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熱乾麵,和它代表的武漢「過早」文化。早飯一定要好好吃,早晨才算圓滿渡過了。它不僅僅是每天早晨給人們加油打氣為一天做好能量儲備的一碗碗餐食,它的背後還有著一整個武漢的江湖煙火氣息。
在美國念書工作的日子裡,比家人更讓我牽掛的也就是家鄉的過早。前些時網絡上出現過關於各個城市早餐文化的紀錄片,每每播出我都第一時間觀看。但讓我感到很遺憾的是,不僅描寫武漢這個「早餐天堂」的餐食不多,拍出來的紀錄片我也無法真的回想起家鄉車水馬龍、人們趕早過早的情景。
在武漢一個月不重樣的幾百個早點餐品中,有一個別樣存在的餐品 — 生煎包。有人會問,生煎包可不是起源於武漢呀。對,但武漢的生煎包也有它的江湖。
張先生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伢。他的表哥生活在蘇州。倆兄弟十幾年前起開始打著算盤,要把江浙的生煎包帶來武漢。零幾年在江漢北路做了四年餐車,爾後搬去雪松路,他們的阿寶生煎包在武漢眾多的生煎包餐廳裡脫穎而出。每次我說想吃生煎,身邊朋友都說去吃阿寶啊。說來慚愧,在萬松園上學那麼多年我還竟然沒有吃過。
解封以後慢慢恢復,我也終於來他們武昌新開的融僑城旗艦店感受了一下這份我欠了很久的味道。
生煎包有6個八塊,8個十塊和10個12快三種,幾乎一塊一個。還沒開始吃,炒過的白芝麻和小蔥的香味已經讓我移不開視線,潦草拍了幾張照片就開吃!這個武漢改良版的生煎包,不像江浙生煎包裡面包含了滿滿的的湯汁。一口一個包子胡囤下去,豬前腿肉和自身肉汁就足以填滿你的味蕾。生煎包的皮,讓我很驚訝。外皮是幾近於面窩和炸炸那種的焦、酥、脆,裡皮是又像是粘牙發糕那樣的拋、彈、嫩。蘸著包子吃的特製甜麵醬甜中帶鹹,還有一絲直通喉嚨的辣,可能光給我一碗白米飯我也完全能拌著吃完。
融僑城靠近這家店鋪的門因為疫情管控還沒有開放,但我看到好多附近的居民願意繞過兩條早餐鋪子街來他們家渡過早餐時光。我隨口問問他們為什麼回來吃,好幾個人都說外酥裡嫩恨不得一日三餐都來吃。臨走的時候還有幾個叔叔阿姨不停叮囑老闆:「你們砸鍋賣鐵都要把這個店做下去啊!不然我們上哪裡去吃呀!」
張先生和他太太笑說自己是標準的武漢吃貨,也想嘗試除了生煎包以外的菜品。所以他們在武昌旗艦店面裡開始做粉面。
武漢人對粉面的要求可不低,我對一家生煎包店開發粉面業務有一點點懷疑。但當我嘗到第一口,我就打消了我的念頭。粉先一口嗦滿,再咬斷,再開始咀嚼。這滿滿一口裡包含著入果凍般Q彈的寬粉,肥中帶瘦也有筋的秘制滷肉,熬了很久的高湯,和直達喉嚨的辣油。幾種味道相結合,怎一個爽字了得。
晚上我又去了一趟萬松園總店。不要驚訝,武漢的過早可不是只能早晨能吃,一日三餐加宵夜選擇早餐的餐品都不會出錯。萬松園的門面因為疫情關閉了大門,留了一個小窗口給顧客取餐。
「包子還有冇得啊你啊?」「還要等幾久啊?」周六早晨7點到10點,晚上8點到10點,兩個店門口都是排起了長隊,還有顧客邊吃邊加單。外賣訂單也一直沒停。
我笑著問張先生到底是什麼秘方讓他們這麼受歡迎,他說都是普普通通的材料沒有什麼特殊的。我想可能是他的用心和情懷,讓食客心裡都無法放下這份味道吧。
武昌店所處的地區都很多居民並不是本地人,因為疫情沒有辦法離開武漢和家人團聚。疫情期間,張老闆和太太在自家店面完全無法開工的情況下,也秉持著武漢人講胃口的性格,儘自己最大的所能和資源,每天幫助這些人購買物資和食物。
我想我知道為什麼普普通通的生煎和粉面我吃到與眾不同的味道了,因為他們傾注了自己對美食對家鄉的愛。離開的時候我也說了好幾句,你們挺住啊!千萬別讓這份味道消失了!還在老闆和老闆娘還有著多開幾家分店讓更多武漢人嘗到這份味道的打算,看到在家點外賣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真好,我懷念想念也擔心會消失的煙火氣息回來了!
武昌店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融僑城一期2棟30號鋪
武昌店外賣:
餓了麼:品質美食、水果生鮮,30分鐘送達感覺「阿寶生煎包(融僑城店)」不錯,→點擊此處,分享給你看看
美團:阿寶生煎包(融僑城店) 美團外賣阿寶生煎包(融僑城店)給你送貨上門的溫暖,→點擊此處查看
萬松園店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萬松園小區37棟3單元一樓
大楚網特邀作者FIFI:行走於60+國—會六國語言五門樂器—惜美食如命的武漢伢。希望通過文字、照片和視頻和全世界分享武漢的美景美食。IG-FIFIFOOFOOO大眾-FIFIFEII微信公號-FEISTRONOME
- 寫在最後 -
如果您現在有困難
可以聯繫我們
講述您這段時間的經歷和現狀
以『風味武漢』系列報導的方式呈現
在大楚網官方微信、
騰訊新聞等多個平臺
為您免費宣傳
有意向的商家可掃描下方二維碼
填寫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