向肇事方李東(化名)及其車輛承保公司索賠8.3萬。陳強「只是一個頭皮裂傷,哪裡需要治療這麼長時間,所以,我們認為存在一個過度治療的問題。」肇事車輛保險公司四川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 寶寶的保險如何選?用真實案例分析
    她1歲多的寶寶得了急性白血病,至少需要20萬治療費,當時我感到非常震驚,太突然了,她想問問能不能買個保險,住院能報銷,可惜不行。半年前,我們微信聊天,我建議她給家人買些保險,她婉言謝絕了,後來就不了了知了。她不買保險,我能體會到她的苦衷。
  • 5000元搞定父母的保險
    顯然,疾病的發生概率與年齡相關,所以保險公司往往會限制產品的投保年齡。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l 重疾險小於等於60歲,超過60歲能投保的重疾險,少之又少。 l 百萬醫療險小於等於60歲,只有少數產品65歲還能買。
  • 新浪和百年定製新惠保:又一「網紅」保險橫空出世!
    所以,說到足額的保障,100萬是不是真心不多?   醫療資源這是除卻經濟補償之外,保險公司所能給予我們的、超出我們常人能力範圍之內的附加值。越來越多公司在保險保障之外增加了多樣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從病前的預防到病中的醫療資源協調綠色就醫通道服務,再到理賠,真的可以做到很多你憑一己之力根本沒法實現的事情。
  • 孩子的保險你買對了嗎
    於是,在很多不專業的銷售人員的「幫助」下,可能每年花四五千購買的保險,保額只有10萬,保障也不全面,真出現大的風險,10萬的保額夠幹嘛?可能花一千多購買的捆綁式的基礎意外險,保額只有30萬不到,還自以為保障很全面了!孩子的保險買哪幾個險種合適呢?孩子的保險怎麼樣搭配最合理呢?不同的預算搭配的產品一樣嗎?
  • 保險,我看清了你的套路
    當然了,土豪除外~2.重疾險的保額,會隨著時間而貶值,現在的30萬看病夠用,等你60歲看病30萬就不夠了,自己視情況逐步增加保額。用大白話來解釋上述條款:保險公司不能用概括性條款,法院認定該條款無效不予受理,必須列舉出具體內容,如果保險公司扯皮耍賴,儘管起訴法院,不要怕麻煩。保險合同是「最大誠信」合同,投保人要誠信,保險公司更應該誠信,條款中列出的疾病,如果有,不能隱瞞,一定要如實告知,如果沒有,就不用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