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要訣法詞以空靈為主,而不入於粗豪;以婉約為宗,而不流於柔曼。音旨綿邈,音節和諧,樂府之正軌也。不善學之,則循其聲調,襲其皮毛。筆不能轉,則意淺,淺則薄;句不能煉,則意卑,卑則靡。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詞以靈空為主,不能粗俗,以婉約為宗旨,但不能沒有骨架,詞的音旨要綿邈,音階要和諧,詞調要和拍。不善於填詞的,只能跟著聲調,附之皮毛,寫不出詞意,意淺,淺就是薄,句子不夠精煉,則意義少,少則靡(靡,分散:~散)。詞要放得開,最忌諱的就是步步相逢;不但要放得開,又要收得回來,最忌諱的是越走越遠,收不回來。填詞,就好比天上人間,去來無跡,方為最好。詞的章法,不外乎就是相摩相蕩。如奇正實空、抑揚開合、工易寬緊之類。詞的承接轉換,大抵不外乎紆徐鬥健,交相為用。這裡,相摩就是互相摩擦,相蕩--.互相推移,來回運動。紆徐,謂文辭委婉舒緩;鬥健的意思是峭拔剛健。鬥,通「陡」。清沈德潛《說詩晬(zuì)語》卷上:「至收結處,紆徐而來者,防其平衍,須作鬥健語以止之。」填詞,最好是要融通章法,按脈理節拍去填,才能填出好的詞來。靈空婉約,是詞家妙訣。上闋的意脈和下闋意脈必須貫通,不能全是如實寫照,要使筆下之意栩栩欲生。填詞,需要不亢不卑,不觸不悖,驀然而來,悠然而逝。寫詩填詞的立意貴在出新,格調高雅,構局貴變。言情貴含蓄,如驕馬弄銜而欲行,粲(càn)女窺簾而未出,意思就是好比是一匹好馬你輕輕一拉它就開始徐徐而行,一個很美的女子揭開門帘要出而沒有出去的樣子,也就是欲收還斂,欲露還藏的樣子。填詞,可以白描,但是,白描不能過於粗俗,最好有修飾,修飾之句也不能太文,太文了,人家看不懂,要生香活色,也就是白描不能太俗,修飾不能太文,在若即若離之間最好。唐宋元詞有826個詞牌,有2306體,我們不可能都一一的填完,有的詞牌比較生僻,作者少,我們填這樣的詞牌,適合跟著人家的來填。而有的詞牌,是我們常用的詞牌,作者多,填的內容就多了,我們填的時候就一定要能出新,出新才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填寫小令的時候,要言短意長,忌尖弱;填寫中調的時候,要骨肉停勻,忌平板;填寫長調的時候,要操縱自如,忌粗率。要是能在豪爽中寫出一二句精緻的句子,在綿婉中能寫出一二激厲的句子,也就是內容能夠錯綜一些,不要過於實、也不要過於白則最好。詞作中的靈動、巧妙之處,全在過片、煞尾。過片處,最好是和緩一些,不要太生硬,也就是有個鋪墊,能夠把上下闋連接起來;煞尾處,須勁峭(也就是高潮),勁峭能給讀者留下回味,也就是留白。所謂字過音留,回味無窮。填詞之難,難的就是它上不像詩,下不像曲,而在兩個之間,不會填詞的,填的詞可能像曲子一樣,而有學問的人填詞,雖然儘量的避開詩,但還是離不開詩,一個原因可能是除了寫詩就不會寫別的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習慣難以改變,要是把這兩個弊端都去掉了,就能夠在淺深高下之間悉心研究詩詞。
襯逗虛字法不管作什麼文章,要想使其姿態生動,表情達意,都離不開虛字的用法,這在填詞時猶為重要。詞的句式,有二字到七八字不等,要是一味堆垛實字,勢必讀之不通,所以要用虛字來「呼喚」。但虛字要用得恰當,恰當的虛字,會給人無窮的回味,反之,就會弄巧成拙,所以,虛字的運用,還有待大家仔細斟酌。襯逗之字,有一字、二字、三字等,我們搜集了一些,供大家採用。一字類:正、但、待、甚、任、只、漫、奈、縱、便、又、況 恰、乍、早、更、莫、似、念、記、問、想、算、料、怕、看、盡、應。二字類:試問、莫問、莫是、好是、可是、正是、更是、又是、 不是、卻是、卻喜、卻憶、卻又、恰又、恰似、絕似、又還、忘卻、縱把、拚把、那知、那番、那堪、堪羨、何處、何奈、誰料、漫道、怎禁、遙想、記曾、聞道、況值、無端、獨有、回念、乍向、只今、不須、多少。三字類:莫不是、都應是、又早是、又況是、又何妨、又匆匆、 最無端、最難禁、更何堪、更不堪、更那堪、那更知、誰知道、君知否、君不見、君莫問、再休提、到而今、況而今、記當時、憶前番、當此際、問何事、倩何人、似怎般、怎禁得、且消受、都付與、待行到、便有人、拚負卻、空負了、要安排、嗟多少。
鍛鍊詞句法人要有一技之長,要用畢生的精力去奮鬥,然後,才能有所成就。填詞這個學問,有格律的局限,還有韻的束縛,長的不能減,短的不能增,一首詞之內,偶爾有一句不工,一字不穩,全篇就會減色。所以,詞家所忌諱的就是字陳舊、詞生硬,要使自己的作品句句都新穎,字字都漂亮,煉詞造句是不能少的。一起來看前人作品中的詩句: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史梅溪(史達祖)綺羅香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同上雙雙燕恐鳳鞋挑菜歸來,萬一灞橋相見。——同上東風第一枝新愁萬斛,為春瘦,卻怕春知。——高竹屋(高觀國)金人捧露盤驚愁攪夢,更不管庾郎心碎。——同上祝英臺近悠悠歲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張輯桂枝香這樣的警句很多很多,無法一一例句。我們寫詩填詞的時候,盡可以把前人作品裡的好詞好句化為己用,當然不能整個句子都拿來用,可以採珠,把好的字詞拿來用,這樣就不會詞窮了。
揣摩詞眼法填詞句法,最講究的就是字面。字面有兩個意思:一是文句中的字眼,二是文字表面上的意義,這裡取的是前者。字面也就是詞中起眼處,所以,也稱之為「詞眼」。講究之法,當取溫飛卿、李長吉、李商隱及唐人諸家詩句中字面之好而不俗者,簡煉揣摩。今試摘錄於下。每句中的兩個虛字,即所謂「詞眼」。燕嬌鶯奼 綠肥紅瘦 籠燈燃月 醉雲醒月 挑雲研雪 柳昏花暝翠陰香遠 玉嬌香怨 蝶悽蜂慘 柳腴花瘦 綰燕吟鶯 燕昏鶯曉漁煙鷗雨 翠顰紅妒 愁胭恨粉 月約星期 雨今雲古 恨煙顰雨燕窺鶯認 愁羅恨綺 移紅換紫 聯詩換酒 選歌試舞 舞勾歌引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需要大家平時養成閱讀和積累的習慣,最後就可以水到渠成。
選擇調名法詞之題意,不外乎言情、寫景、紀事、詠物四種。題意與音調需相輔相成,所以,有了題目就要先選擇詞牌。詞牌選的適當,則其音節的抑揚高下等都可以幫助提高作品的意趣。如果能夠將這些詞牌的音調熟記於心中,那就可以駕輕就熟了。但是,這些詞調多至上千餘體,要一一記憶,幾乎是不可能的,現摘錄部分學者歸納出來的調式的格調,僅供大家學習和參考:《滿江紅》《念奴嬌》《水調歌頭》三體,宜為慷慨激昂之詞;小令《浪淘沙》,音調尤為激越,用之懷古撫今最為適當;《浣溪沙》《蝶戀花》二體,音節和婉,作者最多,宜寫情,亦宜寫景;《臨江仙》,最宜用於寫情,對句兩兩作結,句法更見挺拔;《洞仙歌》,宛轉纏綿,可以寫情,可以紀事,一疊不足,作若干疊者更妙;《祝英臺近》,頓挫得神,用以紀事,亦甚佳妙;《齊天樂》,音調高雋,宜用於寫秋景之詞;《金縷曲》,宜寫抑鬱之情。此調變體甚多,別名《賀新郎》,可賦本意,用以賀婚;《沁園春》,多四字對句,宜於詠物。別名《壽星明》,可賦本意,用以祝壽;《高陽臺》,跌宕生姿,亦為寫情佳調;《金菊對芙蓉》一調,有回鸞舞鳳之姿,用以紀事、詠物,皆流利可愛。更多的詞牌,我們可以按照審詞牌,來看其調式,來決定其內容。
布置格局法大家寫作文,把題目拿到手裡,要先審明其題理,然後命意布局,首尾如何起結,中間如何扼要,振筆疾書,自無枝枝節節、格格不吐(指有所格礙,不能盡情論述。)之病。作文是這樣,填詞也是這樣的。所以,填詞的時候,必須先看其字數的多少,才能定下來你寫的範圍,然後,再審其音節的抑揚高下,就可以定下字面的虛實輕重。腔的頓挫處,也就是詞的頓挫處;腔的轉折處,也就是詞的轉折處。古人填詞,往往前半闋寫景,後半闋寫情;或先寫情而後寫景,或景中帶情,或情中雜景,或單調不盡而雙調;而三疊、四疊者,類如疊嶂奇峰,層層入勝;絕非疊床架屋,處處增厭。總之,填詞的方法,先當審題擇調,然後,再命意布局,在起結之處,要首尾銜接,在過變之處,要血脈貫通。無論幾許波折,自能一氣卷舒。
運用古事法運用古事,無非是明事暗用、隱事明用。試舉例如下:
1)蘇東坡之《永遇樂》中有:「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燕子樓空」說的是唐徐州尚書張建封為其愛妓盼盼在宅邸所築小樓。入古而化,自是詞林妙品。
2)《點絳唇》的句子:「不用悲愁,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總作空花觀。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白雲飛亂,空有年年雁。」上半闕中「悲秋」是悲嘆秋天來臨。出自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老去悲秋強自寬……明年此會知誰健。」後半闋的「橫汾」「蘭菊」「樓船」「雁」等,均為漢武帝《秋風辭》所有。「橫汾」取「濟汾河,橫中流」之意。本詞在表現方法上,或翻用古詩,或引用古事,並用「尚想」「空想」等字,化實為虛,還能融佛理於淺顯明白的語言之中,都是值得稱道的。
3)姜白石的《疏影》有句:「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蛾綠」,指女子的眉。《太平御覽》卷三十「時序部」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正月初七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出。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這幾句好象寫壽陽公主(那人),其實還是寫梅花,借一位和落梅有關的美人來惋惜梅花的衰謝。「猶記」,是詞人猶記,詞人看到梅花遂記起宮廷裡這段故事,所謂明事暗用。
4)姜白石的《疏影》又有句:「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記江南江北。想珮環月下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用少陵詩,也就是隱事明用。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王建《塞上詠梅》詩:「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發黃雲下。昭君已歿漢使回,前後徵人惟系馬。……」
5)還有《容齋四筆》記載的朱仲翊(yì)詠五月菊詞句:「舊日東籬陶令,北窗正傲羲皇。」晉·陶潛《與子儼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這些其實就是用典,我們學習填詞可以看看古人是如何用典的,不過,詞裡面用典相對比較少,比律詩辭賦少。
填詞起結法小令篇幅比較短,用字不多,中間沒有迴旋的餘地,所以,起處要意在筆先,結處要意留言外。起處不妨用偏鋒,結處最宜用重筆。前半從旁面、側面做出姿態,也就是做些鋪墊,略略翻騰,點到本題立即煞住,而又不可將意思說盡,方為佳構。所謂「偏鋒」就是不正面的說,而是從側面來說,鋪墊;重筆-點明題旨,直奔主題。小令的起句,比如周邦彥的起句:「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用的是偏鋒。小令的結語,如溫庭筠之「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正是用重筆也。這樣的句法,非常好,也非常自然,所以,能讓人讀完後猶作三日之想。長調謀篇立局,必須首尾銜接,一氣卷舒。在起句處,宜舒緩的、慢慢的描寫,或著是先把題意作進一層敘說,或者先籠罩整首詞的大意。比如辛稼軒的詞起句,「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吳夢窗之「送人猶未苦,苦送春隨人去天涯。」都是最好的起句了。長調的兩個結尾處,最為緊要。前結要如奔馬收韁,給下闋要留步,有住而不住之勢。後結要如泉流歸海,迴環通首源流,有盡而不盡之意,這樣,才能使整首詞靈活,沒有重複堆垛的弊病。
填詞轉折法詩詞雖然是比較相近的文體,但是,詞家的氣象和詩有很大不同。詩以雄直為勝,適宜若長江大河一瀉千裡;詞以婉轉為上,適宜若九曲湘流一波三折。唐朝有無名氏詠醉公子的詞句:門外狗兒吠,知是蕭郎至。劃襪下香階,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羅幃,不肯脫羅衣。醉則從他醉,還勝獨睡時。這首詞剛開始則是聞其聲至而喜是一層;緊接著是見其醉而怒是又一層;再接著是強扶其醉,使之入幃,轉怒為憐,是又一層;再接著,則是強之入幃不肯脫衣,轉憐為恨,是又一層;最後,則是以雖不脫衣勝於獨睡,轉恨為恕,自家開脫。一篇之中語語轉,字字折,寫盡了醉公子的醉態,可以說是筆神技深。讀這首詞可以悟出填詞的轉折之法。
填詞言情法填詞最要緊的就是要婉轉,最忌諱的就是率直。語句一率直,意義也就膚淺了,這樣很難寫出好的詞作。再舉兩個例子:
摸魚兒(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本詞大意:還經得起幾迴風雨,春天又將匆匆歸去。愛惜春天我常怕花開得過早,何況此時已落紅無數。春天啊,請暫且留步,難道沒聽說,連天的芳草已阻斷你的歸路?真讓人恨啊春天就這樣默默無語,看來殷勤多情的,只有雕梁畫棟間的蛛網,為留住春天整天沾染飛絮。長門宮阿嬌盼望重被召幸,約定了佳期卻一再延誤。都只因太美麗有人嫉妒。縱然用千金買了司馬相如的名賦,這一份脈脈深情又向誰去傾訴?奉勸你們不要得意忘形,難道你們沒看見,紅極一時的玉環、飛燕都化作了塵土。閒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樓憑欄眺望,一輪就要沉落的夕陽正在那,令人斷腸的煙柳迷濛之處。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失寵女人的苦悶,實際上卻抒發了作者對國事的憂慮和屢遭排擠打擊的沉重心情。詞中對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對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強烈不滿。本詞怨而不怒,深得《國風》《小雅》之遺。
琵琶仙(姜夔)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
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
春漸遠、汀州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
十裡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
又還是、宮燭分煙,奈秋裡、匆匆換時節。
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
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
想見西出陽關,故人初別。
本詞大意:江面上蕩著雙槳劃來一隻小船,我忽然發現,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戀人(桃葉系晉王獻之愛妾,見辛棄疾《祝英臺近》注。桃根為桃葉之妹。此處借指歌女。)。她正在用團扇輕輕地去迎接那些飛來飛去的楊花,她的眼神,真是楚楚動人。春光漸漸去遠,沙洲自然變綠,又添幾聲悅耳的鳥鳴。遙想當年,在繁華如錦的揚州路,我如杜牧年少時放蕩尋歡。往事早已成煙,思念也無用處。又一次到了寒食時節,宮廷中恐怕又在分煙。無奈在我此時滿情惆悵,但見季節已經更換。只能把滿腔幽怨付給楊花,任它飛到空蕩蕩的石階前。千絲萬縷的細柳,裡面烏鴉在此掩身,輕軟的柳絮好像在為來去的客人飛舞迴旋。憶起當年出關,與伊人分別的情景,令人難忘。本詞寫別離之情,哀怨動人。以上兩例,都可為初學之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