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陳奕迅的很多歌大家都耳熟能詳,而且Eason的很多歌都有粵語和普通話兩種版本,像我們常聽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不如不見》和《好久不見》等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即使惡夢卻仍然綺麗,甘心墊底襯你的高貴」,同樣是一樣的譜曲,兩首歌卻用不同的填詞,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粵語填詞和普通話填詞有這樣的不同呢?
1、韻腳不同,兩者發音便會截然不同粵語歌詞和普通話歌詞最大的不同源於粵語和普通話的韻腳不同,普通話有四個音,而粵語有九個音,兩者在末尾押的韻不同,造成在普通話裡發音相同的兩個字在粵語裡可能會出現兩個截然不同的發音。看看這個複雜的發音表,看不懂沒關係,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王菲的《約定》中「還記得當天旅館的門牌,還留住笑著離開的神態,當天整個城市那樣輕快,沿路一起走半哩長街」,粵語發音是非常押韻且流暢,但如果轉換成普通話裡面的「街」的發音,就會很突兀了~
還有,楊千嬅在《可惜我是水瓶座》中「別說這種行貨,哪裡留得住我,到底是為什麼分手你很清楚」,「楚」字在普通話裡面的發音導致這一句唱到這裡就不押韻了~很多粵語歌的歌詞中如果直接換成用普通話唱,來回變化的韻就讓人聽得很不舒服!
粵語有53個韻母,而普通話只有24個,粵語有著更為豐富多彩的發音,這也是粵語填詞在難度上區分於普通話的原因之一。
從韻母表可以看出,粵韻與古音對應不太整齊,主元音轉移偏大,介音消失,惟韻尾相當完整。後三行為入聲韻(入聲韻登場!),韻尾與中古相仿,是入聲典型形式。這種唯閉音不經訓練很難聽出來,需要練習粵語的話,可以錄下來倒放會比較容易聽懂!
3、音調不同,發音更獨特
粵語歌之所以好聽是因為粵語的發音區別於普通話。普通話每個音只有四個調,也就是我們說的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而粵語有9聲6調,這就使得,普通話唱歌會發生音調的扭曲,影響聽者對歌詞原意的直接審美。而粵語唱出來和說出來是同一個音同一個調,所以歌詞之美的體驗感就非常的直接。
粵歌填詞是真的「填詞」,先有調後有詞,尤其翻唱曲更是如此;粵語歌曲在感情的投入方面更具情懷,傳遞出的感情更能激起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讓「倚聲填詞」經久不衰。
看完粵語和普通話的發音區別,細緻感受一下粵語填詞的獨到之處
陳慧嫻的這首千千闕歌可謂是粵語中的經典,其中的歌詞也能很好的體現出粵語填詞和音調的獨特之處。通過歌詞表,可以發現凡上聲字皆唱成升調,「晚」字本降,變成升降,「是」字陽去變陰上,「這」字採俗音用陰去。「上」字讀去聲。粵音凡是動詞副詞用上聲,名詞形容詞用去聲(「上聲」一詞例外)。看來填粵詞真的好難呀!
好聽的粵語歌也要配音質好的耳機,才能帶給你想要的聽覺盛宴!一副好的耳機,兼顧實用、方便、高品質的多重優勢,給你帶來一站式聽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