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丨抗戰經典電影作品之《一江春水向東流》

2021-03-03 山西雲媒體

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期為大家介紹的電影,有一個非常詩意的名字。因為這部電影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句詩詞。電影名字取自南唐後主李煜創作的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上映的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被很多影迷稱為「中國版的《亂世佳人》」。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普通人在八年抗戰那個特殊時期的命運變遷,反映了戰前戰後「兩個世界兩種人」的生活,被譽為一部悲愴的長卷史詩。

《一江春水向東流》在1947年的上海上映時反響極其強烈,萬人空巷,出現了「滿城爭看一江春」的盛況。首輪公映六周,「觀眾計五十一萬九千五百一十九人,佔上海全市人口百分之十點三九」。甚至還有一些盲人朋友,讓家人帶著自己去電影院,聽聽這「一江春水」。《一江春水向東流》究竟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愛國青年張忠良是一位夜校教師,熱情善良的他甚至把愛國演講搬上了聯歡會。

紗廠女工素芬被張忠良吸引,兩人很快相愛並結婚。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支持抗戰,張忠良離開了上海,素芬帶著婆婆和兒子回到了鄉下,但農村也被日寇侵佔,素芬一個人拖著一家老小艱難度日。而此時,丈夫張忠良在前線不幸被敵人俘虜。逃出來後,張忠良走投無路,無奈之下,投奔了之前在上海認識的富家小姐王麗珍。

這部電影當中,誰才是主角呢?

似乎每一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男主人公張忠良本來是一個愛國青年,淳樸向上,可面對生活苦難的時候,選擇了躲進十裡洋場的燈紅酒綠當中,變得腐朽墮落。張忠良的飾演者陶金,把角色塑造得十分精準。雖然陶金和其他幾位女演員相比,光環少了一些,但他表演的功力卻十分了得。1935年,中國話劇舞臺上第一個飾演《雷雨》中周萍的演員,就是陶金。陶金的表演張力,在對張忠良這個角色前後對比的反差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演員舒繡文在影片當中完美地詮釋了王麗珍的心狠手辣。對比之下,上官雲珠飾演的何文豔就顯得圓滑一些。

電影當中四個女性角色,最讓人心疼的就是白楊飾演的素芬。她溫暖善良,十分賢惠,面對生活的苦楚,她一個人挑起了一家的重擔。11歲就考入聯華影業公司演員養成所的白楊,展現出非凡的表演天賦。影片最後,在面對自己丈夫的背叛和怯懦時,失望痛苦的素芬選擇了投江自盡。她的愁苦也隨著一江春水向東流去.

吳茵飾演的婆婆在影片最後,用一句臺詞催人淚下。她跪在地上痛苦地喊出:「蒼天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喊出了當時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的心聲。她的眼淚是所有觀眾的眼淚,在當時那吃人肉喝人血的世界裡,觀眾的心跟著她哭得痛徹心扉。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部1947年的鴻篇巨製拍了1年多的時間,原版的成片7個多小時,我們現在看到的3個多小時的影片,是在1956年精剪後的版本。這部電影的創作歷經坎坷,沒有資金,沒有設備,困難重重。導演蔡楚生為創作這部電影拖垮了身體,之後又邀請鄭君裡一起創作。幾位演員也不計報酬,在一臺蓋著棉被的攝影機前,在一臺破舊的錄音機旁,完成了這部偉大的電影作品。

抗戰前後將近十年間的複雜社會生活,濃縮到一個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難關頭,整個社會處於紛繁動亂之中,強烈地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吶喊。

相關焦點

  • 《山西話》丨推出特別製作!重溫抗戰經典電影之《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期為大家介紹的電影,有一個非常詩意的名字。因為這部電影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句詩詞。電影名字取自南唐後主李煜創作的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上映的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被很多影迷稱為「中國版的《亂世佳人》」。
  • 開中國史詩電影先河的《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歌的出處正是中國電影史上史詩級的經典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千裡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兩句詞,分別來自嶽飛的《滿江紅》和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也恰好是同樣拍攝於1947年的兩部電影的名字。
  • 中國電影鑑賞|《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一部在中國電影藝術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經典名作。該片從1947 年 10 月開始上映,在上海連映 3 個多月,觀眾達 80 多萬人次,創造了解放前國產影片上座最高紀錄。影片之所以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是因為它在思想性與藝術性兩個方面,都具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主題思想鮮明。
  • 舒繡文:《一江春水向東流》電影中的王麗珍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轟動海內外,成為中國現代電影的經典之作;舒繡文扮演的「抗戰夫人」王麗珍,似奇葩盛開,如煙花璀璨,給電影增添了無與倫比的奇異光彩。你想知道舒繡文是如何成為一個影星的嗎?扮演《一江春水向東流》名聞天下    本事,就是機遇;實力,就是未來。上海崑崙影業公司準備重點拍攝《一江春水向東流》,該影片通過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反映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前後的社會生活。編導蔡楚生與鄭君裡將劇本交到舒繡文手裡,邀請她出演「抗戰夫人」王麗珍。
  • 【影史經典】《一江春水向東流》:星光熠熠的史詩大片
    蔡楚生、鄭君裡在1947年編導的《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當時最為賣座的四大影片之一,在當時引發了萬人空巷爭相觀看的奇觀。人們一致讚揚這部影片,說「它標示了國產電影的前進道路」,使「我們為國產電影感到驕傲」。遠在香港的夏衍等著名評論家聯合撰文,盛讚《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問世,「是插在戰後中國電影發展途程上的一支指路標」,對影片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熱情洋溢的讚揚和肯定。[[1]]應該說,《一江春水向東流》憑藉其高度的思想和藝術成就,成為中國電影在藝術上走向成熟的一個裡程碑。
  • 王喆播講光影百年44《八千裡路雲和雲》《一江春水向東流》
    電影這東西最難得的是做到令雅者見雅,俗者見俗,在中國,怕也只有蔡公一人做到過。舊中國四部票房神話,蔡公就佔了3部,即《都會的早晨》、《漁光曲》和《一江春水向東流》,另外一部為其恩師鄭正秋的《姊妹花》。《漁光曲》當時的讚譽是「人活80歲罕見,片映80天絕無。」《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連映3月,觀眾近80萬人次。
  • 與白楊主演《一江春水向東流》,英俊瀟灑,女兒是《小花》周醫生
    《一江春水向東流》,恐怕一些老朋友會印象深刻,其中的主題曲《月兒彎彎照九州》,當年更是幾乎人人會唱:「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高樓飲美酒,幾家喲流落在街頭……」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由蔡楚生、鄭君裡執導,陶金、白楊、舒繡文、上官雲珠主演,1947年上映。
  • 《一江春水向東流》上|豆瓣8.4,1947年的史詩級經典電影
    這首歌的出處正是中國電影史上史詩級的經典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以前讀書的時候拿光碟看的,還記了觀影筆記,了解了一下電影的幕後故事,可感可嘆。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雲集了當年紅極一時的明星,如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等。創下了解放前最高上座率的記錄。導演是蔡楚生和鄭君裡。讓我們來看看影片講述了個什麼事兒?
  • 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劇情簡介|鑑賞|觀後感
    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劇情簡介|鑑賞|觀後感
  • 1947年,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100萬人觀看。主演白楊
    主演:白楊、陶金同時,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獲得中國電影90年優秀影片。白楊之冤:根本就不認識戴笠,卻被誣與特務頭子有「關係」。《一江春水向東流》。主演:白楊、陶金最輝煌的影事:白楊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自1947年10月到1948年1月,在上海連映三個多月,觀眾數達到71萬人,其全國觀眾總數超過了100萬,創下了民國年間國產電影上座率的最高記錄。
  • 《一江春水向東流》上|豆瓣8.4,1947年的史詩級經典電影
    這首歌的出處正是中國電影史上史詩級的經典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以前讀書的時候拿光碟看的,還記了觀影筆記,昨天有了解了一下電影的幕後故事,可感可嘆。能夠參加抗戰,至少對國家的初心是忠的。與素珍一開始的愛情,也算是忠的。但是時過境遷,紙醉金迷之後,一個成年人的防線卻如此脆弱不堪。結局,素珍的死是不幸運的。但是,用生命的代價,能不能換來張忠良這類渣男的覺悟呢?
  • 陶金:《一江春水向東流》男主角,與李麗華婚外情,最終回歸家庭
    1947年10月,史詩巨製《一江春水向東流》隆重上映,轟動全國。影片上映時間長達3個月,71萬觀眾走進影院,創下民國時代電影票房最高紀錄,男女主角陶金和白楊也達到了演藝生涯的頂峰。《一江春水向東流》數十年來在國內外久映不衰,陶金把遊走於原配夫人、抗戰夫人、接收夫人之間的張忠良塑造得十分生動到位,成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男主角形象。
  • 《一江春水向東流》下|臭龍蝦、臭汙水,最窮劇組成就最經典影片
    上一篇文章中向大家介紹了1947年的史詩級經典老片《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劇情和人物,以及藝術成就方面的鑑賞。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劇情:上世紀30年代,紗廠女紅素芬(白楊飾)和夜校老師張忠良(陶金飾)喜結連理,誕下一子。
  •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鄧麗君歌曲《幾多愁》所源自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鑑賞:這首詞是南唐滅亡後,李後主李煜到宋朝做俘虜後第二年正月的一個月夜裡寫的,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其愁苦,其悲切,真非筆墨所能形容。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由蔡楚生、鄭君裡導演並編劇,由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等主演的一部電影名字也來源於該詞,即《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部電影曾讓無數觀影者傷感不已。
  • 《一江春水》流到天津
    2014年10月由周小燕歌劇中心出品、改編自經典電影的原創歌劇《一江春水》揭開了第十六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帷幕,首演好評如潮。
  • 她是22大電影明星,主演《一江春水向東流》,兩任丈夫都是導演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75)——白楊】No.19月18日,是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白楊去世24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白楊藝術家致敬並表達深深的懷念之情!說起白楊,許多老朋友恐怕會立時想起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主題曲《月兒彎彎照九州》:「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喲歡樂幾家愁,幾家高樓飲美酒,幾家喲流落在街頭……」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由崑崙影業公司拍攝,蔡楚生、鄭君裡執導,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等主演,1947年上映,講述了由白楊飾演的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在丈夫出走後的八年中,獨自挑起贍養公婆和撫養孩子的重擔。
  • 她是22大電影明星,主演《一江春水向東流》,兩任丈夫都是導演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75)——白楊】 No.1 9月18日,是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白楊去世24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白楊藝術家致敬並表達深深的懷念之情!《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主題曲《月兒彎彎照九州》:「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喲歡樂幾家愁,幾家高樓飲美酒,幾家喲流落在街頭……」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由崑崙影業公司拍攝,蔡楚生、鄭君裡執導,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等主演,1947年上映,講述了由白楊飾演的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在丈夫出走後的八年中
  • 《一江春水向東流》張忠良,陶金現實被贊老實人,卻險拋妻棄子?
    隨著年輕一代漸漸佔據了社會的主導地位,目之所及都是新生代的身影,這是一個流量即金錢的年代,一位位曾經引領時代的老藝術家被忘之腦後……在各類媒體平臺,一個小鮮肉會因換了一個髮型,會因賣了一個萌而在熱搜上掛好幾天,而關於老戲骨、老藝術家的報導卻寥寥無幾,因而在評論區看到不少讀者留言,讓我多寫寫關於老藝術家的文章。
  • 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1947)》上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素芬誕下一子。忠良為子取名抗生後不久,便加入救護隊離開上海,並機智地在南京大屠殺中倖存下來。一九三八年,忠良母(吳茵 飾)帶素芬和抗生回到丹陽鄉下。但是鄉下也不太平,忠良弟忠民(高正 飾)不肯做走狗,上山打起了遊擊。一九四零年,侵略者吊死了忠良父。素芬只得背子隨婆回到上海,以對忠良的思念和期盼為支撐,在苦難中掙扎求生。
  • 《一江春水向東流》裡主角大都紀實表演,而配角上官雲珠是藝術的
    然而觀眾似乎更難忘的,仍是她在40年代的銀幕上所呈現的千嬌百媚,這些電影記錄的正是上官雲珠最好的時光——更多時候,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上官雲珠,都是美豔動人的扮相。正如1947年上映的這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