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不同流派中的愛情 浪漫不是主要特徵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從60年代到70年代開始,性解放和民族解放運動交織在一起,世界往和平的方向走,愛情電影似乎可以不那麼累了。不過,很多導演還是要把愛情拉回到他們熟悉的那個時代,這點上法國人尤其擅長。

《天使愛美麗》劇照

提起法國或法國電影,中國人總有思維定勢,無可避免地要跟浪漫愛情聯繫起來,這就像提及美國好萊塢,眾人首先想到的則是大片。近年,法國電影也在接連打破歷史票房紀錄,先是《歡迎來到北方》,再是現象級的《觸不可及》。往前追溯,最受歡迎的也還是一部喜劇:《虎口脫險》(中國觀眾應該相當熟悉)。如果按照觀眾總人次,那麼,愛情片的排位並無優勢,成績最好的一部法國愛情片,已經是排到近五十名的《天使愛美麗》。

只需列出以下這些電影,那幾乎代表了國人對法國電影的大致印象。《廣島之戀》、《朱爾和吉姆》、《情人》、《藍白紅》、《新橋戀人》以及《天使愛美麗》。非常巧合,它們都是愛情電影。聲名遠揚的法國愛情電影可能還包括《羅丹的情人》、《屋頂上的輕騎兵》、《巴黎野玫瑰》、《芳芳》、《兩小無猜》等等,不一而足。

好在,數據並不代表什麼。正常人都應該知道,票房成績並不等於電影好壞。觀眾是在用腳投票,但電影在分類上是一門藝術。

特呂弗通俗可看 戈達爾曲高和寡

嚴格說起來,真正代表或專屬於法國電影的名詞大概是新浪潮,最有名的導演大概是特呂弗和戈達爾。《四百擊》是特呂弗的成長自傳不說,他一生中倒是拍了不少愛情電影。除了《朱爾和吉姆》,還有《日以作夜》、《射殺鋼琴師》、《阿黛爾·雨果的故事》。特呂弗的愛情電影要麼很通俗,要麼會在形式上做點文章,加入一些驚悚懸疑或者戲中戲之類的元素,增加了可看性。與特呂弗相反,無論電影是否關乎愛情,戈達爾真是曲高和寡。在擁躉上,他不見得比特呂弗少,但直接學成的,一個都沒有。相反,如果學特呂弗,那確實要容易好多。

吳宇森的《縱橫四海》直接致敬了《朱爾和吉姆》,三人行的故事發生在法國不說。周潤髮飾演的角色是祖,張國榮的角色是佔,《祖與佔》恰好是《朱爾和吉姆》的香港譯名。

侯麥:情愛只是起點 話題無限展開

新浪潮其他幾員虎將也對愛情片多有涉獵。而真正一生致力於拍攝愛情片的,則是最文藝的侯麥。侯麥的魅力在於,他確實在講男女的情愛。但這個情愛只是電影的原點,他會把話題展開,從宗教到文學,從諺語到道德,從食物到哲學,從繪畫到旅行,無所不包。一般人總要以為,愛情就是拉手接吻結個婚,侯麥卻把愛情複雜化了。愛或不愛,它會演變成一個無法收拾的問題。也許因為太複雜了,不少人討厭侯麥。愛情這麼美好的事情,他怎麼可以拍得這麼沒勁。每每又是這些人,受了點情感磕碰、爾虞我詐,又跳出來說,感情這事誰都不懂。你看,這種局裡局外的糊塗勁,可不就是侯麥畢生在研討的。

「左岸派」:愛情片更像前衛實驗電影

其實,在法國愛情片領域,侯麥的段位不低,但也並非最高。至少,你還可以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他愛情故事的題旨。但在「左岸派」導演那裡,愛情電影幾乎不叫愛情電影,更像前衛實驗電影。《廣島之戀》,囈語、畫外音、交叉剪輯,或許在結構上,它是意識流電影的代表作,但真要說到「好看」二字,它真的遠遠不是。與之相等的,《去年在馬裡昂巴德》可能要清晰一些,但觀眾最好能讀過劇本,否則那些對話會像炮彈一樣把你打暈。不過,無論如何,阿倫·雷乃都是值得被銘記的一位老前輩,其他人要麼作古,要麼自廢武功,他卻還在拍片,實在感人。

新浪潮和「左岸派」鼎盛之時,法國還有不少出色的導演,像雅克·德米、路易·馬勒等。除此以外,由於各種原因,還有些人受到的關注度要低出太多。以莫裡斯·皮亞拉為例,有人會覺得,他更擅長表現激烈、偏執的題材,但單說愛情電影這一特定類型,他的《我們不能白頭到老》就是極其出色的。

《情人》:看法國電影的「敲門磚」

1984年,特呂弗去世,法國電影似乎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湧現出來的導演包括夏侯、泰西內、加萊爾、阿薩亞斯、卡拉克斯等等,往後更年輕的則有歐容、勞倫·岡泰以及去年奪得金棕櫚最佳影片的柯西胥。

實際上,由於年代遠近的關係影響,中國觀眾對90年代以後的法國電影來得更加熟悉。這不僅是受益於呂克·貝松這種更加注重商業元素的導演,同時由於獲取途徑的便利、年輕觀眾的急劇增加,很多膾炙人口的電影也能流傳開來。這其中,愛情電影便是首當其衝。

《情人》是一部帶有濃厚東方(中國)元素的電影,那不僅是有梁家輝出演的緣故,更受益於杜拉斯的聲名。如今,導演讓-雅克·阿諾直接在拍《狼圖騰》了,不愧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與《廣島之戀》類似,《情人》講述了兩個世界的糾纏,只不過相比《廣島之戀》的高度文學性,《情人》卻拍得極為通俗商業。少女情事,成長迷失,加上越南西貢風貌,《情人》自然而然就成為了觀看法國電影的敲門磚。

呂克·貝松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它不是愛情片(也有一些亞文化的解讀),就像《碧海藍天》,你也會被大海所吸引。此君非常擅長故事包裝,融入動作等類型元素。他拍了超過十部的電影,但要吹毛求疵的話,就像別人質疑他沒有繼承法國電影的正統,罪證就是他根本沒有一部完整的愛情電影。

卡拉克斯:只有戀愛了 才能拍電影

在這個階段,精於愛情電影的法國導演有卡拉克斯。這傢伙有句名言,只有當他談戀愛了,他才能拍電影。於是乎,從1999年的《波拉X》到2012年的《神聖車行》,他有整整十三年沒拍攝電影長片,那麼,我們就默認他是孤家寡人好了。好在,卡拉克斯真是身體力行的電影人,他的頭幾部長片,全部是關於愛情的,大有戈達爾《精疲力盡》的新鮮意思。這其中最轟轟烈烈的,不遜色於蔡國強在塞納河畔放煙花的一部片子,當然是打上時代烙印的《新橋戀人》。也許,這種近乎殺人放火的砸錢行為,的確是不人道的。但拍電影這回事,確實好像是瘋子才幹的事情。到了繁複的《波拉X》,卡拉克斯愈發癲狂,以至於無法收場。到了《神聖車行》,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故事,幾部舊作又被翻出來把玩一番,但這一回,他拍的不是愛情片,而只有一些殘章絮語。

基耶斯洛夫斯基:填補法國人無法到達的愛情盲區

如果說,法國人在電影領域有無法到達的愛情盲區,那麼,波蘭人基耶斯洛夫斯基幫他們完成了。沒錯,藍白紅三色會被劃到法國電影裡面。如果用一種相近的藝術來描述老K的電影,我想,那可以是歌劇。相反,無論泰西內等人怎麼努力,最多,他們是完成了《野蘆葦》這樣偏私密的青春愛情,或者是熱內《天使愛美麗》這種人人都喜歡的國際化電影。長長短短,紅紅綠綠,可要走到更高、更神聖的愛情殿堂,那麼,藝術上的升華則是必需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做到了。

另類題材 法國電影未缺席

歐容是相當有代表性的一位法國導演。他的電影明麗輕快,洋溢著法國人骨子裡的浪漫隨性。他拍攝了不少題材的電影,但真正一炮走紅的,卻是去年的《登堂入室》。

關於另類愛情電影,有一個標誌性事件,那就是去年《阿黛爾的故事》的登頂。它至少從兩個方面滿足了闡釋的需求:一是藍色,一是阿黛爾的名字。正如在卡拉克斯和歐容身上,我們也能輕易找到新浪潮和後新浪潮的影子(很遺憾呂克·貝松不能)。這種潛移默化或者是自作多情的聯想,卻印證了法國電影的脈絡存在。

《阿黛爾的故事》有以下特徵:它沒有刻意去表現同性戀的不同,而是將其日常生活巨細無遺地交代出來;更準確地說,這部電影其實是關於一個女人,或者說,是一個尋常人都會有感觸的愛情故事。

愛情片告別田園牧歌時代

法國的愛情電影發展到了現階段,它們已經不再試圖去靠煽情來打動觀眾,而是讓你置身其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每一次內心衝撞。新浪潮時代的《朱爾與吉姆》,那還是典型的異性戀世界,有追逐有同樂,理想到近乎美好——以至於無法繼續下去。再不然就是愛情與世界的隔空對話,結束不久的二戰、陰雲籠罩的冷戰,讓人談個戀愛也不能安心,那個時候,所有人都在關心大的東西。但從60年代到70年代開始,性解放和民族解放運動交織在一起,世界往和平的方向走,愛情電影似乎可以不那麼累了。不過,很多導演還是要把愛情拉回到他們熟悉的那個時代,這點上法國人尤其擅長。

進入新世紀以後,所有電影人都遭遇了一個共同的問題,許多題材已經被拍過了,大眾對一切不再好奇了。實際上,愛情電影的拍攝也會遭遇此類問題,愛情早已不在郎才女貌、青梅竹馬的田園牧歌時代。作為電影,它們也有一些陳舊老套的刻板印象。更多的法國導演不再滿足於拍攝那種純粹的羅曼劇,而是糅合不同電影類型,摻雜一些社會議題,令愛情成為最精美的那道主餐。當好萊塢已經在拍人和機器的戀愛,它們的商品屬性一直沒有丟棄。對法國人來說,他們有自己的藝術屬性,繞不開的文學歷史,就像巴黎這座夢幻的城市。只有你一一了解這些愛情電影的歷史,就像了解法國那樣,你才能更好地看待一部電影的出現。

相關焦點

  • 7部法國電影|甜甜的法式浪漫
    文:美美我的愛情啟蒙片是蘇菲瑪索的《初吻》,我對浪漫愛情的終極幻想是《芳芳》,我少女時期有過的大叔情結來自《這個殺手不太冷》。想起那些隱秘的情感,以及在笑聲與淚水中塑造的愛情江湖。如今雖然已經有自己從經歷中建立的認知與愛情觀,但心裡依然有個微弱螢火的柔軟角落,屬於法國電影裡的愛情。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幾部值得一看再看的法國愛情電影。
  • 情人節 | 十部必看的最浪漫法國電影,關於浪漫的十種解讀(文末有彩蛋)
    至少在外國人眼中,法國、或法國人,此生跟「浪漫」這個符號是永遠糾纏不清了。但話說回來,如果去看法國電影,我們至少可以說,這種刻板印象,其實還是十分可靠的呢(笑)。法國人將抽象概念的「浪漫」揉入歷史、戰爭、藝術、哲學等元素,從各種角度給出了對於浪漫的理解。
  • 浪漫情人月 走進電影中的愛情勝地
    在二月這個浪漫的情人月裡,讓我們跟隨這些經典的愛情電影一起走入那些畫卷般的城市吧!《天使愛美麗》:法國巴黎這部電影總讓我們想起一個古靈精怪的女孩在守望愛的旅途中跋涉。奧黛麗·塔圖清澈的眼睛和明媚的笑容,宛若天使,讓人過目不忘。
  • 論當代印度電影的民族特徵
    其中泰米爾語戲劇起源最早、分布最廣,並多為現實題材,主要講述農民的生活、平民男女之間的愛情或富農子弟悔過自新的故事。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泰米爾語戲劇始終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過程中起著積極作用,劇作家們創作了一系列反對種姓壓迫、宣傳社會改革的批判現實題材劇目。隨著時代的發展,印度戲劇的社會功能被電影所取代,其逐步建立的現實主義精神在電影中得到進一步傳承與發揚。
  • MOOC第七周 電影運動與流派:歐洲
    ❖這周「電影概論」慕課將帶領大家開始世界電影史上重要的電影運動和電影流派學習。本周將首先了解上世界發生在歐洲國家的重要電影運動、電影流派。❖20世紀20年代,世界電影藝術的中心,從美國重新回到歐洲,並且產生了對世界電影發展影響深遠的「歐洲先鋒派電影運動」。
  • 日本主要花道流派
    下面,就日本主要插花流派作簡單介紹: ·流派名稱:嵯峨御流 ·創始時間:平安時代818 ·主要特點:分為「傳承花」(生花、盛花、瓶花、莊嚴華)和「心妝華」(祈り花、オの花、想い花)兩類
  • 巖井俊二電影中的女性主義特徵
    因此,作為實踐的女性主義運動,其首要的、最主要的意思是支持女性,理解女性為何被歷史貶值,並被否定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二是 20 世紀中期以後,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已經興起。自此女性研究重點轉向理論構建,形成了各種形式的女性主義流派,其旨在消除科學上的性別歧視,實現真正的婦女解放。
  • 《兩小無猜》:經典的法國愛情電影
    法國一直都是一個盛產浪漫的國度,鮮花、燭光、香水,這就是法國給世人的印象。那麼法國式的愛情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這部經典的法國愛情電影——《兩小無猜》影片開始,是一個糖果盒埋在混泥土上的畫面,但是這個可不是一般的糖果盒,正是這個糖果盒開啟了男女主的故事,他們的緣分也正是圍繞著這個糖果盒展開,可以說這其實是一個充滿故事的糖果盒。
  • 法國電影:一個人的浪漫
    有的浪漫是演給別人看的,有的浪漫只有自己獨享,或許還有上帝。推薦三部法國電影,《天使愛美麗》(Amelie)、《將來的事》(L』Avenir)、《愛》(Amour),法式浪漫的細水長流,不是戰爭歸來的大兵街頭狂吻不知所措的少婦,也不是蘇菲·瑪索和007的亡命天涯,是那條「不自由,毋寧死」的金魚,是那隻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鴿子,是一首「靈魂像小船般蕩漾」的歌。
  • 法國浪漫愛情電影《真愛百分百》,後悔知道得太晚
    《真愛百分百》是一部由法國拍攝的浪漫愛情為主題的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們對法國人的浪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影片中泳池的那場戲!該片的男主Jocelyn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以前的他喜歡用謊言和欺騙來玩弄女人。
  • 好萊塢十大經典浪漫愛情電影,美國浪漫愛情電影排行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愛情電影也是觀眾百看不厭的類型。你知道美國好看的浪漫電影有哪些嗎?本文為你整理了好萊塢十大浪漫愛情電影,你看過哪些的呢?
  • 與你再見鍾情,看這部法國電影如何詮釋浪漫的男女之情和生活真諦
    一、引言世界最浪漫的國度在哪裡?可能所有人都會回答說——法國。那些歷久彌新、散發著濃鬱古典浪漫文化氣息的代表性符號:艾菲爾鐵塔下、巴黎聖母院、香榭麗舍樹蔭、塞納河畔……讓法國成為世界上最熱門的旅遊國家。法國的浪漫根源在於法國悠遠的浪漫文化和法國人骨子裡的浪漫情結。浪漫文化為法國造就了世界最頂級的奢侈品、紅酒與法國菜、咖啡及鮮花。
  • 豆瓣8.5,極致浪漫的可不止法國電影.
    愛情喜劇一直都是法國電影的傳統強項,畢竟,玩浪漫有誰能玩過法國人?
  • 港式奶茶的主要流派
    目前市面上的港式奶茶主要分為依靠火力的傳統流派,以及依靠多次反覆拉茶的新式流派兩個。一. 傳統流派傳統流派顧名思義,是香港早期就成立的一些港奶門派。蘭芳園作為開宗立派之祖,自然不必多說了,餘下來的比如金寶冰廳、海安啡室、豪華咖啡等等,都是擁有50年以上歷史的老店面,對於港式奶茶也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啦!
  • 心靈的交融-法國電影《芳芳》
    推薦理由       電影《芳芳》是一部標準的法國片,法國式的浪漫,蘇菲·瑪索的美麗,文森特·佩雷茲古典的憂鬱,這些元素決定了這是一部成功的愛情電影。      電影展現了精神與肉體的分離,愛情拔河裡的拉扯與推擋,激情四溢、火花迸發的相遇卻在擔心著相守的平凡和普通,漸漸將愛情的激情和稜角都磨平,法國人的浪漫、自我、不羈和隨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可惜的是臺詞的功底未能跟上核心。蘇菲-瑪索真是美得令人心醉。每天早晨我都將離開你,在黃昏之前,你要爭取我回來。
  • 解析法國音樂的浪漫底蘊與音樂風格
    一、法國音樂浪漫底蘊的產生和發展 十九世紀初,隨著浪漫主義的興起,西歐音樂的創作發生了巨大改變,藝術家將「浪漫」底蘊融入音樂之中進行創作,早期的有韋柏、舒伯特等;盛時有柏遼茲、舒曼、勃拉姆斯等;晚期有布魯克納、馬勒、施特勞斯等。法國的浪漫主義樂曲主要出現在中後期,影響了法國之後音樂藝術家的創作風格。
  • 盤點史上最浪漫電影 世界好看的浪漫愛情電影
    、全智賢、崔允英等人主演的韓國愛情電影。該片是根據莎士比亞所著悲劇作品改編的電影,講述了在義大利的威尼斯,在蒙達猶家族中,有一個叫羅密歐的少年,而卡普雷特家族中則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兒朱麗葉,他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相遇並互相產生好感,後來繼而深深相愛。但兩方家人拼命阻撓,朱麗葉的表兄挑釁羅密歐而被誤殺,羅密歐因此被流放到城外...該片於1968年9月25日在法國上映。
  • 溫情浪漫到骨子裡的法國電影,只推薦這5部,都值得看好多遍
    人們對法國的印象,是一個溫情浪漫的國度,而法國電影也是歐洲電影的代表,今天給大家推薦幾部經典的法國電影,把法國人浪漫的到骨子裡的特性,展現的一覽無餘。要說到溫情與浪漫,我只服法國電影。1.沒心沒肺的她因黛安娜王妃在車禍中不幸身亡,突然讓她意識到生命如此的脆弱。她開始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在這過程當中遇到了自己的白馬王子。她在幫助他人的過程當中也用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但沒有享受過家庭的溫暖的她還能如此幫助他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反而會給觀眾帶來沉思。2.《兩小無猜》男女主兩人從小一起長大,玩了多年「敢不敢」的遊戲的人卻不敢承認彼此相愛。
  • 法國影展 | 一日情人,你的模樣就是你愛情的模樣
    >今日放映百老匯電影中心19:00 《編劇工坊》 8號廳百老匯影城19:00 《芭芭拉》 3號廳今日推薦,來自菲利普·加瑞爾導演的《一日情人》,它以獨特的視角來和我們探討愛情。在感情上,阿麗亞娜與珍妮的被動完全不同,她主動嘗試著新的可能以滿足自己不同的感情需要。直到珍妮介紹的新的男性朋友與阿麗亞娜私會後被吉勒斯發現,吉勒斯大怒,離開了阿麗亞娜。
  • 四部法國經典愛情電影,弗蘭茲在列,讓你的小鹿亂撞
    四部法國經典愛情電影,《弗蘭茲》在列,讓你的小鹿亂撞在我們的印象中,法國人一直是比較浪漫優雅的,在電影表達上,他們也是如此,法國人把自己浪漫的情懷延展到愛情電影中,表達了他們愛自由的愛情觀和愛浪漫的情懷,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四部法國經典愛情電影,《弗蘭茲》在列,你喜歡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