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樹帶我回去2000年,時光不老

2020-11-09 不跑的云云


如果想純粹地活著,需要有堅硬的素質,不然是要不好過的,而音樂對於有一種人類來說,是酒,喝了終身不醒




人是無法被定義的,尤其生命是時間賦予的內容,本人也未必看得清一個流動的本人,一千個人眼裡不過是自己解讀出的哈姆雷特。

重新聽了樸樹所有的歌,最新的《獵戶星座》聽得出每個細節是用了心思的打磨,可我想在他的心裡應該同我們在那個時代裡認識他的人一樣,《我去2000年》的專輯是無可替代的。

不知道他這麼多年是不是也一直耿耿於懷。

「歌詞也可以騙人,但是旋律騙不了人,相對於歌詞來說,我寧願去相信你唱歌時的語氣、你的咬字,我覺得那個比歌詞更真實。」


《那些花兒》同電影《那時花開》一起,認識了樸樹。樸樹的特別,正和他自己欣賞的一樣,印在歌唱時語氣和咬字上。旋律動人,嚼著句子剛剛跟上節奏的勁兒,才使他獨樹一幟,在喜歡音樂的人們心裡永遠佔有一席之地。

無論他隱沒多久,都會像《那些花兒》一樣,散落不出天涯。如今《清白之年》還是襯得清楚他45歲仍然明亮的眼睛。

有很多人說,樸樹淡泊名利,在最鼎盛時期退隱江湖,從前江湖上的事情,我們凡人也只能猜猜。電影、音樂,和周迅的愛情,和高曉松的友情,諸多的傳聞,把這個人舉上了神龕。


從前眼裡的這個人,高大,碎發,不會說話,但會唱歌。舞臺上渾身的緊張,似乎與娛樂圈相當格格不入,脆弱,一碰即碎的感覺。就連和周迅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覺得女方太強大,樸樹的內心更像是需要被守護的那一個。春晚《白樺林》拒假的風波,一定把他的柔軟劃疼了……

都說經過了這十幾年對自我的追尋,連《平凡之路》都唱了,樸樹變了,平凡了。

我還是覺得,沒有。「真誠、脆弱、孤獨和不服」,變不了……

樸樹畫的小象和大海,是他養的兩條狗。筆觸天真有愛,特別喜歡。

每每聽《我去2000年》的專輯,就會勾出關於2000年左右的記憶。

大概所有人都會覺得只有自己經歷青春的時代,才是最好的時代,我也這麼覺得。

不像現在的年輕人,人手一部手機、電腦,精神獨立,形單影隻。我們那會兒是群居動物,一寢室十個女生,可以進出同影,大學幾年彼此都沒吵一句嘴,紅過半邊臉。

沒有男女和年級的界限,常常一群人和另一群人就混成一片。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鄭微坐在男寢裡,吆五喝六地和一群男生摔撲克牌的樣兒,我直拍大腿,那不就我嘛!

那時的人單純,很少成熟到拿著生活費去尋找旅行的意義,不過都灑向飯局交心,看球聽歌那裡了。交到了很多一輩子的朋友,有時候也會想,如果真有個時間門要回到某個時刻,我想我會選擇那個時候吧。

快畢業的時候更和現在不同,也和朋友感嘆現在孩子們的成熟實際有想法,早早把這輩子的奮鬥目標都鋪好紅毯了,我們那時真的像個傻子一樣,沒在校園裡活夠,畢業前一年就開始為要到社會上過生活感到恐慌。 那些年網絡剛開了頭兒,信息量沒有多到把世界拉得這麼大,只拉近了一些興趣相投的人群。

曾經「網易」裡有個類別的聊天室叫「音樂無限」,常混跡於此,發現大部分的人是來自我們城市的一些小音樂圈子的,時常會有一些演出可以看。於是畢業前精神和物質都無處安放的時間裡,便約好友一起去看演出。

也是對音樂人從那時候有了認識,開始他們還都叫「搞音樂的」。 所以看到樸樹非要花錢從正在垂釣人手裡,買回被他們置之不理扔在岸邊的兩條魚,再扔回水裡時,真是倍感親切啊。

樹先生說的話準確字幕是:「把錢給丫的」。

大多愛音樂的人都極其尊重生命,愛平等,心裡是受不了這個的。

樸樹的這種「神經」是烙在「搞音樂的」骨頭裡的東西,因為他走到了地上,有了名氣,為大眾所喜歡,才得以讓人見到這種人類身上單純到不可理喻的氣質。

常想起那時遇到的單純怪的癖好讓人忍俊不禁: 有想不起來吃飯的,可以一連幾天窩在自己一個人租的房子裡聽歌發呆,家人過幾天就得過來看看他,不然也許就此餓死也未可知; 有喜歡見人就給人彈琴唱歌的,雖說搞音樂這點也正常,可彈了就不停,還不讓人走,非要彈幾天幾夜的,真也不多見; 有喜歡用眼睛喝酒的,有喜歡把繩子咽進去再從嗓子眼裡抽出來練嗓兒的,有喜歡把自己埋在大白菜堆裡思考人生的……

他們大多幾乎不說話,可以探求到音樂本質的很多東西,樂器在手裡更像是心愛的玩具。非常有愛心,講義氣,喜歡小動物,酒量好,尊重女性。

只要碰到和音樂相關的事情,眼睛就會發光。

我們常人只見音樂人舞颱風光,其實更多時候他們更享受在破落的民房裡排練時對音樂的精神碰撞。

因為那幾年對這種地下小音樂圈子裡音樂人的了解,就很少對屏幕裡唱歌的人留幾分驚嘆了。常常會覺得,現在為大眾所熟識的歌星是何等幸運?真的才華橫溢到讓人掉下巴的,太多太多了。

唱、彈,創作俱佳的音樂人,真的太多太多了。

只不過有才情的,恃才傲物,太天真,是那種別和我談錢,兜裡超過兩塊錢,都覺得辱沒了朋克精神的物種。 有欲望的用心不鑽,更多喜歡遊走在挖樂隊牆角,找經紀攀藤,有點銀子,卻得不到圈內人的尊重,舉步維艱。

於是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沉沒在地下了。

看著樸樹對著節目的攝製組繃不住說我這人沒有故事性,人多自己不自在,就想一個人呆著,就呼吸,不喜歡到哪兒都很大陣仗……我信。也許對這種人類來說,世界真的太大了,不想得到的訊息,能把站著的單純癌們迎面撲倒,一蹶不振。

只要能做想做的音樂,有飯吃有人愛有個院子有條狗,對他們來說這輩子也就夠了。而這又何嘗不是對生活的巨大欲望之一呢……

樹村沒拆掉的時候,北京的天空還沒有霾,村裡一批批外表怪誕內心純良,因為愛音樂想扎堆在這裡走出一條路的人們,如今已是不知離處。 很多理想不是說說堅持就可以的,單純的本性和欲流橫飛的現實,會讓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體味到最簡單快樂的同時,也品嘗到最極端的痛苦。

可我認識的「搞音樂的」一般不講遺憾,他們常說,這輩子有音樂愛著,醉著,值了。

相關焦點

  • 時光音樂節 | 樸樹、齊秦、好妹妹帶你逃離城市,速度上車!
    1999年,樸樹26歲,帶著一張名叫《我去2000年》的專輯,橫空出世。樸樹的平生,太多人寫了太多。但是想必每一個人聽過的樸樹,都會沉澱成不一樣的情感。心裡發酵那股勁,強制淚腺不運轉的那股勁,但是這些東西,在樸樹的歌裡太強烈了,我不說,你也會懂。6月,我們一起在青島與樸樹相約吧。齊秦與虹樂隊
  • 2020年的我,卻只想跟著樸樹的《我去2000年》,回到瘋狂的90年代
    12月31號的晚上,就在離零點還有一個小時的時候,突然在微博刷到1999年樸樹唱《New Boy》的現場視頻。略顯粗糙的舞臺上,年輕的樸樹穿著普通的白襯衫,留著一頭蓋過眼睛的長髮劉海,身體跟著律動隨意搖擺,臺下的觀眾用力地拍著手,臺上的樸樹臉上溢出陽光的笑容,有一種正逢大好時光的少年氣。一下子覺得這首歌太符合跨年的時間點了。
  • 「不敬業」的樸樹又引爭議:「到點了,我得回家睡覺」
    「你在躲避什麼,你在挽留什麼只有奄奄一息過,那個真正的我,他才能夠誕生。」歌聲響起時,後排有觀眾悄悄抹掉眼淚。樸樹脆弱的嗓音,帶所有人回到了那曾經熱烈的青春時光。唱完後就縮在座位上的樸樹,節目錄到一半卻突然站了起來。
  • 樸樹還是那個樸樹,而我們都老了
    樸樹2003年發行的歌曲《生如夏花》對很多人來說充滿回憶,不少前來尋找青春的歌迷被深深地感動,「樸樹還是原來那個樸樹,而我們都老了。」這次出場的樸樹一如既往地彈著吉他又跳又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第一首歌《生如夏花》就「炸出」不少老歌迷。這首歌是樸樹唱給2020年的畢業生們的,但更多的留言來自那些從2003年一起走過來的歌迷。
  • 樸樹:我不怕變老,我怕失去勇氣
    更更更讓人意外的是,節目錄製到一半,樸樹實在憋不住,站起來對大家說:「到點了,我得回去睡覺了。」 做《我去 2000 》這張專輯時,2000 年就要來了,覺得一切都會變得更好,結果就是大家都老了。但這次樸樹來到《樂夏》,卻形容這首歌是個「汙點」。
  • 樸樹又缺錢了?
    樸樹有一個哥哥濮石,濮石一直很喜歡音樂,帶得樸樹也開始對羅大佑、崔健他們感興趣。拗不過家裡的人反對,無奈之中,樸樹奮力一搏考上了首都師範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他對父母說:「這是替你們考的啊,我不去了。」但大學的時光無聊而漫長,多數時間裡,樸樹都躲在宿舍,睡覺、彈琴和發呆。為了讓自己活得更自由一點,他在大二申請了退學,這令父母在驚訝之餘很是傷心。不過可能更令家人沒想到的是,這個他們眼中的「異類」,幾年後將會變成了年輕人最崇拜的偶像。
  • 當他們演唱樸樹《New Boy》前奏響起時,我在屏幕前哭成了張亞東
    樂隊的夏天第六期,縱使這一期,我超級喜歡開了轟炸機的新褲子,和帶了氧氣瓶的旅行團,也阻擋不了我只想吹爆一個樂隊——盤尼西林,原因只有兩個字:樸樹。我想我會懂張亞東老師為什麼會哭,時光匆匆,我們的很多過往只能通過當時聽的音樂去回到現場,更何況對他而言,還是當時自己做的音樂。
  • 樸樹「高冷人設」徹底崩塌:「不是我歸來少年,是你們太早老去」
    樸樹推出專輯《我去2000》。2000年,央視春晚導演組找到麥田音樂,點名要樸樹。面對這些褒獎,樸樹的回應是:「我真的很厭煩那個說法。我不是用12年來做1張唱片,是老天爺讓我等了12年才等到可以做唱片的狀態。」不是他寫了十年,而是他用了十年,終於和內心那個擰巴的自己,握手言和了。
  • 愛過周迅,娶了吳岱凝,樸樹結婚15年不生孩子,怕教育不好
    樸樹,身在娛樂圈,卻與名利場格格不入——引言。【本文主筆:小月亮】「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這首歌曾陪伴許多80、90後的青春時光在綜藝節目裡,別人都是盡力表現自己,而他卻說「到點了,我要回去睡覺了」。當主持人問起為何要來這個節目?別人會拿出「老公關人」的說詞,而樸樹卻老實回答:「因為有點缺錢,所以就來了」。
  • 47歲樸樹:特煩別人叫我少年
    2020年,樸樹47歲。21年過去了,樸樹,依舊乾淨如少年。021996年,在宋柯和高曉松面前。年樸樹推出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這首專輯包含了《那些花兒》、《白樺林》、《New Boy》等等感情真摯、民謠氣息濃厚的歌曲不僅在那個年代爆火,狂銷30萬張而且傳唱至今其中《白樺林》
  • 樸樹說明星令人作嘔,拍電影自認人生汙點,他23年只出3張專輯
    身為人子,樸樹雖然叛逆,但是也懂得基本的孝道,他開始發奮讀書,之後考上了首都師範大學的英語系,然後他將大學錄取通知書甩給了雙親:我為你們考上了,但是我不想上。1994年,21歲的樸樹大二,他被迫又為了父母上了一年多大學後還是輟學了,儘管老父親幫他保留了學籍,但是他再也沒回去過。
  • 樸樹說明星令人作嘔,拍電影自認人生汙點,他23年只出3張專輯
    身為人子,樸樹雖然叛逆,但是也懂得基本的孝道,他開始發奮讀書,之後考上了首都師範大學的英語系,然後他將大學錄取通知書甩給了雙親:我為你們考上了,但是我不想上。1994年,21歲的樸樹大二,他被迫又為了父母上了一年多大學後還是輟學了,儘管老父親幫他保留了學籍,但是他再也沒回去過。
  • 【凡人咖啡館】一直不被世俗傷害,不被時光俘獲的純淨音樂人 — 樸樹
    本期完整歌單:《生如夏花》- MIC男團《傲慢的上校》- 樸樹《旅途》- 樸樹《清白之年》- 樸樹飛到遙遠的遙遠的那座山後老爺爺把它系在屋頂上等著爸爸他帶你去尋找有一天爸爸走累了就丟失在深深的陌生山谷像那隻氣球再也找不到這是個旅途一個叫做命運的茫茫旅途我們偶然相遇然後離去在這條永遠不歸的路我們路過高山我們路過湖泊我們路過森林路過沙漠路過人們的城堡和花園路過幸福我們路過痛苦
  • 樸樹竇唯;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氣氛一下凝結了,樸樹;我回去考慮一下吧!後來的事兒,估計大家都知道了,樸樹出道了,而他跟高曉松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期間,高曉松跟樸樹談了很多想法,他認為音樂都是表象,裡面傳達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這些想法成功打開了濮樹的內心。後來宋柯從美國回來,高曉松把樸樹引薦給他。
  • 聽說樸樹吳曉敏離婚了?!我不信……
    我搜了搜新聞,他們最近的合影還是2017年樸樹的生日家宴。2000年憑藉《大明宮詞》周迅一舉成名,爆紅後接拍了高曉松的電影《那時花開》,認識了同樣青澀又才華橫溢的樸樹。2018年,我愛的大緊老師發了這麼一條微博,配圖卻是周迅與樸樹的劇照。
  • 樸樹:我歲數大了,要回家睡覺了
    為了父母,在1993年他拼命考上首都師範大學英語系。但是 到了大二,樸樹直接退學了。輟學後,樸樹每天抱著吉他在自家附近的小河邊彈唱。沒想到樸樹一臉不屑地說:「我覺得你們這個行業的人都是傻帽,我不相信你們這些人,等我有錢自己做。」
  • 樸樹:真實是有代價的,但我付得起
    1993年,面臨高考的樸樹,明確表態「我不想上大學」,全家人一致反對。起初,他還不肯妥協。但看見父母為自己整日擔心,變得憔悴,他決定拼命努力幾個月,考上了首都師範大學英語系。收到錄取通知書後,他又對父母說:「我是為你們考的,不去了啊」。
  • 樸樹:從反叛到平凡,在這清白之年
    在佛經的開頭第一句都是「如是我問」。可見這種禪意早已融入在他的思想裡。相比樸樹之前的那些歌,在《清白之年》裡已不見他曾經的傲氣,取而代之的是在不惑之年的思索。人生就像是一個不斷追逐的過程,追逐那些想要得到的,而現實卻在不停地變形扭曲,在此之中我們遍體鱗傷,壞了心腸,也再沒有人能夠給予幻想。那些可說不可說的,想說不想說的,都語焉不詳。
  • 聽說樸樹吳曉敏離婚了?!我不信!
    我搜了搜新聞,他們最近的合影還是2017年樸樹的生日家宴。2000年憑藉《大明宮詞》周迅一舉成名,爆紅後接拍了高曉松的電影《那時花開》,認識了同樣青澀又才華橫溢的樸樹。2018年,我愛的大緊老師發了這麼一條微博,配圖卻是周迅與樸樹的劇照。
  • 樸樹愛過周迅娶了吳岱凝,結婚15年不生孩子,是什麼情況
    「那笑聲提醒我,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我的花都在為我悄悄綻放。」時隔多年,樸樹在晚會上又唱起了《那些花兒》,依然醉人動人。這首歌陪伴了很多八九十後的年輕人,現在聽的人都長大了,青春也逝去了。樸樹也老了,不再有當初的學生氣,但眼神依舊憂鬱,聲音清晰,身上散發著文學氣息。要說娛樂圈乾淨,樸樹也算一份。綜藝節目裡,別人想盡辦法表達自己,他卻說:「時間到了,我要回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