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寫作就是要教孩子說真話!那個上海人心中最會教小孩寫作文的賈老師走了
圖說:去年4月,賈老師上了他半個世紀執教生涯的「最後一課」 資料圖
他說,學作文就是學做人,真誠最要緊,不能虛情假意;他說,不能讓孩子看到寫作就害怕,要鼓勵兒童說兒童的話,寫自己的生活;他說,身為老師,教學生一年,要想到他五年,教學生五年,要想到他終生。
他是上海人心中最會教小孩子寫作文的人。當所有人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悅氛圍中時,上海市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在和肝癌戰鬥了近10年,經歷了大大小小十餘次手術之後,於己亥新春正月初一在滬離世,享年81歲。
圖說:去年3月,賈志敏的《兩位教師一段情》刊登於新民晚報夜光杯
500字短文,改上幾十遍也不嫌多
「我姓賈,但我不假。我這人真誠,真實,而且特別認真、頂真!」聽到這句自我介紹,大家就知道,賈老師來了。
上世紀90年代起,賈志敏以電視系列教學片《賈老師教作文》聞名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界。2018年4月,浦東新區舉辦「浦東之春」語文教學高峰論壇。賈老師上了他半個世紀執教生涯的「最後一課」——一個月後,他就再度病重臥床,從此再也沒有起來。那次論壇上,他教孩子們用「素描寫作」的方式,勾畫「兩個蘋果」的模樣。整整40分鐘,他堅持站著上課,站累了,才會支撐一下拐杖,然後繼續開講。即便在病房裡,生性樂觀的賈志敏還在和後輩們開著玩笑,要設計自己的追悼會,提早錄好主持詞,到時候嚇大家一跳……
在賈志敏之子賈文駿看來,父親是為語文而生的人。看著如今空蕩蕩的書房,他悵然若失。在這個書房,他曾看見父親深夜仍「噼裡啪啦」擺弄麻將牌,原來,父親第二天要上一堂《我的發現》。他想到,麻將牌裡有繁體字「發」,正好可以拿給孩子們看,可以讓課堂更生動一些。他從來不打麻將,所以要把麻將牌倒出來數一數,一共有幾張牌,有幾個「發」。在這個書房,父親也無數次為了一篇文章改了又改。「他一直說,好作文是改出來的,他自己也始終這麼做。」賈文駿告訴記者,兩年前,《小學語文教學》向賈志敏約稿,結果,一篇500字短文,他足足改了40遍。不少報刊雜誌編輯最喜歡看到賈老師的文章,因為一個字都不用改,原文刊登即可。
圖說:賈文駿的朋友圈述說著對父親的追思 受訪者供圖
一個蘋果、一顆假牙,也有寫進作文的價值
「父親常說,兒童學寫作,最重要的就是觀察生活。」賈文駿說,雖然父親平時忙於工作,但關鍵時刻的點撥,時常讓自己茅塞頓開。他至今仍珍藏著一張泛黃的《少年報》,上面刊登著一篇他四年級時獲得全市小學生作文競賽二等獎的作文,題目為《埋地雷》。文章寫的是一件生活小事——為了給父親一個驚喜,飯前,他和弟弟一起在父親碗裡埋下了一個「荷包蛋」。「起初,我的題目是『一件難忘的事』,父親看了,覺得有點平淡,建議他把標題起得更引人入勝。果然,一個好題目可以畫龍點睛!」賈文駿說,父親的作文秘訣,其實並不難。經常提醒孩子們,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細節,都可以拿筆寫一寫,記一記。不知不覺,作文能力就提高了。如今,家中已有了第三代,小孫女聽了爺爺的指點,將奶奶在被窩裡弄丟了假牙,發動全家一起尋找的趣事寫了下來,參加了作文競賽,也捧回了獎狀。
圖說:賈老師文章的素材很多源於生活 來源/新民晚報夜光杯版面截圖
賈志敏曾將他教作文的秘訣歸納為四個方法:
第一是抄寫,做到書寫整潔、格式規範、一絲不苟、認認真真,這看似簡單,實則不易。
第二是聽寫,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一種訓練方法,有利於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邊聽邊記,培養語感,加強積累。
第三是縮寫擴寫,讓學生把一段話寫成一篇文章,或者是把一篇文章縮寫成一段話。
第四是自由寫作,引導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當小孩子能夠自由地表達,又能夠學會自己修改,那作文就教得差不多了。
【賈老師金句選】
「學校老師評作文一般是三步,先打個勾,再寫個分數,最後加上一個日期。有的會加上一二句評句,如注意錯別字,病句太多,更有甚者,還加一句——此文狗屁不通!這不是在侮辱學生嘛。」
——賈老師談語文老師不重講評作文
「朗讀要大聲,大聲!朗讀時要像發神經病!」
——賈老師強調朗讀的要領
「《雪地裡的小畫家》中開頭一句:下雪了,下雪了,讀法是不一樣的。第一個』下雪了』是描述作者看到的事實,因此要讀得平實;第二個要作者看到雪景很驚喜、激動,急切地要把這消息告別人,因此要讀的時候音調要高上去,要讀出驚喜、激動。」
——賈老師談朗讀和閱讀理解之間的關係
「別人講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交給老師的作文,一定要謄寫得整整齊齊,這是對人的尊重。」
——賈老師強調要尊重他人,重視細節
「今天的作文,可以分為最佳作文,最佳書寫、最佳結構,最佳表達、最佳題材、最佳立意、最佳卷面、最佳態度。這位同學的作文前後改了四次,她的態度感動了我。」
——賈老師講評作文,以多元的標準激勵獎賞學生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的包裡天天揣著個小本子,碰什麼新鮮事,我就趕緊記下來。」
——賈老師談做個有心人,注意搜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