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珊 燈火明 我愛北京天安門

2021-01-08 無巍不至

作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輩人,對於祖國母親的愛更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在心。剛剛迎來建國70周年大慶,新的一年又懷著激動的心情再次來到首都北京。華燈初上,燈火璀璨,十裡長街張燈結彩,滿懷喜悅,信步走向夜晚的天安門。

夜幕下的天安門城樓被燈光映投得熠熠生輝,傳統的中國重簷歇山頂建築古樸莊重,紅色宮牆與黃色琉璃瓦頂彰顯著皇家威儀,很多遊客陸陸續續分別從東西長安街的兩端入口進入,拿著相機手機在城樓前拍照留念。

天安門始建於公元1417年(永樂十五年),設計者是明代著名建築師——年僅21歲的蒯祥。遵照明成祖朱棣的旨意,蒯祥用4年時間設計並建造出一座雕梁畫棟的木構牌樓——承天門,1457年7月,承天門被雷擊大火所焚。8年後,明英宗命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蒯祥再次出山建造。明末,承天門又被焚毀。清順治八年,重建新城樓高33.7米,廣9間,進深5間,並改稱天安門沿用至今。

天安門坐落在中國北京市傳統中軸線的中心,位於故宮南端,隔長安街與天安門廣場相望,它不僅是明清兩代皇城正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此盛大舉行。從此,天安門作為新中國的象徵,為全國人民和世界所矚目嚮往。

天安門在明、清兩朝是皇帝頒發詔令之地,稱為「金鳳頒詔」,皇帝登基、大婚祭天、祭地、祭五穀等重大慶典活動都要啟用天安門。此外,皇帝御駕親徵祭路、祭旗、刑部秋審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現在,這裡成為新中國舉行盛大閱兵式的觀禮臺,從1949年建國至今,這裡共舉行了16次威武雄壯的大閱兵!

天安門城樓正對面是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廣場的中央,毛主席紀念堂矗立在廣場南端。人民大會堂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廣場的東西兩側遙遙相望。

天安門城樓有八簷九脊之稱。城樓為全木結構建築,大殿飛簷下是排列有序的鬥拱和梁枋(又分額枋、簷枋)。鬥拱下面是額枋,上有彩畫和金龍圖案,柱與柱之間叫簷枋,繪有金龍和璽圖案。下層是13米高的朱紅城臺,再下部是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臺基,城樓基座周圍是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的漢白玉護欄。城臺前還立有華表和石獅。

天安門城樓外觀典雅莊重,線條玲瓏。其結構布局奇巧、建造工藝精妙,凝聚了中國勞動人民數千年來的智慧和偉大創造,既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典範以及中國古代建築中難得的佳作,更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象徵和驕傲。

天安門前金水橋南北各置一對威武俊逸的漢白玉石獅。這四頭大石獅雕刻於明永樂十五年,高2.5米,加上底座總高近3米,頭頂13個螺髻(為當時最高等級規制),身披帶有環鈴和纓絡穗墜的胸綬,側頭咧嘴,意態甚憨,均由整塊巨石雕琢而成,雕法精湛,紋理精緻,是明代中國北方石獅的代表作。

天安門前後各聳立著一對通高9.57米,直徑0.98米,重約20噸的漢白玉華表,柱身雕刻祥雲盤龍,頂上承露盤蹲著一隻望天犼。華表古稱桓表,是天安門的重要標誌,在人們心目中,它已與天安門城樓、金水橋、石獅等渾然一體,成為天安門前一道特有景觀,發散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氣、神韻。

美麗的金水河從城樓前逶迤而過,上面建有五座精美華麗的漢白玉金水橋,每座橋正好與城臺的五個門洞相對應。正中城門洞的上方高懸著莊嚴的國徽,國徽上的圖案就是五角星和天安門。儘管呵氣成霜,我們可敬可愛的武警戰士們依然英姿勃勃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正是你們的無私付出和默默奉獻才有了祖國的和平安寧!

雄偉和華美相伴,雍容與典雅並行!天安門以其600年厚重的人文歷史內涵以及高度濃縮的中華文明和現代智慧,實至名歸地成為新中國的象徵和政治中心,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門。

走在天安門城樓前,也許不見得每個人都熱淚盈眶,但是有首歌曲卻幾乎人人會唱: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是的,這首歡快流暢、朗朗上口的兒歌,曾經伴隨了不知多少中國兒童的幸福成長?這是全國人民對天安門的一種特殊情感,也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一生的情懷!

夜色漸深,遊客們漸漸散去,唯有天安門這位600歲高齡的老人仍在黑夜中注視著北京城,它是目睹封建王朝興衰更迭和新中國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見證人!已經邁入2020年,帶著新年心願,繼續書寫各自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生吧!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祝願全國人民闔家歡樂、幸福安康!我愛北京天安門!祖國萬歲!我愛你中國!

相關焦點

  • 燈火闌珊 | 互相利用.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辛棄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闌珊何意?詩詞大會難倒不少高手
    是不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年,王國維說辛棄疾這首詞是做學問三大境界中的最高境界,讓這首詞紅得發紫。但事實上,對於這首詞中某些字眼的意思,卻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詩詞大會曾出過這樣一道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的「燈火闌珊」指的是什麼地方?
  • 沒見過天安門的「小鬼頭」,寫了《我愛北京天安門》
    其中的第一句「我愛北京天安門」,最初來源於當時英語課本中的兩句內容:「I love Peking. I love Tiananmen.(我愛北京,我愛天安門。)」金果臨巧妙地將之組合成了一個七字句——我愛北京天安門。
  • 【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詞句震鑠古今,更是成為王國維人生三境界裡的第三層意思,頓悟之後是豁然開朗。《千百度》出自許嵩2011年的專輯《蘇格拉沒有底》,專輯名有致敬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意味,還說明了人生旅程不見底,專輯裡有段對話如下:「你是誰?」「蘇格拉」「…底?「就蘇格拉。沒有底。」
  • 《我愛北京天安門》誕生記
    兩年之後的春夏之交,1972年5月1日上午10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全國實況轉播北京中山公園遊園會,一首童聲合唱驚動了全國:「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銀鈴般的歌聲,木琴穿插的樂隊伴奏,明亮、歡快的旋律,活靈活現新中國少年兒童的幸福生活與愛黨愛國的純淨激情。乾涸荒蕪的兒童音樂園地,一枝新芽破土而出。「哪來這麼好聽的歌?」
  • 走心原創歌曲《燈火闌珊》
    近日,華語流行歌手劉溢華攜新歌《燈火闌珊》勁爆來襲,此歌曲一經發出,就受到了粉絲的大量追捧,引起了一度的熱議,同時也受到了業界同行的誇讚。《燈火闌珊生活是很無奈的,就像歌曲裡面唱的那樣:「我是自己折磨自己痛苦;尋你千百度你在何處;夢裡的伊人你翩翩起舞;驀然回首我為你痛哭」每個人其實都一樣,在感情中都會有折磨和悲傷,願每個人都可以珍惜最美好時光的那個她(他)。
  • 我尋你千百度,你是否在燈火闌珊處?——許嵩《千百度》
    我沒看過這本書,所以有這麼個問題:《千百度》的作者可以寫許嵩,那《青花瓷》的作者寫誰呢?是寫詞作者方文山還是曲作者和演唱者周杰倫?當然,我沒有要拿兩人作比較的意思,比來比去,有什麼意思?許嵩之才高矣!《千百度》源於辛稼軒的《青玉案·元夕》,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 每周新歌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本周新歌有一句詞,像一個回味悠長的尾音,讀罷,便在心頭盤桓不去,掀起一圈又一圈記憶的波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在熙攘的人群中千百次地尋她無果,卻在突然回頭時,發現她就站在零落疏落的燈火間。【釋詞】① 青玉案:詞牌名。取自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② 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 愛玲,你在燈火闌珊處.
    你在燈火闌珊處文 |林碧愁悠悠的我,踏著夢的旋風,輕輕的走在燈火闌珊處。我想一個人立在這裡,等你的出現,這樣,我可以靠近你,用我的小手捧起你那已蒼老的臉龐,仔細看它,是否仍是有無限的哀愁,凝視那雙眼神,是否有一種悽愴之意。
  • 回眸,你在燈火闌珊處微笑
    記憶中的那片柳林裡,總閃著一雙美麗的眼睛,就像故鄉嫋嫋的炊煙,綿延著我的視線,隨它蜿蜒盤旋,飛往昊昊雲天,去感受聖潔純瑕的溫暖。人生數十寒暑,每每感慨歲月的短暫,當生命的土地不再油綠,一聲嘆息幾多留戀,回顧逝去的時光,那是用熱誠點綴的畫苑。
  • 眾裡尋他千百度,敘法人仍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敘法人仍在燈火闌珊處 2020-12-19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辛棄疾這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到底該如何理解?
    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他倆從沒到過天安門,卻創作了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最終圓夢
    1969年11月29日,金果臨寫下了自己的第13首兒童詩歌,取名《金光照得全球紅》:「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太陽升起金光照,金光照得全球紅!」四個七字句採取「頂針續麻」的技巧。其中的第一句「我愛北京天安門」,最初來源於當時英語課本中的兩句內容:「I love Peking. I love Tiananmen.(我愛北京,我愛天安門)。」
  • 燈火闌珊 | 巧救四千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數字情人—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她卻在燈火闌珊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出自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街上多是熙熙攘攘的人,我費力在人群裡尋找她的身影,然而蹤影全無,回首望去,她竟在一旁冷落的殘燈旁側。
  • 辛棄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人會背,卻常常理解錯這兩字!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比如名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的「闌珊」二字,就曾難倒了不少的讀詞人。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如白居易《詠懷》中的「白髪滿頭歸得也,詩情酒興漸闌珊」,曹唐的《小遊仙詩》中也有「南鬥闌珊北鬥稀,茅君夜著紫霞衣」的句子,大家熟知的成語「意興闌珊」,就是指一個人的興致逐漸降低。
  • 我們耳熟能詳的《我愛北京天安門》,竟源自小朋友的一首詩!
    《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曲作者叫金月苓,詞作者叫金果臨。兩人居然是堂姐弟。在把題目改成《我愛北京天安門》之後,他自信滿滿地向雜誌社投稿了。不過,最後刊登出來的時候,後兩句被改成了 「太陽光輝照萬裡,祖國山河處處春。」雖然兒童詩《我愛北京天安門》1970年2月被刊登在少兒刊物上,但此時的金果臨,卻非常「低調」,根本沒有將此事告訴他的家人。姐姐金月苓在雜誌上看到《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詩後,心中立刻就有了譜曲的衝動。她並沒有和弟弟金果臨商量,就開始了譜曲。
  • 暮色初降,我們尋得一處燈火闌珊的夜櫻盛宴
    今年的櫻園大有不同,除了白天賞櫻的盛景以外,3月15日開放的夜櫻觀賞,將持續到4月中旬,每日18:30開始,開放至夜間22:00,向世人展示獨屬於東湖的山水櫻色之美見過白天中的五重塔,巍峨而挺拔,在櫻花交錯的光影間,遊人們總愛與它合影,為它寫生。
  • 環抱相思樹,夢回燈火闌珊處
    我等的人在多遠的未來一調悠揚曲未盡,滿地黃花泥和土。環抱相思樹,夢回燈火闌珊處。意闌珊,孤有一人,情何已堪。浩浩長沙路,終不見伊人。夜黑黑昏寂寞客,獨自床頭裝冷漠。夢回兒童戲時刻。夢罷獨傷情未了。我等我期待,你是我的依賴。相見恨晚思蜜年,握住你手道甜言。等待!等待!等待!我的baby我的愛。永遠在一起電話裡已經不是你的聲音,頓時我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從此聽不到任何關於你的消息,也看不到你那柳枝一樣的身影。
  •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中,有兩顆瑰麗的耀眼明珠懸在高空,一個是唐詩、一個是宋詞,提及宋詞又分為兩派,一派是以蘇軾、辛棄疾為首的豪放派,一派是由李清照為首的婉約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