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11項大獎,排片卻只有1%,又要逼《氣球》「跪求排片」?

2020-11-26 青石電影


11月25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活動期間,有一部展映的國產片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它就是來自萬瑪才旦的新作《氣球》,這是第七部藏語長片,也是他又一部自編自導的作品。

電影於2019年在國內電影節進行首輪放映時,一票難求,並且在映後收穫很高的口碑評價。

同時,影片不僅獲得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提名的作品,還先後去了包括威尼斯在內的全球60多個電影節,拿下11個獎項,被影評人、電影史學家讓-米歇爾·付東評為「威尼斯電影節最美的電影」

不少影評人評價說,這是「萬瑪才旦最好的電影」,豆瓣7.9的成績似乎也印證著這個說法。

但是就這麼一部幾乎可以稱作是2020年國產片最佳的電影,排片卻著實讓人心疼。

除了20號上映首日排片佔比有2.4%之外,接下來的兩天,《氣球》的排片佔比都只有1%,很多地方更是一天一場都排不到,上映四天票房僅400餘萬。

逼不得已,導演萬瑪才旦在微-博發聲,「跪求排片」這四個字讓人看了心痛,說真的,《氣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氣球》

《氣球》講述靈魂和現實的緊張關係。

故事背景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藏區,影片開篇就是由一個保險套引發的尷尬。

主人公達傑的兩個小兒子,意外發現父母藏在枕頭底下的保險套,於是就吹起來當作氣球玩。

達傑發現後又羞又惱,面對封建保守的老父親的疑問,他只能「承認」:那就是氣球。

可一轉頭,他就把這倆「氣球」給戳破了。90年代的藏區,民風封閉保守,「性」更是難以啟齒的話題。

達傑的妻子卓嘎擔心沒有「氣球」會再度懷孕,迫於計生政策和生活壓力,她找到當地的女醫生,想要做結紮手術。

但手術排期只能排到下個月,接下來的一個月只能靠醫生勻給她的一個「氣球」來保護。

可沒想到的是,「氣球」又一次被兩個孩子發現了,還被當做交換玩具的籌碼,結果卓嘎意外懷孕了。

與此同時,影片中還在另一條線。

卓嘎的大兒子江洋一直以來都很受寵,原因在於他的背上有一顆和奶奶一樣的痣,於是他被家人認為是已故奶奶的轉世。

而就在卓嘎確認懷孕前沒多久,達傑的爸爸因病去世,根據上師的預言,達傑爸爸的亡靈會轉世到自己家裡。

結合恰好懷孕的卓嘎,自然而然,這個未出生的孩子就被認定是達傑爸爸的轉世。

達傑滿心歡喜,可卓嘎卻陷入了兩難。

一方面是家裡的經濟狀況,一個孩子上中學,兩個孩子即將上學,實在無力撫養新生兒,另一方面則迫於政策壓力,怎麼辦?卓嘎想到了墮胎。

卓嘎最後成功了嗎?影片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卓嘎從家裡「逃離」,和妹妹去了寺廟「贖罪」,而達傑和兩個兒子則看著天上越飛越遠的紅氣球。

雖說電影的「好壞」見仁見智,但《氣球》絕對可以算上是目前為止萬瑪才旦最「好看」最「主流」的一部電影。

影片的故事雖然簡單,但是故事性極強,且節奏流暢,矛盾清晰。更重要的是,關於影片裡的人物的兩難抉擇,即便是沒有身處藏地,有著文化壁壘,也不難理解。

甚至於影片中想要表達的困局,放到哪裡都成立。

王家衛導演曾說:

「萬瑪才旦電影的迷人之處,在於可以深看,也可以淺看。淺看,是宿命,深看,是解脫。」

《氣球》看下來,首先從電影裡我們看到的是在世代信奉「生死輪迴」的藏區,卓嘎陷入了打胎難的困境。

一邊是相信靈魂會轉世回家的達傑和家人,一邊則是必須面對的生存難題,卓嘎「理智」的想法無疑會是阻止一場親人間的再次團圓的障礙。

而這對於有信仰的藏族家庭來說,顯然難以被原諒和接納。於是就有了現實對撞信仰,也成了《氣球》裡最容易被讀到的矛盾主題。

然後細究下去,若說矛盾,影片中裡的每個人都是矛盾的結合體。而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則是因為影片想要傳遞的第二層矛盾現代對撞傳統,文明對撞原始。

比如男主人公達傑,他出場時候的形象就是很好的說明。

他裡面穿著方便「時尚」的T恤,外面裹著傳統的藏族服飾,騎著一輛摩託車,和老父親說著「現在已經沒有人騎馬了」。

達傑這樣的人,他其實不像父親那樣死守傳統,他明白現代帶來的好處。

當一家人在電視上看到試管嬰兒時,老父親覺得是「世界末日」,可達傑卻能夠接受一部分。

但當傳統的東西觸碰到了信仰,他還是會選擇傳統。

上師說,父親會轉世到家裡,在卓嘎還沒查出懷孕的時候,家裡的情況似乎也不允許再有孩子,達傑心中或許也有過質疑。

可當卓嘎說出「上師的話可能是錯的」的時候,達傑還是第一時間反駁「你懷疑上師的話嗎?」

而在第二次卓嘎提出要打掉孩子,一向溫和的達傑更是直接打了卓嘎一巴掌,稱她是「妖女」

尼姑妹妹卓瑪也是一樣,雖然她也受過傷害,但是她在面對姐姐的問題時又是極為傳統和保守的。

「既然亡靈選擇了你的肉身,那麼拒絕他的降生,對他來說多痛苦啊。」

包括她自己因為情傷選擇出家,但面對又一次重逢的初戀情人又有放不下的一面,為了保留《氣球》這本書,不惜把手伸進爐子裡。

就連看似最有主意,滋生「反骨」的卓嘎也一樣,她一方面因為「生育」陷入傳統思想的桎梏,一方面她也是傳統的維護者。

在面對妹妹初戀的時候,她不惜撒謊、燒書,也要讓妹妹做大家看來對的事,斬斷情絲,不留念想。

又或者她也是相信亡靈的,所以她才會在最後有負罪感的離開。

從始至終,電影裡的三個主人公都是矛盾的,直至影片的結尾,卓嘎也沒有做出明確的決定。

而他們三人真實的結局,也是萬瑪才旦電影極具魅力的一點。

「我幾乎不會站在高高在上的上帝視角,給鏡頭下的人物安排一個宿命。人物一旦成型了,就會跟著她自己的命運去走。」

《氣球》看到最後會發現一個問題,關於「氣球」難以啟齒的情形,只會發生在藏區嗎?

影片中用了大量筆墨來描述藏民對於「氣球」的羞於啟齒,先是達傑用了一個謊言來矇混過關,然後為了臉面還是將孩子們的玩具「氣球」戳破。

然後是卓嘎,她來到衛生所找女醫生,說的是「再給我一些那個東西」,因為「羞恥感」,她甚至連「保險套」三個字都說不出口,還要擔心會被路過的人聽到。

甚至於她想要「氣球」和動手術這種事都只能找女醫生,無法對男醫生開口。

還有是看起來已經「看破紅塵」的尼姑妹妹卓瑪,她在找書的時候不小心翻到了卓嘎藏在枕頭底下的「氣球」,在卓嘎趴在她耳朵邊說明這是什麼東西之後,她像是丟「髒東西」一樣的把它丟在床上。

達傑的兩個兒子拿「氣球」和小夥伴換口哨之後,對方家長因為過於羞憤找上門來,吐口水,吵架,甚至打架,就因為這個小孩在玩這個見不得光的東西。

似乎在這群藏民心裡,「性」不是人之常情,而是羞於啟齒的東西。可是當我們把這群人的身份轉變一下,換成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似乎也並不違和。

而這,也就是《氣球》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原因。

現實對撞信仰,現代對撞傳統,文明對撞原始,諸如此類的矛盾主題,常見於萬瑪才旦的每一部作品中,比如萬瑪才旦導演的藏地故鄉三部曲《靜靜的嘛呢石》《塔洛》《老狗》。

《老狗》裡的老人用激烈的方式維護文化尊嚴,《靜靜的嘛呢石》裡的孩子樂於接受新科技,《塔洛》則是聚焦的是城鄉年輕人對於文化棄留的不同觀點。

當初《塔洛》上映的時候,因為一首情歌老家的老人就和導演說:「看你的電影搞得我們很尷尬」。

如今在《氣球》裡,這三個主題都說到了,用萬瑪才旦的話說:「這次恐怕會更尷尬」,但尷尬的應該不止藏民老人,而是我們每一個人。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影像呈現上對比前幾部作品是不一樣的風格,影片用手持攝影的跟拍長鏡頭,將人物拉得與觀眾很近,營造出「沉浸感」的敘事氛圍。

此外,電影從畫面色彩到構圖都有很大的轉變,或者說是視覺上的享受,還有《氣球》在日常寫實之外,幾處超現實的場景才是點睛之筆,特別是江洋那個寓意頗深的夢境,值得反覆回味。

其實《氣球》不像萬瑪才旦的其他影片,改編自他筆下的小說。相反《氣球》是先有的劇本,再有的小說。

而它的誕生,其實僅僅是一個偶然。

有一年秋冬時節,萬瑪才旦去民族大學時經過中關村,看到了一隻氣球在風中飄。那一刻,他忽然就被意象吸引,然後就想做一部跟紅氣球意象有關的電影。

一開始關於這個畫面想到的只是結尾,之後慢慢有了這個故事,後來就把它寫成了劇本。

因為種種原因,當時的劇本沒能立項通過,於是,萬瑪才旦又把《氣球》改編成了小說,收錄在小說集《烏金的牙齒》中,只有一萬多字。

後來,當電影拍攝重新又有了契機,萬瑪才旦便將一萬字的小說再次擴充成三四萬字的成熟劇本。

在擴充的故事裡,最重要的一條故事線就是卓嘎的妹妹卓瑪。

哦,原來「氣球」這個意象除了影片的矛盾中心的「那個東西」和孩子期盼已久的玩具之外,它還是一本小說,也是妹妹卓瑪觸碰到禁忌的一絲悸動。

萬瑪才旦用了極其巧妙的意向,把他想要說的東西都包進去了,白氣球和紅氣球、生與死、信仰與現實、傳統和現代、性與非性、保守與開放,舉重若輕,不得不佩服。

《氣球》是萬瑪才旦導演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在全國院線發行的影片,從《塔洛》的「限量發行」到《撞死一隻羊》的「藝聯及片方指定影城」,不得不承認,《氣球》的進步很大。

《氣球》這樣的排片幾乎是在倒逼影人去求排片,但這樣的多作品確實值得更多人去關注去了解。

因為,我們不能就這樣讓一部優秀的作品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擦肩而過。

青石電影編輯部 | 老孟

相關焦點

  • 關於萬瑪才旦和氣球,拿下11項大獎的華語電影,排片卻只有1%
    它就是萬瑪才旦的《氣球》,這是他第七部藏語長片。電影於2019年在國內電影節進行首輪放映時,一票難求,並且在映後收穫很高的評價。同時,影片不僅獲得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提名的作品,還先後去了包括威尼斯在內的全球60多個電影節,拿下11個獎項,被影評人、電影史學家讓-米歇爾·付東評為「威尼斯電影節最美的電影」。
  • 排片僅剩2%,《氣球》導演發文稱期望「跪求排片」不再發生
    11月20日上映的電影《氣球》截止到今天下午,5天票房僅442萬,該片導演萬瑪才旦連日在微博呼籲增加排片。記者看到,雖然該片的豆瓣分高達7.9,但首日的排片僅佔比2.4%,周末兩天甚至跌至1%,即使獲得了胡歌、宋佳、周冬雨等一眾明星力挺,排片仍不理想,今天為2%。
  • 《氣球》排片跌至1% 萬瑪才旦呼籲公平對待電影
    1905電影網訊於11月20日上映的電影《氣球》,首日排片僅佔比2.4%,周末兩天則跌至1%,上映四天票房僅400餘萬。即使獲得了胡歌、宋佳、周冬雨等一眾明星的力挺,《氣球》的排片狀況仍然不利。11月23日,導演萬瑪才旦在社交平臺發文,呼籲增加電影的排片。
  • 排片僅1%,高口碑電影《氣球》為何沒「飛」起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5日電 最近,康巴小夥兒丁真一夜之間擁有了無數粉絲,但是,另一部講述藏地故事的電影《氣球》卻遇到了沒被多少人看到的窘境。11月20日,電影《氣球》正式上映,豆瓣評分7.9,首日排片佔比為2.4%,但接下來的兩天便跌至1.0%,截至目前票房累計400餘萬。
  • 《氣球》導演萬瑪才旦:遭遇不公平排片對待,覺得悲哀
    11月25日,導演出席金雞獎導演論壇,談到自己的新片《氣球》,萬瑪稱自己覺得悲哀,因為電影在排片上遭遇了很不公平的對待。據悉,藏族題材影片《氣球》11月20日上映,截止目前6天累計總票房只有476萬元,日排片佔比最低的時候只有1%,最高的時候不過2.4%。
  • 評分7.9,排片1%,院線為什麼不愛文藝片?
    @中國新聞網文藝片觀眾市場的培育,仍將是個漫長的過程最近,康巴小夥兒丁真一夜之間擁有了無數粉絲,但是,另一部講述藏地故事的電影《氣球》卻遇到了沒被多少人看到的窘境。11月20日,電影《氣球》正式上映,豆瓣評分7.9,首日排片佔比為2.4%,但接下來的兩天便跌至1.0%,截至目前票房累計400餘萬。
  • 《氣球》遭遇高口碑低排片 導演萬瑪才旦:覺得很悲哀
    一方面是高口碑 ,一方面卻是可憐的排片,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又一次出現,對於正在上映的《氣球》的這種窘況,11月25日出席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論壇」暨第六屆青蔥計劃啟動儀式的萬瑪才旦導演坦言,雖然朋友圈看到很多人在呼籲排片,他很感動,但也覺得很悲哀。
  • 萬瑪才旦呼籲為《氣球》加排片,同名小說集日前出版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晶著名導演、作家萬瑪才旦的新片《氣球》正在全國院線熱映。因票房不理想,萬瑪才旦在朋友圈呼籲給影片增加排片。據悉,《氣球》原著小說集近日已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觀眾在一睹電影的同時也能感受文本的細膩質地。
  • 《氣球》高口碑低排片 導演坦言很悲哀
    一方面是高口碑 ,一方面卻是可憐的排片,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又一次出現,對於正在上映的《氣球》的這種窘況,11月25日出席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論壇」暨第六屆青蔥計劃啟動儀式的萬瑪才旦導演坦言
  • 《氣球》排片遇冷?導演萬瑪才旦:好電影更需要通過大屏幕讓觀眾看到
    然而,最近幾天,他卻一改往日形象,就其正在上映的新片《氣球》遭遇低排片一事,公開表達不滿。作為萬瑪才旦執導的第七部影片,《氣球》被譽為其「集大成之作」,於11月20日登陸大熒幕。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氣球》上映後,排片比繼續走低,每天大約只佔1%-2%左右。目前,大數據給《氣球》預測的最終票房不足700萬。
  • 中國電影排片經濟學
    實際上,排片跟票房之間的關係,也遠比我們想像中複雜。 那目前電影市場中的排片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它又是如何來影響票房的?一部影片要想保持穩定發展又要拿到多少排片呢?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探究一下電影排片的秘密。
  • 藝術電影排片,為何這麼難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董銘】作為藏語電影的代表,萬瑪才旦近年來在國內外影壇頗有名氣,其新片《氣球》本月20日在國內上映。《氣球》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平遙電影節等國內外影展,豆瓣評分7.9,但是院線排片卻在1%左右徘徊。截至29日,排片跌至0.2%,上映10天總票房584萬元。
  • 《路邊野餐》只放十天 導演:沒想掙錢不跪求排片
    原標題:「我沒想過掙錢,不跪求排片」 「10天的確是夠了,沒必要再多幾天去浪費別人的排片。」導演畢贛淡然道,如果10天以後還有人想看,那就證明這個市場需要改進,「下一次再有這樣的電影上映,可以拉長到15天了。」   他坦言,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掙多少錢,只是為了獻上一道口味不那麼相同的菜。在國內累計要跑將近20場路演,再加上之前的海外地區,總共不少於50場,讓畢贛對觀眾也有了新感受。「其實觀眾的口味相差蠻大的。
  • 豆瓣7.6分,排片卻不到1%,又一部國產佳作被埋沒了!
    在國內院線排片中,永遠偏愛大明星、大製作、大號召力的電影,而忽略小眾的優秀故事。在那些被忽略的故事裡,有關於慰安婦沉重歷史的《二十二》,有上映10天就慘遭下架的《北方一片蒼茫》。其中《路邊野餐》上映時排片率低得可憐,最後卻成為了「2015年必看的十部電影之一。」今年,又有一部這樣的電影悄悄上映了。
  • 《西虹市首富》絕地反擊,排片已超《狄仁傑3》預售票房差距縮小
    在首日排片方面,《西虹市首富》已經略勝《狄仁傑3》。前者拿下48.2%的排片佔比,首日排片51618場。而《狄仁傑3》則拿下44.8%的排片佔比,首日排片48044場,略輸開心麻花的這部喜劇片。夾縫生存的動畫片《昨日青空》也拿下5.7%的排片佔比,首日預售場次6154場。兩強一弱格局基本確定,三片首日排片場次已經達到105816場,接近了極限值。中國院線目前能夠提供的排片場次最多也就10萬場上下。春節檔期曾創造過12萬場次以上的排片,但很多場次已經是凌晨深夜的幽靈場,不會產出有效票房。
  • 又一部國產好片被辜負,排片不到1%
    《阿拉姜色》的前期口碑相當不錯,在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拿下了金爵獎的最佳編劇和評委會大獎。在豆瓣上的評分為7.6,處於國產文藝片中的較高水平。然而和以往一樣,院線的排片再次令人心寒,上映首日僅為0.6%。0.6%是個什麼概念?
  • 電影版權基礎知識及排片基礎培訓
    其中刑事責任規定如下:1 、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2 、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前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 不顧《狼殿下》卻出鏡推薦《氣球》,獲9項大獎票房差
    但是沒想到他卻不顧《狼殿下》的後續,另外錄製了最新的視頻,宣傳另外一部電影《氣球》,有點偏心了啊。此次出鏡,看得出肖戰皮膚黝黑,應該是在拍攝《王牌部隊》期間進行錄製的,但是這也完全無法阻擋他帥氣的外表圈粉,一身迷彩服造型看起來陽剛氣十足。
  • 《功夫熊貓3》排片低 網友化身"自來水" 呼籲增加排片
    《功夫熊貓3》排片低 網友化身"自來水" 呼籲增加排片時間:2016-02-13 19: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功夫熊貓3》排片低 網友化身自來水 呼籲增加排片 《功夫熊貓3》 京華時報2月13日報導《美人魚》《澳門風雲3》《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三部新片引爆春節檔,
  • 影院經理告訴你:什麼在左右中國電影排片
    記者採訪了北京、上海、西安、太原、鄭州等地的多個影院經理,從一線運營者的角度,來解答以上疑惑,以及誤會。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受訪者在最後都提出,「能不能匿名,不提我們影院和我的名字?」就像他們中有人所言:「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電影又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大家都要在現有規則之下,更好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