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劇場重啟進行時,近期能看到哪些線下演出?

2020-07-31 新京報Fun娛樂

繼此前7月28日,國家大劇院話劇作品《西望長安》宣布開票之後,7月30日晚,作為北京保利劇院宣布重啟後首場正式演出,由央華戲劇製作的話劇《情書》也已正式開票。除此之外,北京人藝重啟開幕作品《洋麻將》,已確定在8月8日-20日在首都劇場演出,開票信息也將於近期公布。

北京劇場重啟進行時,近期能看到哪些線下演出?

濮存昕、龔麗君版《洋麻將》。李春光 攝

7月31日,天橋藝術中心最新發布消息稱, 8月5日-6日,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製作的歌劇《盼你歸來》將正式成為天橋藝術中心復演後的首場演出。在此之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作品《皮皮長襪子》《小蝌蚪找媽媽》、小不點大視界親子微劇場現代舞《一切歸於晨露》、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陶身體《10》《12》,高清放映系列《骷髏城之七人·極(修羅天魔)》、《倫敦生活》、《雷曼兄弟三部曲》、麥可·波爾和阿菲爾·博《重逢演唱會》、馬修·伯恩《天鵝湖》、俄語音樂劇《基督山伯爵》都將回歸天橋藝術中心,開票信息及具體演出時間也將於近日公布。

北京劇場重啟進行時,近期能看到哪些線下演出?

《一切歸於晨露》。圖來自劇院官網

除近期即將開票的演出安排之外,今年正值天橋藝術中心成立五周年之際,還將有大批演出項目,有望在年內呈現給廣大觀眾,目前已在計劃之中的演出項目有:中央民族樂團《家園》,音樂劇《靈魂擺渡》、風雷京劇團京劇《五醜四美圖》、風雷京劇團話劇《胡同裡的他倆》、小不點大視界親子微劇場音樂會《春分夏至》、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音樂劇《一愛千年》、音樂劇《歡迎光臨》、音樂劇《故宮裡的大怪獸之吻獸使命》、音樂劇《故宮裡的大怪獸之消失的龍女嫁衣》、民族歌劇《彝紅》、音樂劇《溫暖的群山》。

小劇場方面,在疫情期間,繁星戲劇村對劇場座椅進行更換和檢修,對劇場燈光音響設備設施進行了維護和保養,為迎接復演,繁星在防控措施方面按照相關政策和標準,已對劇場進行全方位的消殺,並配備了疫情防控物資(包含消毒酒精、口罩、消毒液、殺菌洗手液、測溫儀等),所有衛生間及其他公共區域每天兩次消殺,零接觸掃碼檢票系統,疫情防控指示標牌,對全體員工進行疫情防控培訓及應急預案演練。

北京劇場重啟進行時,近期能看到哪些線下演出?

繁星戲劇村《我是餘歡水》。

繁星戲劇村副總經理、總製作人鄧煒介紹,「目前計劃9月中旬恢復演出,對應疫情常態化的防控策略,因繁星戲劇村是多劇場空間,我們對每場演出開始時間進行了精細化的調整,確保觀眾人流量可控。演出安排方面,會安排經典演出劇目,最優秀的演員陣容迎接劇場觀眾。」在復演計劃的劇目名單中,包括舞臺劇《奮不顧身的愛情》《我是餘歡水》《一夜一生》等。鄧煒表示,熱門IP話劇《我是餘歡水》的大劇場巡演版本也在籌備中。今年繁星戲劇村還有新劇目正在孵化中,希望儘快能與觀眾見面。

鼓樓西劇場創始人、總經理李羊朵透露,根據目前的防控形勢,鼓樓西劇場已計劃在9月重啟,在劇目安排上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在為復演準備的三部作品中,最有望在9月劇場重啟時與觀眾見面的劇目是,2015年「鼓樓西劇場周年演出季」的開幕大戲,馬丁·麥克唐納經典劇作《麗南山的美人》,這部口碑作品,近些年也曾多次在鼓樓西劇場復排上演。

北京劇場重啟進行時,近期能看到哪些線下演出?

《麗南山的美人》。朱朝暉 攝

另外,隆福劇場(東宮影劇院)經理張惠文介紹, 目前劇場正在與區文旅局洽談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的相關合作,預計年內會上演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內的2-5部原創戲劇作品。張惠文表示,「在劇場復演之後,將實施網絡預約購票和限流控制,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儘可能平衡觀演雙方的需求。」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線下演出重啟,讓觀眾「對生活多了信心」
    「我已經半年多沒有來國家大劇院看過演出了。」翟女士告訴記者。因為正在學習相關的專業,劇院早已是她生活中難以割捨的一部分。看到開票信息後,翟女士立刻叫上兩位朋友同行。作為北京劇院復甦的親歷者,大家都「非常激動」。昨晚七點,國家大劇院北門外久違地排起等候檢票的隊伍。
  • 北京人藝重啟正式演出 濮存昕領銜《洋麻將》即將開票
    北京人藝重啟正式演出,濮存昕領銜《洋麻將》即將開票。 北京人藝供圖北京人藝重啟正式演出,濮存昕領銜《洋麻將》即將開票。北京人藝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2日電(記者高凱)北京人藝2日發布售票信息,稱由濮存昕、龔麗君主演的話劇《洋麻將》將於8月8日作為劇院正式演出重啟的首部復演作品登臺,觀眾可於3日上午10:00開始通過電話預約和現場購票兩種方式實名購票。首都劇場此前因新冠肺炎疫情關閉幾個月之久,期間北京人藝進行了多場線上演出,並於7月26日以公益演出劇本朗讀《推銷員之死》首邀觀眾重回劇場。
  • 北京重啟演出現場,音樂堂響起久違的掌聲
    藝術家的生命在舞臺上,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北交已經188天沒有登臺給觀眾演出了,這是疫情以來北京演出市場首場帶觀眾的線下音樂會。儘管按照規定上座率只有也只能控制在30%,但是當晚的觀眾的掌聲毫不遜色於滿場的熱情。古典音樂的魅力在現場,只有藝術家和觀眾面對面才是最真實的最動人的,這一晚北交的藝術家和觀眾都真切的感受這一點。
  • 中間劇場8機位首次探索線上戲劇,計劃九月重啟劇場
    此次網絡直播版《阿Q》則特別邀請了北京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的導演彭雯妮,作為復排版導演,從戲劇教育角度出發,再度完成創作,所有劇中演員則全部由山下學堂2019新人班組成。據了解,此次直播中的最大亮點,是在劇場裡啟用八個不同角度的機位同時進行拍攝。
  • 門票售罄、大波藝術節重啟 演出市場正加快復甦
    6月底,文旅部對該指南進行修訂調整,在演出互動、劇院防疫措施等方面進一步細化。 全國多地劇院陸續開門,其中,上海是近期演出活動最活躍的城市。前有爆款劇目《不眠之夜》《永不消逝的電波》打頭陣,後在舞臺劇、話劇、音樂劇上也有重磅作品。
  • 愛奇藝推出文化演出頻道 以「線上看演出、線下進劇場」開啟觀演新模式
    1月2日,愛奇藝正式推出文化演出頻道,旨在「引領輕奢文藝範兒」,力圖打造全新的「線上劇場」,為用戶帶來全新的觀演體驗。
  • 劇場重啟後的《洋麻將》:為200位觀眾調戲
    7月26日,在北京人藝限流開放,推出經典劇目《推銷員之死》劇本朗讀公益演出當天,唐燁接到劇院通知,《洋麻將》被選為北京人藝重啟後,正式對外演出的開幕劇目。劇本朗讀活動結束後,將正式進入排練階段。面對劇院這一決定,唐燁坦言,自己並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
  • 【演出資訊】大小劇場近期演出信息
    精英劇場近期演出信息一覽。無論是大劇場還是小劇場,每部劇都是我們的心血。
  • 廣西劇場演出下旬「重啟」
    本報南寧訊 (記者/袁鶯)6月8日,記者從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廣西演藝集團、廣西戲劇院等單位了解到,我區劇場演出將於6月下旬「重啟」。據了解,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和廣西演藝集團旗下劇場將在6月下旬迎來疫情發生後的首場演出。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復演前期將以公益性演出為主,首場演出為《相信中國——2020年廣西「文藝戰疫」主題情景公益演出》,並將陸續推出許願券、儲值卡等大力度的優惠措施。廣西演藝集團策劃了持續2個月的「廣西文化惠演出季」,將以惠民低票價推出《血色湘江》《忠誠》等一系列精品劇目。
  • 天橋劇場重張 三場公益演出慰問各行業抗疫英雄
    首場演出後演職人員合影 時任 攝  記者了解到,從1月22日合上大幕至今,天橋劇場始終在線上陪伴觀眾,堅持通過公眾號等自媒體傳播藝術知識,針對不同的觀演人群設立不同的欄目。儘量增加廣大舞劇愛好者的參與度。此外,天橋劇場還積極參與、配合中央芭蕾舞團的線上演出直播活動,為拍攝提供相關的一切劇場方面的技術支持,同時參與直播宣傳。
  • 線上線下齊步,總監直播帶貨,愛樂以一曲「春之祭」重啟音樂季
    這是樂團因疫情原因,歷經五個多月共計155天停擺後,重啟首場音樂季演出。由樂團藝術總監張藝執棒呈現中國臺灣作曲家陳樹熙的《桐花組曲》,帕格尼尼《B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和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小提琴獨奏為黃濱。
  • 沙頭角街道左鄰右裡音樂會線下演出回歸
    6月30日晚,沙頭角街道左鄰右裡音樂會線下演出重啟。這是左鄰右裡音樂會因疫情暫停演出165天後,首場面對公眾開放的線下演出。恢復演出後的首場音樂會由沙頭角街道黨工委主辦,沙頭角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文化站承辦,深圳市弘音琴行、鹽田區民族團結髮展促進會協辦,在沙頭角街道文化站二樓小劇場舉行。沙頭角街道黨工委書記汪斌,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呂建強及鹽田區民促會等領導,與現場40餘位觀眾一同感受來自茫茫草原的空靈之音,領略蒙古族的風情。
  • 嘻哈包袱鋪迎來首場線下演出
    現場近百名觀眾都嚴格遵守著防疫要求,彼此之間隔座而坐,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全程戴著口罩觀看演出。劇場也未向觀眾提供瓜子、爆米花、茶水等,演出全程禁食。大軸節目由劉釗、孫超奉上,他們拿兒時寫過的作文當包袱,讓觀眾們夢回遣詞造句的童真年代。
  • 闊別180餘天 戲劇東城精彩「重啟」
    在北京保利劇院,觀眾隔座觀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工作人員正在設置觀眾隔座提示。連日來,東城區各大劇院逐步「重啟」,與廣大戲劇愛好者闊別180餘天的劇場迎來新的精彩。而在疫情防控期間,戲劇人持續開展多種線上活動,與戲劇愛好者線上相聚,分享感受;聚焦疫情防控期間的日常生活,緊鑼密鼓創作、排練籌備原創劇目。
  • 疫情下的國內演藝重啟之路:從技術「在線」到內容「破圈」
    原標題:傳統演藝與在線技術碰出火花,提升藝術與生活的親密度;劇場文化突破「劇場」界限,進行各種「跨界」——疫情下的國內演藝重啟之路:從技術「在線」到內容「破圈」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全球演藝機構和藝術家們而言,都是異常艱難的一年。
  • 線下音樂節復甦進行時 | 現場觀察
    國內線下音樂節復甦草莓音樂節今日宣布2020草莓音樂節的首批6站城市:長沙、海南、北京、成都、哈爾濱和遼寧阜新。同時,北京、成都、哈爾濱三站也將於近期發售。其中,長沙、海南、北京、成都四站順利回歸,哈爾濱和遼寧阜新則作為新加入「草莓音樂節」的城市出現。由於防疫需求,音樂節仍將進行限流管理,每日可售門票總數均有限。
  • 德雲社東北劇場停止演出,角兒們齊聚北京劇場,演出陣容強悍
    但是,德雲社有名氣演員不在小劇場演出,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了小劇場上座率和節目的安排。因為這些有名氣的演員不在,在安排節目的時候,就要按照每個隊的實際考慮,有時候會出現「車輪戰」的現象,而觀眾在買票的時候也會產生猶豫,甚至有時候會覺得沒有自己喜歡的演員登臺演出還去做什麼呢。不過,這一現象很快就有了好轉,而且是翻天覆地的改變。
  • 北京天橋劇場大修後重啟,中芭《舞姬》伴觀眾辭舊迎新
    昨晚,在北京天橋劇場大修後的重啟之際,中央芭蕾舞團以這部作品開啟了歲末迎新的系列演出。今明兩晚,《舞姬》繼續上演。方非 攝在致敬紅色經典方面,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將於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獻禮即將到來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 戲劇業復工:線上對劇本 嘗試即興演出新方式
    【解說】2020年年初,在疫情衝擊下,演員居家、劇組停工,戲劇行業被迫按下「暫停鍵」。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多地劇場重啟,戲劇行業陸續復工。李春峰是北京一家戲劇公司的負責人,公司原計劃在今年2月推出一檔話劇全國巡演,卻因疫情擱置。回想起半年多裡經歷的困難,他歷歷在目。
  • 娛眼看2020|線上演出元年VS 無法取代的現場滿足感
    而隨著疫情在國內逐步獲得了控制,人們對線下演出的熱情重新釋放,他們期待線下的PARTY,渴望感受萬眾高歌的演出氣氛、沉浸期間的劇場環境。 ;2019年有各式的戲劇節開幕閉幕,相聲演出市場持續增長,以北京舉例,德雲社、大逗相聲社等相聲團體各個劇場日常演出門票銷售均能超過80%……2020年,原本也將是演出持續繁榮的一年,在明星演唱會方面,劉德華、李宗盛、蔡依林、李榮浩、陳偉霆等諸多華語歌手均宣布在今年舉辦巡迴演出的計劃並陸續開票,加拿大歌手艾薇兒、日本知名組合嵐等國際歌手也選擇來中國開演唱會……而這一切都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無情錘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