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用粵語填詞,比普通話填詞難太多?

2021-02-13 小凡集團

相信陳奕迅的很多歌大家都耳熟能詳,而且Eason的很多歌都有粵語和普通話兩種版本,像我們常聽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不如不見》和《好久不見》等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即使惡夢卻仍然綺麗,甘心墊底襯你的高貴」,同樣是一樣的譜曲,兩首歌卻用不同的填詞,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粵語填詞和普通話填詞有這樣的不同呢?

1、韻腳不同,兩者發音便會截然不同

粵語歌詞和普通話歌詞最大的不同源於粵語和普通話的韻腳不同,普通話有四個音,而粵語有九個音,兩者在末尾押的韻不同,造成在普通話裡發音相同的兩個字在粵語裡可能會出現兩個截然不同的發音。看看這個複雜的發音表,看不懂沒關係,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王菲的《約定》中「還記得當天旅館的門牌,還留住笑著離開的神態,當天整個城市那樣輕快,沿路一起走半哩長街」,粵語發音是非常押韻且流暢,但如果轉換成普通話裡面的「街」的發音,就會很突兀了~

還有,楊千嬅在《可惜我是水瓶座》中「別說這種行貨,哪裡留得住我,到底是為什麼分手你很清楚」,「楚」字在普通話裡面的發音導致這一句唱到這裡就不押韻了~很多粵語歌的歌詞中如果直接換成用普通話唱,來回變化的韻就讓人聽得很不舒服!

2、韻母更多,發音更豐富

粵語有53個韻母,而普通話只有24個,粵語有著更為豐富多彩的發音,這也是粵語填詞在難度上區分於普通話的原因之一。

從韻母表可以看出,粵韻與古音對應不太整齊,主元音轉移偏大,介音消失,惟韻尾相當完整。後三行為入聲韻(入聲韻登場!),韻尾與中古相仿,是入聲典型形式。這種唯閉音不經訓練很難聽出來,需要練習粵語的話,可以錄下來倒放會比較容易聽懂!

3、音調不同,發音更獨特

粵語歌之所以好聽是因為粵語的發音區別於普通話。普通話每個音只有四個調,也就是我們說的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而粵語有9聲6調,這就使得,普通話唱歌會發生音調的扭曲,影響聽者對歌詞原意的直接審美。而粵語唱出來和說出來是同一個音同一個調,所以歌詞之美的體驗感就非常的直接。


4、倚聲填詞,先有調後有詞

粵歌填詞是真的「填詞」,先有調後有詞,尤其翻唱曲更是如此;粵語歌曲在感情的投入方面更具情懷,傳遞出的感情更能激起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讓「倚聲填詞」經久不衰。

看完粵語和普通話的發音區別,細緻感受一下粵語填詞的獨到之處

陳慧嫻的這首千千闕歌可謂是粵語中的經典,其中的歌詞也能很好的體現出粵語填詞和音調的獨特之處。通過歌詞表,可以發現凡上聲字皆唱成升調,「晚」字本降,變成升降,「是」字陽去變陰上,「這」字採俗音用陰去。「上」字讀去聲。粵音凡是動詞副詞用上聲,名詞形容詞用去聲(「上聲」一詞例外)。看來填粵詞真的好難呀!

好聽的粵語歌也要配音質好的耳機,才能帶給你想要的聽覺盛宴!一副好的耳機,兼顧實用、方便、高品質的多重優勢,給你帶來一站式聽歌體驗。

相關焦點

  • 粵語填詞歌《拉茲之歌》填詞唱錄:大搞作
    搞作之家拉茲之歌——據同名歌曲粵語填詞
  • 第三屆金蝸牛填詞大賽啟幕 首次新增粵語填詞
    &nbsp&nbsp&nbsp&nbsp第三屆金蝸牛填詞大賽將於7月12日開啟海選,持續至9月21日。本屆大賽將首次新增粵語填詞,並新增香港賽區。深圳新聞網7月12日訊(記者 劉夢婷)為填詞新秀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
  • 星光背後的星光 香港粵語歌曲填詞人
    卡龍、向雪懷、潘源 良、劉卓輝、陳少琪、小美、周禮茂、林夕、盧國沾、鄧偉雄以及林敏聰、林敏怡,還有鄭國江、黎彼得等等,都是當時活躍在香港樂壇裡極為出色的填詞人。這些 人的名字或許遠遠沒有那些歌星們的名字耀眼,也沒有太多的人會去關注和在意他們,然而他們的作品卻都是重量級的。
  • 為什麼粵語歌比普通話歌更好聽,你知道嗎?
    這是隨便找的一首詩,我們先用粵語讀,然後用普通話,然後會發現用普通話讀總感覺有點平順,總感覺情感被抑制讀起來很平和,難以抒發出來,然後再一次用粵語讀完,立刻感覺酣暢淋漓。
  • 為什麼粵語歌改成普通話唱感覺怪怪的?
    普通話裡面發音相同的兩個字,在粵語裡面發音可能截然不同。比如王菲的《約定》,「還記得當天旅館的門牌,還留住笑著離開的神態,當天整個城市那樣輕快,沿路一起走半哩長街」,雖然普通話裡「街」的發音,導致這句和前面的韻不一樣。但粵語裡,卻是合轍押韻的。2. 填詞人善用粵語現在的樂壇,香港填詞人的勢力很大。
  • 粵語作詞VS國語作詞,技術含量誰更高?
    同一首歌雙語用同樣的詞不可以嗎?這時候你會發現,你可以拿著粵語歌詞用國語唱出來,而反過來卻做不到。這並不是填詞人想賺多一分錢, 而是粵語本身的聲調讓它的填詞難度更上一層樓。▲圖源網絡粵語有九聲六調,填詞遵從「協音」的規則。
  • 粵語填詞歌《湊孫武工隊》填詞唱錄:大搞作
    搞作之家作者的話:     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上回講到2012年我為女同學們寫了首《湊孫娘子軍》,女同學們高興極了,這首歌當年在優酷網上點擊率達到23萬,但男同學不高興了,對我說,於是我在2015年4月3日又提起筆來為男同學們填詞唱錄了一首《湊孫娘子軍》的姐弟篇《湊孫武工隊》。
  • 林振強填詞的五首經典金曲,這個排名張學友終於不是第一了
    覓娛樂新知,看明星百態,品電影人生!今天帶來的就是與香港粵語流行曲著名填詞人黃霑、林敏驄並稱「二林一黃」的林振強。 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間,活躍於香港填詞界,留下過千作品。他寫的歌詞,能透過故事,穿越想像,潛藏於別致奇詭的巧喻之中,變身成為具有時代感和娛樂性的新鮮面貌。
  • 香港最出名的「兩個偉文」之一的黃偉文,他填詞最經典的5首歌曲
    昨天說了,最近會介紹香港稍微年輕點的作曲家或作詞家,年齡小於55歲!那我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香港著名填詞家黃偉文。他與林夕(梁偉文)並稱為香港填詞界的「兩個偉文」。
  • 填詞人鄭國江與你暢談創作路
    圖:鄭國江老師(右三)早前出席了香港教育學院的新書分享會,與校友分享他的那些年/本報記者黃穎雅攝  談起粵語流行曲填詞人鄭國江老師,相信無人不曉,譚詠麟的《誰可改變》、羅文的《願望就是明天》、梅艷芳的
  • 他一生填詞了4000多首歌,有填詞第一人之稱,但這十首最經典
    林XI擅用各種修辭描繪繾綣情感。排比、比興、象喻是其最常用的手法,用婉轉曲折甚至隱晦的方式摹飾複雜多變的情感,更給了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好了,說得有點多了,我們還是來看一下他填詞的十首歌曲吧!第十首:至少還有你《至少還有你》是林憶蓮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林XI作詞,Davy Chan(陳匡榮)作曲,Jim Ling、劉志遠共同編曲,李振權擔任製作人,收錄於林憶蓮2000年1月18日發行的專輯《林憶蓮's》中。該歌曲是電影《安娜與國王》的中文主題曲。
  • 作詞技巧與填詞心得
    作詞技巧與填詞心得最近很多寫詞的朋友問我 作詞和填詞的區別 為了統一回答 索性把自己對這兩方面的一點意見寫在博客上
  • 《春嬌救志明》粵語重新填詞版求婚曲《你的志明》出爐啦!
    好多睇完《春嬌救志明》嘅朋友都被最後志明求婚所感動尤其是那首「填詞唔多識咖」、「餘春嬌打救張志明
  • 為什麼每個人都說粵語好聽,到底好聽在哪裡?
    我們常說,粵語朗誦詩歌很好聽,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粵語音節和音調的多變。之前粵語版的《慶餘年》在TVB上映,裡面那段「範閒朝堂鬥詩」讓很多網友都不自覺地鼓掌叫好。不是原版的演員臺詞不好,而是粵語與普通話天然發音的不同,粵語的九聲六調,讓鬥詩增添了豪情壯志。
  • 黎彼得:草根逆襲的填詞翹楚
    當中擅長填詞的如許冠傑、鄭國江、盧國沾等,都有著優秀的學歷背景,尤其是極高的中文造詣。畢竟粵語歌詞的一大特點就是如同古時的詩詞一般優美,這十分考驗填詞人的文學水平。而在這當中,黎彼得就顯得相當的特別。他只有小學學歷水平,但卻寫出了大量優秀詞作。梅豔芳的《將冰山劈開》,張國榮的《Monica》、譚詠麟的《愛人女神》等,都出自他的筆下。
  • 那些普通話不常見的粵語|城事·粵語
    字裡行間現在網絡上很多音樂創意社交類的APP,都流行二次創作後加入不少粵語經典歌曲,甚至翻唱版,乃至一些音樂選秀節目也流行翻唱粵語金曲。當然從表面來看,編曲的確膾炙人口,但其實字裡行間,也隱約看到當年作詞人的深厚功底。突發奇想也就寫寫這篇文章。關於粵語和普通話之爭,在網上一直硝煙彌久。甚至之前某APP宣布不能用方言(如粵語)。
  • 黃偉文和林夕填詞方面有哪些同與不同?(上)
    林夕用韻真可以說是用得出神入化,雖然還是明顯可以看出他比較偏好oi(愛)這個韻,但縱觀他二十多年的填詞生涯裡面,對不同韻腳的使用都非常均勻,而且能在最合理的地方換韻,對假韻的運用也十分合理。而最重要的是,林夕在所有能夠用入聲韻的地方,都會最大限度使用入聲韻。對於入聲韻的使用,無論從數量還是比例上,林夕應該都是香港詞壇裡面最高的一個。這個敏感度在香港詞壇裡面,是絕無僅有的。
  • 這些粵語歌都非常驚豔,被國語填詞之後真的是不忍直視!
    填詞成國語版的之後,只能說是珠玉在前,國語版的歌詞少點點快意江湖多了一點兒女情長,詞給我的感覺就是強行湊字押韻,最後的成品有些勉強,在對比一下原版真的「不忍直視」。《無賴》鄭中基的代表之一,鄭中基是誰?可能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簡單說一下巔峰時期的鄭中基曾力壓陳奕迅,被譽為「歌神接班人」,不知道為什麼想不開要轉行演戲,還專演爛片。
  • 起風了原版真的沒有中文版的填詞好麼?其實日文填詞更好!
    原唱是日本歌手高橋優所唱的《ヤキモチ(起風了)》沒有火遍中國,經過網絡人士買辣椒也用券的中文填詞,通過抖音傳播一時火遍了整個中國。 為什麼原唱不火反而重新填詞後的歌曲會火呢? 可能是因為中國話的傳唱度,也可能是新的歌手重新賦予了這首歌靈魂填詞。其實認真的將,日本版的《起風了》這首歌,歌詞並不比中文填詞差,但是中國上下能看懂日文的有多少呢?
  • 填詞十法
    詞的承接轉換,大抵不外乎紆徐鬥健,交相為用。這裡,相摩就是互相摩擦,相蕩--.互相推移,來回運動。紆徐,謂文辭委婉舒緩;鬥健的意思是峭拔剛健。鬥,通「陡」。清沈德潛《說詩晬(zuì)語》卷上:「至收結處,紆徐而來者,防其平衍,須作鬥健語以止之。」填詞,最好是要融通章法,按脈理節拍去填,才能填出好的詞來。靈空婉約,是詞家妙訣。上闋的意脈和下闋意脈必須貫通,不能全是如實寫照,要使筆下之意栩栩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