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之女劉解憂:和親後三嫁烏孫首領,為大漢做出巨大貢獻

2020-12-25 騰訊網

和親只是統治者維持短暫和平的手段,卻是那些和親女子一輩子的噩夢。

自漢朝以來,一直到清朝,歷朝歷代幾乎都出過和親女子,被朝廷嫁予外邦,那些女子雖然都以公主身份出嫁,但是真正的皇室公主怎肯嫁到一個遠離故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於是和親的人選多從王室親眷或者宮女中挑選,在漢朝,還有一種身份也會被當成和親對象,那便是罪臣之女,劉解憂便是如此。

劉解憂出身很高,她出生皇族,先祖是楚元王劉交,但奈何在"七國之亂"中,劉解憂的祖父劉戊也有參與,兵敗之後劉戊被殺,劉解憂一家徹底淪為罪臣之後,劉解憂自然也就成了罪臣之女。

雖然因為年幼,劉解憂僥倖逃過一命,但是這樣的身份讓她舉步維艱,而且她的噩夢遠不止如此。武帝駕崩昭帝繼位,昭帝一改武帝對待匈奴的強硬進攻態度,而是轉為防守,這樣一來,漢朝有了修養生機的機會,匈奴卻也有了喘息之機,十幾年過後,匈奴又有了捲土重來的架勢,為了抵禦匈奴,大漢決定聯合烏孫,而烏孫首領獵驕靡順勢提出和親聯姻,以建友好

和親之事已經定好了,但是和親人選卻不好找,烏孫山高路遠,語言習慣都不通,皇帝自然不捨得將自己女兒嫁出去,要選大臣之女也可以,但是遠嫁番邦的女子都沒有啥好下場,就像第一位和親公主劉細君,短短5年便香消玉殞,大臣即使礙於皇命嫁女兒,也難免會寒心,這時劉解憂出現了,她是罪臣之女,無權無勢,再合適不過,於是不久後劉解憂便接到和親的聖旨

來到烏孫,劉解憂很快嫁給軍須靡,後來,軍須靡死後又嫁給他的弟弟翁歸靡,從始至終,解憂公主從不自暴自棄,更不會怨天尤人,硬是將手中的"爛牌"打成了"王炸",不過,命運對解憂公主依舊不那麼友好。

昭帝末年,匈奴和車師聯手進攻烏孫,弱小的烏孫根本擋不住迅猛的進攻,一直節節敗退,於是解憂公主想到向母國求救,但是漢朝正逢多事之秋,帝位空懸,誰有時間理她,解憂公主只能苦苦支撐,終於幾個月後,新帝派出16萬騎兵進攻匈奴,烏孫之危得以解除。

為了向漢朝表達謝意,也是表達誠意,翁歸靡上書立解憂公主的兒子元貴靡為嗣,解憂公主一下子迎來了曙光,但是命運又和她開起了玩笑,翁歸靡死後,元貴靡沒能坐上王位,因為烏孫不願意成為漢朝的附屬,執意破壞當初的諾言,擁立泥靡為王,解憂公主的處境又變得很尷尬。

按照規定,解憂公主要接著嫁給新王泥靡,泥靡是一個狂暴的首領,對解憂公主也是動輒打罵,非常不好,於是解憂公主聯合漢朝使者刺殺泥靡,不想行動不夠周密,泥靡受了點輕傷就逃走了,解憂公主為了保命逃到了西域。

後來,漢朝惱火烏孫毀約,決定向烏孫出兵,在解憂公主的幫助下,烏孫徹底成為大漢的屬國,解憂公主的兒子被封為昆彌,解憂公主本人也徹底了卻心願,此時的她年逾古稀,只想回到故鄉安葬,最終如願以償

解憂公主的一生頗為傳奇,其心態平穩令人稱奇,她是罪臣之女,祖父因造反被殺,但和親後解憂公主一直在為兩國友好做努力,對大漢不曾怨恨;第一任丈夫死後,按照規定她要再嫁,雖然漢朝對女子束縛不像後世那麼嚴重,再嫁也不是什麼奇事,但是自願是一回事,被逼又是另外一回事,可是解憂公主從沒有自暴自棄過。

第二任丈夫死後,原本屬於自己兒子的王位被第一任丈夫的兒子奪走,自己還要嫁給這個人,這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奇恥大辱,但是解憂公主依舊沒有抱怨,而是聯合勢力予以反擊,最終如願以償。

命運從不曾憐惜解憂公主,但是解憂公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不信命,不服輸。

歡迎大家評論!

相關焦點

  • 和親公主劉解憂:把一手爛牌打出王炸水平的狠角色
    本文是我的小系列《封建女寡婦的多彩人生》中的第六篇,我們來聊和親公主劉解憂上篇文章寫的劉細君在和親烏孫五年後憂鬱而終,她去世後,漢朝派到烏孫接替的女子
  • 袁弘張歆藝的定情之作《解憂公主》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和親公主之一
    《解憂公主》劇照由張歆藝、袁弘主演的電視劇《解憂公主》講述了漢朝和親公主劉解憂與烏孫國兩位皇室兄弟之間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情感糾葛。張歆藝飾演的解憂公主在劇中劉解憂還是戲班平民時與翁歸相識於大漠並相互產生感情,之後劉解憂卻以和親公主的身份嫁給了翁歸的哥哥軍須靡成為烏孫的右夫人,兩人為了烏孫以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
  • 【小美碎碎念】《解憂公主》-何以解憂?唯有劉解憂
    在這麼多的古裝劇裡面,唯一讓我惦記上的就是在CCTV8套上播出的《解憂公主》,聽說是張歆藝和袁弘的定情之作,就完全控制不住小美八卦的小心臟了!!騰訊網絡獨播,最受傷是要收費,這是小美第一次為國產劇貢獻人民幣,然後衝動的充值了一個月的,14塊大洋!!!
  • |和親的那些公主|西漢解憂公主,身在異域,不辱使命
    關於和親歷史第一個和親的公主的是漢高祖劉邦家族裡的一個女兒,並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史書上稱為「漢高祖宗女」,這是中國在統一王朝建立後,有記載的第一例和親,這也是純粹的出於政治目的的聯姻。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即使在強大的時候,也會採取和親來爭取與周邊國家地區保持友好,而和親也並非只是嫁一個人過去,雙方在和親的過程中,達到了緩解局勢,促進文化交流的目的。同時,通過和親使「家天下」的觀念,被許多周邊民族所接受,從而融入到了中華文明圈,即使像宋遼兩國沒有和親,但在「澶淵之盟」後也始終以兄弟相稱。
  • 百年嫁六位公主,西漢和親:打不贏的仗,化作和親公主的眼淚?
    冒頓單于已死,於是漢文帝又選擇了一位宗室女冊封為公主,嫁給新任單于老上單于。第四次是公元前160年,漢景帝在位,遵循舊例,冊封一位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匈奴首領軍臣單于。到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和親政策前期主要是針對匈奴人。但是從細君公主開始,西漢的和親對象開始轉向烏孫。這和國內的政策也有關係。
  • 看《解憂公主》,評和親公主的功載千秋
    從漢昭帝病危到駕崩,救援烏孫的奏議拖了又拖,出兵之事乾打雷不下雨,漢朝的大臣們為立誰為國君都愁的要死,忙得要命,哪還顧得上解救遠在西域的烏孫國的危難呢?在這內憂外患的三四年中,解憂公主費盡心力,團結烏孫貴族,調動一切積極力量,給戰馬加料催膘,擴軍備戰,奮力抗擊匈奴的侵略的顛覆,使匈奴大軍始終不能進入伊犁河谷,從而穩定了民心。直到漢宣帝即位後,決定出兵救援烏孫。
  • 看《解憂公主》,聊聊公主的婚姻及其人格話題
    樓上的點評前半句可以理解,後半句值得商榷。類似看法屢見不鮮,筆者讀帖之餘頗有感慨,隨筆寫幾點感想。以現代人的觀念看,解憂公主三易其夫的抉擇著實很難理解,用歷史的眼光看也不難理解。現代人看古人,總是習慣以己度人,用現代的思想觀念去揣測古人的想法、妄言古人的荒唐。特定歷史氛圍下和親公主無奈的婚姻抉擇絲毫不能成為現代人鄙薄古人的論據。
  • 劉解憂對比王昭君,充分印證了八卦的無窮力量
    與公主劉細君、劉解憂相比,昭君這位普通宮女地位不算高,和親時西漢國力正當鼎盛,嫁給呼韓邪後,對西漢擊敗控制匈奴幾乎談不上助力,但卻在歷史上留名甚遠,這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知道公主劉解憂的人不多,我們不妨先看看《漢書·西域傳》第六十六下,簡單梳理一下關於她的生平。劉解憂的命運,是在她出生前34年被錨定的。
  • 豔名遠播解憂公主:嫁給父子三代烏孫王,產下輩分不同的6個子女
    漢武帝聽聞消息後,剝奪了劉建的王爵,並逼迫其自殺。而劉建的女兒劉細君則被關押於掖庭,形同囚徒。本著「廢物利用」的精神,漢武帝將劉細君派往烏孫,自己的女兒,漢武帝可捨不得。就這樣,20歲的劉細君被迫嫁給了老朽的獵驕靡。匈奴聽說此事後,大為震驚,唯恐烏孫倒向漢朝,於是也派出一位公主,和親於獵驕靡。
  • 追劇 你認識這位個性滿分的解憂公主嗎?
    對於這位個性滿分的解憂公主,你了解嗎?說起古代和親的公主,你或許聽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但對解憂公主卻鮮有耳聞。其實解憂公主的身世與其傳奇的一生,絕對是大漢和親公主中閃耀的一顆星。解憂公主原名就叫劉解憂,因祖父劉戊參與了「七國之亂」,令家族地位一落千丈,成為皇族圈的邊緣人群。當劉解憂成年後,一件關係大漢興衰的重大任務落到了她的頭上,那便是和親。
  • 英雄須過美人關 《解憂公主》今晚開播
    今晚21:30,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由路陽執導,張歆藝、袁弘、袁文康、葉青、張一鸞等聯袂主演的古裝史詩大劇《解憂公主》就將接檔《班淑傳奇》震撼獻映,今晚播出兩集,從明日起每晚四集連播。《解憂公主》改編自西漢楚王孫女劉解憂和親烏孫的歷史傳奇故事,刻畫了解憂公主、翁歸靡、軍須靡、馮嫽等一系列鮮活真實的歷史人物的愛恨情仇和民族大義,譜寫了一段壯闊的西域戀歌。
  • 何以解憂?唯有風沙不敗的時代之花:解憂公主
    何以解憂?唯有風沙不敗的時代之花:解憂公主滾滾歷史長河裡,偉人如過江之鯽,能人賢士如天上之繁星,他們有的名垂青史,有的被時光之河掩埋。接到烏蘇國的請求之後,漢武帝便下令,將宗室之女細君公主嫁給了烏蘇王獵驕糜。沒過多久,細君公主鬱鬱而終。於是,解憂公主在漢武帝的命令下嫁給了獵驕糜的長孫軍須糜。軍須糜死後,解憂公主又依照烏蘇習俗嫁給下一任烏蘇王翁歸糜。解憂公主在烏蘇國的時間越來越長,作為大漢和親公主的影響力也越來越深。
  • 《解憂公主》明晚將在央視八套播出,演繹「徐州女兒」的傳奇人生!
    漢闕、亭閣、長廊、雕塑,由徐州園林設計院規劃設計的漢代風格建築群落,記錄著劉細君和劉解憂烏孫(今哈薩克族的先民)和親的千古佳話。2100多年前,和親烏孫的江都公主劉細君英年早逝,楚王劉戊(獅子山楚王陵墓主)的孫女解憂公主由彭城遠嫁烏孫,烏孫昆彌(烏孫對其國君的稱呼)軍須靡在那拉提草原安排了盛大的迎娶儀式。
  • 漢朝有名的和親公主有哪些?她們後來都什麼結局?
    匈奴聽說烏孫與漢朝往來,很是生氣,要進攻烏孫。烏孫很惶恐,就派使者獻馬給漢朝,並願娶漢朝公主,兩國結為聯盟。在與終臣商議後,漢武帝把細君公主下嫁給烏孫國王昆莫,以和親方式結為兄弟之盟,約定共同對付匈奴。細君氣質高雅,容貌美麗,被國王封為右夫人。在匈奴的壓力下,烏孫國王又娶了一位匈奴公主,封為左夫人。細君難以適應塞外生活,只能將滿腔愁緒化為悲歌。這期間細君公主還發明了琵琶這種樂器。
  • 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她是侍女出身,卻成了縱橫捭闔的外交家
    在西漢王朝,和親的女性很多,為鞏固西漢王朝,她們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最為著名的算得上是劉解憂,她是唯一一個參與軍國大事的一品夫人,她有如此成就,除了她自身的聰慧外,還少不了她身邊的一個侍女,後來的外交官-馮嫽。
  • 讓一國之君苦等2年,非她不娶,還陪她住娘家,這個女人有點本事
    1上次我們寫了漢朝的兩位和親公主,先是劉細君到烏孫和親,她去世後,劉解憂成了新一任和親公主,嫁給了劉細君的第二任丈夫。劉解憂也被稱為史上貢獻最大的和親公主。她和婢女馮嫽經歷了烏孫一次次變故,始終屹立不倒,並把漢朝文化帶到了烏孫。沒想到,她的女兒弟史也同樣走上了和親之路,並且也將漢朝的文化傳播到了各地。
  • 精伊牧道:解憂公主的和親之路,曾經的絲綢古道如今已鮮為人知
    天山也將整個新疆一分為二,南邊為塔裡木盆地,北邊為準噶爾盆地。最高峰為託木爾峰,海拔高度為7443.8米,位於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天山中的四個部分:託木爾、喀拉峻—庫德寧、巴音布魯克和博格達於2013年6月21日以「新疆天山」之名申遺成功,這也是新疆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 由電視劇《解憂公主》,探析細君公主的那段過往
    01前兩天,我看了幾集電視劇《解憂公主》,裡面演的故事是纏綿悱惻,道盡了解憂與烏孫的軍須彌,還有她的愛人之間的糾葛。她不再是劉細君,只是大漢公主,僅此而已。 04 終於到達烏孫,獵驕靡封她為右夫人,並稱她「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膚色白淨美麗像馬奶酒一樣的公主」。 可以說,烏孫國主對她的喜愛無以復加,但由於彼此語言不通,心意不同,於是作為政治工具,聯姻物品的她終日鬱郁難歡。
  • 看《解憂公主》,評密謀刺殺事件的功過是非
    莎車叛亂平定之後,痛定思痛,翁歸靡決定將解憂公主的長子元貴靡立為王儲,並上書漢朝,請求為元貴靡再迎娶一位漢家公主,與匈奴徹底決裂。漢宣帝冊封解憂公主的侄女劉相夫為公主,準備出嫁烏孫王儲元貴靡。然而這場親上加親的和親大婚因種種原因拖延了五年之久,給烏孫內部親匈奴派陰謀篡權提供了難得機遇。
  • 張歆藝袁弘定情之作,《解憂公主》今晚央八播出
    該劇改編自西漢楚王孫女劉解憂和親烏孫的歷史傳奇故事,刻畫了解憂公主、翁歸靡、軍須靡、馮嫽等一系列鮮活真實的歷史人物,以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愛恨情仇和民族大義。看點一:獨闢蹊徑講述異域戀歌如今漢唐清等熱門朝代古裝戲扎堆,《解憂公主》卻獨闢蹊徑,以漢武帝時期一位鮮為人知的偉大女性——和親公主劉解憂遠嫁西域為主線,講述了一段發生在西域烏孫的壯闊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